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地安门附近多皇家后勤 邓小平在此度过人生最后20年

2017-10-16 11:31 北京日报  

老北京曾是皇城,天子坐镇,造就龙脉之气。

由北至南的中轴线也因此有了“地龙”的称号。

从钟鼓楼到永定门,沿途经过的城门、建筑,无一不是经典之作。

它们当中,有些矗立多年,今日成为北京城的热门景点;也有一些,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迫拆除。

然而,古迹不在,历史仍存,这些珍贵的建筑值得多年之后再次被人们提起。

例如,皇城四门之一的——地安门。

在景山上看中轴线 

皇城北门地安门

作为明清时皇城的北门,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景山以北,鼓楼以南。它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与皇城南门天安门相对应,取“天地平安、风调雨顺”之意。

地安门城楼共有三个门洞,中间门道设置朱红色大门,为皇帝专用,平时关闭。左右两侧门洞供路人通行,两旁则为侍卫用房。

皇帝北上领军出征、巡视天下,或到地坛祭地、颐和园消夏,都是出地安门而达。

相传,地安门的门墩是黄金制作,为此什刹海地区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金门坎儿,金门墩儿,机灵鬼儿,透亮碑儿。”这“金门墩儿”指的就是地安门。

1954年的地安门

从明代开始,地安门以南就是皇城禁区,百姓不得入内。住在北城的大臣上朝需要通过地安门进宫,但进门之前必须下马整冠,如果在皇城中扬鞭跃马,就是犯了“欺君之罪”,会受到惩治。

老北京曾是皇城,天子坐镇,造就龙脉之气。

由北至南的中轴线也因此有了“地龙”的称号。

从钟鼓楼到永定门,沿途经过的城门、建筑,无一不是经典之作。

它们当中,有些矗立多年,今日成为北京城的热门景点;也有一些,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迫拆除。

然而,古迹不在,历史仍存,这些珍贵的建筑值得多年之后再次被人们提起。

例如,皇城四门之一的——地安门。

在景山上看中轴线 

皇城北门地安门

作为明清时皇城的北门,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景山以北,鼓楼以南。它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与皇城南门天安门相对应,取“天地平安、风调雨顺”之意。

地安门城楼共有三个门洞,中间门道设置朱红色大门,为皇帝专用,平时关闭。左右两侧门洞供路人通行,两旁则为侍卫用房。

皇帝北上领军出征、巡视天下,或到地坛祭地、颐和园消夏,都是出地安门而达。

相传,地安门的门墩是黄金制作,为此什刹海地区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金门坎儿,金门墩儿,机灵鬼儿,透亮碑儿。”这“金门墩儿”指的就是地安门。

1954年的地安门

从明代开始,地安门以南就是皇城禁区,百姓不得入内。住在北城的大臣上朝需要通过地安门进宫,但进门之前必须下马整冠,如果在皇城中扬鞭跃马,就是犯了“欺君之罪”,会受到惩治。

在地安门城楼的东西两侧,则各建有一座二层的雁翅楼。该楼有黄琉璃瓦覆顶,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清朝时期,这里是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的公署和皇城后卫哨所。

复建后的地安门雁翅楼西侧 来自北京晚报

复建后的地安门雁翅楼东侧 来自北京晚报

历史上的地安门和雁翅楼,见证了诸多皇城风雨。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纷乱之中,慈禧太后换上农妇的装束,在夜深人静时分,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出地安门、经过雁翅楼,再出德胜门,途经阳坊、怀来、宣化等地远逃至西安避难。

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国民军队驱出皇宫时,也是由地安门离开皇城,到其父载沣的醇亲王府暂时居住。

皇帝沦为傀儡之后,许多太监无处安身,便暂住于雁翅楼内。尽管楼宇已很破旧,但对于一时无处安身的太监们来说,还算一处不错的栖身之所。

皇宫的“后勤办”

围绕着地安门,附近的街巷同样蕴藏着不少故事。

明清两朝,地安门附近设置了许多为皇家服务的部门。

例如,在地安门内大街的东侧,是一条名为黄化门的小街,这里原来是皇宫后勤的集中之地。明代,街南设有管理制造王公冠冕、龙袍的尚衣监;街北设有专门办造各宫用的帘子、地毯等物品的司设监。

离黄化门街不远的吉安所胡同则设有司礼监,专门掌管内外奏章、门禁、供应等皇宫事务。

清朝,妃嫔以上丧仪由内务府请旨施行,贵人以下则由吉安所安葬。因此宫眷薨逝后,以衾被从宫中裹出,就在此殡殓。

地安门一带的老城区 

另外,地安门附近也是一些宫嫔、太监居住的地方。

黄化门街的19号,是清末大总管李莲英的住宅。在黄化门街的中段,有一条向南的胡同,名为“碾子胡同”,曾是为皇宫服务的勤杂人员的聚集地。

地安门内大街东侧的最北端,是安乐堂胡同,明代这里安置着无权势、重病垂危的太监。

明代刘若愚在《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中提到:

安乐堂在北安门里,掌房官一员,掌司数十员。凡在里内宫,及小火者,有病送此处医治。痊可之日,重谢房主,消假供职。如不幸病故,则各有送终内官,启铜符出北安门,内官监给棺木,惜薪司给焚化赀,抬至净乐堂焚化。

清代,这里居住着年老的宫嫔。

对比今日,这里大致相当于一个“养老院”了。

而在地安门内大街的西侧,最为著名的当属米粮库胡同。 

明清两代,这里是存放皇粮的地方,清末以后,仓库荒废就成了宅院。但您可别小瞧它,辅仁大学校长陈垣、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国文大师胡适、为北京城作过突出贡献的梁思成和林徽音夫妇,他们都曾在这里居住。

更为人熟知的,一代伟人邓小平,晚年在这里度过了整整20个春秋。

2009年7月29日12时30分,邓小平夫人卓琳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30日,各界人士送花圈到米粮库胡同的卓琳家中表达哀思。

穿过米粮库胡同,就到了同样为人熟知的恭俭胡同。明清时期,这里设有内官监,主要掌管采办皇帝所用的器物,如围屏、床榻、桌柜等。

夏日皇宫防暑降温,离不开冰块,而这里就有一座专供皇家储冰用的“恭俭冰窖”。

恭俭冰窖

除此之外,从前的营造库、米盐库、油漆作、外铁作、婚礼作、神木厂、铸钟厂、蜂窝厂、马鞍房、琉璃局现在大都成为民居。

如今能找到的仅有油漆作胡同,位于恭俭胡同北端附近,溥仪很敬重的英语老师庄士敦就曾居住在油漆作1号。

地安门复建之争

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城楼古建永远留在了历史的记载中。

1954年底1955年初,为了疏导北部城区的交通,地安门和东侧雁翅楼被拆除。1999年,在改进平安大街时,西侧雁翅楼也被拆除。

原本,因为一些社会名流对拆除地安门反映强烈,政府许诺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木柱、木柁、木檩都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统统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北门内原样移建一座地安门。

然而不幸的是,后来天坛内发生火灾,堆垛在那里的木料全部化为灰烬,移建地安门之事也泡了汤。

2011年,文物部门的相关人士经过审慎的讨论和考察,最终决定不再复建地安门。

好在地安门内大街马路两侧还保留着明代皇城内的残墙。

随着什刹海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2006年,这两段古城墙重新与大家见面。

古城墙的修复 来自北京晚报

2012年2月,地安门雁翅楼也启动了复建工程,全新亮相的雁翅楼虽非“原貌重现”,却给中轴线上新添了一处古韵地标。

2015年,中国书店在此开办24小时古籍书店,这里又成了爱书人士必去的景点之一。

2015年7月20日,由北京老字号文化企业中国书店经营的24小时实体书店正式开门迎客。

就在前不久,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光顾了这里,还购买了诗词格律、毛笔常识,以及介绍北京街道和风俗的图书。

几百年来,以紫禁城为中心的北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条中轴线上更是发生了数不清的故事、见证了一段段历史。

走进深幽的胡同,一座座形状各异的四合院错落有致,遗弃在路边的石磨、砖瓦,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都说那皇城之内充满着悲欢离合,而在宫墙之外的这些院落,牵扯各种宫廷事宜的地方,又何尝不是呢?

下次重走地安门大街,繁华之外,这些胡同巷子也值得仔细转一转呀!

北京有金漆的雕龙、琉璃的影壁,有盘着核桃、提笼架鸟的老大爷,也有“吃了吗,您呢?”的亲切问候。

天生的京片子让北京人爱说也能说,谈古论今就没有咱北京爷们搭不上的话茬儿。

北京,这一座说不尽道不完的城,王侯将相也罢,市井小民也好,都是北京历史的创造者,亦或是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者。

带着您的京腔京韵、古道热肠,文字、图片、影音形式不拘,我们在这里砌上一壶上好的茉莉花茶等着您。只要别我说前门楼子,您说胯骨轴子就好。

(责任编辑:乔立远)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