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砥砺奋进的5年>驻村蹲点看脱贫

文化产业绣出万山新天地

2017-09-27 10:39 光明日报  

【砥砺奋进的五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在行动】

在深度贫困的武陵山区,多种贫困因素叠加:生态退化、土地瘠薄、资源枯竭、人口流失,甚至有人曾经建议放弃发展这个地方。然而,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这里紧紧抓住“精准”二字,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在文化扶贫上下了一番“绣花”的功夫,短短三年,就有了新的面貌——这就是武陵山深处的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

今年8月15日,《特色文化产业与脱贫攻坚万山共识》发布,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在考察和研究了万山区从资源枯竭的“死地”变成生机勃勃的旅游热点而发出的赞叹,曾经的“中国汞都”转身成为“朱砂古镇”,正像朱砂的颜色那样又“红”了起来。

“2000年,汞矿破产关闭,曾经自豪的汞都人,几乎失去了希望,破产关闭后的那些年,是最困难,最难熬的几年,当时的矿区,到处都是破败的景象。”黄亚萍,一个土生土长的万山人,曾经的矿区建筑工人,谈起当初,言语中仍难掩失落。“人们为了生活,只要有能力的,都外出打工糊口去了。”汞矿倒闭之际,黄亚萍带孩子去了厦门。当时,家里有年迈多病的父母,来回往返,夫妻两人挣的钱也所剩无几。

如何让曾经的矿区职工重新就业,避免失业致贫;如何立足矿区,发掘自身优势;如何走出发展困境,探索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万山区给出的答案是: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以矿区向古镇转变为目标,依据5A标准,投资建设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

2015年年初,万山区开始集中打造朱砂古镇,这个集特色文化、民族文化、休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等于一体的旅游小镇总面积达10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朱砂大观园、矿山怀旧小镇矿山博物馆、工人文化村、丹砂文化历史感悟区等,开矿的山洞被改造成了如梦如幻的“时空隧道”、采矿的山路被建成了惊险刺激的“玻璃栈道”,万山实现了由“卖汞矿”向“卖文化”的转变。

【砥砺奋进的五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在行动】

在深度贫困的武陵山区,多种贫困因素叠加:生态退化、土地瘠薄、资源枯竭、人口流失,甚至有人曾经建议放弃发展这个地方。然而,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这里紧紧抓住“精准”二字,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在文化扶贫上下了一番“绣花”的功夫,短短三年,就有了新的面貌——这就是武陵山深处的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

今年8月15日,《特色文化产业与脱贫攻坚万山共识》发布,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在考察和研究了万山区从资源枯竭的“死地”变成生机勃勃的旅游热点而发出的赞叹,曾经的“中国汞都”转身成为“朱砂古镇”,正像朱砂的颜色那样又“红”了起来。

“2000年,汞矿破产关闭,曾经自豪的汞都人,几乎失去了希望,破产关闭后的那些年,是最困难,最难熬的几年,当时的矿区,到处都是破败的景象。”黄亚萍,一个土生土长的万山人,曾经的矿区建筑工人,谈起当初,言语中仍难掩失落。“人们为了生活,只要有能力的,都外出打工糊口去了。”汞矿倒闭之际,黄亚萍带孩子去了厦门。当时,家里有年迈多病的父母,来回往返,夫妻两人挣的钱也所剩无几。

如何让曾经的矿区职工重新就业,避免失业致贫;如何立足矿区,发掘自身优势;如何走出发展困境,探索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万山区给出的答案是: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以矿区向古镇转变为目标,依据5A标准,投资建设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

2015年年初,万山区开始集中打造朱砂古镇,这个集特色文化、民族文化、休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等于一体的旅游小镇总面积达10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朱砂大观园、矿山怀旧小镇矿山博物馆、工人文化村、丹砂文化历史感悟区等,开矿的山洞被改造成了如梦如幻的“时空隧道”、采矿的山路被建成了惊险刺激的“玻璃栈道”,万山实现了由“卖汞矿”向“卖文化”的转变。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仅仅在于资源类型产业结构等经济物质层面的转型,更在于城市记忆、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延续和追溯。对于汞矿遗址遗迹和970公里长的地下历代采矿坑道,景区采取修旧如旧方式,以追溯历史的记忆,恢复曾经的辉煌。通过地方文化对于传承城市集体记忆和地方情感的作用,让古镇具有文化和历史教育意义。

除此之外,当地还发展以朱砂历史文化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和以朱砂工艺为代表的旅游工艺品加工业,发掘文化附加值,提升经济效益。这其中包含三个方面:收集与朱砂文化有关的历史资料、民间珍藏的朱砂文化实物;加工朱砂文化工艺品,推动其市场化;扩大推进朱砂文化展示展销,在全国各地设点展示朱砂文化和产品。古镇现有加工企业2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带动当地就业,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打造出朱砂文化品牌,其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朱砂看中国,中国朱砂看万山”。

在古镇内,更多的“黄亚萍”实现了矿区再就业,找到了自我发展的新路。曾经他们是汞矿的开发者,现在他们是朱砂文化的传播者。“在外打工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我也很高兴,原来工作的汞矿,如今变成朱砂古镇,现在来旅游的人多了,来参观的人也多了,我们工作的机会也多了。现在我经营的小店,虽然赚的不多,但也够养活一家人,再也不用两地奔波,孩子老人都能照顾到。”

朱砂古镇、朱砂大观园内约有20%的门面、展示厅等,免费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餐饮、旅游商品销售等服务,同时划定专门经营区域,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目前,为当地员工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为200多个有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了自主创业平台。新增项目后,提供就业岗位达500多个,提供经商铺位1000多个。

随着古镇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景区客源总量不断上升。一年多来就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整个万山区也在朱砂古镇带动下焕发活力,三年来,每年人均收入都实现了近20%的增长,曾经凋敝不堪的老旧矿区,如今正变成商贾不暇、车流不息、安居乐业的旅游新区。

(见习记者 黄小异 记者 吕慎)

(责任编辑:姜萍萍)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