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北京日报》创刊65周年:从红砖楼到智能化采编中心

2017-10-10 07:26 北京日报  

1993年北京日报社四层办公楼改为八层。

1992年6月,时任常务副市长张百发第五次到报社召开翻扩建业务楼工程现场会。

1999年北京日报社大门。

四层变八层 告别红砖楼

从1956年到1991年,这座位于麻线胡同的四层办公楼陪伴了北京日报30多年。据亲身参与了报社三代办公楼筹划和建设、北京日报社副社长安伟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刚到报社工作时,报社的办公楼是一栋四层的红砖楼,木制的门窗和做工考究的木地板让用过它们的人很难忘记。改革开放以后,报社各项事业大发展,报纸版面增加,广告从无到有,机构和人员增多,让使用了30多年的办公楼人满为患,扩大办公楼面积的议题提上了报社领导的议事日程。”

关于报社办公楼改造的后续事宜,安伟回忆:“按照老社长满运来同志的指示,作为‘跑口’记者,我请来了当时的北京市规划局局长平永泉。到报社实地考察那天,平局长和同来的专家提出了‘原地扩建,四层变八层’。据专家介绍,加层的重量不是压在老楼上,而是围绕老楼打一圈很深的钢桩,用这些钢桩把新加的楼层‘架’在老楼上,安全性和外立面绝对没有问题。对于这个省时、省钱的提议,报社领导十分满意。”

安伟回忆:“方案报给了市政府当时主管城市建设的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同志。深思熟虑后,百发同志不但果断拍板,还建议报社书面报告市委、市政府,申请施工期间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1991年6月1日,市委书记办公会和市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同时决定,北京日报社办公楼建设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危房改造,统一规划,分类实施。整个建设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立即用新技术进行扩建,在报社现有办公楼上加建楼层,将原四层升为八层;第二步争取早日实现在报社现址北面、建国门内大街南侧,建设新闻大厦。

在市各有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东城区的紧密配合下,加层工程的筹备工作迅速展开。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老专家担负了设计任务,市主管基建工作的领队亲自选定了施工队伍,以保证施工质量。当时北京日报社的财力十分困难,报社领导采取一切措施,开源节流,集中一切财力,共筹集资金4000万元,保证了扩建的需要。报社广大职工踊跃认购内部基建债券,自己动手搬家腾房,几天时间就从旧办公楼搬到厂房楼和东单托儿所办公,有的几个部门挤在一间办公室里,有的在库房、楼道和地下室办公。仅用不到3个月时间,各项筹备工作就绪,工程按计划于同年9月1日正式开工。

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施工队伍克服场地狭小、报纸照常出版等困难,按时保质将原四层7000平方米的旧楼,改建成八层16000平方米的新楼,内外统一进行了装饰、装修,新装了两部电梯,新添了中央空调。同时新建配套的职工食堂、理发室等附属房3000平方米;还更换了电话总机,扩大了机房;增容了电力,更新了变电配电设备。

1993年5月23日,北京日报社八层办公楼启用,社内各部门从这天起陆续搬回楼内办公。

办公条件的改善,为《北京日报》扩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北京日报》自1952年10月1日创刊,一直是黑白印刷,直排四版。1956年1月1日,竖排改横排,采用老五号字体。这一版面形态一直延续到1992年扩版。1992年7月1日,《北京日报》首次扩版,将出版了40年的4个版扩为8个版。1999年5月6日,《北京日报》由8个版扩为12个版。

2001年1月1日,《北京日报》由12个版扩为16个版。其中:五至八版为《北京新闻》版,九版推出《今日关注》版。扩版后的版式采用国际流行的模块式结构,简约直观。尤其是第五版作为《北京新闻》的“封面”,厚题薄文,字号醒目,大新闻照片,大信息量,现代版式风格初见雏形。

1992年7月5日,《北京日报》出版了第一份彩色报纸,结束了《北京日报》不能独立印刷彩色报纸的历史。

1993年北京日报社四层办公楼改为八层。

1992年6月,时任常务副市长张百发第五次到报社召开翻扩建业务楼工程现场会。

1999年北京日报社大门。

四层变八层 告别红砖楼

从1956年到1991年,这座位于麻线胡同的四层办公楼陪伴了北京日报30多年。据亲身参与了报社三代办公楼筹划和建设、北京日报社副社长安伟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刚到报社工作时,报社的办公楼是一栋四层的红砖楼,木制的门窗和做工考究的木地板让用过它们的人很难忘记。改革开放以后,报社各项事业大发展,报纸版面增加,广告从无到有,机构和人员增多,让使用了30多年的办公楼人满为患,扩大办公楼面积的议题提上了报社领导的议事日程。”

关于报社办公楼改造的后续事宜,安伟回忆:“按照老社长满运来同志的指示,作为‘跑口’记者,我请来了当时的北京市规划局局长平永泉。到报社实地考察那天,平局长和同来的专家提出了‘原地扩建,四层变八层’。据专家介绍,加层的重量不是压在老楼上,而是围绕老楼打一圈很深的钢桩,用这些钢桩把新加的楼层‘架’在老楼上,安全性和外立面绝对没有问题。对于这个省时、省钱的提议,报社领导十分满意。”

安伟回忆:“方案报给了市政府当时主管城市建设的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同志。深思熟虑后,百发同志不但果断拍板,还建议报社书面报告市委、市政府,申请施工期间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1991年6月1日,市委书记办公会和市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同时决定,北京日报社办公楼建设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危房改造,统一规划,分类实施。整个建设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立即用新技术进行扩建,在报社现有办公楼上加建楼层,将原四层升为八层;第二步争取早日实现在报社现址北面、建国门内大街南侧,建设新闻大厦。

在市各有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东城区的紧密配合下,加层工程的筹备工作迅速展开。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老专家担负了设计任务,市主管基建工作的领队亲自选定了施工队伍,以保证施工质量。当时北京日报社的财力十分困难,报社领导采取一切措施,开源节流,集中一切财力,共筹集资金4000万元,保证了扩建的需要。报社广大职工踊跃认购内部基建债券,自己动手搬家腾房,几天时间就从旧办公楼搬到厂房楼和东单托儿所办公,有的几个部门挤在一间办公室里,有的在库房、楼道和地下室办公。仅用不到3个月时间,各项筹备工作就绪,工程按计划于同年9月1日正式开工。

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施工队伍克服场地狭小、报纸照常出版等困难,按时保质将原四层7000平方米的旧楼,改建成八层16000平方米的新楼,内外统一进行了装饰、装修,新装了两部电梯,新添了中央空调。同时新建配套的职工食堂、理发室等附属房3000平方米;还更换了电话总机,扩大了机房;增容了电力,更新了变电配电设备。

1993年5月23日,北京日报社八层办公楼启用,社内各部门从这天起陆续搬回楼内办公。

办公条件的改善,为《北京日报》扩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北京日报》自1952年10月1日创刊,一直是黑白印刷,直排四版。1956年1月1日,竖排改横排,采用老五号字体。这一版面形态一直延续到1992年扩版。1992年7月1日,《北京日报》首次扩版,将出版了40年的4个版扩为8个版。1999年5月6日,《北京日报》由8个版扩为12个版。

2001年1月1日,《北京日报》由12个版扩为16个版。其中:五至八版为《北京新闻》版,九版推出《今日关注》版。扩版后的版式采用国际流行的模块式结构,简约直观。尤其是第五版作为《北京新闻》的“封面”,厚题薄文,字号醒目,大新闻照片,大信息量,现代版式风格初见雏形。

1992年7月5日,《北京日报》出版了第一份彩色报纸,结束了《北京日报》不能独立印刷彩色报纸的历史。

 

在车流滚滚的东长安街边,新闻大厦成为本市新闻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2002年7月26日,新闻大厦成功封顶。

夜幕降临,在灯火通明的新闻大厦,夜班编辑正在认真研讨版面。

新闻大厦矗立长安街边

为落实1991年6月1日市委、市政府关于北京日报办公楼建设分两步走的决定,1994年10月初,报社编委会决定,加强对报社门前新闻大厦建设的领导工作,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为:满运来、刘虎山、刘广和,报社基建处作为职能部门参与具体工作。

有关新闻大厦的建设情况,据北京日报社副社长安伟回忆:“上世纪90年代,新闻大厦列入北京市首次赴香港招商项目,以组建中外合资公司方式运作。从日后补交政府土地出让金、通过股权转让融资等程序来看,它的运作是报社第一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商业化手段进行资本运作,成功开发房地产的范例。”

2000年10月10日,报社召开搬迁动员大会,要求有关部门从报社建设、发展大局出发,克服困难,做好搬迁工作。为建设新闻大厦,报社拆除西楼、东楼及地下车库,17个部门300多职工需分别搬到报社印务中心、和平里北京经济报大楼、大方家胡同及东方广场等地办公。

在设计方案审批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贾庆林同志亲自听取汇报。贾庆林说,北京的建筑应该博采众长,可以吸收一些欧式建筑风格;城市空间也是资源,有的建筑太矮了不好,高些更挺拔。同去的时任市规划委主任单霁翔、市建筑设计院院长朱小地认真落实指示,从而确定了如今新闻大厦的高度和外立面风格。

2001年4月7日,新闻大厦举行奠基仪式,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宣传部长蒋效愚,副市长汪光焘和北京日报社社长满运来、总编辑刘宗明及有关单位负责人一起挥锹奠基。

新闻大厦建设用地9600平方米,建筑风格体现了时代特色,与周边建筑相协调,设计方案遵循了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建成后,可以集办公、新闻发布、会议、住宿、展览、餐饮等于一体,将为首都新闻界、文化界、驻京中外新闻机构等提供一个现代化场所。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这项工程非常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并亲自审定设计方案,要求一定要优质、高效地把新闻大厦建成长安街上的精品工程,建成北京市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建筑。

2002年7月26日,新闻大厦结构封顶仪式在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举行。仪式由时任京报集团党组书记、社长朱述新同志主持。时任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赴朝同志出席了仪式。蔡赴朝充分肯定了北京日报社新、老领导班子的各项工作,强调新闻大厦的建成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北京日报广大同志的不懈努力。新闻大厦地理位置显要,大厦的建成为报社和北京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报社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希望大厦建成后,报社各项事业不断展现给世人新的面貌、新的风采。

2004年5月28日,本市新闻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新闻大厦正式投入使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编辑部进驻了五星级的新闻大厦,占据了22层新闻大厦其中的6层,首次全部实现了大平台的办公方式。

《北京日报》又经过2005年、2006年的几次改版调整,版面的改革和重新定位,直接推动了报道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内容分类日趋合理,突出了主流新闻,拓宽了报道领域,党报特色和导向功能不断强化,党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2011年1月1日,《北京日报》再次改版,工作日扩到20至24版。7月1日,《北京日报》历史上第一个“版面规范”问世。《北京日报版面规范》将《北京日报》版面划分为普通新闻版、专题新闻版、专副周刊和特刊四大类,分别制定标准规则,使得报纸的版式体现出庄重大气、简约精致、严谨规范、易读悦读的整体品位,彰显了主流大报的形象气质。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新闻采编中心显得格外漂亮。

新闻采编中心会议室。

编辑记者的工作平台。

智能化采编中心启用

建设一座崭新的、智能化的新闻采编中心,早在2006年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即将其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8月,京报集团并市委宣传部向市发改委递交《关于报审〈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闻采编中心项目申请报告〉的请示》。2007年9月,市发改委签发《关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闻采编中心项目核准的批复》,同意新闻采编中心在报社原址进行翻扩建:批准建设用地5505平方米,代征地2600平方米;采编中心建筑高度49.5米,总建筑面积39087平方米。

建筑设计由经过招投标程序确定的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和德国赛德建筑师事务所联合设计。建筑主体采用极简的设计理念,南侧因内部敞开办公采光要求而设计为弧面玻璃幕墙,内部重点突出,功能全面、实用。新闻采编中心不仅有国内最先进的报纸采编及检索平台,还建有视频会议室、网络直播间、数字图片网站、多功能报告厅等工作场所,更有绿色共享中庭、自助式咖啡吧、书吧、健身区、文化展廊等以人为本的休闲区域。特别是采用16米单跨大进深的建筑结构形式,这种无柱式敞开空间是为了适应新闻行业多变快捷的工作方式。

另外,项目结合地面绿化和设置下沉式花园,使地下的职工餐厅、保安宿舍等空间与室外空间相互连通,互为景观,使人虽身处地下,却犹如在地上的感觉,极大改善了地下室的视觉环境,提升了建筑的品位和空间上的趣味。智能照明、空调控制系统最大限度地使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

新闻采编中心在满足报纸采编业务的需求方面,已成为首都乃至全国报业具有象征和示范意义的业务办公楼,成为平面媒体办报专业化、办公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

2007年11月12日,新闻采编中心建设启动。经多方努力,报社拆除8层南楼。

2009年12月19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闻采编中心正式开工。时任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蔡赴朝出席开工奠基仪式。新闻采编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包括地上11层、地下4层,预计建设总投资4.87亿元。项目被列为北京市2009年重点建设工程。

2011年6月19日,新闻采编中心工程封顶仪式在工地现场举行。在三年工程建设中,新闻采编中心建设安全无事故,工程质量取得“结构长城杯”奖项。

2012年10月,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采编人员及行政、后勤人员陆续搬进这一智能化的采编中心办公。

作为报纸出版的坚强后盾,印刷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也迫在眉睫。1990年1月1日,崭新的激光照排系统替代了“铅与火”和手工作业,北京日报一步跨进了“光与电”的胶印时代。

2001年元月,北京日报社新建的大型印务中心正式投产。印务中心是按照当时国内一流、亚洲先进的印务基地标准设计的。在3万平方米的主厂房内,4组8台进口印刷机和附属设施,可以一次完成照排、制版、印刷、彩印以及邮发、装订等系列工序,自动化程度高,产能充足。

65年间,《北京日报》从一张只有4个版的报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多家子报子刊、在媒体融合中勇于创新、经营多元的现代化传媒集团。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