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漓江的水为何这么清澈? 跟邓小平有莫大关系!

2017-09-29 13:46 人民网  

漓江,桂林的母亲河。因江水清幽透澈,又在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中蜿蜒流淌,故而形成了桂林举世无双的山水浑然一体的景象组合。1958年,桂林建成第一批工厂。在抓革命促生产的热潮中,桂林的工业快速发展起来,漓江两岸建起了很多工厂,城市人口也急剧增加,但环境保护工作被严重忽视,导致原本清澈见底的漓江水变得浑浊。1973年的金秋时节,邓小平陪同西方政要游览漓江,留下了一位世纪伟人保护漓江的故事。

痛心山水受污染

1973年10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问中国。根据安排,特鲁多结束在北京的活动后顺访洛阳、桂林。中央对特鲁多的访问十分重视,原为周恩来总理陪同访问洛阳和桂林,但在访问洛阳后,周总理因有急事返回了北京,陪同工作改由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接替。15日至17日,特鲁多夫妇一行在邓小平的陪同下在桂林参观访问。这是桂林正式对外开放后迎来的第一位外国政要,而且是西方重要国家的政府首脑,也是邓小平“文革”复出后首次陪同外国贵宾访问。

1986年1月,邓小平等人在桂林漓江视察。

15日,邓小平陪同加拿大贵宾到芦笛岩参观。在朝晖楼贵宾休息室,宾主都看见附近东北面一江之隔的桂林钢铁厂的烟囱,正在排出浓浓的黄烟。邓小平还发现芦笛景区及周边一些石山已被开采得面目全非,芳莲池水遭污染,池面废弃物漂浮,桃花江水也显得混浊。眼前强烈的反差大煞风景。

漓江,桂林的母亲河。因江水清幽透澈,又在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中蜿蜒流淌,故而形成了桂林举世无双的山水浑然一体的景象组合。1958年,桂林建成第一批工厂。在抓革命促生产的热潮中,桂林的工业快速发展起来,漓江两岸建起了很多工厂,城市人口也急剧增加,但环境保护工作被严重忽视,导致原本清澈见底的漓江水变得浑浊。1973年的金秋时节,邓小平陪同西方政要游览漓江,留下了一位世纪伟人保护漓江的故事。

痛心山水受污染

1973年10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问中国。根据安排,特鲁多结束在北京的活动后顺访洛阳、桂林。中央对特鲁多的访问十分重视,原为周恩来总理陪同访问洛阳和桂林,但在访问洛阳后,周总理因有急事返回了北京,陪同工作改由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接替。15日至17日,特鲁多夫妇一行在邓小平的陪同下在桂林参观访问。这是桂林正式对外开放后迎来的第一位外国政要,而且是西方重要国家的政府首脑,也是邓小平“文革”复出后首次陪同外国贵宾访问。

1986年1月,邓小平等人在桂林漓江视察。

15日,邓小平陪同加拿大贵宾到芦笛岩参观。在朝晖楼贵宾休息室,宾主都看见附近东北面一江之隔的桂林钢铁厂的烟囱,正在排出浓浓的黄烟。邓小平还发现芦笛景区及周边一些石山已被开采得面目全非,芳莲池水遭污染,池面废弃物漂浮,桃花江水也显得混浊。眼前强烈的反差大煞风景。

第二天,邓小平又陪同客人从市中心处的码头乘船游览漓江。两岸风光旖旎,宾主无不为这诗意的景色所陶醉。邓小平细细观察,却发现沿江多处污水正排入漓江,在江面上出现许多“黑带子”,南溪河里的黑水流入漓江,形成了一清一黑的“鸳鸯”江,造纸厂排出的污水在漓江上漂浮成一片泡沫。国家首批对外开放的山水旅游城市,环境受到如此严重的污染,作为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心情有些沉重。

1986年1月,邓小平与家人在漓江。

17日,陪特鲁多总理一行参观完七星岩,在回宾馆的车上,邓小平问同车的刚上任不久的桂林市委书记钟枫:“你们桂林有什么工业?”钟枫回答:“有制药、纺织、橡胶、机械等工业,有造纸厂、炼钢厂等。”邓小平又问:“桂林人民是不是喝漓江水?”钟枫答:“是。”邓小平再问:“漓江污染成这个样子,还能山水‘甲天下’吗?”他接着语气沉重地说:“你们为了发展生产,如果把漓江污染了,把环境破坏了,是功大于过呢还是过大于功,请你们好好考虑,不然的话,功不抵过啊!”

回到榕湖饭店,安顿好贵宾,邓小平叫来自治区、桂林市的随行领导,听取简要工作汇报后,提出和大家一同去市区江段实地察看漓江污染情况。来到解放桥附近的漓江河段,邓小平沿江步行全面查看了主河道和支流的污染情况。看到工业和生活污水从多处排入漓江,岸边垃圾遍地,邓小平表情严肃。

1986年1月,邓小平与家人在漓江。

查看完漓江回到宾馆,邓小平与地方领导分析污染原因,商讨治理办法。他再一次强调: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文化名城,漓江是这座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抓生产、抓城建,这都很对,但如果不把漓江治理好,即使工农业生产发展得快,市政建设搞得再好,那也是功不抵过啊。

两次批示保漓江

返京后,邓小平没有忘记桂林的环境污染问题。他亲自召集有关部委负责人,并主持会议,研究漓江的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不久,国务院颁发了《尽快恢复并很好保持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风貌》的决定,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治理漓江提上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措施,尽快把漓江治理好”。

漓江的水为何这么清澈? 跟邓小平有莫大关系!

在邓小平的直接过问下,中央开始关注漓江的环保问题。同年12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派出工作组到桂林调查污染情况,并依据调查的情况向中央提出了治理意见。1974年12月,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环境保护规划要点和重要措施》,把漓江列入了全国主要保护河流之一,要求在三至五年内控制污染,十年内使污染得到根治。1975年1月,桂林市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正当国家着手对桂林和漓江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时候,邓小平再次被打倒,这项事情也自然停下了。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恢复邓小平原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在日理万机中,邓小平没有忘记桂林的环境保护工作,两次对治理漓江的污染情况作出重要批示。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批示:“桂林漓江的水污染得很厉害,要下决心把它治理好。造成水污染的工厂要关掉,‘桂林山水甲天下’,水不干净怎么行?”10月3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把桂林市列为全国重点治理环境污染的20个城市之一,要求三至五年内重点控制包括漓江在内的全国主要河流湖海的污染,八年内使水质恢复到良好状态,基本解决大气、水质污染等问题。12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召集会议,专门研究桂林风景区污染的治理问题,议定了三条治理原则。

1986年1月,邓小平与家人在漓江。

1979年1月6日,针对桂林治理污染进展不力的情况,邓小平再次批示“要保护风景区。桂林那样好的山水,被一个工厂在那里严重污染,要把它关掉。”18日,国务院就以文件批转原国家建委《关于桂林风景区污染治理意见的报告》,转发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贯彻执行。

桂林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终于有了具体行动,一场综合治理漓江的巨大工程展开了。

关停并转治污染

根据邓小平的批示和国务院的文件精神,自治区党委派出工作组驻扎桂林,会同桂林市领导及有关部门一道实地调查漓江污染情况,研究具体的治理方案,并成立了桂林市漓江风景管理局等职能机构。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监督指导下,桂林

市打响了一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环保攻坚战。1979—1980年,桂林市采取果断行动,集中关、停、并、转、迁污染严重、废水废气排放量大而一时又难以解决污染问题的造纸厂、轴线厂、二电厂、钢厂、染织厂、化工厂等27个企业和车间,削减废水排放量每年1326万吨(合每日3.64万吨),占漓江纳污量的19.9%。尽管这些企业占桂林工业总产值的六分之一多,但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存环境为代价。斩断污染源,漓江水质遭受污染的势头得到了迅速而有效的遏制。此后,从1981—1996年的10余年间,桂林市继续有针对性地关、停、并、转、迁污染企业和车间22个。

在对污染严重和难以解决污染问题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迁的同时,桂林市还着力解决好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问题,尤其对新建企业项目强化环境评估审批,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并加强对运行企业的污染监管、重点污染源监管工作。

壮士断腕般的治污行动,使漓江水质得到了实质的改善。此后,通过一系列后续综合和科学的治污举措、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巩固和提升环保力度。到1990年,桂林新增了116套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成了3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还规范了游船排污的管理和基建项目的环境管理,桂林成为当时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最高的城市。

再游漓江水变清

1986年1月26日至29日,时隔13年后,邓小平乘坐火车再次来到桂林,并停留4天。刚下榻宾馆,邓小平便对自治区领导说:“我这次是来休息的,多年不到广西了,想来看看桂林风光。”话语平和,却体现着邓小平对当年他领导左右江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广西这片热土的厚爱,蕴含着他对桂林环保工作的持续关注和关心。

27日,邓小平登上游船游览漓江。船舱里,自治区主席韦纯束和桂林市委书记王仁武向邓小平汇报了治理漓江污染的情况。游船顺流而下,邓小平看到的是清澈江水倒映着两岸青山。到达阳朔兴坪黄布滩一带水域时,因此处江面宽阔,景色绝佳,游船特意停留了一会。已是82岁高龄的邓小平,忘却冬季的寒冷,登上游船顶层平台,观赏两岸风光,只见青山依旧,碧水映青峰。邓小平欣慰地说:“这就好了,漓江的水变清了!连水中的石头都看得见了!”他高兴地和陪同人员分别合影留念。漓江,融进了邓小平的厚爱与深情。

重游漓江,心情舒畅的邓小平再次游了七星岩和芦笛岩。在芦笛公园,昔日令他忧心的高耸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已经不见了。芳莲池水清澈澄明,也没有了漂浮的垃圾。邓小平显得轻松而愉快。在芦笛公园管理处人员的请求下,邓小平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兴致勃勃地提笔写下“1986年元月28日到此一游。邓小平。”(黄利明)

漓江,桂林的母亲河。因江水清幽透澈,又在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中蜿蜒流淌,故而形成了桂林举世无双的山水浑然一体的景象组合。1958年,桂林建成第一批工厂。在抓革命促生产的热潮中,桂林的工业快速发展起来,漓江两岸建起了很多工厂,城市人口也急剧增加,但环境保护工作被严重忽视,导致原本清澈见底的漓江水变得浑浊。1973年的金秋时节,邓小平陪同西方政要游览漓江,留下了一位世纪伟人保护漓江的故事。

痛心山水受污染

1973年10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问中国。根据安排,特鲁多结束在北京的活动后顺访洛阳、桂林。中央对特鲁多的访问十分重视,原为周恩来总理陪同访问洛阳和桂林,但在访问洛阳后,周总理因有急事返回了北京,陪同工作改由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接替。15日至17日,特鲁多夫妇一行在邓小平的陪同下在桂林参观访问。这是桂林正式对外开放后迎来的第一位外国政要,而且是西方重要国家的政府首脑,也是邓小平“文革”复出后首次陪同外国贵宾访问。

1986年1月,邓小平等人在桂林漓江视察。

15日,邓小平陪同加拿大贵宾到芦笛岩参观。在朝晖楼贵宾休息室,宾主都看见附近东北面一江之隔的桂林钢铁厂的烟囱,正在排出浓浓的黄烟。邓小平还发现芦笛景区及周边一些石山已被开采得面目全非,芳莲池水遭污染,池面废弃物漂浮,桃花江水也显得混浊。眼前强烈的反差大煞风景。

第二天,邓小平又陪同客人从市中心处的码头乘船游览漓江。两岸风光旖旎,宾主无不为这诗意的景色所陶醉。邓小平细细观察,却发现沿江多处污水正排入漓江,在江面上出现许多“黑带子”,南溪河里的黑水流入漓江,形成了一清一黑的“鸳鸯”江,造纸厂排出的污水在漓江上漂浮成一片泡沫。国家首批对外开放的山水旅游城市,环境受到如此严重的污染,作为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心情有些沉重。

1986年1月,邓小平与家人在漓江。

17日,陪特鲁多总理一行参观完七星岩,在回宾馆的车上,邓小平问同车的刚上任不久的桂林市委书记钟枫:“你们桂林有什么工业?”钟枫回答:“有制药、纺织、橡胶、机械等工业,有造纸厂、炼钢厂等。”邓小平又问:“桂林人民是不是喝漓江水?”钟枫答:“是。”邓小平再问:“漓江污染成这个样子,还能山水‘甲天下’吗?”他接着语气沉重地说:“你们为了发展生产,如果把漓江污染了,把环境破坏了,是功大于过呢还是过大于功,请你们好好考虑,不然的话,功不抵过啊!”

回到榕湖饭店,安顿好贵宾,邓小平叫来自治区、桂林市的随行领导,听取简要工作汇报后,提出和大家一同去市区江段实地察看漓江污染情况。来到解放桥附近的漓江河段,邓小平沿江步行全面查看了主河道和支流的污染情况。看到工业和生活污水从多处排入漓江,岸边垃圾遍地,邓小平表情严肃。

1986年1月,邓小平与家人在漓江。

查看完漓江回到宾馆,邓小平与地方领导分析污染原因,商讨治理办法。他再一次强调: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文化名城,漓江是这座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抓生产、抓城建,这都很对,但如果不把漓江治理好,即使工农业生产发展得快,市政建设搞得再好,那也是功不抵过啊。

两次批示保漓江

返京后,邓小平没有忘记桂林的环境污染问题。他亲自召集有关部委负责人,并主持会议,研究漓江的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不久,国务院颁发了《尽快恢复并很好保持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风貌》的决定,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治理漓江提上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措施,尽快把漓江治理好”。

漓江的水为何这么清澈? 跟邓小平有莫大关系!

在邓小平的直接过问下,中央开始关注漓江的环保问题。同年12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派出工作组到桂林调查污染情况,并依据调查的情况向中央提出了治理意见。1974年12月,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环境保护规划要点和重要措施》,把漓江列入了全国主要保护河流之一,要求在三至五年内控制污染,十年内使污染得到根治。1975年1月,桂林市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正当国家着手对桂林和漓江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时候,邓小平再次被打倒,这项事情也自然停下了。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恢复邓小平原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在日理万机中,邓小平没有忘记桂林的环境保护工作,两次对治理漓江的污染情况作出重要批示。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批示:“桂林漓江的水污染得很厉害,要下决心把它治理好。造成水污染的工厂要关掉,‘桂林山水甲天下’,水不干净怎么行?”10月3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把桂林市列为全国重点治理环境污染的20个城市之一,要求三至五年内重点控制包括漓江在内的全国主要河流湖海的污染,八年内使水质恢复到良好状态,基本解决大气、水质污染等问题。12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召集会议,专门研究桂林风景区污染的治理问题,议定了三条治理原则。

1986年1月,邓小平与家人在漓江。

1979年1月6日,针对桂林治理污染进展不力的情况,邓小平再次批示“要保护风景区。桂林那样好的山水,被一个工厂在那里严重污染,要把它关掉。”18日,国务院就以文件批转原国家建委《关于桂林风景区污染治理意见的报告》,转发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贯彻执行。

桂林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终于有了具体行动,一场综合治理漓江的巨大工程展开了。

关停并转治污染

根据邓小平的批示和国务院的文件精神,自治区党委派出工作组驻扎桂林,会同桂林市领导及有关部门一道实地调查漓江污染情况,研究具体的治理方案,并成立了桂林市漓江风景管理局等职能机构。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监督指导下,桂林

市打响了一场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环保攻坚战。1979—1980年,桂林市采取果断行动,集中关、停、并、转、迁污染严重、废水废气排放量大而一时又难以解决污染问题的造纸厂、轴线厂、二电厂、钢厂、染织厂、化工厂等27个企业和车间,削减废水排放量每年1326万吨(合每日3.64万吨),占漓江纳污量的19.9%。尽管这些企业占桂林工业总产值的六分之一多,但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存环境为代价。斩断污染源,漓江水质遭受污染的势头得到了迅速而有效的遏制。此后,从1981—1996年的10余年间,桂林市继续有针对性地关、停、并、转、迁污染企业和车间22个。

在对污染严重和难以解决污染问题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迁的同时,桂林市还着力解决好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问题,尤其对新建企业项目强化环境评估审批,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并加强对运行企业的污染监管、重点污染源监管工作。

壮士断腕般的治污行动,使漓江水质得到了实质的改善。此后,通过一系列后续综合和科学的治污举措、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巩固和提升环保力度。到1990年,桂林新增了116套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成了3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还规范了游船排污的管理和基建项目的环境管理,桂林成为当时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最高的城市。

再游漓江水变清

1986年1月26日至29日,时隔13年后,邓小平乘坐火车再次来到桂林,并停留4天。刚下榻宾馆,邓小平便对自治区领导说:“我这次是来休息的,多年不到广西了,想来看看桂林风光。”话语平和,却体现着邓小平对当年他领导左右江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广西这片热土的厚爱,蕴含着他对桂林环保工作的持续关注和关心。

27日,邓小平登上游船游览漓江。船舱里,自治区主席韦纯束和桂林市委书记王仁武向邓小平汇报了治理漓江污染的情况。游船顺流而下,邓小平看到的是清澈江水倒映着两岸青山。到达阳朔兴坪黄布滩一带水域时,因此处江面宽阔,景色绝佳,游船特意停留了一会。已是82岁高龄的邓小平,忘却冬季的寒冷,登上游船顶层平台,观赏两岸风光,只见青山依旧,碧水映青峰。邓小平欣慰地说:“这就好了,漓江的水变清了!连水中的石头都看得见了!”他高兴地和陪同人员分别合影留念。漓江,融进了邓小平的厚爱与深情。

重游漓江,心情舒畅的邓小平再次游了七星岩和芦笛岩。在芦笛公园,昔日令他忧心的高耸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已经不见了。芳莲池水清澈澄明,也没有了漂浮的垃圾。邓小平显得轻松而愉快。在芦笛公园管理处人员的请求下,邓小平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兴致勃勃地提笔写下“1986年元月28日到此一游。邓小平。”(黄利明)

(责任编辑:余璐)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