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扶贫

安徽舒城县:“一村一品”助力江淮乡村精准脱贫

2017-09-12 13:13 人民网-扶贫频道  作者:叶松

“2016年村民靠种植香椿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现在将近一半的贫困户参与了香椿种植。”被称为“香椿书记”的王许2014年从安徽省编办到转水湾村任第一书记后,在当地大力种植香椿,目前已经建立起了稳定的产销对接体系,转水湾村民也尝到了甜头。

在舒城像转水湾村这样通过“一村一品”实现脱贫致富的案例不在少数。几年前的舒城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有8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户4万户、贫困人口10.9万人。目前,全县已实施“一村一品”项目137个,通过发展水稻、茶叶、蔬菜、油茶、畜禽、水产、休闲旅游、光伏等8个扶贫主导产业,已有5个乡镇100个村进入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镇村行列,80个贫困村中已有37个贫困村申报达到“一村一品”专业村认定标准资格,达标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均优于一般村。

产业支撑助脱贫 信贷引入活水

“今年,贫困户种植比例进一步提高到80%。”“香椿书记”王许意识到,简单地发展种植业虽然可以完成脱贫任务,但距离致富还有一段距离。于是转水湾村极具前瞻性地引导合作社注册了“阙红”牌商标,并通过了有机农产品认证,开始了香椿深加工业、依托香椿搞旅游的探索。一方面积极吸纳本村在外创业能人回乡办厂,又解决了40户贫困户就业问题,把利润环节尽可能全部留在村里,一方面依托位于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万佛湖沿线的区位优势,投资400余万元建设转水湾香椿旅游观光基地,进一步带动贫困户增收。今年4月15日,首届舒城•转水湾香椿采摘节成功举办,通过香椿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脱贫增收模式基本形成,村民们踏上了致富路。

“2016年村民靠种植香椿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现在将近一半的贫困户参与了香椿种植。”被称为“香椿书记”的王许2014年从安徽省编办到转水湾村任第一书记后,在当地大力种植香椿,目前已经建立起了稳定的产销对接体系,转水湾村民也尝到了甜头。

在舒城像转水湾村这样通过“一村一品”实现脱贫致富的案例不在少数。几年前的舒城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有8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户4万户、贫困人口10.9万人。目前,全县已实施“一村一品”项目137个,通过发展水稻、茶叶、蔬菜、油茶、畜禽、水产、休闲旅游、光伏等8个扶贫主导产业,已有5个乡镇100个村进入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镇村行列,80个贫困村中已有37个贫困村申报达到“一村一品”专业村认定标准资格,达标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均优于一般村。

产业支撑助脱贫 信贷引入活水

“今年,贫困户种植比例进一步提高到80%。”“香椿书记”王许意识到,简单地发展种植业虽然可以完成脱贫任务,但距离致富还有一段距离。于是转水湾村极具前瞻性地引导合作社注册了“阙红”牌商标,并通过了有机农产品认证,开始了香椿深加工业、依托香椿搞旅游的探索。一方面积极吸纳本村在外创业能人回乡办厂,又解决了40户贫困户就业问题,把利润环节尽可能全部留在村里,一方面依托位于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万佛湖沿线的区位优势,投资400余万元建设转水湾香椿旅游观光基地,进一步带动贫困户增收。今年4月15日,首届舒城•转水湾香椿采摘节成功举办,通过香椿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脱贫增收模式基本形成,村民们踏上了致富路。

百神庙镇政府的贫困户中很多是老幼病残,或者家中有老人、小孩、病人需要照顾不能出门打工,又没有一技之长。镇委镇政府通过摸底统计发现,留守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群体刚好符合镇内一些劳动密集型手工加工企业、小型服装企业以及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用工需求。随后,镇委镇政府采取“政府补助、企业投资、大户参与”的方式建立了8个驿站,全部覆盖到村。以安竹工艺品厂为例,驿站先上挂企业领取订单,把原材料或半成品领到驿站。再“送料到家、上门回收”下联贫困户,将贫困户制作好的成品回收后统一送到企业。解决了用工主体与贫困户之间联系不畅的问题,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户贷企用”“分贷统还”“约定收益”……用金融手段带动解决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贫困户增收难的问题。舒城还走出了一条“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和贫困群众自家种养殖等”相结合的路子。目前已在12个乡镇的17个贫困村开展定点帮扶蔬菜产业发展,从规划到建设种植全程专人指导帮扶,取得了较好的带动效果。吸纳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300人在园区内就业,实现人均年收入17000元。此外,还与20位贫困户合作共贷款100万元,在园区内新建40亩设施大棚蔬菜扶贫生产基地,让部分“三无”贫困户也可以享受到产业扶贫带来的收益。

共同缔造致富路 补齐发展短板

为了通过“一村一品”引领促进强村富民。舒城县相继出台《舒城县脱贫关键期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舒城县80个重点贫困村农业产业扶贫规划》《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指导“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对照精准扶贫目标,培育长短结合、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村富民。

项目有了,资金是关键。为了加强资金整合,保障“一村一品”实施,确保扶贫项目受益显著。目前,舒城县涉农资金规模从去年1.99亿元增加到3.65亿元,其中涉农资金已拨付2.72亿元。同时,大力培育经营主体,推动“一村一品”做强。同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一村一品”推进企业集群集聚,实现资源向优势产业、企业、品牌集中,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人才,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档升级,增强带动能力。

只有提升“一村一品”品质,才能增强持续发展动能,补齐基础短板势在必行。舒城县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抓紧修复水毁灾损农业设施和水利工程。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统筹推进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实现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湖、村村通新能源公交。

目前,在舒城县共同奋进氛围已经显现,随着大批“一村一品”项目落地实施,产业扶贫网络越植越密,参与项目贫困人口越来越多,许多人从“要脱贫”转变成“会脱贫”,“脱贫光荣”舆论氛围初步形成,“勤劳光荣”、奋发自强的风气进一步树立。

创新做活新业态 积蓄发展动能

发展“一村一品”已经成为贫困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实现错位发展的重要举措,成为贫困地区培育主导产业、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形式,成为贫困地区培养新型农民、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载体。要发挥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的作用,必须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找准做大特色产业;必须顺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做活新兴业态;必须顺应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大力培育经营主体。

因此,舒城县的“一村一品”工程不能仅限于开发特色产品,还应该创造与发展代表每个地区的观光项目以及文化活动,并且把这些活动培育成在国内外受欢迎的“作品”,加深人与人、乡村与城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虽然“一村一品”已经成为舒城县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但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发展中的风险。应该能加强产业扶贫市场风险跟踪研判,及时发布预测、预警信息,引入政策性保险,开发扶贫保险产品。同时进一步明确金融扶贫“户贷企用企还”中贫困户和实际使用贷款企业的权责关系,进一步规范规范政府运用财政资金进行风险担保和偿债责任。

(责任编辑:仝宗莉)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