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传媒》记者观两会之新变

2017-09-25 16:45 传媒  作者:高 方

2017年3月15日,随着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结束,2017年全国两会也进入尾声,人大新闻中心建立的记者微信群完成使命、功成身退。十几天来,群里互通互融,采访人大、政协会的记者均在其内,组成了一个移动端上的“两会记者之家”,大家经常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频繁互动,作为“家长”的人大新闻中心的组织者耐心细致地回答各种问题,两会已结束数周,但我还是习惯性地打开微信,想看看“家人们”的动向。

作为连续三年采访全国两会的记者,并连续三年在记者会上首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主任委员柳斌杰,采访两会也算是 “轻车熟路”了,但越是这样,越不可掉以轻心。我常常告诫自己,应把每一次采访都作为第一次来看待,相逢如初见,以全新的视角做一名观察者、记录者、传播者。

融媒新阶段。如果说2014年的媒体融合元年,其两会是各家媒体融合的练兵场,那么,以2017年2月19日中央三大媒体宣布成立各自媒体移动平台为标志,便吹响了“突破元年”的号角,组建“中央厨房”这个标配,提供“策、采、编、发、存、用”全流程,媒体进入深度融合阶段,今年的两会成了媒体移动平台的汇报表演。从相加到相融,一份报纸转变为全媒体形态的媒体方阵,记者由笔杆子队伍转变为全媒体多面手团队,其变化反映在记者个体身上,感受也最深。除了即时性的扫描、动态性的报道外,记者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依靠中央厨房这个中枢,建立内容生产一体化组织体系。团队被统一调度,协同作战,加强议题设置,将平的做深,深的做精;充分发挥理论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定海神针”作用,体现理论高度、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和前瞻眼光;各媒体的编辑部、社属媒体开疆拓土,打造一批植入党媒基因、独具风格特色的新媒体平台和产品;积极实施移动优先战略,用直播的方式生动活泼参与报道,培养一支记者“网红”主力军,通过这一系列的创新与实践,全面、系统、客观地总结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所取得的成绩,反映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成果。

部长“新常态”。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北门,有一条铺着近百米长的红色地毯被称为“部长通道”。每逢两会开闭幕、全体会议时,这里就会被早早占领,媒体同行们纷纷架起“长枪短炮”准备来一场“新闻争夺战”。“部长通道”既是各路记者搜肠刮肚围追堵截部长们的好地方,也出了不少“记者网红”,2013年,一位女记者因在人民大会堂一天内拦下10位部长,被称“拦部姐”而走红网络。在“部长通道”即便套得只言片语,也会感觉风景这边独好。但要取得这样的“业绩”,谈何容易。

2017年3月15日,随着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结束,2017年全国两会也进入尾声,人大新闻中心建立的记者微信群完成使命、功成身退。十几天来,群里互通互融,采访人大、政协会的记者均在其内,组成了一个移动端上的“两会记者之家”,大家经常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频繁互动,作为“家长”的人大新闻中心的组织者耐心细致地回答各种问题,两会已结束数周,但我还是习惯性地打开微信,想看看“家人们”的动向。

作为连续三年采访全国两会的记者,并连续三年在记者会上首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主任委员柳斌杰,采访两会也算是 “轻车熟路”了,但越是这样,越不可掉以轻心。我常常告诫自己,应把每一次采访都作为第一次来看待,相逢如初见,以全新的视角做一名观察者、记录者、传播者。

融媒新阶段。如果说2014年的媒体融合元年,其两会是各家媒体融合的练兵场,那么,以2017年2月19日中央三大媒体宣布成立各自媒体移动平台为标志,便吹响了“突破元年”的号角,组建“中央厨房”这个标配,提供“策、采、编、发、存、用”全流程,媒体进入深度融合阶段,今年的两会成了媒体移动平台的汇报表演。从相加到相融,一份报纸转变为全媒体形态的媒体方阵,记者由笔杆子队伍转变为全媒体多面手团队,其变化反映在记者个体身上,感受也最深。除了即时性的扫描、动态性的报道外,记者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依靠中央厨房这个中枢,建立内容生产一体化组织体系。团队被统一调度,协同作战,加强议题设置,将平的做深,深的做精;充分发挥理论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定海神针”作用,体现理论高度、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和前瞻眼光;各媒体的编辑部、社属媒体开疆拓土,打造一批植入党媒基因、独具风格特色的新媒体平台和产品;积极实施移动优先战略,用直播的方式生动活泼参与报道,培养一支记者“网红”主力军,通过这一系列的创新与实践,全面、系统、客观地总结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所取得的成绩,反映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成果。

部长“新常态”。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北门,有一条铺着近百米长的红色地毯被称为“部长通道”。每逢两会开闭幕、全体会议时,这里就会被早早占领,媒体同行们纷纷架起“长枪短炮”准备来一场“新闻争夺战”。“部长通道”既是各路记者搜肠刮肚围追堵截部长们的好地方,也出了不少“记者网红”,2013年,一位女记者因在人民大会堂一天内拦下10位部长,被称“拦部姐”而走红网络。在“部长通道”即便套得只言片语,也会感觉风景这边独好。但要取得这样的“业绩”,谈何容易。

其实,“部长通道”并非“一蹴而就”,据人大会议新闻中心微信公众号一则稿件回忆,“2007年两会,有一次记者们差点把通道旁的大花瓶挤倒,让工作人员捏了把冷汗”。 从2008年起,工作人员采取了新办法,在部长和记者间拉了道隔离线,并为媒体增设拍照台、话筒架和音箱,“部长通道”由此产生。今年的“部长通道”又添新亮点,记者的强拉硬拽消失了,部长们排队等候提问成了两会“新常态”,百米红毯上少了一份仓促,多了一份从容。组织方更加注重组织性、纪律性和创新性;媒体更加注重提问的系统性,通过扫码将问题汇总到主持人手中,你大大方方地提问,我认认真真地回答;部长们回答得更加全面,“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教学体系”“新能源车补贴2020年退出后将后替代措施”“农村、农业成为‘双创’新天地”⋯⋯ 更加开放透明、与时俱进的两会,使我们听到了40位部委一把手的权威发声,在这百米红毯上共鸣中国对改革与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视线新变化。两会历来是共商国是、聚集民情民意的重要时刻,是代表和委员们履行自身义务和职责、提出提案议案的重要会议。媒体就是“直通车”,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会议内容的新闻送出来,才是报道的意义和价值。但在早些年,尚有一些媒体把花边八卦当主题,明星比作家吃香,一条爱马仕皮带敌得过一份重要的提案,闪光灯追星、追潮、追美女记者等新闻出现在大大小小的版面上,无疑妨碍主题报道发声,有悖民众的期待,辜负人民的重托。花边终究替代不了主题,万万不可本末倒置。各新闻单位的精兵强将应摒弃低俗、媚俗、庸俗,对杂音魔音按下静音键,将心思花在烹饪正餐上来。随着对两会报道的深入研究,以中央主流媒体为代表的媒体人绞尽脑汁搞策划、追赶超越传播正能量。一大批主题鲜明、报道及时、内容深刻、手段多样、互动性强的好新闻成为头条,更值得关注的是大数据成重要的两会参考,正在改变着新闻的内质。挖掘和分析是大数据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冷冰冰的数字变成有趣生动的新闻,甚至成为研判真实性的标准,一直是新闻数据专家研究的课题。从数说两会到传播效能评估,再到用数字绘制两会“全景地图”,数据登上两会传播舞台,十八般武艺展现自身之美。以数据作支撑,精准定位两会最热话题、人物、地区等,挖掘两会中画面、视频、讲话、文件背后的新闻,使受众看得见历史,摸得到未来。

会场新风纪。进入梅地亚人大新闻中心,记者发现一个小红箱摆放在一楼大厅显著位置,这就是今年两会大会秘书处设立的会风会纪意见箱,并专门设立会风会纪监督组,对改进会风、严肃会纪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不少代表委员都感受到了新变化:全国人大代表米博华表示,“这样的变化非常好!开会就是开会,代表们来这里,应该集中精力,不能在会议期间干一些与会议无关的事情,更不能把两会当成交际的机会。”据悉,全国人大和政协分别制定《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改进会风的具体措施》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改进会风严肃会纪的措施》,为两会的顺利召开营造清清爽爽的好环境。

“不准与会人员彼此宴请、吃吃喝喝”“不接受会外人员的宴请,个人不准酗酒”⋯⋯这些措施简明扼要、便于掌握。分别从认真履职尽责、简化接待方式、规范会场安排、改进文风会风、严肃会议纪律、严守廉洁纪律、禁止商业活动等多方面入手,使风纪从严到更严,要求从高到更高,代表委员从我做起,风清气正议国是,这正是彰显了中央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坚定意志,体现的是两会的新气象,折射着正风肃纪永远在路上。

(责任编辑:马潇(实习))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