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中父亲形象的现实意义研究

2017-09-01 16:12   作者:吴昊

摘要:《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亲子类真人秀塑造了区别于传统父亲形象的现代父亲形象。这些父亲形象给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既是对传统父权理念的反思和调整,也是社会中性化审美向传统审美的逐渐回归,同时,也彰显了社会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的事实。对于亲子类真人秀中父亲形象的塑造需要谨慎对待,这不仅是对节目艺术品质的要求,更是艺术工作者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亲子类真人秀;父亲形象;形象塑造;现实意义

自从2013年湖南卫视从韩国引进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以来,我国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在荧幕上一时间呈风靡之势,弥补了国内此类节目的空白,至今仍备受关注。该类节目中所展现的父亲形象和中国传统观念中寡言的严父形象截然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育儿观念更加现代和平等,并影响到了观众的亲子方式。但是,节目中明星父亲为孩子提供的充盈的物质生活以及其消费方式也为观众的育儿观念带来了分歧。亲子类节目中所展现的父亲形象凸显了当下中国社会观念的变迁、经济发展以及贫富差距的扩大等社会现状,这些现实情况使亲子类节目呈现了多层面的可解读性。

本文以《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两档亲子类节目为主要研究文本,主要分析亲子类节目中塑造的父亲形象以及之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在广电总局多次对真人秀提出规范之时,试图为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找出合适的发展路径,使其呈现积极的社会意义。

摘要:《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亲子类真人秀塑造了区别于传统父亲形象的现代父亲形象。这些父亲形象给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既是对传统父权理念的反思和调整,也是社会中性化审美向传统审美的逐渐回归,同时,也彰显了社会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的事实。对于亲子类真人秀中父亲形象的塑造需要谨慎对待,这不仅是对节目艺术品质的要求,更是艺术工作者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亲子类真人秀;父亲形象;形象塑造;现实意义

自从2013年湖南卫视从韩国引进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以来,我国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在荧幕上一时间呈风靡之势,弥补了国内此类节目的空白,至今仍备受关注。该类节目中所展现的父亲形象和中国传统观念中寡言的严父形象截然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育儿观念更加现代和平等,并影响到了观众的亲子方式。但是,节目中明星父亲为孩子提供的充盈的物质生活以及其消费方式也为观众的育儿观念带来了分歧。亲子类节目中所展现的父亲形象凸显了当下中国社会观念的变迁、经济发展以及贫富差距的扩大等社会现状,这些现实情况使亲子类节目呈现了多层面的可解读性。

本文以《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两档亲子类节目为主要研究文本,主要分析亲子类节目中塑造的父亲形象以及之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在广电总局多次对真人秀提出规范之时,试图为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找出合适的发展路径,使其呈现积极的社会意义。

一、父亲形象之于传统的转变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父亲,是《论语》中所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董仲舒所提出的“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纲”。父亲是威严的象征,是家庭事务的决策者,但父亲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却一直呈现隐身和寡言的状态。亲子类真人秀把一种现代化的、更符合国际潮流的新型父子、父女关系展现在大众视野里,这种无意识中对传统亲子关系的反思和重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下父亲的育儿观念和方式。

(一)缺位与回归

长久以来中国的父亲角色存在缺位状态,父亲的职能是养家,孩子的教育、陪伴主要以母亲为主,但是父亲在家庭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亲子类真人秀中父亲角色回归家庭,节目对父子、父女的日常关系进行展现,实质上是引导了父亲的家庭职能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对传播现代的育儿理念和方式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节目中展现了忙碌的明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的陪伴,从日常起居到参与活动,从拜访亲友到出门旅行,凸显了父亲在家庭中的存在感以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而节目中的孩子们因为父亲的陪伴而变得更加柔软、快乐。在《爸爸去哪儿3》中,夏克立的女儿夏天作为热情、善良、美丽的公主打动了观众,这和其父亲夏克立对其悉心的陪伴、引导分不开;胡军的儿子康康在节目中诉说希望父亲多陪陪自己,伴随着父亲胡军的陪伴,康康从最开始对父亲冷淡陌生的“霸道总裁”形象到后期和父亲拉手和解并变得外向、爱笑,为观众示范了健康的亲子关系。节目使电视机前更多的父亲参与到育儿中来。

(二)寡言与表达

中国文化追求含蓄,这也体现在了中国家庭关系上,中国的父亲疏于情感表达,缺乏沟通的情感模式使得许多中国的儿女与父亲情感存在疏离和隔阂。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强化了父亲与儿女的互动,让不苟言笑的父亲离开母亲的帮忙单独与孩子相处,在相处中发现了情感表达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在《爸爸去哪儿1》中,郭涛的儿子石头被问道“你觉得爸爸爱你吗”,石头犹豫而小声地说“有时候爱吧”,于是后来郭涛写信与石头沟通说爸爸永远爱你,让石头了解了父亲对自己深沉的爱,也使这对父子不再有隔阂,关系也日渐融洽。费曼因为父亲吴镇宇平日里较为严厉而性格内向,遇到委屈会憋在心里,所以吴镇宇在教育费曼之后会告诉他“爸爸爱你”,解除孩子心头的委屈。这些主动表现情感的过程使原本疏离的父子关系变得亲密。节目中的父亲从含蓄到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的转变塑造了一个个不再寡言、善于沟通的现代父亲形象,也契合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三)权威与平等

慈母严父是典型的中国家长,父亲在家庭中是不能被质疑的权威,在教育方式上以打骂为主,并善于为儿女做决定。但是,在《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节目中,这些大部分出生于70后、80后的父亲们更多是以平等的姿态与儿女们相处,像朋友一样进行生活上的引导,尊重儿女的意愿。在《爸爸回来了》中,贾乃亮在和女儿甜馨相处中,丝毫不掩饰其大孩子属性,和女儿敞开玩乐,让观众感受到了他和女儿之间平等、轻松的氛围。同时,在与儿女沟通过程中,不以大人身份自居,交流的语气、口吻都以朋友的方式进行。不仅如此,节目中的父亲们在儿女们做错事的时候,一反传统父母要么包庇、要么打骂的习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严肃的教诲。在《爸爸去哪儿3》中当夏天犯了错误,父亲夏克立一反平日慈父形象,以夏天可以接受的罚站方式小惩大诫,让夏天记住了这个错误,展示了一个有主见、不宠溺、不护短的父亲形象。这些父亲用平等、坦率的育儿方式塑造了一个个现代、开放、包容的父亲形象,并引领了当代年轻父母的育儿理念。

二、“表演”的亲情和真实的“炫富”

这些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塑造了完美的父亲形象:尽职尽责、现代开放、有社会地位。作为真人秀节目,真实再现了明星父亲和孩子们的富裕的物质生活,与此同时父亲形象的营造也存在“秀”的成分。在亲子类真人秀中,如何合理安排表现和再现的内容,塑造具有真正引导价值的父亲形象是值得探讨的。

(一)“表演”的亲情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通常表现短短几日父亲和孩子的相处。在《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中,大部分明星父亲们在节目前段和孩子存在一定的陌生感,为了让父亲和孩子们迅速进入状态,使节目情节化,增强悬念,在相处的几天中,节目组故意设置了许多环节来营造冲突,考验、试探、催化父亲与孩子们的情感。例如在《爸爸去哪儿》中把父母化成老人的样子告诉孩子自己会老去,让父亲们扮成神仙欺骗孩子和孩子互动,给一个孩子食物而不给另一个来考验孩子们的分享精神,间接考验父亲的家庭教育是否合格。这种在摄像机面前有意炮制的人为冲突让亲子关系带有了表演成分,作为成年人的父亲们能够配合节目组的表演安排,然而对于心智未成熟的孩子来说,难免会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而影响到今后人格的发展。“真人秀节目的本质应是反映时代精神和生活本质的真实视频” ①,因此,亲子类真人秀应当尽量减少“表演的亲情”和刻意的环节设置,尽可能展示自然的亲子关系。

(二)真实的“炫富”

节目中真实再现明星父亲和孩子们富裕的物质生活和消费方式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讨论。他们的名牌衣物、宽敞的豪宅和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社会资源带给了观众极大的冲击。李湘女儿王诗龄的一个包、一条裙子动辄上万,王中磊儿子小小年纪就能和外国人用英文自然地交谈,小沈阳的家里大得像宾馆,并且这些明星嘉宾的孩子就读的全是贵族学校。亲子类真人秀虽然满足了人们对明星私生活的好奇心,但是明星父亲们带给孩子富裕的生活和区别于普通人的消费方式,会对心智和世界观未成熟的未成年观众产生不良的引导,也会引起未成年观众和自己现状的对比而产生心理失衡,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和节目价值取向是十分重要的。

三、多重的现实意义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秀”出了广受好评的现代父亲形象并带动了社会新型育儿理念和方式。父亲形象的火爆和节目的流行背后有着深层的社会根源,有对传统父权观念的反思与调整,也有对社会审美日趋中性化向传统审美的呼吁与回归,同时节目中展现的明显的贫富差距也凸显了一定的社会深意。

(一)对传统父权观念的反思与调整

亲子类真人秀中营造的各式各样的完美父亲形象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父权观念的反思和进步。父亲不再是家庭中只负责经济来源的权威象征,而是积极参与家庭事务的一份子。节目中的父亲们通过烧水、砍柴、做饭等家务和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也意识到父亲在家庭事务中的必要担当和责任感。同时在相处模式上,《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中的张亮、黄磊、夏克立、贾乃亮都展示了平等、轻松的亲子关系。即使如郭涛、吴镇宇这样带有传统大家长气质和作风的父亲,随着节目的录制,也逐渐出现了好的转变,变得学会了沟通和表达。同时,在节目中张亮、郭涛等父亲多次教导自己的儿子女士优先、做绅士等现代文明理念,贾乃亮教自己的女儿独立、坚强等现代女性的品质,这些思想现代的父亲们事实上对传统教育模式和父亲的身份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和调整,这展现了中国父母在观念、思想上的进步和开放,对中国家庭观念的现代化转变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向传统性别审美的回归

从李宇春和周笔畅的走红,到各类女汉子和小鲜肉的兴起,不难看出当今社会审美呈现中性化的趋势。社会上对男性的需求日渐中性化:清秀、漂亮、鲜嫩,阳刚、力量、担当、责任等特质则鲜少被强调和重视。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对孩子勇气、独立意识的培养以及男孩子阳刚气质和品质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节目中,郭涛、邹市明、胡军、刘烨、董力等父亲们所展现的力量、阳刚、硬汉、现代的气质让沉浸在中性审美风潮中的观众们耳目一新,同时,他们对儿子进行的性别教育使孩子们更加具备男性气质,例如石头、康康因为浓厚的“爷们儿”气质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追捧,天天、威廉也因为其绅士的作风和良好的修养备受欢迎。亲子类真人秀中父亲的形象,带动了社会审美的多元,也是对当今社会中性审美风潮向传统审美的一种回归。

(三)贫富差距扩大

即使亲子类真人秀带来了多方面积极的社会意义,但这些明星父亲们在节目中体现的富足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社会资源也无意间强调了真人秀和现实生活的差距。明星豪华的住宅、名贵的衣食用度、子女成名的便利、从小上名校说着流利的英语,在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环境下,凸显了明星和普通人的区别。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逐渐固化的现实下,这难免会引起关于炫富、奢侈、造星等争议以及关于孩子穷养、富养的议论。这些争论不仅不利于节目中孩子的成长,也会为现实中的孩子带来攀比、妒忌等不健康的心理,甚至掩盖了节目的积极意义,改变了节目的初衷。

四、结语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通过明星父亲和孩子们的互动展示了一个个现代父亲形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是,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的不同反响却彰显了亲子类真人秀中所塑造的父亲形象在节目本身之外、在当前社会的语境下具有的更多涵义。这对创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节目的品质之外更要顾及节目的社会影响。这不仅是对节目艺术品质的要求,更是艺术工作者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

注释:

①曾嵩伟.真人秀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06):65-66.

(责任编辑:马潇(实习))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