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军事>重磅推荐

英媒:英曾利用海湾危机大发战争财 获利近6亿英镑

2017-08-14 15:16 参考军事  

参考消息网8月14日报道英国《卫报》网站8月12日发表了题为《英国利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事来拉动武器销售》的报道。

根据最近解密的文件,英国政府曾认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英国向海湾国家出售武器的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

英国国家档案馆公布的备忘录披露,在1990年海湾战争的战前准备过程中,英国大臣和公务人员竭力确保英国的武器制造商能够利用这个军事硬件订单预期将增长的机会。

这些文件包括当时的国防军需国务大臣艾伦·克拉克提交给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秘密简报。前者在战争前夕刚刚访问了海湾国家。政府的努力获得了回报:战争刺激了对该地区的武器销售,协助培育了一直持续到今天的密切关系。

英国政府防务与安全组织的最新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英国签订了价值60亿英镑的武器销售合同,占全球市场总额的9%,其中一半卖给了中东。

1990年8月19日也就是萨达姆·侯赛因的部队入侵科威特的十几天后,克拉克在一封标有“机密”的信中写道,他给撒切尔首相写了一份私人备忘录,称从美国及其盟友的反应来看,对英国国防部出口局来说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

他还说:“我在危机开始前就已经列出了有望出售的防务清单。如果我们做好工作,这些东西现在就可以提出来并且增加销量。”

参考消息网8月14日报道英国《卫报》网站8月12日发表了题为《英国利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事来拉动武器销售》的报道。

根据最近解密的文件,英国政府曾认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英国向海湾国家出售武器的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

英国国家档案馆公布的备忘录披露,在1990年海湾战争的战前准备过程中,英国大臣和公务人员竭力确保英国的武器制造商能够利用这个军事硬件订单预期将增长的机会。

这些文件包括当时的国防军需国务大臣艾伦·克拉克提交给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秘密简报。前者在战争前夕刚刚访问了海湾国家。政府的努力获得了回报:战争刺激了对该地区的武器销售,协助培育了一直持续到今天的密切关系。

英国政府防务与安全组织的最新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英国签订了价值60亿英镑的武器销售合同,占全球市场总额的9%,其中一半卖给了中东。

1990年8月19日也就是萨达姆·侯赛因的部队入侵科威特的十几天后,克拉克在一封标有“机密”的信中写道,他给撒切尔首相写了一份私人备忘录,称从美国及其盟友的反应来看,对英国国防部出口局来说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

他还说:“我在危机开始前就已经列出了有望出售的防务清单。如果我们做好工作,这些东西现在就可以提出来并且增加销量。”

其他备忘录显示,克拉克利用与卡塔尔的埃米尔和巴林国防部长的会晤推动武器出口。在后续的简报中,他确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埃及和约旦为潜在客户。反对武器交易运动的研究员乔·洛表示,现在英国的防务出口同样针对的是这些国家。

洛说:“时代可能已经改变,但理念仍是一样的。这些文件显示,英国政府并没有把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爆发看成是人道主义灾难的到来,而是看成是武器公司从死亡和毁灭中获利的机会。”

在当年8月7日起草的一份简报文件中,公务员们讨论了防务销售的情况。在他们力图达成的潜在订单中包括36架出售给阿联酋的“黑鹰”直升机,交易额达3.25亿英镑。阿曼有兴趣购买价值5500万英镑的“勇士”战车,并下单购买“挑战者”II型坦克。巴林想从英国航空航天公司购买“隼”式喷气式飞机,而沙特阿拉伯有意以两亿英镑购买七艘气垫船。

资料图片:图为阿曼陆军装备的英制“挑战者II”坦克。(图片来源于网络)

坚不可摧:坦克挨14枚火箭弹无人伤亡

近日,网络上流出一组有关英陆军“装甲试验和发展部”进行“挑战者2”坦克配套的MCS(移动伪装系统)披挂式伪装的测试车(代号“威震天”),再次将“挑战者2”这种经典主战坦克带入到军迷们的视野中,本组图就此解读。

“挑战者“2由英国老牌地面武器厂商,阿尔维斯·维克斯公司(现已并入BAE地面武器分部)于20世纪90年代初基于“挑战者”1型坦克改进而来,于1998年投入服役至今。该型坦克的生产线虽已于2009年关闭(总产量约446辆),但相关改进型仍在陆续推出。图为“挑2”坦克四视图。

“挑2”坦克全车长13.5米(主炮向前时),全宽3.5米,全高2.49米,作战全重62.5吨,采用4人制车组。图为“挑2”坦克的彩色剖面图。

“挑2”坦克的主武器为一门55倍径L30A1型120毫米线膛坦克炮(备弹49发)。该炮由BAE系统公司皇家军械分部制造,采用电炉渣精炼钢制成,其发射L23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时的最大射程大于1500米,也可发射L26贫铀穿甲弹。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挑2”坦克曾用该炮击毁过多辆伊军T-55坦克,而自身无一损失。

图为挑战者2坦克使用L30A1型120毫米线膛炮打靶瞬间。

图为L30A1坦克炮特写照。

图为英军“挑2”坦克群在加拿大靶场进行编队打靶训练。

能面对敌方坦克能全身而退,除了依靠威力强大的坦克炮外,“挑2”还有“乔巴姆”复合装甲这一独特优势。图为外国专业军事网站制作的“挑2”正面装甲厚度分布图(浅绿色为最厚部分)。

乔巴姆装甲由位于英国乔巴姆镇的国防部车辆工程局于1976年研发,材料由高强度装甲钢、钢板铝合金、尼龙网状纤维和陶瓷材料等组成,可有效抵御破甲弹和穿甲弹命中,具体技术细节仍未公开。图为网传的乔巴姆装甲结构示意图。

图为外国专业军事网站制作的“挑2”坦克侧面装甲厚度分布图。

据英国BBC新闻2003年4月报道, 在当年3月的巴士拉围城战中,一辆英军“挑2”坦克曾先后被14枚RPG火箭弹从近距离命中,最后还挨了一枚“米兰”反坦克导弹,但内部乘员却安然无恙,受损坦克后被拖至后方进行紧急抢修,结果仅用了6小时就重新投入作战,着实令人惊叹。图为“挑2”在伊拉克战场作战资料图。

图为“挑战者”2坦克在伊拉克执行巡逻任务,背景可见一辆“维京”全地形运输车。

最新的这辆代号“威震天”的“挑战者2”测试坦克,实际是由图中的“挑2”的城市战型坦克改进而来。左红圈标出的类似烛台的装置实际是反IED(路边炸弹)电子干扰天线,可防止武装分子利用手机遥控引爆炸弹,右红圈中的是遥控武器站,车内乘员无需出舱,就能遥控机枪开火。

虽有重甲防护,但“挑战者”2在面对配备有串联战斗部的最新一代反坦克时也会力不从心,为减轻“被发现即被摧毁”这一威胁,需要借助一种新技术手段,近日公开的这种由瑞典萨博公司研制的MCS伪装,其主要作用是为坦克提供一种轻便的伪装能力,可以针对反坦克装备常用的可见光,红外和雷达波探测手段进行干扰。

MCS可以模糊坦克原有的识别外形,破坏反坦克射手对目标的外形认知,可以欺骗激光测距手段的测量精度。

实际挑2坦克的MCS并不是目前唯一的一种披挂式红外伪装,图中德国陆军豹2A7搭载的也是一种红外伪装,也算目前全球主战坦克的一种发展趋势。

图为近日公开的“威震天”测试坦克。

图为“挑2”坦克的彩色剖面图。

图为英军“挑战者”2坦克群与陆航WAH-64D“长弓阿帕奇”武直进行空地协同作战训练。

图为英军“挑2”主战坦克和“武士”步兵战车在科索沃地区进行装甲机动演习资料图,拍摄时间或为2005年。

图为正在释放热烟幕表演的“挑战者2”(城市战改进型)。

黑鹰凶猛!图解UH-60直升机家族

据英国路透社7月19日报道,美国最大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同意以80亿美元收购以生产“黑鹰”直升机著称的西科斯基直升机公司。作为军迷们最为熟悉的经典武器之一,“黑鹰”系列直升机服役至今已度过36个年头,拥有20多种改进型,本图集将为您详解“黑鹰”的传奇故事。

“黑鹰”系列的历史可追溯到美陆军于20世纪70年代的“通用战术运输飞机系统”(UTTAS)计划,内容是研发一种可取代UH-1的中型突击运输直升机,该机要在综合性能、生存力和维护性方面满足新的作战需求。美陆军于1972年1月向美工业界发布了方案竞标书。图为UTTAS计划的XH-59A方案设想图。

1972年8月,西科斯基公司的YUH-60A方案(左,于1974年10月首飞,公司编号S-70A)和波音·伏托尔公司的YUH-61A方案(右,于1974年11月首飞)成功入选。注意左图的YUH-60A首架原型机采用的是固定式后掠平尾、桨毂和旋翼高度也远低于日后的量产型,发动机短舱的外形也与量产型不同。

美陆军在经过了详细的测试评估后,于1976年12月23日宣布西科斯基的YUH-60A获胜,首批生产型UH-60于1979年6月正式进入美军第101空中突击师服役。图为竞标期间,YUH-60(近)和YUH-61A的3号机(远)进行飞行表演,注意此时的旋翼高度已加高,且平尾已改为全动平尾。

从这张YUH-60A原型机和量产型UH-60A的区别示意图可以看出,量产型的UH-60进行了多项改进,特别是改为固定式尾轮和窄垂尾之后,进一步增强了应对意外迫降时的机体生存性能(图片来源:空军之翼)。

服役仅4年后,“黑鹰”就参加了1983年10月,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紧急狂怒”作战行动。实战中,“黑鹰”较强的生存力,给美军高层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名受伤的飞行员驾驶“黑鹰”返回基地后在机身上数出45个弹孔,在旋翼上找到两个弹孔,尾桨上还有一个,可见该机非同一般的生存力。 图为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期间,3架“黑鹰”直升机编队飞越格林纳达萨林斯角国际机场,这是该型机首次参加实战。

“黑鹰”在设计时就已充分考虑了抗毁性能,不仅配备了自密封油箱、还在关键部位安装了装甲。四片主旋翼均采用钛合金复合材料制成,可抵抗23毫米高炮炮弹直接命中,四片尾桨则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一架黑鹰最多可搭载11名步兵。图为UH-60A剖面图

图为1983年10月,“紧急狂怒”行动期间,一架美陆军的AH-1S武直低空飞过美军前线直升机场上空,可见地面上停放的多架“黑鹰”直升机。

“黑鹰”还是美军第一种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了空运需求的直升机,主旋翼可以手动折叠,便于快速远程部署。一架C-5运输机可以装载6架“黑鹰”。图为美军士兵在将一架折叠后的“黑鹰”装入C-5运输机。

由于平台性能优秀,“黑鹰”还被用做多种新技术的试验平台,例如图中的这架JUH-60A就被安装了“光传”光纤飞控系统进行测试,绰号为”光鹰“(可见发动机短舱上的光鹰标志),摄于1989年(图片来源:空军之翼)。

图为“黑鹰”的两种标准机载武器,左为12.7毫米M3重机枪(M2的机载型),射速每分1200发;右为7.62毫米M134加特林速射机枪,射速每分4000发。这两种武器适合用来压制步兵群和轻型装甲目标。

“黑鹰”还有一大绝技是被称为“外挂物支持系统”(ESSS)的可拆卸式短翼,4个挂架总计可搭载4.5吨的各种武器,通常会挂载4个副油箱,用于远程转场飞行。图为ESSS系统示意图,上方可看到不搭载和搭载ESSS的对比图。

图为使用ESSS系统挂装4个副油箱的UH-60A,小图为ESSS外挂武器展示,基本包括了美军现役武直的所有标准武器,从70毫米火箭弹、地狱火反坦克导弹,甚至小牛导弹都可挂载。

图为加装ESSS的UH-60L进行挂载测试,共搭载了16枚地狱火导弹,单就挂载能力而言可与阿帕奇武直相当,在紧急情况下可“客串”武直的角色。

图为MH-60L DAP(直接行动渗透者)特种炮艇直升机,由著名的美陆军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专用,主要执行特种对地支援任务,没有步兵搭载能力。除配备了专用的前视红外传感器、地形跟踪雷达外,还配备强大的火力系统,包括30毫米M230链式机炮、毒刺空空导弹和地狱火导弹等,是黑鹰系列中火力最强的改进型。

除了常规的自卫和进攻武器外,UH-60通用型还可在机身两侧加装M139“火山“模块化航空布雷系统,执行战场封锁任务。一架”黑鹰“可布设总计280枚地雷。图为2013年1月拍摄的驻韩美军的UH-60M搭载火山系统进行训练。

“黑鹰”通用型(UH-60系列)通常采用4人机组,包括2名飞行员和2名舱门炮手。图为2014年7月拍摄的飞行训练中的UH-60L驾驶舱,可见整体视野良好,飞行仪表仍以传统仪表为主。UH-60L是目前美军装备的“黑鹰”系列中数量最多的,生产时间从1989年持续至2007年。

图为UH-60M的座舱,可见仪表上的大量传统仪表,已被4块大型多功能显示器所取代。UH-60M是美军现役“黑鹰”(UH-60)系列的最新型号,首批投产是在2006年,除了玻璃座舱外,该型机还进行了多项改进。

图为UH-60M的改进示意图,经过多项改进后,该型机的综合性能较早期型有了全面提升。

图为UH-60M的彩色剖面图,这架加装了ESSS系统,在主旋翼后方还能看到AN/ALQ-144红外干扰机。

从1974年投产至今,“黑鹰”系列直升机的总产量已超4000架,在超过20多个国家的军队中服役。图为西科斯基公司发布的“黑鹰”系谱图,已发展成一个拥有20多种改进型的大家族。

图为黑鹰的部分改进型示意图,可见美军的各大军种均有装备。

下面来看看活跃在美军各个军种的“黑鹰”家族的成员们。图为SH-60海军反潜型直升机与“企业”号核航母(CVN-65)合影照。

图为SH-60 发射AGM-119“企鹅”反舰导弹,机身短翼还挂载了一枚轻型鱼雷。

MH-60R是SH-60系列的最新型号,由代表反潜、巡逻的S前缀改为M,是为了突出该型的多用途作战能力。MH-60R除了使用声呐和鱼雷执行反潜任务外,还能搭载地狱火导弹攻击水面或地面目标。图为2架MH-60R编队飞越“斯托克戴尔”号导弹驱逐舰,摄于2010年9月。

MH-60S“骑士鹰”则是美海军为取代CH-46运输直升机推出的替代型号,主要用于执行舰艇间的海上航空(吊运)补给任务。图为2011年11月,2架MH-60S在执行吊运补给任务,背景是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HH-60“铺路鹰”是美空军执行战斗搜索与营救(CSAR)任务的主力机型,机上通常会搭载空军伞降救援小组(PJ)特战队员。由于CSAR通常会要求直升机深入敌后,搜索并救援被击落的美军飞行员,HH-60为此安装了伸缩式空中受油管,大幅增大航程。为提高生存力,还加装了轻型钢装甲。

图为美军PJ特战队员与HH-60直升机合影,最左还能看到特战队员在整理担架。

图为2009年8月,一架HH-60正与一架MC-130P运输机编队,准备进行空中加油。

MH-60特战型(包括60A、60K、60L和60M型)直升机是为美陆军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专门打造的特战运输型直升机,通常也配备了空中受油管和先进航电装置,外形上与HH-60的区别不大,通常采用黑色涂装(便于夜间渗透行动)。图为MH-60L与MH-47 特战直升机编队飞行。

图为MH-60L搭载陆军特战队员进行速降训练。

MH-60“沉默鹰”(Silent Hawk或“鬼鹰”,均为非官方绰号)隐身渗透直升机是目前“黑鹰”家族中最神秘的一个型号,美军从未公开过关于该型机的任何细节,首次确认其存在是在2011年5月刺杀本·拉登的“海神之矛”行动中。据外界猜测,该型机采用了隐身和低噪音优化设计。图为沉默鹰的模型封绘想象图。

图为2012年上映的电影《刺杀本拉登》(Zero Dark Thirty)中出现的“沉默鹰”设定图,这也是外界目前对该型机最具体的一次“设想”。

两图均为电影中有关“沉默鹰”的截图。

除了运输、特战、救援型号外,美陆军还装备有专门执行电子战任务的“黑鹰”,即EH-60L,图中可见布置于机身下方的可伸缩式电子战天线(图片来源:空军之翼)。

VH-60N“白鹰”是专门用于运送美国总统及高级政要的VIP运输机。偶尔会客串“海军陆战队一号”的角色。

图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准备搭乘“白鹰”起飞。

值得一提的是,据外媒资料透露,中国曾于20世纪80年代购买过24架“黑鹰”直升机,这批直升机后来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中国陆航部队中唯一一种能在青藏高原执行任务的直升机。图为网络上流传的中国陆航“黑鹰”机群。

2007年6月,由西科斯基和Piasecki飞机公司联合研发的X-49A“速度鹰”(Speed Hawk)高速验证机成功试飞。这架试验机由UH-60改进而来,在尾部加装了“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桨(VTDP)”。不仅可将黑鹰的飞行速度由每小时268千米提升至近每小时400千米,而且还能提升航程。这或许代表了“黑鹰”家族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近段时间内,美军暂没有全面替换“黑鹰”直升机的计划,“黑鹰”家族的传说将在洛马公司的旗下续写,至于其未来将走向何方,仍需人们拭目以待。图为在美国阿拉斯加州执行训练任务的HH-60G编队,注意起落架已加装了滑橇,便于在雪地着陆。

关于“黑鹰”相关题材的电影,恐怕暂时没有能超过《黑鹰坠落》的,这里就不再详述了,看过的童鞋们都懂,没看过的童鞋推荐补完下。

英媒:英军涉滥杀阿富汗平民 国防部疑欲掩罪行

中新网7月3日电 综合消息,英国皇家军警(RMP)的一项调查显示,数年前赴阿富汗参加反恐任务的英国空中特勤队(SAS),涉嫌杀害手无寸铁的阿富汗平民并伪造任务报告,而英国政府则涉嫌试图掩盖这一罪行。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这些特种部队士兵涉嫌杀害平民后,把塔利班分子常用的马卡洛夫手枪放在尸体手中,制造死者是塔利班分子的假象。消息人士称,有些手无寸铁的平民在被枪杀之前,被手铐锁起及戴上头罩。

此外,还有SAS成员在任务报告中,称是阿富汗特种部队击毙这些人,但小组翻看由无人机等器材拍摄的片段后,发现是英军而非阿富汗军人开枪,尸体留下的子弹亦属英军使用的种类。

据报道,被指控的枪杀行动中,有许多都涉及一系列的夜间突袭行动,旨在抓获塔利班领导人并将他们带到拘留中心审问。

接受采访的英国陆军官员称,一些SAS士兵在任务期间采取了以击毙为目的开枪的策略,但他们所以来的情报常常是有缺陷的。

英国皇家军警的“Northmoor”调查收集了有关这一潜在战争罪行“可信和非常严重”的证据。这项针对2010至2013年非法枪杀、非法监禁和殴打的调查,过程原定需时数年,直至2021年才结束,但英国国防部下令大部分个案要在今夏前结案。

军方消息人士称,国防部希望“避免任何细节的指控出现在媒体上”,从而“破坏国家安全,公众信任,(和)与盟友的合作”。

(责任编辑:何淼)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