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秘闻旧档

驳壳枪:风靡中国半世纪

2017-08-23 17:21 北京日报  作者:周渝

电影《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

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中国士兵使用驳壳枪

日本南部十四式自动手枪

勃朗宁M1900式7.65mm自动手枪(枪牌撸子)

苏联雷奥洛夫军用左轮手枪

勃朗宁M1910式手枪(花口撸子——因枪口部压有滚花而得名)

几天前,又逢日本投降纪念日。

若随便问一个中国人,你心目中的抗战老枪是什么模样的?八成以上的人都会答“驳壳枪”。展现那段历史的影视作品中,从双枪李向阳到铁道游击队,无处不见它的身影,它给中国人留下的烙印之深,没有任何一把枪能与之相比。

这把枪究竟有什么来头,会让中国人痴迷了半个世纪之久?

旧中国是驳壳枪最大买家

在中国,驳壳枪还有许多别名,如“盒子炮”“自来得”“匣子枪”“快慢机”“毛瑟手枪”等。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频频出现的驳壳枪产自德国,正式名称叫“毛瑟军用手枪”或“毛瑟M1896手枪”。

一直以来,不少国内资料根据其名称中出现的“毛瑟”二字,便认定该枪是德国枪械大师威廉·毛瑟的作品,其实“毛瑟军用手枪”与毛瑟本人并无直接关系,它的发明者是毛瑟军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因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并在隔年正式生产,故而名中有“毛瑟”二字。而毛瑟军用手枪据说是菲德勒兄弟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设计出的作品。

19世纪90年代,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采用半自动手枪的先例。驳壳枪出产后,毛瑟厂自然希望这支手枪可以被军队采用为制式武器。然而事实并不如预想的那般顺利,一直到1939年驳壳枪停产为止,全世界都没有一个国家正式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其实,外国专家对驳壳枪评价很低,作为手枪,它重心靠前,不容易掌握,击发后,枪口跳动过高。

然而,驳壳枪与中国市场结缘,实乃无心插柳之举。有人做过估算,驳壳枪的生产前后持续了40年,毛瑟厂估计生产了100万支各式各样的驳壳枪,其中有近一半销往中国。

驳壳枪是何时进入中国的?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它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流落到中国的白俄军人带进来的;也有说法认为早在晚清时驳壳枪就已被中国人少量使用,并参与了辛亥革命。据官方史料记载,至少在民国元年(1912年)中国官方的交易记录中就出现了驳壳枪,当年9月,中国政府(北洋政府)陆军部与德商礼和洋行签约,购买“自来得毛瑟手枪”200杆,连同500发子弹和全套附件。

当时,每把驳壳枪的卖价高达足银58两,可谓价格不菲。而根据德文“自动装填”一词而音译的“自来得”三个字,也成了毛瑟手枪在中国官方首次使用的名称。在当时的欧美,一支手枪的单价通常只在几美元左右,而一支毛瑟手枪的价格却高达25美元(相当于现在上千美元),价格过高是它始终无法被各国军队大量采用的主要原因。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富裕的列强因其买价太高而不予采购,而贫弱的中国反而成为其最大的买主呢?

长期以来国内外普遍认为,驳壳枪之所以在中国大行其道,与当时欧美各国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有关。1921年11月,美、法、日、中、意等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这次会议的结果除了在限制各国海军吨位的决议上达成共识之外,也决议对当时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实行武器禁运。由于手枪不在禁运名单中,而驳壳枪与当时其它手枪比起来,具有威力大、装弹多、用途广(和木匣组合起来相当于微型冲锋枪)等优势,故而备受中国各大军阀的青睐。

不过从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武器禁运之说完全不符合实情。诚然,各国对中国军火禁运之事的确属实,但其可行性却要大打折扣。军阀时代的中国,只要有资金,爱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以奉系军阀为例,财大气粗的张作霖连整个兵工厂、炮厂都可以买得到,他儿子张学良还拿着奉军先进装备到处送人。如果说禁运对中国产生了影响,那就是导致卖入中国军火的价格比一般国际市场上要高。

驳壳枪之所以在中国能够如此流行,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它属于大型手枪,给人威力巨大的感觉。“当时中国没有人探讨制止力、枪口能量、终极能量等课题,比较其它的各型手枪,尤其是口袋型手枪,直觉上驳壳枪就让人认为是一种威力十足的武器,足以信赖,别名就称‘盒子炮’,而不是枪而已。”其次,当时的手枪、步枪的装弹量都在8发以内,而驳壳枪一次可装10发子弹,加上威力比同类手枪大得多,将枪匣组合起来完全可以当成一把微型冲锋枪使用。同时,驳壳枪尺寸比普通手枪大得多,对于当时低级军官或地方豪强而言,挂一把在身上也有很大的威慑作用。

毛瑟厂未曾想到,当这款毛瑟军用手枪因价格过高而无法大批量销往欧美各国时,东方贫弱的中国却成了它最大的买家。之后在这片土地上爆发的直皖战争、直奉大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国共内战乃至抗日战争中,驳壳枪无一缺席,中国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驳壳枪之国”。

电影《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

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中国士兵使用驳壳枪

日本南部十四式自动手枪

勃朗宁M1900式7.65mm自动手枪(枪牌撸子)

苏联雷奥洛夫军用左轮手枪

勃朗宁M1910式手枪(花口撸子——因枪口部压有滚花而得名)

几天前,又逢日本投降纪念日。

若随便问一个中国人,你心目中的抗战老枪是什么模样的?八成以上的人都会答“驳壳枪”。展现那段历史的影视作品中,从双枪李向阳到铁道游击队,无处不见它的身影,它给中国人留下的烙印之深,没有任何一把枪能与之相比。

这把枪究竟有什么来头,会让中国人痴迷了半个世纪之久?

旧中国是驳壳枪最大买家

在中国,驳壳枪还有许多别名,如“盒子炮”“自来得”“匣子枪”“快慢机”“毛瑟手枪”等。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频频出现的驳壳枪产自德国,正式名称叫“毛瑟军用手枪”或“毛瑟M1896手枪”。

一直以来,不少国内资料根据其名称中出现的“毛瑟”二字,便认定该枪是德国枪械大师威廉·毛瑟的作品,其实“毛瑟军用手枪”与毛瑟本人并无直接关系,它的发明者是毛瑟军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因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并在隔年正式生产,故而名中有“毛瑟”二字。而毛瑟军用手枪据说是菲德勒兄弟利用工作闲暇时间设计出的作品。

19世纪90年代,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采用半自动手枪的先例。驳壳枪出产后,毛瑟厂自然希望这支手枪可以被军队采用为制式武器。然而事实并不如预想的那般顺利,一直到1939年驳壳枪停产为止,全世界都没有一个国家正式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其实,外国专家对驳壳枪评价很低,作为手枪,它重心靠前,不容易掌握,击发后,枪口跳动过高。

然而,驳壳枪与中国市场结缘,实乃无心插柳之举。有人做过估算,驳壳枪的生产前后持续了40年,毛瑟厂估计生产了100万支各式各样的驳壳枪,其中有近一半销往中国。

驳壳枪是何时进入中国的?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它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流落到中国的白俄军人带进来的;也有说法认为早在晚清时驳壳枪就已被中国人少量使用,并参与了辛亥革命。据官方史料记载,至少在民国元年(1912年)中国官方的交易记录中就出现了驳壳枪,当年9月,中国政府(北洋政府)陆军部与德商礼和洋行签约,购买“自来得毛瑟手枪”200杆,连同500发子弹和全套附件。

当时,每把驳壳枪的卖价高达足银58两,可谓价格不菲。而根据德文“自动装填”一词而音译的“自来得”三个字,也成了毛瑟手枪在中国官方首次使用的名称。在当时的欧美,一支手枪的单价通常只在几美元左右,而一支毛瑟手枪的价格却高达25美元(相当于现在上千美元),价格过高是它始终无法被各国军队大量采用的主要原因。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富裕的列强因其买价太高而不予采购,而贫弱的中国反而成为其最大的买主呢?

长期以来国内外普遍认为,驳壳枪之所以在中国大行其道,与当时欧美各国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有关。1921年11月,美、法、日、中、意等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这次会议的结果除了在限制各国海军吨位的决议上达成共识之外,也决议对当时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实行武器禁运。由于手枪不在禁运名单中,而驳壳枪与当时其它手枪比起来,具有威力大、装弹多、用途广(和木匣组合起来相当于微型冲锋枪)等优势,故而备受中国各大军阀的青睐。

不过从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武器禁运之说完全不符合实情。诚然,各国对中国军火禁运之事的确属实,但其可行性却要大打折扣。军阀时代的中国,只要有资金,爱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以奉系军阀为例,财大气粗的张作霖连整个兵工厂、炮厂都可以买得到,他儿子张学良还拿着奉军先进装备到处送人。如果说禁运对中国产生了影响,那就是导致卖入中国军火的价格比一般国际市场上要高。

驳壳枪之所以在中国能够如此流行,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它属于大型手枪,给人威力巨大的感觉。“当时中国没有人探讨制止力、枪口能量、终极能量等课题,比较其它的各型手枪,尤其是口袋型手枪,直觉上驳壳枪就让人认为是一种威力十足的武器,足以信赖,别名就称‘盒子炮’,而不是枪而已。”其次,当时的手枪、步枪的装弹量都在8发以内,而驳壳枪一次可装10发子弹,加上威力比同类手枪大得多,将枪匣组合起来完全可以当成一把微型冲锋枪使用。同时,驳壳枪尺寸比普通手枪大得多,对于当时低级军官或地方豪强而言,挂一把在身上也有很大的威慑作用。

毛瑟厂未曾想到,当这款毛瑟军用手枪因价格过高而无法大批量销往欧美各国时,东方贫弱的中国却成了它最大的买家。之后在这片土地上爆发的直皖战争、直奉大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国共内战乃至抗日战争中,驳壳枪无一缺席,中国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驳壳枪之国”。

 

国内外出现大量“山寨版”

由于毛瑟军用手枪在中国广受欢迎,这个市场很快引起了其他军火商们的注意,各种“山寨产品”应运而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南北皆弥漫着内战硝烟之时,西班牙的各军火厂便相继推出了他们的“山寨版”驳壳枪,其中以波依斯特兄弟于1925年设计的“皇家牌”驳壳枪最为著名。与德国毛瑟厂原版相比,西班牙版的价格较低,质量也不错,故成为中国军阀们的另一种选择。直到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西造“驳壳枪”对中国的出口才基本终止。

除了西班牙的“洋山寨”之外,驳壳枪在国内也出现了不少“土山寨”,例如阎锡山治理下的山西在1928年仿造驳壳枪制出的“十七(年)式手枪”,每年平均生产量达到2000支,总产量超过1万支。此外,在当时国内比较著名的汉阳兵工厂、上海兵工厂、巩县兵工厂、太原兵工厂、重庆兵工厂等,也都仿制过毛瑟军用手枪。

随着驳壳枪愈发流行,不少小型兵工厂也纷纷加入“山寨大军”,不过这些小作坊做出的“山寨货”除外形与驳壳枪一样之外,其质量、性能皆无保证,通常打几枪就哑火。不过小作坊的山寨货倒是土匪或“保险队”这类地方武装的首选,以低廉的价格买一支来挂在身上招摇过市,足以唬人,其威慑作用远高于实战作用。

在抗日战争时期,无论是蒋介石指挥的嫡系中央军,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或是各地实力派人物麾下的地方军,无一不以驳壳枪为军中必要之装备。早在1932年,中央军部队已经开始普遍配发这一武器。据《抗战机密档》一书记载:“按民国21年(1932年)整编师的编制,每个步兵连有12支驳壳枪,不足够配发到步兵班班长……中级官以下配驳壳枪、中级官以上配自卫手枪。中级由这个编制表来看即是营长以下的军官……就以步兵连而言,军官一共有连长、副连长、特务长、排长(3名)、副排长(3名),即已经9名,如果加上3名上士排副,正好是12把驳壳枪。”

抗日战争中,国军阵亡率最高的就是中下级军官。因为这场战争是在中国尚未完成足够充分备战的情况下爆发的,许多士兵甚至连枪都不会使便被匆匆送上战场,作为军校出身或稍有实战经验的中下级军官必然要为新兵作出表率,提高部队士气,往往在战斗中带头冲锋,因而也最容易牺牲。1937年淞沪会战中死守宝山殉国的姚子青营长便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不过,这些冲锋陷阵的下级军官们也让手中的驳壳枪有了用武之地,驳壳枪当时有“十响”和“二十响”两种弹夹,若与木盒组装,再装上“二十响”弹夹,在近战中的效果不亚于后来的远征军装备的卡宾枪。在淞沪会战中,配属驳壳枪的国军官兵组成“手枪队”,与日军展开逐街逐屋的巷战,给擅长拼刺肉搏的日军造成不少伤亡。

在1939年的桂南会战中,桂军的敢死队因无冲锋枪可用,也以具有装弹多、火力强等优点的驳壳枪作为替代品,在冲锋中击毙了大批日军。中国军人手中的驳壳枪甚至给不少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留下恐惧的记忆。据日本老兵东史郎回忆,在一次与中国军队的遭遇战中,一名中国军官凭着手中的驳壳枪竟然一连击毙了12名日军。

敌后游击战中书写传奇

驳壳枪不仅是正面战场上冲锋枪的绝佳替代品,在敌后游击战中,其作用也被中国人发挥到了极致。在根据长篇小说《红岩》改编的快板书《劫刑车》中,用驳壳枪一枪打死叛徒蒲志高的双枪老太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长期以来,“双枪老太婆”的原形被不少人认为是活跃于抗日敌后战场,有“游击队之母”之称的赵洪文国。

赵洪文国原名为洪文国,是抗日英雄赵侗之母,时人尊称其“赵老太”。自东北沦陷后,年仅21岁的赵侗开始积极组织义勇军,在敌占区进行抗日活动,并于1933年在其母赵洪文国的协助下创建了辽南“少年铁血军”。此后十余年间,赵老太太倾尽资产,举家抗日,先后组建了河北“国民抗日军”、河南“太行山光复军”、“晋察冀游击纵队”等抗日武装,赵氏家族三十余人为国捐躯,直至抗战胜利。不过,这位赵老太太是否真的是“一手一把驳壳枪”的形象呢?并没有明确记载。“双枪老太婆”从文学形象到所谓“原型”,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对驳壳枪的特殊感情。

对于长期在敌后作战的八路军来说,驳壳枪自然是备受欢迎的宝贝。早在红军时期,朱德总司令就常佩戴一把在南昌起义时使用的7.63毫米警用型毛瑟军用手枪,枪身上刻有“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的字样。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驳壳枪虽多,但大多是“国产山寨货”,因此原品的德制毛瑟军用手枪一旦出现就会被视作珍宝。曾有一位八路军班长在和伪军的战斗中缴获了一把德国原版的毛瑟军用手枪,对它爱不释手,连睡觉时都要枕着它。但没想到第二天便有通讯员前来通知,包括这把驳壳枪在内的所有缴获的武器都要上交,再由上级统一分配。

如今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可能还清楚记得老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横握驳壳枪向日军射击的英姿。这种握法后来引起广泛讨论,一种说法认为,横握射击并非电影为凸显角色的潇洒形象而进行的艺术加工,而是为了改善驳壳枪本身存在一些缺陷。由于驳壳枪体积大,重量也远在一般手枪之上,加上其威力大、后坐力较强,导致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鉴于以上原因,我国的一些用枪高手便发明了横握射击法,这样一来,使用驳壳枪连发射击时产生的后坐力不但不会影响精度,反而能借助其后坐力让子弹形成扇形攻击,对付群体敌人尤其适用。但也有军迷辟谣,说扇形攻击说实为杜撰,因为这样的射击方式会让跳出的弹壳烧伤持枪者。不过在抗战时期,的确出现过中国军人用驳壳枪创下击毙十余名敌人的辉煌记录,可惜具体是如何操作的不得而知。

总而言之,中国被称为“驳壳枪之国”并非单指购买量大、仿制多,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将这支被欧美国家视为“鸡肋”的军用手枪之功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抗日战争后期,在滇缅印地区的中国远征军获得了美械装备,汤普森冲锋枪、M1卡宾枪逐渐取代了驳壳枪的地位,但在国内战场的部队中,驳壳枪依然是中下级军官的必要装备。抗战胜利之时,毛瑟厂停产驳壳枪已有6年之久,但在中国,它却继续在之后爆发的内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直到朝鲜战争时期才逐渐被苏式托卡列夫手枪所代替。

战火纷飞的半个世纪过去了,驳壳枪又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红岩》中的双枪老太婆,《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等手持驳壳枪的电影人物,让驳壳枪的传奇在荧幕中继续上演。

相关链接

抗战“老枪”还有啥

勃朗宁M1900式手枪:由勃朗宁在1897年完成设计。因其具有构造简易、生产容易、造价低廉等特点,故而被中国兵工厂大量仿制,仅上海兵工厂在1920年就生产了6万支仿制的M1900式手枪。在中国又被称为“枪牌撸子”,抗战时期,它除了被中国军官们用于自卫或被特工们用于敌后暗杀之外,也被作为训练使用的手枪之一。

转轮手枪:由于手枪转轮为了配合多数人使用右手的习惯,多为向左摆出,因此中文常称为“左轮手枪”。在抗战期间为中国军官常配备的武器之一,淞沪会战中甚至出现了中国军官持左轮手枪向日军射击的照片。从1941年开始,中国第四十四军工厂在修理军械的闲暇时期,也负责制造手榴弹与左轮手枪,在整个抗战期间大量出厂并投入使用。

M1910式手枪:勃朗宁的又一个划时代之作。该枪是一款警用小尺寸手枪,全枪仅长153毫米,宽度不超过100毫米。该枪问世后,先后被中国、西班牙、德国、苏联等国家仿造,由于枪口有一圈滚花,故被中国人称之为“花口撸子”。抗战时期,这种花口撸子因其小巧玲珑的外形,易携带和隐藏,故而成为作战在敌后的特工们的首选武器。

南部十四式自动手枪:由日本军官南部骐次郎研制,后经几番改进,于1925年定型。1925年为日本大正十四年,故名“南部十四式”。在二战时期,日本军官几乎都配用这一款手枪,由于南部式的枪套与乌龟壳相似,被中国人称之为“王八盒子”。这款手枪由于威力小、性能差、故障率高等原因,不仅日本军官嫌弃它,就连缴获了它的中国游击队也不屑使用。

(责任编辑:张淑燕)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