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观点>原创>人民观点

中国迎最大“海归潮” 为何高层次人才多选择回国?

2017-09-11 09:11 手机人民网 原创稿  作者:王震

【说热点】

人民日报批港独者“恭喜丧子”言论:无人性底线

香港不能陷入“泛政治化”漩涡、香港经不起折腾和内耗。违法乱纪、不仁不义之事,是不会得到社会认同的

近日,香港多所大学校园内出现“港独”横幅和海报,激起各方强烈声讨。在香港教育大学出现的一幕,更是让人震惊:因为不认同香港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的观点,有“港独”分子竟然打出横幅,为蔡女士失去儿子而欢呼。适逢中国的教师节,香港大学校园里的这些乱象,让教育工作者忧心,也让人再次思考自由、法治与道德的命题。(人民日报)【详细

环球时报:莫让香港高校变成政治斗争“主战场”

香港高校校园中出现激进言行的事情还在发酵。香港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的儿子坠楼身亡,因蔡的立场被认为“亲中”,专责培育下一代教师的香港教育大学民主墙上出现“恭喜”的字句,这一缺乏人性的表现受到广泛谴责。

另外,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前会长周竖峰与内地学生争吵时,骂对方是“支那人”,这也引起社会各界的批评。

自新学期开始以来,香港的高校似乎走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述两个例子都是明显非理性的,一些深受香港激进民主派影响的大学生搞出这样表现,非常让人担心他们所代表的激进民主诉求已经走火入魔,治理它们又相当不易。

【说热点】

人民日报批港独者“恭喜丧子”言论:无人性底线

香港不能陷入“泛政治化”漩涡、香港经不起折腾和内耗。违法乱纪、不仁不义之事,是不会得到社会认同的

近日,香港多所大学校园内出现“港独”横幅和海报,激起各方强烈声讨。在香港教育大学出现的一幕,更是让人震惊:因为不认同香港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的观点,有“港独”分子竟然打出横幅,为蔡女士失去儿子而欢呼。适逢中国的教师节,香港大学校园里的这些乱象,让教育工作者忧心,也让人再次思考自由、法治与道德的命题。(人民日报)【详细

环球时报:莫让香港高校变成政治斗争“主战场”

香港高校校园中出现激进言行的事情还在发酵。香港教育局副局长蔡若莲的儿子坠楼身亡,因蔡的立场被认为“亲中”,专责培育下一代教师的香港教育大学民主墙上出现“恭喜”的字句,这一缺乏人性的表现受到广泛谴责。

另外,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前会长周竖峰与内地学生争吵时,骂对方是“支那人”,这也引起社会各界的批评。

自新学期开始以来,香港的高校似乎走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述两个例子都是明显非理性的,一些深受香港激进民主派影响的大学生搞出这样表现,非常让人担心他们所代表的激进民主诉求已经走火入魔,治理它们又相当不易。

需要指出的是,校园内的“港独”歪风并不具有冲击“一国两制”大局的能量。人大释法后多名“港独”议员被逐出立法会,上月几名“占中”闹事者又被判入狱,应当说激进主义在香港的市场是被压缩了的。但是一些极端主义思想和情绪犹在,大学校园于是成了这段时间的发泄出口,这就是事情的大体性质。(环球时报)【详细

【观民生】

人民日报三问“租购同权”:租房真能上“名校”吗?

这段时间,“租购同权”火了。“租房能像买学区房一样上‘名校’”“租房也能落户”……7月中旬以来,广州、无锡、郑州、北京等城市相继推出为租房者扩权的种种政策,引起广泛关注。

今年3月,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提出“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被不少媒体概括为“租购同权”;7月下旬,住建部等九部门发文推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并提出此举是“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的重要方式”。

“租购同权”到底是什么?会带来哪些改变?还有哪些坎要迈过去?(人民日报)【详细

【谈教育】

政策很有吸引力 中国迎来最大“海归潮”

近年来,中国政府支持创新创业力度空前。越来越多海外留学人员选择“海归”,投身到祖国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热潮中。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正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增幅达58.48%。

对于“海归潮”,常与海外学子打交道的中国驻外使馆教育处工作人员感受尤为明显。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杨进说,过去3年,每年到教育处开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的人员总数呈递增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留法学子越来越高的归国热情。(人民日报)【详细

幼儿编程:学还是不学?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利好政策无疑给众多培训机构打了一剂“强心针”,但这其中也不乏浑水摸鱼、偷换概念的不良商家打着编程的幌子“捞金”。

“听说是为编程打基础的,我就给孩子报了名。现在去一次儿童乐园也上百元,还不如去学这个呢。”陈艳梅刚刚给3岁的女儿报了乐高课程,15节课收费1200元。一位5岁男孩的家长在采访中表示,单位同事的孩子也有报编程机器人课程的,但实质内容还是乐高搭建,只是换了个名字。至于这样的编程学习对孩子有没有用,她并不能确定。

在采访中,海外网发现很多家长都十分重视编程,不过大多数家长本身对编程并不了解。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人民日报海外版)【详细

(责任编辑:王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