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3 12:22 人民网 作者:贾文山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报告既体现中国情怀,又胸怀人类关切,蕴含着对未来发展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把握、洞察和先见。
笔者认为,十九大报告既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征程上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光芒的“灯塔”,又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实施方略的“路线图”。
各行各业都能够从报告中找到与自己紧密关联的论述,得到前所未有的启发和鼓励。报告不仅给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发展绘制了更清晰、更可行的蓝图,而且对于迷失方向的国际社会注入了新的希望和信心。
笔者细读报告,感受颇深的是
“现代化”“中国化”等概念多次出现在十九大报告中。其中,据统计,在10月18日
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的媒体直播全文中,“现代化”出现了47次。
报告指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笔者认为,
报告重点关切的是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
需要更进一步的中国化。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首先应该始终在中国占据主流和主导地位,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报告既体现中国情怀,又胸怀人类关切,蕴含着对未来发展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把握、洞察和先见。
笔者认为,十九大报告既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征程上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光芒的“灯塔”,又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实施方略的“路线图”。
各行各业都能够从报告中找到与自己紧密关联的论述,得到前所未有的启发和鼓励。报告不仅给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发展绘制了更清晰、更可行的蓝图,而且对于迷失方向的国际社会注入了新的希望和信心。
笔者细读报告,感受颇深的是
“现代化”“中国化”等概念多次出现在十九大报告中。其中,据统计,在10月18日
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的媒体直播全文中,“现代化”出现了47次。
报告指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笔者认为,
报告重点关切的是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
需要更进一步的中国化。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首先应该始终在中国占据主流和主导地位,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报告指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笔者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应该主导我国
经济、政治、法治及其它各个领域的基本现代化或后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围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报告指出,应该“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
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
笔者认为,十九大报告就中国的理论创新发展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国文化和现代文化这三种文化的“
磨合期”上升到“
融合期”,从而推动中国成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而且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重大战略作出了全面细致的论述和策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笔者认为,
十九大报告里对“
社会主义现代化
”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保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己定义的,自己构筑的,自己享有的,并兼济天下的民族复兴。只有这样,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做到不仅给中国带来福祉,而且启迪全人类。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笔者认为,十九大召开之际,中国正在开启更深入的改革和开放,随着“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推进,我国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模式必将产生新的影响力,感召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特别推荐:
关于十九大报告,你必须知道的“关键词”
(一)十九大报告体现"四个新": 标注历史坐标 贡献中国智慧
(二)引领“新时代”航向:学者看十九大报告如何体现“新”意
(三)十九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宣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