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秘闻旧档

靴子和手套:古老年代的大派与风潮

2017-09-08 11:09 光明日报  作者:王仁湘

近些年常往西北行走,有一物偶尔会在眼前晃荡,一只靴子,陶靴,是古物。它摆在展览橱窗里,可觉得它是那么熟识。这哪里是古物,它分明就是现实生活中女子们脚下的时尚风情——这不就是雪地靴么?

论说这雪地靴,其实并不能说是一样美物,模样并不俊俏,甚至感觉还有点笨笨的,可它似乎突然间成了女子们的冬日时尚,不论有雪无雪,都一样可以装备在脚上,都一样感觉到特有的派头。

辛店文化的靴子,它像不像是雪地靴?真是像极了,可它却在大约3000多年前就行走在寒冷的大西北了,是史前先民的装备。现代雪地靴可是一种舶来品,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这又是一个让人放心不下的事实,应当如何来看待呢?

中国史前就有雪地靴

一直以为,名为雪地靴,应当与雪天防寒有关。事实是,它与寒冷有关,却与雪无缘。

说它与雪无关,是因为它初问世的地点是在澳大利亚。一个姑娘深爱着一位飞行员,每当返航落地,姑娘都要用双手去揉搓恋人冻僵的双脚。有一次飞行员执行紧急任务,姑娘扯下自己的羊皮帽子和大衣领为心上人包裹双脚,这双丑陋的鞋子就这样飞上了蓝天。

这温暖的感觉非常不错,其他飞行员也都学着用羊皮包裹双脚,他们在空战中有了更好的表现。战争结束后,澳大利亚人由这场空战爱情受到启发,制造出名为“ugly boots”的羊皮靴,后来澳大利亚人昵称之为“UGG”,想不到它后来成了全世界潮人推崇的“UGG”雪地靴。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过靴子,种种色色,不可尽言。一般来说,那都是男子的装备,更多的是军士们的行头。不过稍稍寻觅,也还是可以发现女子的足上,出现过那温暖柔软的靴子。

李白诗《对酒》,说那吴姬十五“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杜牧诗《留赠》,是写给舞女的,“舞靴应任闲人看,笑脸还须待我开”;黄庭坚词《西江月》,也是写的舞女,“转眄惊翻长袖,低徊细踏红靴”。

唐宋时代的女靴,就这样悄悄隐形在诗人们的眼里。古代中国的女人靴,自然也不仅只风行唐宋。因为汉唐女子多着长裙,在图画与雕塑上不易发现女靴影踪。倒是在楼兰出土的干尸,我们看到了女子双脚蹬着的皮靴,那模样与现代雪地靴,也没有什么明显不同。战国的情形,可以洛阳金村出土的驯鸟铜像为例,一个小女子双手各执一棒,棒头立鸟,她的脚上穿的正是矮筒靴子。

其实这靴子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史前。前面提到陈列在展柜里的陶靴,靴面和靴筒上还有彩绘,属于辛店文化,青海乐都柳湾遗址出土,是史前遗物。在甘肃玉门的火烧沟遗址,还见到一件彩陶双耳罐,陶罐的底部做成穿着靴子的双脚模样,属四坝文化。火烧沟遗址还见到一件陶人像,人像双手掐腰,脚上是一双大靴子,这样夸张地表现靴子,匠心独运。

年代更早的发现,还有属于齐家文化的双脚形陶罐。齐家文化、四坝文化和辛店文化的靴子,应当是真正的雪地靴吧。西北寒季较长,风雪也大,靴子的发明与流行也很自然。那年代游牧业发达,羊皮也来得容易,做一双皮毛靴子,不会那么困难。

让人惊诧的是,这些史前的靴子,与现代雪地靴如出一辙,它们竟然是如此相似。千年的时尚,在此重现,让人好生慨叹。时尚有时就是突然刮起的复古风,你以为很新潮,其实是古风回潮呢。试想潮男潮女脚上出现的是齐家靴或是辛店靴,多了一种几千年的沧桑感觉,一定更好,一定会感受到来自古老年代的大派与风潮。

近些年常往西北行走,有一物偶尔会在眼前晃荡,一只靴子,陶靴,是古物。它摆在展览橱窗里,可觉得它是那么熟识。这哪里是古物,它分明就是现实生活中女子们脚下的时尚风情——这不就是雪地靴么?

论说这雪地靴,其实并不能说是一样美物,模样并不俊俏,甚至感觉还有点笨笨的,可它似乎突然间成了女子们的冬日时尚,不论有雪无雪,都一样可以装备在脚上,都一样感觉到特有的派头。

辛店文化的靴子,它像不像是雪地靴?真是像极了,可它却在大约3000多年前就行走在寒冷的大西北了,是史前先民的装备。现代雪地靴可是一种舶来品,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这又是一个让人放心不下的事实,应当如何来看待呢?

中国史前就有雪地靴

一直以为,名为雪地靴,应当与雪天防寒有关。事实是,它与寒冷有关,却与雪无缘。

说它与雪无关,是因为它初问世的地点是在澳大利亚。一个姑娘深爱着一位飞行员,每当返航落地,姑娘都要用双手去揉搓恋人冻僵的双脚。有一次飞行员执行紧急任务,姑娘扯下自己的羊皮帽子和大衣领为心上人包裹双脚,这双丑陋的鞋子就这样飞上了蓝天。

这温暖的感觉非常不错,其他飞行员也都学着用羊皮包裹双脚,他们在空战中有了更好的表现。战争结束后,澳大利亚人由这场空战爱情受到启发,制造出名为“ugly boots”的羊皮靴,后来澳大利亚人昵称之为“UGG”,想不到它后来成了全世界潮人推崇的“UGG”雪地靴。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过靴子,种种色色,不可尽言。一般来说,那都是男子的装备,更多的是军士们的行头。不过稍稍寻觅,也还是可以发现女子的足上,出现过那温暖柔软的靴子。

李白诗《对酒》,说那吴姬十五“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杜牧诗《留赠》,是写给舞女的,“舞靴应任闲人看,笑脸还须待我开”;黄庭坚词《西江月》,也是写的舞女,“转眄惊翻长袖,低徊细踏红靴”。

唐宋时代的女靴,就这样悄悄隐形在诗人们的眼里。古代中国的女人靴,自然也不仅只风行唐宋。因为汉唐女子多着长裙,在图画与雕塑上不易发现女靴影踪。倒是在楼兰出土的干尸,我们看到了女子双脚蹬着的皮靴,那模样与现代雪地靴,也没有什么明显不同。战国的情形,可以洛阳金村出土的驯鸟铜像为例,一个小女子双手各执一棒,棒头立鸟,她的脚上穿的正是矮筒靴子。

其实这靴子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史前。前面提到陈列在展柜里的陶靴,靴面和靴筒上还有彩绘,属于辛店文化,青海乐都柳湾遗址出土,是史前遗物。在甘肃玉门的火烧沟遗址,还见到一件彩陶双耳罐,陶罐的底部做成穿着靴子的双脚模样,属四坝文化。火烧沟遗址还见到一件陶人像,人像双手掐腰,脚上是一双大靴子,这样夸张地表现靴子,匠心独运。

年代更早的发现,还有属于齐家文化的双脚形陶罐。齐家文化、四坝文化和辛店文化的靴子,应当是真正的雪地靴吧。西北寒季较长,风雪也大,靴子的发明与流行也很自然。那年代游牧业发达,羊皮也来得容易,做一双皮毛靴子,不会那么困难。

让人惊诧的是,这些史前的靴子,与现代雪地靴如出一辙,它们竟然是如此相似。千年的时尚,在此重现,让人好生慨叹。时尚有时就是突然刮起的复古风,你以为很新潮,其实是古风回潮呢。试想潮男潮女脚上出现的是齐家靴或是辛店靴,多了一种几千年的沧桑感觉,一定更好,一定会感受到来自古老年代的大派与风潮。

 

手套并非舶来品

古代藏脚有靴子,是御寒一宝;手的问题怎么办,大冬天的,手往哪儿藏呢?

其实,在有靴子后,至迟周汉时期又有了袜子,又称足衣(《说文》)。与这袜子同时出现的就有手套,将手藏入手套,手的御寒问题跟着也就解决了。

那个年代真有手套么?中国古代对手套的称呼又是什么?

在百度上一搜,知道曾经有人说手套是舶来品,最早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的《荷马史诗》,中国古代貌似没有出现过手套,我们古代的衣服袖子都很长,手都藏在袖子中。清朝末年,外强入侵,带来了手套,民国时期就流行开来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那时就叫手套。西方手套的用途,或说手抓饭要用,女性作装饰要用,宗教仪式要用,骑士要用,都与御寒无关,而这些恰恰可能全是手套衍生的后起用法。或又说手套是猎人的发明,后来才被当作御寒的工具。

瞧这一番道理,讲得还很充分,结论很武断,它与正宗的考证无关。还见有人撰文谈手套传入史,称手套“传入中国,仿而制之,至多300年”。以为中国古无手套,一个重要理由是文献上没有记载。可手套在古代未必就是用的这个称呼,那在文献上怎么能查出来呢?

不过,还有其他人注意到中国古代手套的起源探索,结论没有上面的说法这样悲观。

考古发现证实,古代中国在战国时代就有手套,湖北江陵藤店1号楚墓发掘出土有“越王朱勾自作用剑”的鸟书铭文越王剑,同时还发现有一双皮手套。皮手套长28.5厘米,五指分开,套口稍长,与现代手套的通常样式非常接近。这当然是那会儿贵族们所用的好东西,平民们也许还没有可能用它,至少是没有皮手套。

古代还有丝绢菱罗缝制的手套,长沙马王堆汉墓就有出土。墓中随葬的一件九子漆奁里,就装着三副手套。其中一副“朱色菱纹罗手套”,长26.5厘米,直筒露指头形,大拇指套分缝,掌面为朱红色菱纹罗,掌部上下两侧饰“千金绦”,绦上有篆书白文“千金”字样。

在新疆地区也曾出土东汉至晋代的织锦手套,如民丰尼雅1号墓地3号墓出土一副手套上还织有“世毋极锦宜二亲传子孙”字样,长35.5厘米。它的形状与马王堆汉墓所见相似,四指合并,大拇指歧出,露出指头。

在马王堆汉墓中,由于墓中所有的随葬品都登记在简册上,所以我们才有机会知道汉代人称手套为“尉”。尉,按《通俗文》说,“火斗曰尉”。火斗就是熨斗,这个尉就是熨,看到这个字就已经有温暖的感觉了。手套取名为尉,与这个火斗关联很大。

手套的名称,显然是晚近出现的。现代南方人俗称手套为“手笼”或“手笼子”,手笼这个名字明代就有。今贵州安顺屯堡明代移民后裔仍用手笼,这是600年前的风尚。手笼又指称一种筒状护手,或称手筒、暖手筒,双手对合筒中,可保暖,但不如手套那样便于执事。

现代使用的手套,有合指和分指式样的不同,也有露指与不露指的区别,这些式样都有不短于2000年的历史传统。

当然,手套的历史并不会只有这2000或3000年,今后应当还能发现更早的证据。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彩陶上,见到彩绘的手形,也许表现的就是手套。在寒冷的大西北,手套的发明年代不会太晚。

足靴与手套,保护的不仅仅是肢体,它们也温暖着人们的心。几千年过去,古老的时尚文化似乎还没有过时,它们还在温暖着我们的身心。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淑燕)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