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雄安新区”千年前已出名:“杨六郎”在此战斗过

2017-08-09 09:28 中国军网  

或许,是媒体过度报道之故,以致许多人似乎忘了,这些地方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曾有过同样的知名度。至少对于雄县这个地方来说,它就不该如此“落寞”。因为,这里曾是“杨六郎”战斗过的地方。

杨延昭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军网,作者:佚名,原题:雄关、白洋淀与神臂弓:北宋军队的以步制骑术

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雄县、白洋淀这些颇具冀中特色的地名被炒得炙手可热。或许,是媒体过度报道之故,以致许多人似乎忘了,这些地方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曾有过同样的知名度。至少对于雄县这个地方来说,它就不该如此“落寞”。因为,这里曾是“杨六郎”战斗过的地方。

北宋时期,雄县还叫雄州,其在军事地理方面的价值因此前一个人的无耻之举而陡增。后周末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被逼起兵。为打破后唐大军的围攻,他以事成之后甘称“儿皇帝”、割让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借来了契丹铁骑。最终,石敬瑭如愿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却使得后人吃尽了苦头。因为,被他割让出去的那个地方,不仅是华北平原的地理屏障,更是中原王朝的一个重要马场。

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北宋一连两任君主曾试图通过战略进攻的方式,于夺回幽云十六州之后将国防前线向北推进至长城沿线,结果两次幽州之战,损兵折将不说,还几次被对方打进家门,差点儿提前变成南宋。从此以后,宋人断绝了进攻的念头。“澶渊会盟”后,北宋君臣通过“花钱买平安”的方式为自己换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个难熬的过程,简直没睡过一天踏实觉!

或许,是媒体过度报道之故,以致许多人似乎忘了,这些地方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曾有过同样的知名度。至少对于雄县这个地方来说,它就不该如此“落寞”。因为,这里曾是“杨六郎”战斗过的地方。

杨延昭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军网,作者:佚名,原题:雄关、白洋淀与神臂弓:北宋军队的以步制骑术

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雄县、白洋淀这些颇具冀中特色的地名被炒得炙手可热。或许,是媒体过度报道之故,以致许多人似乎忘了,这些地方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曾有过同样的知名度。至少对于雄县这个地方来说,它就不该如此“落寞”。因为,这里曾是“杨六郎”战斗过的地方。

北宋时期,雄县还叫雄州,其在军事地理方面的价值因此前一个人的无耻之举而陡增。后周末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被逼起兵。为打破后唐大军的围攻,他以事成之后甘称“儿皇帝”、割让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借来了契丹铁骑。最终,石敬瑭如愿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却使得后人吃尽了苦头。因为,被他割让出去的那个地方,不仅是华北平原的地理屏障,更是中原王朝的一个重要马场。

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北宋一连两任君主曾试图通过战略进攻的方式,于夺回幽云十六州之后将国防前线向北推进至长城沿线,结果两次幽州之战,损兵折将不说,还几次被对方打进家门,差点儿提前变成南宋。从此以后,宋人断绝了进攻的念头。“澶渊会盟”后,北宋君臣通过“花钱买平安”的方式为自己换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个难熬的过程,简直没睡过一天踏实觉!

他们最不放心的,就是那条从白沟河一路向东,直到泥姑河入海口的边防线。一旦这里被敌突破丢了,以步兵为主体的宋朝军队将被迫在无险可守的平原上对抗具有高速冲击力的契丹铁骑,稍有差池,就有可能被对方直接打到国都开封城下!为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北宋军事当局就必须面对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如何在大平原上对抗契丹铁骑?经过多年的战场实践,他们在两大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准备。

首先是设法营造出一个多少可以限制敌人骑兵发挥机动优势的战场环境。具体措施主要有三:

1、“三关”与地道。

由于“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使得人们对于“三关”并不陌生。其实,早在杨延昭出任“三关大帅”之前,瓦桥(雄县)、益津(霸州)、淤口(永清)等关隘就已经存在了。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大举北伐,只用了四十天的工夫,“兵不血刃”收复了三关。然到北宋几次“北伐”无果之后,“三关”便成为北宋的边防要地。他们沿着宋辽界河南岸一字排开,互为犄角,成为高阳关路(治所在今河北高阳县东)的前哨。然而,稍有军事眼光的人都很清楚,这是一条非常脆弱的防线。“三关”地处前沿,又无险可守,很容易遭到围攻或迂回攻击。为了增强其防御稳定性,宋军在加固城防的同时,又把工事延伸到地下,并将其彼此相连,最终形成一道平战结合、攻防兼备的地下防御工程。今天,这些地道遗址已经被发掘整理并对外开放。这就使得我们能够以一个游客的眼光,一睹这条“地下长城”的真容:多数的入口都设在地窖、水井、沟渠甚至坟墓内并进行了巧妙的伪装。地道内部很矮很窄,仅容一人而过,需要弯腰低头才能前进,沿途处处迂回弯折。除了藏兵洞、蓄水池这些战斗与生活设施外,还有迷魂洞、咽喉卡等设施,真的是易守难攻!其实战效果,诚如明代《霸州志》所云,“引马洞:杨延朗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潜以出师,多获隽焉。” 

(责任编辑:乔立远)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