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财经>金融

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让现代农业尊享“金融套餐”

2017-10-20 16:10   

两大平原是中国的大粮仓,黑龙江垦区是全国现代大农业的引领者。近五年来,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紧抓两大平原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契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全力支持现代大农业升级,成为助力黑龙江垦区发展的金融“旗舰”。截至去年年末,该行县域贷款增速50.88%,居全国农行首位;今年上半年,农户贷款新增43亿元,新营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8789个,贷款余额及增量均居全国农行系统前列。

为全面提升垦区金融服务水平,黑龙江分行与农垦总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推出“集团统贷统还、资金按项目使用、土地收费权质押、风险垦区兜底”服务模式,累计向北大荒集团授信128亿元;以服务垦区全产业链为导向,对垦区13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累计投放贷款120亿元。同时,积极构建垦区专属服务体系,在省分行本部设立“农垦业务单元”,将直属支行升格并更名为“农垦分行”,组织召开垦区专属产品推介会,全面对接垦区金融需求。

两大平原现代农业改革试验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黑龙江省站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前沿。黑龙江分行针对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的实际,主动开展产品创新和制度设计,与省财政厅合作开办种粮大户财政贴息奖励贷款业务,与中保财险合作推出履约保险农户贷款业务。目前,该行已在12个县域试点行投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3.6亿元,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7万户,其中专业大户贷款余额占比位居全国农行前列。

此外,2015年以来,黑龙江分行积极搭建银政合作平台,与省内14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全部实现对接,助力粮食生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共授信33.39亿元,已投放7.78亿元。同时,出台支持黑龙江省“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信贷服务方案,为“藏粮于地”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两大平原是中国的大粮仓,黑龙江垦区是全国现代大农业的引领者。近五年来,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紧抓两大平原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契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全力支持现代大农业升级,成为助力黑龙江垦区发展的金融“旗舰”。截至去年年末,该行县域贷款增速50.88%,居全国农行首位;今年上半年,农户贷款新增43亿元,新营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8789个,贷款余额及增量均居全国农行系统前列。

为全面提升垦区金融服务水平,黑龙江分行与农垦总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推出“集团统贷统还、资金按项目使用、土地收费权质押、风险垦区兜底”服务模式,累计向北大荒集团授信128亿元;以服务垦区全产业链为导向,对垦区13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累计投放贷款120亿元。同时,积极构建垦区专属服务体系,在省分行本部设立“农垦业务单元”,将直属支行升格并更名为“农垦分行”,组织召开垦区专属产品推介会,全面对接垦区金融需求。

两大平原现代农业改革试验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黑龙江省站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前沿。黑龙江分行针对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的实际,主动开展产品创新和制度设计,与省财政厅合作开办种粮大户财政贴息奖励贷款业务,与中保财险合作推出履约保险农户贷款业务。目前,该行已在12个县域试点行投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3.6亿元,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7万户,其中专业大户贷款余额占比位居全国农行前列。

此外,2015年以来,黑龙江分行积极搭建银政合作平台,与省内14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全部实现对接,助力粮食生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共授信33.39亿元,已投放7.78亿元。同时,出台支持黑龙江省“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信贷服务方案,为“藏粮于地”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黑龙江分行还积极构建“三农”服务“互联网+”生态圈,打造“物理网点+自助设备+惠农服务站+电子银行+流动客户经理组”五位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截至目前,该行发放惠农卡超过500万张,代理各类涉农项目474个,“金穗惠农通”工程行政村覆盖率97%,县域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客户190万户。

北安支行助力现代大农业“领跑”

入伏后的黑龙江北安市,酷热难耐,与此相映的是北安市赵光镇前进村蔬菜出口的热烈场面,以色列番茄、无刺黄瓜、彩椒及日本圆葱、胡萝卜等从黎明开始装车,天一放亮,100多辆运菜车驶向边境口岸黑河,发往俄罗斯。该村是北安市政府联手农业银行北安市支行打造的对俄蔬菜出口基地之一。2016年,当地农行向370户对俄蔬菜出口基地种植农户发放贷款2450万元,占出口基地贷款额的78%。

助力对俄蔬菜出口基地发展仅是北安市支行“强行”助力“强县”服务“三农”模式的一个侧面。近年来,在该行的鼎力支持下,北安市现代大农业、新型城镇化建设及特色农业建设领跑全省,是全省十强县(市)之一。“强县强行”比翼齐飞,该行也一直位列全省农行“十强”县支行。

北安市支行近年累计投放各类农贷12亿元,有力促进了全市现代大农业的高速发展与转型。截至2016年底,全市创建绿色食品产地36万亩、无公害产品产地118万亩,建设了5.5万亩的“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300个。同时,该行在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调整信贷支持方向,去年助力全市玉米种植调减到15万亩,蔬菜种植增加到1.5万亩,水稻种植增加到1.8万亩。该行投入专项资金扶持土地流转,大力推进现代大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鸡西分行借力“政府增信”扶持黑木耳产业

“像我这岁数的,没有其他技术,没有出路。现在,农行和政府联手为我们提供贷款和技术,我有信心过好生活。”说这话的是鸡西市梨树区煤矿的一位56岁下岗分流工人杜德胜。2014年,所在煤矿关停后,他成为第一批下岗分流人员。今年,他响应区政府号召,转行种植黑木耳,春节过后,他通过“政府增信”模式顺利从当地农行获得10万元专项贷款,用于种植黑木耳。

“政府增信”,点燃了下岗工人的希望;农行增贷,提振了传统产业转型的信心。鸡西地区地理资源优越,适宜菌类生长,也有较长的黑木耳种植历史。近年来,鸡西市政府开始将下岗人员往黑木耳种植行业上引领。下岗工人从事种植业,贷款最大的困难除抵押物不足外,再有就是缺少政府部门的直接参与和约束。2017年初,在深入调研协商基础上,农业银行鸡西分行与梨树区委区政府签订“农户贷款业务合作协议”,联手推出由梨树区政府出资成立“风险补偿金”、农行办理“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木耳种植户”模式的贷款业务。根据协议,区委区政府出资“风险补偿金”为100万元,农行按照一定比例规模扩大投放专项贷款;区政府出资成立的风险补偿基金账户在农行开设专户,接受农行监管。

截至目前,鸡西市六区三县政府部门陆续与农行开展此类业务合作,全市200户下岗人员通过“政府增信”模式获得贷款支持。

农民热购“大农机”

7月的黑龙江,2亿亩耕地翠染。在“祖国大粮仓”,黑龙江省的种粮大户们当下最期盼的是什么?

“当然是开着自己的大农机去收割。”7月15日,记者打通黑龙江农垦九三管理局七星泡农场的种粮大户王洪军的电话,他告诉记者,去年8月初他就实现了夙愿。

王洪军去年在农行贷款100万元,购买了价值166万元的中美合资生产的迪尔S660型自走式收获机。他是使用农行最新贷款方式——“大农机贷款”第一个购买大农机的农户。王洪军自有耕地750亩,只够这台大农机一天的作业量,在完成自家的收割后,去年他用新购买的大型收割机在内蒙古收割小麦和油菜,每天能收割40-50垧地,日净利润在1.2万元左右。他说,农场有很多像他一样的种粮大户利用新购的大农机到外省去赚钱。

“我早就想更换一台大农机,可就是贷不到款。农行‘大农机贷款’帮了我的大忙。”在“两大平原”,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大农机贷款”新政,圆了像王洪军一样种粮大户们的购机梦。

九三管理局是全国旱作农业的排头兵,全局农机作业率近100%,农机具更新换代数量大、频度快。近年生产的新型大农机安装卫星定位和自动导航系统,具有精密播种、变量施肥、即时测产等功能,极大减轻了农户的劳动负担,有效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新型大农机一般都在二三百万元,由于农户缺乏较多固定资产,实行抵押担保一直是个难题。

去年以来,黑龙江分行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及近年农机更新情况,结合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在九三支行试点推出助农购置大农机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业务,即“大农机贷款”,重点投放现代化农场,选择与实力强、信誉好的经销商进行合作,采取经销商保证担保方式发放农机贷款。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投放“大农机贷款”502笔、金额近亿元。(农行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朱江)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