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北京日报》"长安街知事":3篇"10万+"献礼朱日和

2017-10-10 07:39 北京日报  

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刚摄

吴迪

北京日报

长安街知事副总监

小编揭秘

7月30日是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的大日子,在前后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连续推送了3篇“10万+”文章,刷爆全网。

7月29日晚,推送出阅兵预告后,知事团队迅速锁定了这次报道的两个议题——阅兵总指挥是谁?参与受阅将领是谁?

历次阅兵中这两项信息都会事先披露,但这次没有。困难可想而知,但“长安街知事”还是跑在了所有新媒体之前。

敬礼一刻,同步点击推送

前一天晚上,知事团队查阅比对了历次阅兵总指挥的信息,分析这次最可能的人选,最终预制了3个版本。从文字到配图,精度达到成稿标准。完事时已是次日凌晨3点。

“长安街知事”之所以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肯做预制新闻的“无用功”。

7月30日9点03分许,央视直播画面显示,时任中部军区司令员韩卫国上将亮相。2分30秒后,长安街知事《前天刚升上将的韩司令 今指挥朱日和阅兵》的报道推送发出。

有网友第一时间回复:“小编厉害,貌似没有一分钟就出了这篇好文。”“小编速度如我军神速”。

的确,电视直播也是9点07分推送了总指挥的滚动新闻,但只是一句话。这次推送全网领先,之后各媒体纷纷转发“长安街知事”的报道。毫无疑问,那一刻成就感爆棚。

挨个核对,独家首发将领名单

阅兵持续了1个多小时,直播的电视镜头中,所有方队领队只有中远景镜头。

推送完阅兵总指挥的报道,我们随即进入漫长的“看图听名”挨个儿核对环节。团队两位成员卫张宁、周经纬对着央视镜头,看看停停了3遍,才把28位领队将军的名字记录完整。

由于所有带队将领都是少将军衔,我们查阅了近七年晋升少将的将军名单,根据所属军种一一核对,确保准确无误之后,不仅制作了名单,还编配了履历。很快,又一篇文章《今天受阅的28位将军完整盘点》发送出去了。

留言赋诗,网友爱国情怀点燃

朱日和阅兵是对我国威、军威的一次集中展示,阅兵预告、总指挥揭秘和28位将军盘点三篇文章,短短时间都达到或超过“10万+”。对“长安街知事”团队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检阅和历练。文章发出后,网友留言如潮,如同一场爱国赛诗会,蔚为壮观,让人读了忍不住要为他们点赞。

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刚摄

吴迪

北京日报

长安街知事副总监

小编揭秘

7月30日是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的大日子,在前后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连续推送了3篇“10万+”文章,刷爆全网。

7月29日晚,推送出阅兵预告后,知事团队迅速锁定了这次报道的两个议题——阅兵总指挥是谁?参与受阅将领是谁?

历次阅兵中这两项信息都会事先披露,但这次没有。困难可想而知,但“长安街知事”还是跑在了所有新媒体之前。

敬礼一刻,同步点击推送

前一天晚上,知事团队查阅比对了历次阅兵总指挥的信息,分析这次最可能的人选,最终预制了3个版本。从文字到配图,精度达到成稿标准。完事时已是次日凌晨3点。

“长安街知事”之所以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肯做预制新闻的“无用功”。

7月30日9点03分许,央视直播画面显示,时任中部军区司令员韩卫国上将亮相。2分30秒后,长安街知事《前天刚升上将的韩司令 今指挥朱日和阅兵》的报道推送发出。

有网友第一时间回复:“小编厉害,貌似没有一分钟就出了这篇好文。”“小编速度如我军神速”。

的确,电视直播也是9点07分推送了总指挥的滚动新闻,但只是一句话。这次推送全网领先,之后各媒体纷纷转发“长安街知事”的报道。毫无疑问,那一刻成就感爆棚。

挨个核对,独家首发将领名单

阅兵持续了1个多小时,直播的电视镜头中,所有方队领队只有中远景镜头。

推送完阅兵总指挥的报道,我们随即进入漫长的“看图听名”挨个儿核对环节。团队两位成员卫张宁、周经纬对着央视镜头,看看停停了3遍,才把28位领队将军的名字记录完整。

由于所有带队将领都是少将军衔,我们查阅了近七年晋升少将的将军名单,根据所属军种一一核对,确保准确无误之后,不仅制作了名单,还编配了履历。很快,又一篇文章《今天受阅的28位将军完整盘点》发送出去了。

留言赋诗,网友爱国情怀点燃

朱日和阅兵是对我国威、军威的一次集中展示,阅兵预告、总指挥揭秘和28位将军盘点三篇文章,短短时间都达到或超过“10万+”。对“长安街知事”团队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检阅和历练。文章发出后,网友留言如潮,如同一场爱国赛诗会,蔚为壮观,让人读了忍不住要为他们点赞。

 

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战斗英雄李作成(左)。本报记者 叶用才摄

将军老照片,刷爆朋友圈

军改,是2016年头一件大事,举世瞩目。2016年元旦当日,陆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主官亮相,迅速聚焦了社会关注。

有职业追求的新媒体无不希望提供更为独特的新闻资源,以延伸受众阅读空间,于是,围绕军改人事调整的新闻战就此展开。

首任陆军司令李作成是此次军改的重要人物。这是一位战斗英雄,30多年前就驰骋于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战场,立功无数。他出任陆军司令的消息公开后,很多媒体都在解读他的履历、梳理过往的报道,素材趋于雷同,看上去,深做的空间不大。

“长安街知事”依托北京日报的报道资源,一直致力于把党报传统优势的新闻资源通过新媒体平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中,北京日报独有的历史资料,就是最独特的新闻资源。

30多年前,新闻媒体数量不多,而当时北京日报就曾派出摄影记者前往前线拍摄。作为战斗英雄,李作成必是镜头聚焦的重点人物之一。带着这样的预判,摄影部的同事仔细查找了北京日报图片资料库,果然找到了3张李作成在前线指挥训练和作战的照片。这3张照片十分珍贵,军史馆也不一定有留存,社会上更是罕见。因此,“长安街知事”就以陆军司令30年前战场照片亮相为主题,推送了一篇新媒体文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篇文章字数不多,主要围绕3张照片展开。在传统媒体上,我们习惯于用文字的多寡来衡量内容是否扎实。事实上,在参与新媒体报道之后,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判断:新闻报道的传播价值,在于有效信息的提供,谁能提供有价值且稀缺的信息,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3张照片,胜过千言。

特别纪念,给这名特别“合格”的党员

“热泪盈眶!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风骨!”

这是《特别纪念!俞正声出席 四任国家主席子女到场》一文推送仅几分钟后一位读者的留言。很感谢他,道出了“长安街知事”采写这篇报道的心声。

今年1月13日,王任重同志100周年诞辰座谈会在京举行。这位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和这样一次高规格的座谈会,不容错过。

“长安街知事”读者以年轻群体为主,这次座谈会属于时政新闻报道中较为“小众”的历史题材,从怎样的角度切入,用怎样的方式呈现,才能击中人心?这是我们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是鲜活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提升了文章的可读性,知事团队通过对家属的认真采访,用当代人的视角,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引起读者广泛共鸣,短短几天内收获了超过3000万次的阅读。

在这篇报道里,习惯了冷叙事的“长安街知事”,也很少见地直抒胸臆:

虽然王任重已经逝去近30年,可他似乎并没有走远。因为从他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民主生活会、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八项规定”,看到了那个年代的群众路线,看到了那个年代的“两学一做”,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家风,对什么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有了“画像”式的认识。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