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央企

产业报国  梦想起航

2017-09-26 08:24 人民日报  

国家电网员工在雪中抢修电力设施。
  人民视觉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两个钻井队同台竞技。
  人民视觉

中远海运集团所属能源公司30.8万载重吨超大型油轮“远腾湖”在航行中。
  人民视觉

追梦的人啊,这是最好的时代!一个创新力量喷薄而出、催生遍地创业英雄的时代。

他们乐于创新,敢于突破。从风电关键零部件基本国产化,到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华问世……让中国新产业硕果累累,灿若繁星。

他们山海筑梦,永不言败。在沙漠中建最长的公路,在海洋里造最大的桥隧,在工厂里造最快的列车……为中国新产业栉风沐雨,创金字招牌。

他们精益求精,匠心独具。从打磨细小的圆珠笔芯,到焊接庞大的高铁列车外壳……使中国新产业高起点、高质量,美名远播。

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张瑞敏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人单合一模式,颠覆了全球制造业的供应链体系;任正非领导华为实现了国产手机的逆袭……企业家精神让中国新产业拥有一批受世界尊敬的掌门人。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那些秉承工匠精神、誓愿产业报国的人啊,“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钛合金构件尺寸创世界纪录

创新梦 “打印”国产大飞机

王华明,1962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曾获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讲述

国家电网员工在雪中抢修电力设施。
  人民视觉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两个钻井队同台竞技。
  人民视觉

中远海运集团所属能源公司30.8万载重吨超大型油轮“远腾湖”在航行中。
  人民视觉

追梦的人啊,这是最好的时代!一个创新力量喷薄而出、催生遍地创业英雄的时代。

他们乐于创新,敢于突破。从风电关键零部件基本国产化,到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华问世……让中国新产业硕果累累,灿若繁星。

他们山海筑梦,永不言败。在沙漠中建最长的公路,在海洋里造最大的桥隧,在工厂里造最快的列车……为中国新产业栉风沐雨,创金字招牌。

他们精益求精,匠心独具。从打磨细小的圆珠笔芯,到焊接庞大的高铁列车外壳……使中国新产业高起点、高质量,美名远播。

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张瑞敏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人单合一模式,颠覆了全球制造业的供应链体系;任正非领导华为实现了国产手机的逆袭……企业家精神让中国新产业拥有一批受世界尊敬的掌门人。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那些秉承工匠精神、誓愿产业报国的人啊,“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钛合金构件尺寸创世界纪录

创新梦 “打印”国产大飞机

王华明,1962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曾获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讲述

今年5月,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此前,我国自主研制的Y20大型运输机也于2013年1月首飞成功。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3D打印技术能在国产大型运输机、大型客机的研制及生产中得到工程应用,我十分自豪。

过去制造大型金属构件,一般要用铸造锻造,流程多、周期长,设备昂贵,原料浪费严重。而3D打印技术则能巧妙解决这些问题:把三维模型剖成多层的二维“薄片”后,不论结构多复杂,只需逐层打印二维“薄片”并逐层堆积累加即可。如此一来,不用模具、不用锻造、节省材料,周期也短得多。

这样先进的技术,对讲求材料少、自重轻、性能高的现代飞机等装备尤为重要。一旦实现装机应用,会大大提升性能、降低成本。2005年,历经10余年研发后,我们团队终于造出了歼击机上的小型次承力构件,我国由此成为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3D打印装机应用的国家。2008年,我们把舰载机上的大型主承力构件给打印出来,全世界第一例!

创新,最关键的就是锲而不舍。凭借这股劲,这几年我们的工艺不断提升,打印出的构件越来越大、品质越来越好。我们3D打印出的最大钛合金构件尺寸超过16平方米,而用世界上最大的锻造机生产的钛合金锻件,最大尺寸也才4.5平方米。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3D打印的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我们批量生产的主承力构件已经在很多新型歼击机、运载火箭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本报记者 刘志强整理) 

百吨重工件精度在0.05毫米内

匠心梦 “铁疙瘩”上赛绣花

刘新安,1969年生,1986年加入中信重工(原洛阳矿山机器厂),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是“刘新安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讲述

1986年,我接替父亲入厂上班,当起了镗工。当时,我操作的是一台原始的手动机床,只能加工部分较粗糙、精度要求低的矿山机械。

1993年,厂里从捷克引进了第二代机床——数显镗铣床,然而很多难活依旧没法完成。

直到前些年,情况有了质的变化。厂里引进了一台身价高达4000万元,世界最先进、加工范围最大、精度最高的数控镗铣床,组建了数控车间。

虽说数控与数显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操作数显镗铣床全靠经验与手工操作,可操作这台进口的数控镗铣床,既要懂数控技术,又要会英语,这两样我都不行。为了真正做到在“铁疙瘩”上绣花,我下决心要把这个“贵家伙”拿下。跟在徒弟后面学数控技术,死记硬背编程英语,花了大半年我才和这个新搭档磨合好。

有了这台数控镗铣床,我能做的活就多了,从几十吨到几百吨重的工件都能搞定,而且精度能控制在0.05毫米之内,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粗细。C919、辽宁舰上都有我的作品,世界上最大的18500吨油压机、最大磨机的关键部件也出自我手。

这些工件的加工常常没有先例,只能自己摸索。可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可以参与到大工程里创造世界之最,我就憋着一口气一定要把它拿下。

这些年,机床越来越先进,工件加工精度越来越高。这一切都源于我国重工业的发展,只有国家强大、社会进步、企业发展,才能给我这么大的平台。这一切都是我在入厂时想都不敢想的。

(本报记者 李心萍整理) 

核心系统比肩国际先进

自主梦 电动汽车配“大脑”

陆珂伟,1973年生,上汽捷能电池系统部总监。作为核心参与者之一,“上汽插电式混合动力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获得2016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讲述

用尽量低的装电量,实现高加速性能和长续航里程,同时保证电池安全,并将性能衰减降到最低限度,这就是BMS(电池管理系统)要做的工作。而打破跨国企业技术垄断,给国产电动汽车装上“最强大脑”,则是我们公司开发团队四年多来一直努力的目标。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参与了多个车型的开发。但是,突破自主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梦想,促使我2009年加入刚成立不久的上汽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在合资企业做开发,背后有“老母鸡”,做自主品牌却只能靠自己。不过,捷能不仅有高效的决策流程,更有一批不服输的项目带头人和干劲十足的团队。一个整体架构方案被否决,很短时间内就拿出替代方案;在地表温度50多摄氏度的吐鲁番、零下40摄氏度的黑河,二三十个电池工程师一住就是个把月……

付出就有回报。上汽已形成了“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核心系统的闭环,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齐头并进。BMS帮助“上汽插电式混合动力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获得了中国汽车界的“诺贝尔奖”——2016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与开发的项目获得行业最高荣誉,我真是无比自豪。

我们的故事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缩影。这五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2012年,我国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仅1.7万辆,2016年突破50万辆大关,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累计推广超过10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

(本报记者 王 政整理) 

从制造第一到装机第一

绿色梦 见证光伏崛起路

娄力争,1979年生,在光伏、通信行业从业18年。现任中利集团高级研究员,曾数次主持和参加光伏行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制工作。

讲述

过去5年,我目睹了我国光伏产业走出谷底并快速崛起、领先全球的过程。我2009年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中国光伏产品90%以上市场在海外。随着欧美国家的“双反”,整个光伏产业瞬间进入“寒冬”,到2012年,全行业出现亏损。

我所在的中利集团,恰恰是在行业一片肃杀的时候进入了光伏领域。也许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逆势进入的中利却迎来好时机。

2013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光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迅速打开国内市场。到2015年,我国不再仅仅是光伏制造第一大国,也成为光伏发电装机第一大国。

作为光伏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我对这五年来光伏行业的创新发展更是感受深刻。过去,国内光伏企业基本上是技术和市场都“两头在外”的粗放加工模式。而现在,中国光伏行业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全产业链模式,竞争力越来越强大。

除了技术创新以外,光伏行业在发展思路上的创新也是我国光伏全球领先的重要原因。比如,由过去的集中式发展到现在的集中与分布式并举,在分布式中探索出的光伏农业、光伏扶贫等众多模式,很好地破解了光伏产业“变化快、周期长”难题,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我们集团近两年探索出“智慧光伏+科技农业”模式,通过在土地上架设光伏板发电,大大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效率。

(本报记者 冉永平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26日 12 版)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李楠桦)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