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搭建平台 凝聚力量 促进纪录片产业发展

2017-09-25 15:52 传媒  作者:冉 然

纪录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在国际上,纪录片的商业化早已成气候。中国的纪录片行业起步较晚,然而近几年来,开始提速发展,从2010年原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标志性政策的出台,到后来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扶持资金的出台与落实,从《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现象级作品的传播到2016年中国纪录片市场的50多亿收入来看,中国纪录片在“冷静”了多时之后,先后迎来“春天”、走进“盛夏”,热度前所未有。行业的进步往往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繁荣,也离不开将各方资源连接起来的“好平台”助力。2016年12月12日-15日,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召开,《传媒》作为受邀媒体持续关注,笔者连续两届参与报道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一直对其集政府背景和国际化的运作模式以及高度市场化的平台属性于一体而深感好奇。这个平台是如何运作的?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又需要怎样的“好平台”?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张鹂。

14载,从行业聚会到国家级纪录片节

《传媒》:据了解,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始于2003年,已经走过14载,可以说见证并推动了中国的纪录片行业由“寒冬”到“盛夏”,请您简介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成果。

张鹂:2003年12月,广州首开国内纪录片研讨及评奖活动的先河,举办了“2003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2004年12月,“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更名为“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2005年,大会地位提升,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11年,正式升格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国家广电总局首次拿出500万元奖励优秀国产纪录片、优秀制作人才和制作播出机构;2012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首次引入市场运营,由环球瑞都国际文化传播机构运营统筹,本届纪录片节创造性地在国际纪录片评优单元新设“金红棉”奖,标志着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品牌形象的确立。

纪录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在国际上,纪录片的商业化早已成气候。中国的纪录片行业起步较晚,然而近几年来,开始提速发展,从2010年原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标志性政策的出台,到后来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扶持资金的出台与落实,从《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现象级作品的传播到2016年中国纪录片市场的50多亿收入来看,中国纪录片在“冷静”了多时之后,先后迎来“春天”、走进“盛夏”,热度前所未有。行业的进步往往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繁荣,也离不开将各方资源连接起来的“好平台”助力。2016年12月12日-15日,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召开,《传媒》作为受邀媒体持续关注,笔者连续两届参与报道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一直对其集政府背景和国际化的运作模式以及高度市场化的平台属性于一体而深感好奇。这个平台是如何运作的?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又需要怎样的“好平台”?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张鹂。

14载,从行业聚会到国家级纪录片节

《传媒》:据了解,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始于2003年,已经走过14载,可以说见证并推动了中国的纪录片行业由“寒冬”到“盛夏”,请您简介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成果。

张鹂:2003年12月,广州首开国内纪录片研讨及评奖活动的先河,举办了“2003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2004年12月,“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更名为“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2005年,大会地位提升,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11年,正式升格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国家广电总局首次拿出500万元奖励优秀国产纪录片、优秀制作人才和制作播出机构;2012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首次引入市场运营,由环球瑞都国际文化传播机构运营统筹,本届纪录片节创造性地在国际纪录片评优单元新设“金红棉”奖,标志着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品牌形象的确立。

从2003-2017年的14年来,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缔造了一派辽阔、绚丽的风景,使很多国外的优秀纪录片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同时也使不少国产优秀纪录片走向世界,在面向公众进行纪录片的普及和推广上做出了较大贡献。在此之前,公众对国内外纪录片作品、现状及市场知之甚少,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举办初期,有媒体记者在展播现场看到人员寥落的景象,写下了“叫好不卖座”这样的感慨。相比于那些富有娱乐性、故事性、观赏性的电影门类,纪录片未免有些沉闷,甚至有些沉重,很难一下子激起公众的兴趣,自然显得陌生和疏离。而通过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不断努力,通过连续的展播、评奖、论坛、宣传,普通公众对纪录片的热情已被有效地调动起来,纪录片已逐渐由小众化进入到大众关注的范畴。

深耕内容,构建完善的纪录片产业生态圈

《传媒》: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有哪些特色与亮点?

张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形成一个集评奖、展播、交易、论坛、培训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盛会,并与国际上著名纪录片专业电影节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融入到国际纪录片的市场体系中,现今已成为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具有交易功能的纪录片节之一,也成为国际纪录片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有以下特点。

一是节展水平居亚洲之首。“金红棉”评优活动是广州纪录片节每年的重头戏,国际参与度不断提高,已成为亚洲地区征片数最多的专业纪录片竞赛活动。2016年,组委会共收到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4059部/集作品,无论是覆盖国家(地区)还是征集数量,再次刷新纪录,继续保持亚洲同类纪录片节第一。与2003年的13个国家147部纪录片参评、参展相比,参与国家增长了9倍,参评作品数量增加了近30倍。征集的作品中有超过200多部曾在国内外影展有获奖、入围或参展记录,如荣获美国圣丹斯国际电影节纪录片最佳导演奖的《蓬勃的生活》、荣获2016加拿大国际纪录片节最佳纪录片制作人奖的《汹涌》等,可见“金红棉”推优活动在国际上的关注度和受认可度显著提高。经过初评、复评、终评,最终诞生了9个“金红棉”优秀纪录片项目的11个优秀名额。终评评审团主席刘效礼评价本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评优是他参与评奖50多年来,整体水平最高的一次。

二是首创“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传播中国声音。2016年广州纪录片节首创“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推动“中国故事”走向国际舞台。从内容、资本、传播等三个角度,实现“中国故事”国际合拍项目的系统化产出,通过搭建国际融资、制作、发行的产业平台,推动“中国故事”纪实影像国际作品的全面繁荣,让满载中国好故事的纪录片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读懂中国”。2016年,共征集了130个“中国故事”提案,经过初选和复选,27个“中国故事”提案亮相提案大会。节展期间,邀请了40名国内外买家亲临预售现场,连续3场“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达成多项合拍项目。如《摇摆》获得美国A&E电视网络历史频道投资,《文林银行》获得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投资,金棉纪实投资基金就《嬗变》达成采购意向,提案《熊猫回家路》《江桥梦》《那一抹粉色》《中国虎》入围爱奇艺合伙人项目。

三是加强国际纪录片产业合作,实现共赢发展。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注册参会人数再次刷新纪录——2376名纪录片国际买家、制作人以及奥斯卡、艾美、圣丹斯等获奖作品导演齐聚一堂,为国际纪录片产业合作发展探路。节展期间促成纪录片意向交易额近3.96亿元人民币,创历年最高纪录。全球最为著名的三大纪录片专业节展——法国戛纳国际电视节、加拿大热门国际纪录片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代表团齐聚广州,规划产业合作,推动深度交流。三大节不约而同选择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作为亚洲的唯一合作伙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强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丰富彼此节展内容,并强烈推荐国际电视台、制作人和发行商参与进来,无论是预售、交易、展映以及互推资源项目、强化国际宣传推广等,必将促使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迅速上升到国际一流水准,在国际纪录片产业链条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纽带作用。

四是首创全球纪实产业峰会及国际纪录片发行商大会,完善纪录片产业生态圈。全球纪实产业峰会由全球纪实内容播出平台决策人、知名纪实内容制作人,奥斯卡、艾美、圣丹斯获奖作品导演,各大国际节展决策人以影像展示的方式,结合具体项目,共同盘点年度产业动向,介绍创作经验、联合制作案例特点和合作模式,并展望下一年度纪实产业趋势和内容规划,使从业者能够了解全球行业最新动向,切实掌握产业脉搏,从而制定契合发展趋势的年度目标和规划。同时,参会机构可根据各自未来计划进行磋商,高效地促进了项目的合作。此次峰会被业界誉为纪录片界的东方“达沃斯”。国际纪录片发行商大会汇聚8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发行机构,打破了纪实内容播出平台单一来源采购的局面,促使发行商向版权经理人发展,将“中国内容走出去,国际内容引进来”以“质与量”的效率推动纪录片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构建更为完善的纪录片产业生态圈。

五是打造“金红棉”影展品牌,推动纪录片从“小众”时代迈向“大众”时代。为了促进纪录片观影文化真正融入城市,与市民的生活深度结合,自2014年开始,广州纪录片节开始在影院、艺文空间、高校展示展播国内外优秀纪录片,“金红棉纪录片影像馆”公益展映品牌已经深入人心。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升级打造国内最大规模的纪录片展映活动——“金红棉影展”,在广州本地12家影院、5个艺文空间和5所高校展映62部纪录片,总场次153场。

影展开幕影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于2016年11月28日在中山纪念堂全国首映,开票不到半天销售一空,1900个座位实际上座率达98%,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纪录片节千人开幕”的盛况。纪录片节还尝试设置女性主题、爱情主题、彷徨主题、艺术主题通宵场,影票全部售罄。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说:“今年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让我感受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的气氛,全民观影,俨然成了这个城市的盛会。”

打造推动纪录片行业发展的“好平台”

《传媒》:纪录片似乎天生商业属性较弱,中国纪录片市场也起步较晚,而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自诞生便带有市场属性,致力于纪录片产业发展,那么具体从哪些方面入手?

张鹂: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一直以“打造亚洲纪录片产业交易中心”为办节主旨,天生就带有市场属性。为了强化平台作用,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设置“方案预售”(pitch)环节,让纪录片人与投资方对接,为国内独立纪录片人创造融资机会。从2004年开始,120多个方案成功通过这一平台走向世界,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和观众的认可,包括《归途列车》《千锤百炼》《造云的山》《活着》《我的诗篇》《中国梵高》等。

二是促进版权交易,建立国际内容引进及国内版权发行体系,打造永不落幕的纪录片节。纪录片商店创立于 2012 年,是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的成片及素材版权交易及发行平台,依托多年来的内容资源以及推广发行渠道优势,借助BBC、National Geographic、Discovery、NHK 等国际一流纪录片播出及制作机构以及Off the fence、Cat&Docs、Dogwoof等发行机构的内容资源和CCTV9、CCTV10、爱奇艺、北京纪实、上海纪实、湖南金鹰纪实等国内播出平台资源,搭建了全面的国际内容引进和中国地区版权发行体系。片源覆盖人文历史、自然环保、科技探索、社会纪实、文化艺术等多个种类,来源包括亚洲、欧洲、北美等多个地区。纪录片商店迄今已收录了逾 1800多部影片。

三是打造了影视商贸会展平台,促进节展交易。2016年共吸引了47家中外机构设展交流。561家中外机构就联合制作、海外销售、版权交易等项目意向签约。

《传媒》:2017年,除了一年一度的节展筹备工作以外,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还有哪些重点工作安排?

张鹂:我们将继续全面整合纪录片的产业链条,构建国际平台,营造纪录片交易的国际市场生态圈,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以及中外纪录片业界交流合作。一是面向行业,持续做好内容,包括征集评优、“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国际国内论坛、大师班等,继续提高节展质量,让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成为广受国际认可的纪录片专业节展。二是面向公众,下大力气做好展映,包括日常展映和节展展映,打造“纪录片嘉年华”。

2017年3月我们参加了香港国际影视展,发布了2017“金红棉”征集评优和“中国故事”提案征集启动的消息,展映的选片工作也同步启动。此外,还将与我们的全球合作伙伴——国际知名的28个影视节展或机构继续加深合作,把国内最优秀的纪录片推出去参加奖项评选、展映或促进版权合作,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也正计划从国际节展上挑选最好的纪录片,如联合加拿大HOT DOCS、荷兰IDFA开展专场展映。

《传媒》:您认为对于中国纪录片行业来说,怎样的平台才是“好平台”?基于此,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还有哪些努力方向?

张鹂:我认为“好平台”一定是让多方实现共赢的平台,让每个参与的人都能有所收获的平台,简而言之,“内容是根本,渠道是关键”。从内容上来说,一方面要挑选好片子。今年,我们的选片人制度和评审制度将进一步改革完善,挖掘那些真正好看、有思想、有价值的纪录片,让大家通过这些纪录片看到一年来全世界最新、最好的纪录片成果和趋势,最终选出的纪录片,能受到业界认可,也赢得市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汇聚国际最新的纪录片资讯、理念和技术,通过论坛主题交流、大师班等方式,让国内的纪录片人能开拓视野,与国际接轨。从渠道上来说,一是汇聚有影响力的发行商、节目采购及制作人,并为他们创造对谈机会;二是邀请国际买家到节展现场,与纪录片人面对面,帮助发行商或播出机构找到好题材,帮助纪录片人找到资金和播出渠道;三是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自身搭建的国际内容引进和中国地区版权发行体系,广州纪录片节目前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发行商已超过百家,今后我们还将开拓海外版权发行体系。

(责任编辑:马潇(实习))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