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十九大专题报道

那些最早接触十九大报告的外国人 他们有话说!

2017-10-20 14:11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十九大新闻中心向参会记者提供中、英、法、西、日、俄、德、阿、葡、朝、越、老共计12种文字的十九大报告稿。此次,外文十九大报告背后,也凝聚了外国专家校译的心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首次邀请外籍专家参与党代会报告外文版译校工作,他们成为最早看到十九大报告的外国人。

这些外国专家中,有些人是以“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初衷参与进来,更多人则是通过十九大报告的校译工作,看到了一个更加清晰、真实的中国梦。

英文专家桃李在北京接受采访(10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英文专家桃李希望能够帮助更多英语国家的人理解十九大报告,作出自己微小的贡献。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十九大新闻中心向参会记者提供中、英、法、西、日、俄、德、阿、葡、朝、越、老共计12种文字的十九大报告稿。此次,外文十九大报告背后,也凝聚了外国专家校译的心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首次邀请外籍专家参与党代会报告外文版译校工作,他们成为最早看到十九大报告的外国人。

这些外国专家中,有些人是以“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初衷参与进来,更多人则是通过十九大报告的校译工作,看到了一个更加清晰、真实的中国梦。

英文专家桃李在北京接受采访(10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英文专家桃李希望能够帮助更多英语国家的人理解十九大报告,作出自己微小的贡献。

 

阿拉伯文专家叶海亚在北京接受采访(10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外籍专家参加报告翻译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种高度自信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公开透明态度的体现。“我很欣赏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仅包括中国人的中国梦,也包括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阿拉伯文专家叶海亚说。

 

俄文专家凤玲在北京接受采访(10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俄文专家凤玲说,翻译工作开始的第一天,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报告蕴含的能量滋润着我”。

 

西班牙文专家何力鸥在北京接受采访(10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十九大报告在整体和细节上都体现出一种平衡”,西班牙文专家何力鸥说。“理念清晰,充满决心、公正和勇气。”

 

德文专家吕宁在北京接受采访(10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德文专家吕宁说,“十九大报告里有对实现中国梦的部署以及中国梦由哪些方面构成进行了具体描述。”

 

法文专家福佩吉在北京接受采访(10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要做实事的党、想要发展前进的党。”法文专家福佩吉说。

 

葡萄牙文专家拉法埃尔在北京接受采访(10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葡萄牙文专家拉法埃尔表示,“这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五年一次最重要的盛会,大会和报告体现出稳定、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将会为世界带来安全与稳定。”

 

老挝文专家拉姆恩·乔维吉在北京接受采访(10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老挝文专家拉姆恩·乔维吉说,“共产党就是人民的党,立党为民、一切从人民出发。”

 

日文专家岩崎秀一在北京接受采访(10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我深深感受到,五年来中国最大变化之一是在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日文专家岩崎秀一说。

参考资料:新华社

(责任编辑:贾文婷)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