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3 15:06 人民网-国际频道 作者:凌胜利
“主场外交”的价值在于东道主可以利用主场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优势,掌握或增强国际话语权,拟定有利于本国的议题或议程,推动制定有利于本国的国际规则或秩序,从而实现本国的外交目标。十八大以来,中国“主场外交”不断增加,呈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为中国的战略能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进一步增强影响力,中国的“主场外交”还需注重长远规划和谋篇布局。
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峰会在厦门举行,这是中国“主场外交”的又一次重磅亮相。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奋发有为,“主场外交”更是好戏不断。通过举办亚信峰会、APEC峰会、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亚洲政党专题会议等一系列多边峰会,中国“主场外交”有声有色,战略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由此也带来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显著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于当前中国对外战略而言,最大的战略挑战之一在于如何尽可能高效地将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转化为相应的国际影响力,使中国的国际贡献和国际声誉更加平衡,而战略能力提升则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提升中国的战略能力,主要在于不断参与国际机制建设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推广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而“主场外交”则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主场外交”的价值在于东道主可以利用主场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优势,掌握或增强国际话语权,拟定有利于本国的议题或议程,推动制定有利于本国的国际规则或秩序,从而实现本国的外交目标。十八大以来,中国“主场外交”不断增加,呈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为中国的战略能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进一步增强影响力,中国的“主场外交”还需注重长远规划和谋篇布局。
2017年9月3—5日,金砖国家峰会在厦门举行,这是中国“主场外交”的又一次重磅亮相。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奋发有为,“主场外交”更是好戏不断。通过举办亚信峰会、APEC峰会、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亚洲政党专题会议等一系列多边峰会,中国“主场外交”有声有色,战略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由此也带来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显著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于当前中国对外战略而言,最大的战略挑战之一在于如何尽可能高效地将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转化为相应的国际影响力,使中国的国际贡献和国际声誉更加平衡,而战略能力提升则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提升中国的战略能力,主要在于不断参与国际机制建设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推广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而“主场外交”则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主场外交”的概念与价值
“主场外交”是在本国的国境之内举行双边或多边的外交活动。这也是对其相对比较宽泛的理解,其形式上可以是双边会晤,也可以是多边峰会;内容上既包含传统的政府间外交,也涉及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诸多领域。不过对于国家战略能力提升而言,不同的“主场外交”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相对而言,有关重要国际组织或重要国际议题的多边峰会类型的“主场外交”更受青睐。据此,有学者对“主场外交”的概念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将“主场外交”界定为在一国(境)内开展的,由东道主政府扮演重要角色,并能对维护和拓展该国国家利益发挥积极影响的各类重要外交活动,包括双边和多边的外交活动。
相对于传统的只有职业外交官参与的“小外交”而言,“主场外交”更像是“大外交”,除了外交官和涉外政府部门参与外,社会政治团体与组织、经济文化主体甚至公民个人也能够参与到“主场外交”当中。“主场外交”是“大外交”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可以理解为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多领域、多层次、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综合性、立体式、整体性的外交。在中国,除了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文化部等部门也是主场外交的重要参与者,在政党外交、民间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相对而言,目前比较重要的多边峰会往往是“主场外交”的重头戏,除了如联合国大会这样在固定地点召开的多边峰会外,其他诸多如G20 峰会、金砖峰会、东亚峰会、APEC 领导人峰会、核安全峰会等基本上是在各国轮流举行,也成为各国“主场外交”的亮点所在。目前来看,世界各国有关多边峰会的“主场外交”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方面是积极打造长期在本国举行的多边峰会品牌,另一方面则是努力争取重要的多边峰会在本国举行。
为何世界各国竞相争取主办这些重要的多边峰会?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主场外交”的价值所在,可以利用主场便利在议程设置、人员安排、媒体宣传等多方面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主场外交”的价值在于东道主可以利用主场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优势,掌握或增强国际话语权,拟定有利于本国的议题或议程,推动制定有利于本国的国际规则或秩序,从而实现本国的外交目标。具体而言,“主场外交”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议程设置的先导性;二是理念输出的便利性;三是国际合作的规模性;四是媒介影响的引导性。
中国“主场外交”的 机遇与诉求
中国目前正处在国力上升的关键阶段,“主场外交”的开展恰逢其时。中国积极开展“主场外交”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实力的增强可以更加有能力为国际社会办大事。弱国无外交,本质上体现的是国家实力与外交能力之间的关系。中国古训推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今,中国实力的增强不仅可以更多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我,发挥自身的作用,还能在多边峰会上长袖善舞,贡献自己的力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显示,近五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达35%,足以显示中国的经济力量。可以说,今天的国际大事,没有中国的参与都是有所欠缺的。中国不断举办“主场外交”,“这体现了中国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自信和塑造能力在加强,中国开始更多地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与期待也显著增加。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不仅对中国产品、中国留学、中国旅游感兴趣,也期待中国理念、中国方案能大放光彩。特别是在孤立主义有所回潮的国际形势下,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希望中国能够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在经济发展与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中国外交理念的与时俱进与不断革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长期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在国际社会保持谦虚低调的姿态,不当头不争强。不过如今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影响国际社会的能力也与日俱增,中国必须更加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不能仅仅成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还要发挥好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的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也更加“有所作为”,认为发展机遇不是等来的,而应积极主动争取。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反复强调要维护、用好和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些就需要中国外交更加奋发有为,而“主场外交”则成为有力手段。
紧紧抓住开展“主场外交”的有利时机,中国的“主场外交”也要有的放矢,核心在于增强中国的战略能力,目标聚焦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一是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尽管目前中国的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名列全球第一,还是全球货物贸易头号大国,众多国家的最大或重要贸易伙伴。不过相对而言,中国的国际影响与国家实力还不匹配。通过不断举办“主场外交”,可以有力地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因为每次重要的“主场外交”,都有数十个国家上千名代表参加,更有不少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重要的国际组织负责人也悉数登场,通过议题设置、媒体宣传等方式,传播中国理念、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实力,有利于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二是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话语权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这个国家的理念、方案等在国际社会的受欢迎程度。尽管当前中国为地区和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国际社会并未给予相应的评价,这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不强有很大关系。国际话语权不是靠吹嘘所能获得,而是需要加强话语塑造、有效传播和良性互动。通过“主场外交”的举办,中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增强中国的话语权。一是在会议主题、议程设置等方面植入中国理念;二是中国领导人利用会议发言机会阐述中国理念和方案。如2014年亚信峰会上提出的“亚洲新安全观”,2015年博鳌论坛上提出的“亚洲命运共同体”。
三是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是当今国际体系的“后来者”,在许多国际机制当中处于后进者的地位,这也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受限。由于现有国际机制的既得利益集团不愿让步,也导致国际机制的改革很难实现,这从中国想提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的份额遇到的难度中可见一斑。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体现在中国在国际机制中的地位和能力。对于机制能力提升而言,“主场外交”是比较适宜的方式,中国可以利用“主场外交”契机推动国际机制改革或加强议程设置,也可创设中国的“主场外交”品牌,使得中国在诸多国际机制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通过国际治理参与增强自身全球治理的能力。
十八大以来中国“主场外交”的 特点与成就
十八大以来,中国“主场外交”不断增加,呈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为中国的战略能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主场外交”数量不断增加,内容日益丰富。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更加积极主动,不仅“主场外交”数量不断增加,内容也日益丰富,形成了年年都有“主场外交”的重头戏。2014年的亚信峰会和APEC领导人峰会,2015年的“9·3”阅兵,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2017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此外还有中非论坛、中拉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等。这些多边峰会成为了中国“主场外交”的亮点,使得中国“主场外交”不仅在数量上显著增加,在内容上也是更趋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
第二,议程设置能力显著增强,中国声音鲜明。全球治理离不开多边合作,限于时间、资源等有限性,每次多边峰会只能集中于几个主要议题进行探讨与合作。如何将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并需要国际合作的议题列为优先议题,这就涉及国家的议程设置能力。通过“主场外交”,中国的议程设置能力显著增强,如2014年APEC峰会,中国将“互联互通”列为三大议题之一,G20杭州峰会中国将“可持续发展”和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列为峰会的重要议题。与议程设置能力相应的是,中国声音更加响亮,亚洲新安全观、亚洲命运共同体、互联互通、包容发展等中国声音十分鲜明,影响也更为深远。
第三,积极打造中国“主场外交”品牌,提升规则制定能力。中国不仅积极争取举办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峰会等重要的多边峰会,还积极打造博鳌亚洲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中国“主场外交”的品牌,提升中国对国际规则的制定能力。通过打造中国的“主场外交”品牌,中国的“主场外交”可以经久不衰,国际影响也能持续增强。
第四,“主场外交”身兼数职,峰会外交、双边外交、多边外交不断结合。中国充分利用每一次“主场外交”的机会,积极开展双边外交、多边外交,不断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沟通。如G20杭州峰会期间,中国不仅积极协调多边峰会,还利用峰会契机举行了中美元首会晤并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金砖领导人举行了非正式会晤。此外,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和中国联合国协会共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民间社会(C20)会议、商务部举办了二十国集团贸易部长会议,使得主场外交声势更加浩大。每次“主场外交”也并非只是政府外交,工商峰会、青年峰会等一系列配套活动也同时举行,使得“主场外交”真正形成多领域、多层次、多主体的立体式外交,影响更加广泛,效果更加明显。
通过这些“主场外交”的举办,中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一是中国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每次重大的“主场外交”,来华参会国家的数量与规格都蔚为壮观。中国理念也借此频频传播,亚洲新安全观、可持续发展观、网络命运共同体不断走出国门。二是战略能力大幅提升。利用“主场外交”的便利,中国在议程设置上主动发力,将国际关注和中国关切相结合,国际利益和中国利益相协调,不断贡献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三是国际地位也稳步提升。中国所倡导的理念或方案都是自身经验的总结,希望促进共同发展,在“主场外交”中积极进行传播,以此发挥“主场外交”的主导和引领作用,进而增强中国在国际机制中的作用,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主场外交” 发展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做好“主场外交”,充分发挥“主场外交”助力中国战略能力提升的作用,中国的“主场外交”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主场外交”的顶层设计,注重长远规划和谋篇布局。随着中国由地区大国向世界强国转变,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更加频繁,外交工作也更加千头万绪。尽管“主场外交”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头戏,但“主场外交”并非多多益善,而是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主场外交”,这就需要加强“主场外交”的顶层设计。围绕未来中长期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加强对“主场外交”的谋篇布局。展望未来5—10年的中国外交,从区域来看,周边外交无疑依然具有首要地位,从问题领域来看,经济领域依然是希望所在。因而“主场外交”要围绕这两点,积极举办相关的“主场外交”和打造固定的“主场外交”品牌。
二是“主场外交”要以增强战略能力为重要目标。“主场外交”绝不是请客吃饭热闹一下就行,而是要服务于中国战略能力的提升。中国战略能力的提升需要加强议程设置能力、机制创设能力、理念转化能力。这就需要发挥“主场外交”的作用,促进中国战略能力的提升,推动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造福世界,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合作共赢。
三是增强“主场外交”的机制化建设。“主场外交”的机制化建设有利于减少办会成本,通过多次重复利用办会设施,探索和总结办会经验,加强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等部门在“主场外交”上的协调,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主场外交”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主场外交”的机制化建设有利于打造中国的“主场外交”品牌,也有利于积累办会经验、提高办会效果、培养外交外事人才。
四是注重“主场外交”的整体性,加强公私合作。“主场外交”是“大外交”而不是“小外交”,一些重要的“主场外交”甚至是全国上下一盘棋,多层级、多领域、多主体共同参与。这就需要加强“主场外交”的整体统筹,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参与“主场外交”的辅助性工作,也有利于培养中国公民更多的国际意识。由于“主场外交”的复杂性,且不能只有政府部门和官员参加,一些企业和社会团体也发挥积极作用,因而可以尝试一些公私合作,将“主场外交”的一些边缘性、辅助性工作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交由社会力量承办。
五是注重中国理念与多元文化的对接。“主场外交”虽然能方便中国理念的提出和传播,但一味地宣扬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则有可能会导致曲高和寡,毕竟其他国家来中国参会是为利益、发展、共识而来。因而中国在“主场外交”的主题设定、议程设置、理念引导等多方面要注意中国理念与他国诉求的对接,要注重多元文化的互学互鉴、要促进中国利益与国际利益的协调。
【本文系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项目:“‘大外交’时代首都‘主场外交’的公私合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
秘书长、副教授
凌胜利 本文转载自《当代世界》总第4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