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4 13:12 河北日报
出阜平县城,沿382省道西行十几公里,便是天生桥镇南栗园铺村。在村子北部,占地700亩的阜平县现代食用菌产业核心区(以下简称核心园区)内,高大崭新、苫盖着遮阳网的一座座现代化香菇种植大棚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正值出菇时候,龙王庙村村民李春平雇了三个帮手,仍然感觉忙不过来。李春平腿有毛病,曾经做过手术,除了种地,一直找不到适合的营生,直到2015年,他家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他承包了三个大棚,年底一算账,纯赚四五万元。
“食用菌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可以解决贫困群众短期增收致富问题。”阜平县扶贫办主任陈业铭介绍说,该县因地制宜,根据自然禀赋、气候条件,把食用菌作为脱贫支柱产业,制定了“一核四带、百园覆盖”的食用菌产业总体规划,以嘉鑫种植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在天生桥镇南栗园铺村、龙王庙村规划建设了核心园区,辐射带动龙泉关镇骆驼湾、顾家台两个分园区,并按照“政府+银行+企业+基地+农户+保险”的“六位一体”模式,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产业。
2016年3月,核心园区一期工程、250多个大棚建好。政府动员贫困户种植香菇,天天宣传,并带领大家参观。可结果却出乎意料,像李春平一样,许多群众一没钱、二怕赔,还是不敢种植。
出阜平县城,沿382省道西行十几公里,便是天生桥镇南栗园铺村。在村子北部,占地700亩的阜平县现代食用菌产业核心区(以下简称核心园区)内,高大崭新、苫盖着遮阳网的一座座现代化香菇种植大棚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正值出菇时候,龙王庙村村民李春平雇了三个帮手,仍然感觉忙不过来。李春平腿有毛病,曾经做过手术,除了种地,一直找不到适合的营生,直到2015年,他家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他承包了三个大棚,年底一算账,纯赚四五万元。
“食用菌种植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可以解决贫困群众短期增收致富问题。”阜平县扶贫办主任陈业铭介绍说,该县因地制宜,根据自然禀赋、气候条件,把食用菌作为脱贫支柱产业,制定了“一核四带、百园覆盖”的食用菌产业总体规划,以嘉鑫种植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在天生桥镇南栗园铺村、龙王庙村规划建设了核心园区,辐射带动龙泉关镇骆驼湾、顾家台两个分园区,并按照“政府+银行+企业+基地+农户+保险”的“六位一体”模式,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产业。
2016年3月,核心园区一期工程、250多个大棚建好。政府动员贫困户种植香菇,天天宣传,并带领大家参观。可结果却出乎意料,像李春平一样,许多群众一没钱、二怕赔,还是不敢种植。
为了打消人们顾虑,阜平县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县财政出资成立惠农担保公司提供担保,银行给予每户5万元至10万元的贴息贷款;上农业保险,政府补贴60%保费;第一年免大棚租金……李春平这才下定决心,贷款10万元,搞起香菇种植。
走在核心园区内,只见养菌车间、制棒车间、质量检测中心、保鲜库等配套设施齐全,“老乡菇”的品牌标志随处可见。嘉鑫种植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齐建利说,园区以企业为龙头,采取统一建棚、统一品种、统一制袋、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栽培管理的“六统一分”运作模式,种植、销售、加工一条龙。“产业中的技术、资本、设备等密集部分由公司承担,管理、采摘等劳动密集部分由农户来做,农户把主要心思放在棚内就行了。”
“前四茬菇,除去租棚、菌棒、人工等成本,就赚了四五万元。剩余两茬菇,如果不出问题的话,还能再赚两万元。”在龙泉关镇顾家台食用菌产业园内,看着大棚内的香菇长势良好,乔玉云的心里比去年更踏实。“要不是有农业保险兜底儿,我也没这么大胆儿,一下租四个大棚。”
乔玉云家2015年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贷款5万元租赁了一个大棚。由于管理不善,刚出完第一茬菇,菌棒就烂了近一半。让他庆幸的是,他参保的“食用菌成本损失险”,既保障灾害事故造成的产量损失,又保障市场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
乔玉云算了一下账:每个菌棒保险金额3元、保费0.21元。按照政府补贴60%、农户承担40%的比例,每个菌棒自己只需缴纳保费0.084元。一个大棚2.1万个菌棒,损失9000个菌棒,保险公司赔偿了9000元。最终,一个大棚仍纯赚上万元。“今年,将人工、水电等成本计入,每个菌棒的保额提高到了4元。虽然租赁了四个大棚,但我心里更有底了。”
在龙泉关镇顾家台村村委会的东部高岗上,有一间崭新的瓦房,门口挂有“金融工作室”的牌子。中午回家路过这里,乔玉云说:“办理贷款和保险,把相关资料备齐,交到这里,不出十天半月就办下来了。”
“金融资本缺乏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县金融办主任杜金利介绍说,为此,阜平建立起县金融服务中心、乡(镇)金融工作部、村金融工作室构成的三级金融服务网络,覆盖全县13个乡镇、209个村,真正打通了金融进入农村的通道。
“农民群众创业有贷款,经营有保险,服务有网络,大大增强了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杜金利说。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6年底,阜平全县已建成百亩以上食用菌园区46个,建成食用菌大棚3300余座,种植农户年人均增收6028元。(记者 林凤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