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读图>图话中国

54年钻山越水:长白山脉的“暖心小火车”

2017-10-13 09:36 新华网  

高铁、动车、城际列车缩小了城市间的距离,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但在某些区域,慢车依然是当地居民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吉林省东北部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趟列车:硕大的火车头牵引着6辆绿皮硬座车厢,以最快80千米/小时的速度,钻山越水,见站就停。这趟列车就是沈阳铁路局吉林客运段的吉林至图们4343/4344次列车,目前是吉林市到图们段的唯一一列绿皮火车,从1963年开行至今,已安全行驶50多年,被沿线百姓称为“暖心小火车”。

4343/4344次列车运行区段处于长白山脉,沿线环山绕水,因当地多数山村地处大山深处,公路交通十分不便,所以这趟“小火车”,成了沿线居民日常出行和贩卖自产山货农产品的主要交通工具。“小火车”全程运行401千米,途中停靠13个车站,6个乘降所,包括吉林、江密峰、天岗、六道河、老爷岭、小姑家、蛟河、白石山、黄松甸、黄泥河、敦化、大石头、哈尔巴岭、安图、茶条沟、榆树川、朝阳川、延吉、图们。最低票价一元(儿童票),成人二元,全程票价30.5元。因为老爷岭、六道河等乘降所不设售票处,列车员在车上为上车旅客办理补票。

由于车上的旅客行李都较笨重,列车员要经常帮助旅客搬运行李。

高铁、动车、城际列车缩小了城市间的距离,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但在某些区域,慢车依然是当地居民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吉林省东北部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趟列车:硕大的火车头牵引着6辆绿皮硬座车厢,以最快80千米/小时的速度,钻山越水,见站就停。这趟列车就是沈阳铁路局吉林客运段的吉林至图们4343/4344次列车,目前是吉林市到图们段的唯一一列绿皮火车,从1963年开行至今,已安全行驶50多年,被沿线百姓称为“暖心小火车”。

4343/4344次列车运行区段处于长白山脉,沿线环山绕水,因当地多数山村地处大山深处,公路交通十分不便,所以这趟“小火车”,成了沿线居民日常出行和贩卖自产山货农产品的主要交通工具。“小火车”全程运行401千米,途中停靠13个车站,6个乘降所,包括吉林、江密峰、天岗、六道河、老爷岭、小姑家、蛟河、白石山、黄松甸、黄泥河、敦化、大石头、哈尔巴岭、安图、茶条沟、榆树川、朝阳川、延吉、图们。最低票价一元(儿童票),成人二元,全程票价30.5元。因为老爷岭、六道河等乘降所不设售票处,列车员在车上为上车旅客办理补票。

由于车上的旅客行李都较笨重,列车员要经常帮助旅客搬运行李。

每年春秋两季,这趟“暖心小火车”极为热闹,挑筐的、背篓的,大家三五成群,到山里挖野菜、采蘑菇、摘果子、捡核桃,沿线的村民,则挑着自家种的瓜果蔬菜到城市里换钱。有人说,这趟列车是不少沿线居民的“生命线”,也是城市居民到山里亲近自然的“捷径”。2016年,这趟不起眼的“小火车”运送旅客约64万人。

在这群进山的队伍里,采摘高手“大杨”颇有名气。“大杨”真名杨洪芝,今年66岁,住在吉林市。她说,9月下旬是挖小根蒜和“婆婆丁”的季节,这不,早晨上车到小姑家站,下午返程,大半天时间,收获不小。回程路上,“大杨”通常会在车上处理“战利品”,有的晚上直接拿到市场上卖,有的回家要继续加工,“这一天的收获,预计能卖上一百块钱左右,又赚钱又锻炼身体,多好。”

68岁的李义林和65岁的老伴潘云凤住在小姑家村,9月28日下午,老两口乘坐4344次列车到吉林市给姐姐送玉米,早上乘坐4343次列车回家,单程每人5元。李义林说,每周至少都要坐一趟车,无论买生活用品还是看病办事,乘它去蛟河,3元的车票,半个小时就到,当天能往返。潘云凤说,最怕的事就是因为天气等原因这趟车临时停运,想出门,就要走五公里路到其他村子坐车。“村子里现在有700来人,大家都很依赖这趟火车。”

“煎饼”是当地村民“放山”采山货的必备干粮,没吃早饭的村民正在以“煎饼”充饥。

61岁的吉林市民车颜君女士对这趟列车很有感情,十多年前还没退休时,这车就是她上下班的“通勤车”。退休后,她常乘坐这趟车去蛟河看亲人,最近哥哥病重,她每天早上搭乘这趟火车去蛟河市照顾他,下午返回。她说,从吉林市到蛟河有动车,20分钟抵达,但如果每天乘坐,还是有点经济负担。“这趟车很便宜,列车员打扫得也很干净,喜欢它还因为它的慢节奏能让人放松下来,看着沿线的风景和上上下下的村民,心情很愉悦。”

早起乘车的年轻人一般都是通勤赶去上班,一位年轻的姑娘正在车上整理头发。

除了周末和寒暑假,每天早上6:30左右,姚俊艳和几位同事都会准时出现在这趟列车上。他们是天岗镇中心校的老师,每天早上,这趟列车就像他们的“大公交”,花上四五十分钟,4元钱,就能到单位。姚俊艳乘坐这趟车已经有35个年头,她说,上学时它是“校车”,上班后它是“班车”,现在高铁、动车越来越多,她很担心这趟“小火车”被取消,不仅自己和同事上班不方便了,还有很多林场职工、沿线村民的出行都会成为大问题。

列车长菅福林今年已经56岁了,99年就曾担任这趟车的列车长,后来调到其他线路,心里一直惦念这趟车上的旅客,幸运的是,两年前,他又被调了回来。他说,这趟车不仅被老百姓深深喜爱,列车乘务人员也乐在其中。虽然设施比高铁、动车差,但大家把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冬天把车厢烧得暖暖乎乎,看着旅客每天搭乘这趟列车去学习、休闲、谋生,久了,都成了“老熟人”,很温馨。

热水壶上锁是为了防止异物掉入,影响乘客健康。

从吉林开往图们的4343次列车早上6:35发车,每天提前40分钟,列车乘务人员就做起准备。这趟列车烧水还是传统的锅炉模式,一般车刚开,水就烧开了。烧开的热水,还在用人力灌装的方式供应,每隔1.5—2小时,供水员往每节车厢的热水箱加一次水。

目前,这列“暖心小火车”仍一如既往地穿行在山林之间,见站就停,人见人爱……(文/李竹青 图/史磊)

(责任编辑:余璐)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