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1 16:30 广州日报 作者:张丹
二十年后,刘关张扮演者重聚
演完关羽后,陆树铭也演过其他一些小角色,例如《大话西游》里的牛魔王
陆树铭
陆树铭饰演的关羽
已经61岁的陆树铭,是94版《三国演义》关羽扮演者。由于其形象非常像关羽,并且演技可圈可点,他成了中国老百姓心中的现实版“关公”。其后,他参演了《大话西游》(戏中扮演牛魔王)等热门电影,还推出了音乐专辑《一壶老酒》,并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
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专访时,陆树铭说,能够遇到关羽这个角色是他一生的幸运。但“关羽”过后,他同样面临成名的苦闷,“别人觉得你演什么角色都像关公。”
成名后的低谷期,让陆树铭认识到“拯救”只能靠自己,并开始挖掘自己的各种潜力,比如唱歌。陆树铭说,他塑造了关公的荧幕形象,但关公又“塑造”了他的一生,“我不求多么辉煌,但求对社会有一点贡献就可以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 图/受访者提供
现实中的陆树铭是个浓眉大眼、性格豪爽且有真性情的汉子。自出演关羽后,做人做事他都用高标准的“关公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陆树铭已经过了花甲之年,须发斑白的他,成了一个“老演员”。
“遇到”关羽是我的幸运
二十年后,刘关张扮演者重聚
演完关羽后,陆树铭也演过其他一些小角色,例如《大话西游》里的牛魔王
陆树铭
陆树铭饰演的关羽
已经61岁的陆树铭,是94版《三国演义》关羽扮演者。由于其形象非常像关羽,并且演技可圈可点,他成了中国老百姓心中的现实版“关公”。其后,他参演了《大话西游》(戏中扮演牛魔王)等热门电影,还推出了音乐专辑《一壶老酒》,并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
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专访时,陆树铭说,能够遇到关羽这个角色是他一生的幸运。但“关羽”过后,他同样面临成名的苦闷,“别人觉得你演什么角色都像关公。”
成名后的低谷期,让陆树铭认识到“拯救”只能靠自己,并开始挖掘自己的各种潜力,比如唱歌。陆树铭说,他塑造了关公的荧幕形象,但关公又“塑造”了他的一生,“我不求多么辉煌,但求对社会有一点贡献就可以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 图/受访者提供
现实中的陆树铭是个浓眉大眼、性格豪爽且有真性情的汉子。自出演关羽后,做人做事他都用高标准的“关公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陆树铭已经过了花甲之年,须发斑白的他,成了一个“老演员”。
“遇到”关羽是我的幸运
广州日报:有人将扮演关羽称作是你事业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你是怎样看待扮演关羽这个角色的?
陆树铭: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的艺术生命的确和关羽这个角色分不开,一个演员一生中最大的荣幸,恐怕就是能够碰上一个好角色。我能够遇到关羽这个角色,是我的幸运。关羽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历史人物,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关羽一度被“封王”“封圣”甚至“封神”。关羽成了“关帝”,也成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精神依托。因此别人说我扮演关羽是事业的“里程碑”“分水岭”,一点不假。
导演组曾想要换人
广州日报:你当初扮演关羽的时候,是否想到关羽这个角色的重要性?
陆树铭:起初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当时才30多岁。《三国演义》拍摄了半年之后,因为对角色理解还不够深刻,过于放松、不太认真,王扶林导演看到了这一点,认为我还不够努力,还没有完全发掘出自身的潜力,只是凭第一感觉认知关羽,而没有使出全部的力量。导演组就提出要跟我谈话,如果我再不努力就要换人。
导演跟我谈了整整一天,连午饭都没有吃。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能够出一身冷汗。一个演员能够遇到这样一个角色,可以说是百年不遇,多少人都在争这个角色,全国来了三十六七个,我是最后一个。当时导演就说,拍好这部剧是你一生的荣耀,你就是今后拍十几二十部电影、电视剧,也比不上这个剧。我当时还觉得有些夸张了。现在几十年过去了,现实完全证实了王扶林导演的话。
我就是普通的“草根”演员,不是“学院派”,只是半路出家到了西安话剧院,才走上了演员的道路。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在东南亚华人区很受欢迎
广州日报:你有想过如果没有扮演过关羽,你的演艺事业会是如何?是否会中途放弃演艺生涯?
陆树铭:在扮演关羽之前,我就是一个边远地区非常普通的话剧演员。虽然我拍了两三部话剧,也拍过几部电视剧,有两三集的,也有七八集的,还拍过两部电影。但是,这和扮演关羽相比,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扮演了关羽之后,我更加鼓励自己要在演艺路上走下去,我没有想过要终止演艺生涯,反而跃跃欲试起来,跟着“刘备”孙彦军到北京闯荡,成立文化公司,办演艺教育等。
广州日报:在你自己的书中,你提到自己“成也关公,败也关公”,扮演关羽让你的演艺生涯一度陷入低谷,是否如此?
陆树铭:别人都以为扮演了关羽之后,我的事业会特别红火,不说大红大紫,但肯定一片坦途。我的确也曾红火过,去了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尤其是到了华人区,我特别受欢迎。各地电视台、企业的邀请,在那几年从来没有停止过。
但来找我拍戏的人,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而且那些也不是特别重要的角色。之后,也有一些好朋友介绍了一些角色,但是也就没有下文了。经过后来了解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还是像关羽。
曾遭遇没戏可拍的尴尬
广州日报:在那段低谷期时,你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陆树铭:我在北京闯荡了几年,因为当时大兴的房价便宜,我费了很大的劲在那里买了一套房。但那时候的情况是,我每天只能点一根烟在家里瞎溜达,整天盼着接戏,可手机一天不响一声,两天也没响一声,第三天,总该有人打个电话说个啥事吧,但还是没有。于是我就想把房卖了算了,回西安去。
后来,我找演艺圈的朋友、导演聚一聚,喝喝酒了解情况。这还真起了点效果,包括《汉武大帝》《谷穗黄了》《阻击》等,还演了几部戏。扮的角色也不能说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渡过难关罢了。我当时只想着奋起,没想过妥协、退却。退却这个词在我脑海里还没有出现过。我现在挺为自己这点骄傲的。
广州日报:后来怎样了?
陆树铭:到了今天回顾当年,我当时是该重振精神,想办法自己去拯救自己。所以有一首歌《拯救》,我就特别喜欢唱。
当别人认为你只能演一个角色时,其实并不是轻视你,而是别人有自己的卖点,要选择适合的演员。斯琴高娃大姐给我介绍两部戏,导演我都见过了,但最后也都没成。我就自己写剧本自己拍。
年轻的时候我喜欢唱歌,所以说,我得自己“开发”我自己,否则就太浪费了,这也是我经常想到的一个词。就这样一年年过去,突然之间,我就到了花甲之年。前年,我的歌《一壶老酒》突然就火了起来,这好像是一种报答,对自己坚持的一种报答。
对社会有点贡献就可以了
广州日报:你认为,作为一名演员面临的最大痛苦是什么?而获得的最大成就感是什么?
陆树铭:在60岁之前,我看60岁的演员会觉得他们挺老的,自己还早着呢,突然有一天自己也走到了这个年纪。我的成就感就是当年龄越来越大,所演角色越来越少的时候,一直没有放弃。
我塑造了关公的形象,关公塑造了我的一生。我不求多么辉煌,但求对社会有点贡献就可以了。
广州日报:看你的微博,你代言的一个企业出了些问题,你回应“人老矣马失前蹄”,你怎样看待代言这件事?
陆树铭:这些年以来,一直有些企业来找我代言,有个别企业就出了点问题,这是我与他们相谈相交的过程中不曾想到的。我不会刻意对投资人怀有恶意,但这里面显然有陷阱,我们不从事商业可能是看不到的。人都有失误的时候,从法律层面和个人层面上,我觉得我都尽到了心,我也曾经呐喊,向有关部门反映过情况。
更愿做一个普通的自己
广州日报:你愿意成为关公,还是更愿意成为陆树铭?
陆树铭:有人叫我“关二爷”“关公”,我都会嘿嘿一笑,我说我只是扮演关公,不能把自己当做关公。我们都要学习“关公精神”,但我真的不是关公。几十年了,我还没有从“关公”角色上解脱出来,有时候这是一种快乐,但是梦总归就是梦。
我多么愿意就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自己,一个普普通通的陆树铭。其实,人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一个“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我到了这个岁数,现在早不在意那些名利了。人一生当中如果能给社会,给后人留下一笔精神财富,能够被人记住,就是最大的快乐。这样一生足矣。
广州日报:“关公”是否也在影响着你自己的行为准则?
陆树铭:近年来,我走遍了全国几十所院校、企业,公益地去演讲,宣扬关公文化、宣扬孝道文化,以及现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我觉得宣扬关公的“威”,背后实际是颂扬他的“德”。三国名将就武艺而言,关公的武艺不是最强的,然而唯独他勇冠三军,威震华夏,有些战役甚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实是德馨天下。关公在曹营挂印封金,无意功名、视钱财为粪土,为后人淡泊名利、一心为义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