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国际>今日热点

英媒称中国留学生渴望回国:忧跟不上中国速度被抛在后面

2017-10-23 06:53 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0月23日报道路透社10月17日刊登文章,题目为《中国年轻女子海外逐梦,但渴望回国》。文章摘编如下:

左爱宁(音)一直在奋斗,一直在做计划。

她在中国东北的长春读的高中,由于成绩优异,被北京的一所有名的经贸大学提前免试录取。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拿到商业英语学位毕业后,她开始做下一个计划。

左爱宁梦想出国留学,她申请去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大学读书。她的父亲是一名会计师,母亲是一名电子设备技术员。

她被录取了,并且最后获得了会计硕士学位,在华盛顿获得了一份税务顾问的工作。

她计划留在美国,但是由于没有连续两年获得渴望得到的美国工作签证,她当时的这个计划岌岌可危。

好在去年,她最终获得了工作签证。

不过,实现了梦想后,这个女孩却向往祖国了。

她一直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但是对祖国有强烈的自豪感。

而现在,她骄傲地目睹着中国在崛起,想着是不是该回去了。

她说:“中国很多行业发展很快,有朝一日,中国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可能超过美国。”

今年秋天,她回国办一些正式文件。在北京一家公园休息时,左爱宁说,她在中国看到的变化让她非常惊讶。

例如,金融技术的进步,迅速让中国城市变得不用现金,这让人感到意外。在中国城市无处不有的共享单车等现象也让她惊讶不已。新的东西开始困扰她。

参考消息网10月23日报道路透社10月17日刊登文章,题目为《中国年轻女子海外逐梦,但渴望回国》。文章摘编如下:

左爱宁(音)一直在奋斗,一直在做计划。

她在中国东北的长春读的高中,由于成绩优异,被北京的一所有名的经贸大学提前免试录取。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拿到商业英语学位毕业后,她开始做下一个计划。

左爱宁梦想出国留学,她申请去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大学读书。她的父亲是一名会计师,母亲是一名电子设备技术员。

她被录取了,并且最后获得了会计硕士学位,在华盛顿获得了一份税务顾问的工作。

她计划留在美国,但是由于没有连续两年获得渴望得到的美国工作签证,她当时的这个计划岌岌可危。

好在去年,她最终获得了工作签证。

不过,实现了梦想后,这个女孩却向往祖国了。

她一直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但是对祖国有强烈的自豪感。

而现在,她骄傲地目睹着中国在崛起,想着是不是该回去了。

她说:“中国很多行业发展很快,有朝一日,中国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可能超过美国。”

今年秋天,她回国办一些正式文件。在北京一家公园休息时,左爱宁说,她在中国看到的变化让她非常惊讶。

例如,金融技术的进步,迅速让中国城市变得不用现金,这让人感到意外。在中国城市无处不有的共享单车等现象也让她惊讶不已。新的东西开始困扰她。

她说:“这次回中国,我感觉有一个担心,那就是如果我返回美国,就会很容易被(新事物)抛在后面。”

她说,这可能会让她调整自己的计划。

她若有所思地说:“我现在的生活是5年前计划的。如果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和机会,能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会毫不犹豫地回国。”(编译/刘宗亚)

漫画:回归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台媒称大陆留学人才涌现“归国潮”:经济形势好是主因

参考消息网9月11日报道台媒称,大陆媒体最近大篇幅报道八个哈佛博士后集体归国创业的议题。大陆已有两次留学生“归国潮”,分别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和90年代初,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三次“归国潮”便开始孕育,如今已正式到来,上述哈佛博士归国创业便是典型案例。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9月8日报道,媒体以“八剑下哈佛,共聚科学岛”来形容八个哈佛博士后集体归国创业。在美国时,他们在同一个大楼工作,七年时间里,他们又陆续归国,共聚合肥“科学岛”,小岛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蜀山湖畔,占地2.65平方公里,由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十个研究所的专家学者聚集于此,潜心研究,故又名科学岛。

陆媒统计,留学生回国人数超过出国人数,俗称“海归顺差”已经出现,虽然目前数据显示,名义上,出国留学人数还是大于回国人数,但是实际转折点已到来。

报道称,如果仅以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54.45万人、留学回国人员43.25万人作比较,并不准确,这其中包含时滞性问题。一个留学生往往要在国外完成几年学业之后,才真正面临回国还是不回国的选择,若以一个留学生在外求学3年为均值,即以当年留学回国人数与3年前出国留学人数做比较,早在2011年,大陆就已经进入转折期,即“进大于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秘书长苗绿指出,1978年以来,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增速,大陆留学回国人员与出国留学人员长期处于大幅“逆差”状态。然而当前学成归国留学生总人数明显增加,与出国留学人员间的差距逐步缩小。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和就业领域的不断拓宽,未来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海外人才专属发展平台Lockin China联合全球名校中国职业发展联盟,以及招聘兄弟会发布的《2017海外人才就业分析报告》显示,54.8%的海归主要看重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好,还有超过40%的人认为家庭、朋友圈都在国内,因此选择归国发展。

报告预计,2017年的归国人数会突破60万,这个数字将明显超过今年出国留学的总人数。

资料图片:王文超、张欣、张钠、王俊峰、刘青松、刘静、林文楚、任涛(从左至右)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境外媒体称中国大学全球排名迅速上升:“留学热”或将降温

参考消息网9月7日报道港媒称,在最新出炉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杂志“世界大学排行榜”上,中国内地大学表现出色,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同时跻身世界排名前30,是排行榜创立13年来的首次。内地共有7所大学打入200强。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9月6日报道,排行榜前30名的精英大学仍然由英美垄断,美国占19所,英国占6所,瑞士和加拿大各有1所,亚洲地区共有3所,除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外,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均是内地大学。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表示,中国内地共有两所大学跻身前30名,其领先学府已跻身全球精英大学行列。内地往年排名较低的大学也进步神速:上海复旦大学跳升39名,升至116;而此前未进入前200名的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跃升至第169名及177名。另外,中国科技大学排在第132位,上海交通大学列188名。

另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9月5日报道,6所澳大利亚大学已经跻身世界前100所高校之列。不过有人告诫说,它们可能很快被中国的大学超越。中国大学的全球排名正在迅速上升。

墨尔本大学是排名最高的澳大利亚大学。在最新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杂志“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它的整体排名是第32位。

报道称,这个年度排行榜考察了7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所大学,并调查它们在教学、研究、论文引用率、国际展望和行业收入方面的表现。

该排行榜的编辑菲尔·贝蒂说:“今年的一个重要情况是,中国大学的排名继续上升,有两所中国大学第一次挤入前30名。”

虽然过去一年中澳大利亚大学的国际学生数量增加了15%,但贝蒂说,这一增长可能会因为亚洲大学排名的上升而受到影响。

目前,澳大利亚国际学生中有大约30%来自中国,有大约11%来自印度。

贝蒂说:“随着中国高教系统的改善,很多中国学生可能会选择留在国内接受大学教育,而不是去海外念书。”

报道称,亚洲大学的崛起也会影响英国、美国等其他英语国家。

贝蒂说:“在这份排行榜中,澳大利亚不是唯一会被亚洲超越的国家。在今年的排行中,美国、英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学已经被亚洲大学超越。这是由于亚洲大学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的声誉提高导致的。”

贝蒂还说:“语言可能是很多国际学生在亚洲国家学习的主要障碍之一。但随着亚洲的顶级大学跻身全球精英大学之列,亚洲的海外学生数量可能会增加。”

资料图:北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们身着学士服在校门旁留影。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 摄

华裔导演拍摄在美中国小留学生纪录片 关注“降落伞学生”

参考消息网9月7日报道美媒称,当导演王淼在缅因州弗赖堡的私立寄宿学校——弗赖堡学院——放映她2010年的纪录片《北京出租车》时,她很惊讶地发现,在该校的160名国际中学生当中,有至少1/3是中国人。

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网站9月5日报道,王淼出生在北京,13岁时移民美国。在从2012年开始的3年里,她跟踪拍摄了两名中国学生。他们分别是外向的斯特拉和内向的哈里,是大批来自中国大陆、在美国私立学校就读的“降落伞学生”(指离开父母独自到美国留学的未成年少年——本网注)的代表。《缅因大陆》检视了学生们是如何适应了弗赖堡学院,又如何调和了对美国生活的期望与蓝领小镇的青少年生活。影片处于剪辑阶段时,王转而与制片人戴蒙·史密斯搭档,她曾与后者合作完成系列短片《经济就是你我》。

第12届马撒葡萄园岛国际电影节于9月5日到10日举行。王和史密斯将在9日下午7点联袂推介《缅因大陆》一片。王的《北京出租车》曾在第5届电影节上放映,而本次上映对史密斯来说也有归来的意味。史密斯曾是本报的撰稿人和文字编辑,10年前离开波士顿前往纽约,成立自己的公司制作电影。

马撒葡萄园岛国际电影节是《缅因大陆》参加的最新一次电影节放映。该片在今年的波士顿独立电影节和西南偏南电影节上捧得奖项。接下来,史密斯和王将参加本月14-17日举行的卡姆登国际电影节。史密斯说,该片的放映将在今年晚些时候的院线上映时达到高潮。

他说:“纪录片很少能在票房上赚钱,但(院线上映)能让影片得到关注,给它动力。能在影院放映是激动人心的。”(编译/葛雪蕾)

美媒关注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创业:最大挑战是进军中国市场

参考消息网8月26日报道美媒称,来自武汉的留美学生冯亚伦是一个名叫树叶盘子(Leaves Plates Company)创业公司的合伙人。该公司从印度和尼泊尔进口用落叶制成的一次性盘子。一个树叶盘子的价格和传统塑料盘子一样,但相比之下,树叶盘子可以被完全回收和生物降解。公司从印度和尼泊尔进口这些盘子并且在美国出售。冯亚伦负责营销以及挖掘潜在的投资商。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23日报道,“这是联系到我作为中国人的一个身份吧,”冯亚伦说,“因为中国产出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塑料,我也希望通过树叶盘子的方式带来一场革命,改变中国现在的这个局面和消费习惯。”

想要给社会带来变革

报道称,冯亚伦的故事代表了新一代留学生创业者的趋向。他们的创业不仅考虑金钱,也想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改变,而且中国的发展和潜力让很多人不再只考虑留在国外,“不少人愿意回国,特别是来自北上和江浙的学生,上一代(十年前)留学生更多是希望留在美国。”

虽说他已经转到国外读书,但是冯亚伦还是细心呵护着自己与国内同学的联系,并积极参加国内大学举办的各种活动,比如今年5月在北京大学的创新创业峰会。

报道称,对于想打开中国市场的外国生意人来说,有野心的中国留学生也成为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他们家庭条件和资源也比较丰富,以前本科留学生不算太多,而且很多人都是靠奖学金留学,而现在大多是自费出国。“他们很努力,愿意把美国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回中国,他们也拥有这样的资源条件,”冯亚伦说。

他所在的树叶盘子公司由普拉卡什·巴基盖恩于2016年的春天创建。巴基盖恩来自尼泊尔,现在是纽约科技大学的一名准大三学生,学习机械工程。冯亚伦在2016年的秋天才加入公司,却为公司带来了迄今为止最大牌的客户——范德堡大学。

“他第一次跟我说这件事情是今年春天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范德堡大学的副校长埃里克·克博斯坦说。“当时他跟我分享了树叶盘子的这个想法,他并没有在推销他的产品,”克博斯坦先生强调说,“我觉得这个想法很不错,也许我们可以把它搬到我们校园里来。”

学校先是为了4月份的这次展览预定了300个盘子。“一个盘子大概可以卖0.25美元,”冯亚伦说。虽然这种小订单赚钱不多,但是学校的董事层十分看好冯亚伦的想法。

从清华到留学美国

报道称,除了范德堡之外,冯亚伦还在等待着来自加拿大、乌拉圭和澳大利亚更大的客户。但是对他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打开自己家乡中国市场的大门。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抵制泡沫聚乙烯、硬纸板、塑料餐具和塑料包装,但是在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白色污染”依然泛滥。

而在冯亚伦上大学之前,这一切完全不在他的计划之中。“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之后会创业,”他说。

高三第二学期,冯亚伦和妈妈一起去了趟美国,并参观了当地的很多学校。他与很多美国同学进行了交流,让他一下子对美国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兴趣。他想搬到美国,在那儿接受教育。但是他已经被清华录取了,那可是中国最好的大学。2014年8月底,他进入清华学习。

当冯亚伦决定出国的时候,他的很多同学都无法理解他的这个决定,冯亚伦的朋友魏钟毓说道。他们觉得清华已经是最顶尖的大学了,觉得冯亚伦没有必要再去别的地方。而来自同学和老师们的这种不解与疑惑在冯亚伦收到录取通知书以后又增加了。他准备去范德堡大学,而他们从来就没听说过这个学校。

冯亚伦对自己也并不是完全满意。他梦想去耶鲁。但是对他来说,范德堡已经足够好了,足够使他去追求他的理想与雄心。

在美国创业 想进军中国市场

报道称,冯亚伦一直在发展着自己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去年夏天,他参与了位于华盛顿特区、附属于美国能源部的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一次研究之旅。他们拜访了八个中国东海岸的沿岸城市,从厦门到北京,研究调查了那些地方的太阳能项目。

去年8月,他参加了在休斯敦举办的由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先生发起并领导的气候现实领袖训练营。他被分到了有关气候变化的一个讨论组。坐在他旁边的,便是普拉卡什·巴基盖恩。

巴基盖恩先生今年23岁,这次商赛之前的几个月,他刚刚创办了树叶盘子公司。在休斯敦的会议室里,巴基盖恩正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地聆听周围人的发言。在他的旁边,是冯亚伦,他对着一桌人侃侃而谈,巴基盖恩回忆说,冯亚伦当时说的话有理有据。

在中场休息的时候,两个人在大堂偶遇。他们于是开始闲聊,交换自己的个人信息,然后展开了一场关于人生和理想的对话。

巴基盖恩跟冯亚伦说了自己的树叶盘子公司。本来就对环境感兴趣的冯亚伦瞬间提起了精神。“嗯。这很有意思,我可以加入么?”冯亚伦后来坦言,当时他这么说只是出于礼貌与尊重,其实并没有很认真地考虑加入这个公司。但是,巴基盖恩却把冯亚伦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他们之后一直在网上交流。会议结束一个月以后,巴基盖恩正式邀请冯亚伦加入自己的公司。那个时候,冯亚伦对树叶盘子公司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所以他就立马答应了。

巴基盖恩的团队由来自美国各地的六个学生创业者组成。但是团队经历了多次变化,很多人进进出出。但是冯亚伦的地位却十分牢固。他没有要求很多的股份,但是却一直超额完成自己的销售目标。

“我对冯亚伦一直是十分满意的。因为他有很独特的观点,然后每次都会带来好的结果。“巴基盖恩说。

普拉卡什·巴基盖恩也对中国的市场虎视眈眈,“我们需要你们,”他在曼哈顿的一家印度餐馆里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有很多消费者。”

然而,冯亚伦对这种想法存有疑虑,至少目前是这样。他觉得进入中国市场存在很多风险。除了中国市场可能对他们的产品缺少兴趣以外,他还害怕自己公司的想法可能很快就会被其他人复制。

但他却没有停止尝试。他说,5月在北大创新创业会上,“北京几家VC(风险投资)也认为它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中国外卖行业塑料产品大量使用,国家希望减少塑料使用的情况下。”冯亚伦今年夏天在戴尔(Dell)的华盛顿办公室实习,他在那里的领导也让他做戴尔的绿色包装项目。

“我一直在为进军中国做着准备。”冯亚伦说,“希望日后我可以带来一次变革。”

2017年4月,冯亚伦在范德堡大学的可持续能源展览会上介绍他的树叶盘子。(图片来源: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责任编辑:崔競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