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3 09:31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作者:李艺 廖翠翠
广西大学新生男女比例曝光,机械学院男生占了90.8%,商学院的女生最多
在选专业时,是什么想法让他们扎堆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李艺 实习生廖翠翠
核心提示
近日,广西大学公布了2017级新生数据。该数据显示,2017年该校的25个学院共录取了近7000名新生,男生占53%,女生占47%。其中,化学化工学院的男女比例最为平衡,接近1:1。而在机械学院,男生人数占了90.8%;商学院的女生最多,占比接近70%……新生男女的比例相较于别的学院就要悬殊许多。
对于校园男女比例这一话题,大概每一个上过大学的人都有不同的体会。那么,大学新生们在选专业时是怎么考虑的?是否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记者进行了采访——
故事 在性别比悬殊的专业读书是什么体验
关于一些性别比悬殊的专业,媒体报道过不少趣事,例如某工科系的男生为该系仅有的几位女生拉横幅送上节日祝福等。那么,身处性别比悬殊的专业,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小武是某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他所在班级一共有35人,只有1个女生。由于女生太少,男生们有时候会忘记女生的存在,举止变得很“放肆”。“夏天上课时教室没有空调,一次,遇到男老师上课,班上有个男同学觉得反正大家都是男的,就把上衣给脱了……结果那个被‘遗忘’的女同学看到后,特别不好意思,脸都红透了。”小武说,专业里男生多,女朋友不好找且不说,连开运动会都没有女生来当啦啦队。
广西大学新生男女比例曝光,机械学院男生占了90.8%,商学院的女生最多
在选专业时,是什么想法让他们扎堆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李艺 实习生廖翠翠
核心提示
近日,广西大学公布了2017级新生数据。该数据显示,2017年该校的25个学院共录取了近7000名新生,男生占53%,女生占47%。其中,化学化工学院的男女比例最为平衡,接近1:1。而在机械学院,男生人数占了90.8%;商学院的女生最多,占比接近70%……新生男女的比例相较于别的学院就要悬殊许多。
对于校园男女比例这一话题,大概每一个上过大学的人都有不同的体会。那么,大学新生们在选专业时是怎么考虑的?是否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记者进行了采访——
故事 在性别比悬殊的专业读书是什么体验
关于一些性别比悬殊的专业,媒体报道过不少趣事,例如某工科系的男生为该系仅有的几位女生拉横幅送上节日祝福等。那么,身处性别比悬殊的专业,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小武是某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他所在班级一共有35人,只有1个女生。由于女生太少,男生们有时候会忘记女生的存在,举止变得很“放肆”。“夏天上课时教室没有空调,一次,遇到男老师上课,班上有个男同学觉得反正大家都是男的,就把上衣给脱了……结果那个被‘遗忘’的女同学看到后,特别不好意思,脸都红透了。”小武说,专业里男生多,女朋友不好找且不说,连开运动会都没有女生来当啦啦队。
和小武不同,小覃则是某大学英语专业为数不多的几个男生。小覃是文科生,因为不喜欢师范类专业,所以选了“不算讨厌”的英语系。大学报到之后,小覃发现班上50多个同学,只有4个男生,刚好住满一个宿舍。“学院里举行篮球赛,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但是我们班连一支篮球队都凑不出来,只好以系为单位参加比赛。”小覃说。
小谢是某高职院校护理班的男生,全班只有2个男同学,这也让他从来不敢逃课,并受到了很多老师的“特殊照顾”。如果老师上课要提问,肯定是先找两个男生回答,然后才轮到女生,“每到提问的时候,我都怕自己回答不出来丢人”。老师的“特殊照顾”远不止这些,“去年圣诞节,英语老师给我们两个男生一人送了一个苹果,说我们是‘班宝’,要好好照顾我们。”小谢说。
数据 大学生选专业受父母影响最大
那么,新生是怎么选择专业的?会不会有人冲着那些好玩的“特殊待遇”来选择专业呢?记者随机调查了20名高考“过来人”发现,有12个人表示自己在选专业时,父母的意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6个受访者表示在选择专业时,完全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没有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在回答“是什么影响了父母给你选专业的看法”时,有19名受访者表示,父母首先考虑的是这个专业在未来的就业情况。
小西是某名牌大学软件工程系大二的学生,她在填报志愿时,就是听从了父母的意见。父母有一位同事的儿子比小西大几岁,念的就是这个大学相同的专业,毕业后去了上海工作,工资很高。小西的父母知道后,就上了心,小西的高考成绩不错,他们就直接让她选择了软件工程,因为这个专业“毕业出来以后好找工作”。
小西的语文成绩很好,也很爱阅读各类书籍,她之前比较倾向文科专业,但是父母觉得学类似的专业,毕业就等于失业,所以强烈反对她学文科。“他们当时跟我说,即使不学软件工程,也可以考虑金融类的专业,但是绝对不同意我去读什么中文系。”小西最终出于对未来的考虑,听从了父母的意见。
今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各地的741名高考“过来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74%的受访者表示高考后选专业受到家长建议、学长建议、媒体报道等影响,有42.6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当年选专业时遵循了父母意见。
想法 女生怕孤单不选男生多的专业
在面对记者提出的“在选择专业时,会考虑性别或是有类似‘女生就是应该学语言,男生就是应该学机械’的想法吗”问题时,绝大部分的受访者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就业前景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那么为什么有些专业性别比会如此悬殊呢?据记者了解,这是因为一些理工科的专业只招收理科生,而高中的理科班本就是男生人数占优,再加上有些女生处于兴趣爱好的考虑,导致一些专业女生少。而汉语言文学、英语等专业,情况也有些相似。
一些女性受访者表示,虽然一些机械类工程类的专业就业率很高,工资也不错,但是因为自己对这些专业“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没有考虑这些专业。还有些女性受访者表示,这些专业男生多,大学四年很难交到朋友,太孤单了,也没有选择。而几位就读于文科专业的男生表示,他们当初选择专业时,虽然也考虑到了就业率、男女比例等情况,但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文科班一直都是女生多,习惯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某些行业在就业时的性别歧视,也影响了学生选择专业。今年大二的萱萱读的是金融学专业,她在填报志愿时,父母希望她填报与航天相关的专业,而她自己也觉得以后从事科研工作很不错。但是在听到“过来人”的一些经历之后,萱萱放弃了这个想法。
萱萱告诉记者,她有一个邻居家的姐姐,毕业于某大学的航天材料专业,但是最终去了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工作,因为她发现用人单位在同样的条件下,更倾向于录用男生。“那个姐姐说,当时,一个专业成绩第一名的女生和一个成绩中等的男生一起去应聘,结果女生落选了。所以她劝我说,如果我不是特别出类拔萃,还是选择其他专业比较好。”萱萱说,她的父母听了那位姐姐的意见之后,经过综合考虑,让她选择了现在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