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这葫芦形的青铜剑为啥这么短?

2017-10-09 10:14 手机人民网  

来源:辽沈晚报

朝阳十二台营子出土的曲刃青铜短剑

问:以下词语所指的是何种器物?“轻吕”“径路”“长铗”“棠溪”“吴粤”“干越”……

答案:剑。青铜剑。前三个词是剑在古籍中提到的称谓,后三个是因此地盛产青铜名剑也代指为剑。

冷兵器时代,剑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自不待言。仅一个“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李白,一辈子就写了100余句含“剑”的诗词。而唐朝时闻名的横刀、陌刀,证明刀实是战场主流,只不过剑已经升华成了一种礼仪或者文化甚至是士人的身份象征。用剑的可以是“剑侠”,玩刀的只能沦为“刀客”。金庸大师的《书剑恩仇录》单是书名就点出了读书人曾有的精神世界,“干戈犹未定,书剑那能闲。”

不过回到青铜时代,剑就是个简单的械斗的东西。“轻吕”,周武王用这东西又砍了二下已经自焚而死的商纣王。这种柳叶形的青铜剑确实很轻,一般都不到一斤重。随着战争技术的进化和战斗的需要,青铜剑是越来越长,即便后来被铁剑取代,细长的“柳叶形”仍是剑的基本造型。

但是与此相对的,中原之外北方的青铜剑一直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制式,被称为“曲刃剑”,刃是波浪状的,剑看上去有点像是细长版的葫芦形,在东北、内蒙古北部各地都不断出土中。

来源:辽沈晚报

朝阳十二台营子出土的曲刃青铜短剑

问:以下词语所指的是何种器物?“轻吕”“径路”“长铗”“棠溪”“吴粤”“干越”……

答案:剑。青铜剑。前三个词是剑在古籍中提到的称谓,后三个是因此地盛产青铜名剑也代指为剑。

冷兵器时代,剑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自不待言。仅一个“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李白,一辈子就写了100余句含“剑”的诗词。而唐朝时闻名的横刀、陌刀,证明刀实是战场主流,只不过剑已经升华成了一种礼仪或者文化甚至是士人的身份象征。用剑的可以是“剑侠”,玩刀的只能沦为“刀客”。金庸大师的《书剑恩仇录》单是书名就点出了读书人曾有的精神世界,“干戈犹未定,书剑那能闲。”

不过回到青铜时代,剑就是个简单的械斗的东西。“轻吕”,周武王用这东西又砍了二下已经自焚而死的商纣王。这种柳叶形的青铜剑确实很轻,一般都不到一斤重。随着战争技术的进化和战斗的需要,青铜剑是越来越长,即便后来被铁剑取代,细长的“柳叶形”仍是剑的基本造型。

但是与此相对的,中原之外北方的青铜剑一直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制式,被称为“曲刃剑”,刃是波浪状的,剑看上去有点像是细长版的葫芦形,在东北、内蒙古北部各地都不断出土中。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的曲刃青铜剑,出自曾被评为年度“十大考古发现”的葫芦岛市东大杖子战国古墓,剑柄、剑首居然都是黄金所铸。与其同时出土的吃喝玩乐用的青铜器都带有强烈的中原风格,只有这凭以杀敌保家的剑仍保持着传统而独立的式样。这其中的含义恐怕不能只用众多人所言的“此地已被中原同化”来一语带过吧。

中原的柳叶剑

与塞外的曲刃剑

不知道读者对于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空》有多少印象,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太上老君手里的家伙是什么。开始以为是姜子牙拎着的一节一节的打神鞭,后来才知道,作者张光宇笔下的太上老君拿的竟然是一把青铜剑。

这种细长葫芦形也有说琵琶形的青铜剑就是北方特有的曲刃青铜剑。1953年,在海城大屯的古墓群中出土了这种还未命名的青铜剑,随后辽阳、锦州、朝阳等地均有出土,后来甚至俄罗斯地区都有发现,唯有中原地带难见此剑。

按照古籍的说法,黄帝得了天下后,不仅采了首山的铜铸造了鼎,还造了第一把剑,但是,其后一直未见中原地区有青铜剑出世。目前存世最早的剑却是出土于塞外的曲柄剑,就是说剑柄是有些弯曲的,这种曲柄剑属于中原以北特有的制式。从伴出的器物看,这把铜剑的年代应该在商代早期。至于中原地带出土的青铜剑,基本年代都是商朝晚期。

周朝开始盛行“柳叶形”剑,也被称为“中原古剑”,与此相对的,就是北方的“曲刃剑”。

一开始的时候,北方的青铜剑铸造应该是先进的,至少是不嫌麻烦的,因为中原的“柳叶”顾名思义就是整个一把青铜剑就像片叶子,剑身剑柄都是一起铸造。而“曲刃剑”则是剑身与剑柄分别制造。

但是到了春秋时期,“曲刃剑”也一直没什么变化,辽宁省博物馆的这把剑全名是“曲刃青铜短剑”,重点在这个短上,剑身长度不过30厘米,加上剑柄也才43厘米。而中原的青铜剑可能是随着铸造工艺的进步,剑身越来越长,著名的勾践剑将近50厘米。而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兵马俑出土的九把完整青铜剑都在80厘米以上,最长的将近一米了。

青铜剑外形的变化自然也与剑的用途有关。作为塞外民族,青铜剑以近身格斗功能为主,所以也不可能铸造太长。至于中原地带,商周时期打仗一直流行戈矛等长兵器,剑成了装饰品和身份的象征,贵族们争相佩剑。春秋时期各国派出的使者也都要配着剑以显示身份。

而到了战国,打来打去的,战车这种高成本的东西已经干不过人海战术了,近身肉搏成了主流,剑就又成了杀伐兵器,于是越铸越长,长到秦始皇因为着急拔不出剑来差点被荆轲弄死。

啥人配啥剑

周礼有规定

大概是因为这次刺杀阴影很大,秦始皇对于武器管得很严,就像贾谊在《过秦论》里说的那样:“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之后各朝各代对于私人兵器时宽时严的,也就是说不想管的时候睁一眼闭一眼,诗人都可以四处嚷嚷“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赠君,谁有不平事”,可是想管你的时候你就是有罪之人。反正你官当大了后家里武器藏太多的话,扣上一个谋反的帽子都没处说理去。

第一个出事的就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汉朝名将周勃,就是那个平了吕氏之乱的大功臣,已经因为回答不上问题“汗流浃背”后告老还乡了,仍被刘邦的儿子文帝抓起来了,理由是他这个老头子没事总带着人拿着剑在官员面前晃悠,于是就被人告发谋反了。

在秦大一统之前,对于佩剑则是有着礼法上的严格规定。据唐代徐坚等编撰的《初学记·剑》:“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

这个庶人比较有名的大概就是长得挺高大的韩信了,穷得饭都吃不上了还带着把剑,结果遇到看不惯他这嘚瑟劲的了,于是留下了让后人见仁见智的“胯下之辱”这个词。

古人可能挺见不得不量力而行这事的,所以《周礼》连佩剑的重量都规定好了,想佩剑的话就得按照规矩来,免得小猴耍大剑,丢了贵族阶层的脸面。

《周礼》将剑定为三等,一等是剑身等于剑柄五倍长的,剑柄通常为五寸,于是剑长就是三尺,也就是刘邦说的“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三尺剑的重量就是九锵,一锵是六两半,九锵是三斤十二两,称之为“上制”,得上士也就是高大的人才能佩戴。二等就是剑身四倍于剑柄的了,二尺五寸,二斤十四两,不长不短不轻不重,称之为“中制”,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佩戴。三等就是“下制”了,三倍于剑柄,二尺,二斤一两,又轻又短的,瘦弱劲小的可以用。周朝一尺也只有17厘米左右,可见那时候的剑确实不长。(此处的重量单位为古计量)

至于秦始皇差点没拔出来的那把剑,西汉桓宽《盐铁论·论勇》中说有七尺。那么秦始皇多高?《太平御览》里说他是八尺六寸,秦汉制一尺合现在的23厘米,这么算来秦始皇的身高就有1.98米还多,要不是个高臂长的,真就被荆轲那一尺八寸长的匕首给结果了。

领先世界2000年

的铸剑工艺

从周朝的三四十厘米暴长到秦朝的一米五,只能说是青铜剑的铸造工艺突飞猛进。那么,一把青铜剑是如何铸造出来的呢?

铸造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把铜熔成液体之后,放在模具中慢慢凝固,模具是什么样子,凝固后就形成什么样子。这个模具是泥做的,烘干之后就叫“陶范”,将熔炼的青铜液体浇灌入陶范,等着它冷却、凝固之后,一把青铜剑就算是成型了。然后再打磨、装饰什么的,比如辽宁省博物馆那把剑就装饰了金柄、金剑首。

而这青铜剑之所以越来越长仍然结实,是因为那些匠人们逐步掌握了材质的配比方法。

青铜其实是铜和锡的合金。对原料进行正确配比是决定铜剑性能的关键。青铜中含锡量高,剑的硬度就强,但含锡量过高,剑就容易折断。《考工记》中记载了铸造青铜剑的合金比例配方,大概是铜占75%,锡占25%,“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这也是现代科学研究之下,青铜剑铸造最接近完美的一个配比。

这还不是最惊人,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青铜剑看似笨拙实则锋利,就是因为它的一项工艺领先了世界2000余年。

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几把青铜剑出土后经过测试一次就能划透18层纸。后来专家们用现代方法进行了检测,这些青铜剑表面竟涂有一层大约10微米的保护膜,这种物质中含有2%的铬。类似的处理工艺是现代掌握的先进技术,美国在1950年才申请了专利。

因为佩剑

差点送了命的秦始皇

与工艺领先了世界一大截的“中原古剑”相比,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曲刃青铜短剑”一类却更为东亚各国所关注,因为它出土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遍及东北亚大陆,甚至日本都有发现。日本学者称之为“辽宁式铜剑”,韩国学者称之为“琵琶形剑”。

“曲刃青铜短剑”的佩剑方式也与秦剑不同,是用剑鞘上的绳子拴在腰带上的。辽博的青铜剑出土时还有一个镶嵌在剑柄尾端的加重器。这个加重器的作用就是保证剑在腰间能够形成悬挂角度。因为如果首尾重量差不多的话,剑是垂直于地面的,肯定会影响人的行动,而剑柄上多了这么个加重器后,头一沉就自然形成了倾斜角度。

曲刃剑比较短,一般不大影响行动,可是后来这剑越来越长,配在腰间如果系不紧的话,那可有的打腿了。后来人们终于从出土的兵马俑中,找到了如何腰配长剑的答案。秦始皇陵1号2号铜车马的驭手身上都配有剑,不是用绳子系在腰带上的,而是在剑鞘上装了一个“璏”,这东西打个比方,就跟当年把BP 机固定在腰带上的那个鼻儿是一样一样的。这种方法还有了自己的名字:“璏式佩剑”。

又说到秦始皇挨刺的事儿了,他当时那大长剑就是配在腰间的,可能是怕剑太长拖拉到地上于是就佩得高了点,结果是太高了,手臂拔剑时候已经抬高到了极限。后来是聪明人喊了一声,“王负剑”,就是剑倒了过来,这才拔出了剑。结果这种佩剑法还曾经流行过一阵子,西汉出土的陶俑上,就有剑柄朝下佩剑的。

青铜剑虽然逐渐被铁剑所淘汰,但是这佩剑方式还是一直没啥太大变化。而经过了战国的纷乱之后,逐渐被刀取代的剑又从凶器回归到了身份的象征,成了文人的装饰品。最后比较有名的关于剑的诗,大概就是洪秀全的“手持三尺定山河”了。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 李振村

学术支持、图片提供:辽宁省博物馆

(责任编辑:梁子 (实习生))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