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聚议听

价格欺诈、以次充好、退货受阻…今年“双11”这些部门出手了!

2017-11-02 15:36 手机人民网 原创稿  

11”预售门道多,你交剁手智商税了吗?

随着“双11”临近,最近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始为这一活动预热。但是,包括预售、定金、优惠券等种种“玩法”却让消费者连呼“看不懂”,甚至被戏称为“剁手智商税”,一个不小心就会“跳坑”。

有网友发帖称,光是“购物津贴”就有叠加顺序:大促价(促销价)→单品级优惠→店铺级优惠→优惠券→购物津贴→红包等,这些看着相似实则大有不同的名词,足以把人绕晕。原本简单的优惠活动为何变得如此复杂?

某电商平台女装店店长介绍了复杂规则背后的门门道道:首先是预热造势作用,其次是缓解物流压力,提前调货分配;最关键的还是为了提升总销售量,预付提前买与“双11”凌晨开抢的感觉不同,总有种让消费者觉得不属于“双11”当天开销的感觉,不知不觉又多掏钱;最后一点,很多消费者不曾想到但又真的“被套进去”——用户付尾款时总要回来,只要一回来,就很容易产生二次购买。

心理研究者祝啸发现,今年“双11”预付定金的方式其实就是将以前的满减优惠券给拆分了。举例说,消费者在“双11”当天看到一件中意的羽绒服,刚好自己有一张之前抢到的“满1000减100”优惠券可以使用,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花1000元才有100元优惠,难免吐槽“‘双11’也没便宜多少”。但是,从商家的角度而言,这100元优惠足以让他内心滴血。所以,满减券让商家陷入被动,要么做大额满减,以量取胜;要么流失用户,放弃市场占用率。在这种情况下,“定金膨胀”优惠工具能够实现既让用户觉得自己占到便宜,又让商家多挣钱的共赢局面。

11”预售门道多,你交剁手智商税了吗?

随着“双11”临近,最近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始为这一活动预热。但是,包括预售、定金、优惠券等种种“玩法”却让消费者连呼“看不懂”,甚至被戏称为“剁手智商税”,一个不小心就会“跳坑”。

有网友发帖称,光是“购物津贴”就有叠加顺序:大促价(促销价)→单品级优惠→店铺级优惠→优惠券→购物津贴→红包等,这些看着相似实则大有不同的名词,足以把人绕晕。原本简单的优惠活动为何变得如此复杂?

某电商平台女装店店长介绍了复杂规则背后的门门道道:首先是预热造势作用,其次是缓解物流压力,提前调货分配;最关键的还是为了提升总销售量,预付提前买与“双11”凌晨开抢的感觉不同,总有种让消费者觉得不属于“双11”当天开销的感觉,不知不觉又多掏钱;最后一点,很多消费者不曾想到但又真的“被套进去”——用户付尾款时总要回来,只要一回来,就很容易产生二次购买。

心理研究者祝啸发现,今年“双11”预付定金的方式其实就是将以前的满减优惠券给拆分了。举例说,消费者在“双11”当天看到一件中意的羽绒服,刚好自己有一张之前抢到的“满1000减100”优惠券可以使用,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花1000元才有100元优惠,难免吐槽“‘双11’也没便宜多少”。但是,从商家的角度而言,这100元优惠足以让他内心滴血。所以,满减券让商家陷入被动,要么做大额满减,以量取胜;要么流失用户,放弃市场占用率。在这种情况下,“定金膨胀”优惠工具能够实现既让用户觉得自己占到便宜,又让商家多挣钱的共赢局面。

亲,11”血拼请自备三根避雷针

根据第三方网络维权平台——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本报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双11”后一个月内的消费投诉量逐年增长。那么,消费者要如何在“剁手”之前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呢?

1、看商品:是否为“电商专供”

电商专供是指生产企业专门为电商打造且只在网上交易平台流通,与实体店销售产品型号略有差别的产品,该类商品通常按照实体店的某种产品型号做出某些改动,多数情况是为了节约成本,所以较实体店一般价格低一些。,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2、看赠品:是否享受售后服务

赠送是电商促销的惯用招式,一般情况下,赠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卖家通常都会以赠品为由拒绝保修。下单前,消费者应对于商家宣传的活动页面进行截图保留,以防商家不按承诺发送赠品。相关法律早已有明确规定,赠品也要保修。赠品通常都没有发票,所以质保卡就成赠品保修时的唯一凭证。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让商家在质保卡上加盖公章。

3、看商品:原价是否“虚标”

一般网络商家都会把一年中商品的最低价放在“双11”当天,而为了制造“双11”的低价,先涨价后降价也成了部分商家的“潜规则”。因此,面对商家轮番促销广告,消费者需保持清醒,货比三家,对于心仪商品,关注平时销售价格,与“双11”价格进行对比,是否存在真正的实惠;对于商家先涨后降等行为积极向平台和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预售商品不满意不能退货?专家:违法!

有网友反映,一些商家虽然在售券页面未写具体使用规则,却强硬地写明“不支持退货退款”。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指出,这实际上是违法的。按照工商总局的规定,商家不能规定预售的商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是否可以退货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三包”规定的看“三包”,没有“三包”规定又没有质量问题的,就看是否属于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范围。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四种不退货情形和兜底条款之外,只要商品属于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范围,或者按商家的规定不能退货但是该规定明显违法的,都应该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

此外,如果消费者在支付尾款前不想购买了,定金可以退还吗?拥有大量粉丝的网上销售店铺均表示,“根据预售活动规则,很抱歉预售订单定金是不支持退的”。事实上,根据一些电商平台上公布的预售规则,如果消费者想要退定金,就必须将商品的尾款支付完毕,之后再申请退款。如果消费者参加了”商品预售”,交了定金未交尾款或交了全款对货不满意,可以在补足尾款、收到货物后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这样,消费者既遵守定金规则,同时也可以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

担心11”掉坑?多部门强力监管给你吃颗定心丸

在“双11”大促即将来临之际,工商总局要求各地提前督促指导网络集中促销活动组织者和经营者严格遵守“七日无理由退货”等法律规定,事先公示网络集中促销的期限、方式和规则,规范订(定)金、优惠券的使用方法,做到“七不得”,即不得发布虚假广告、虚报特价揽客、实施有价无货的欺诈行为;不得先涨价再打折,借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不得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虚构交易、对平台成交量或成交额进行虚假宣传;不得限制、排斥竞争,不得攻击贬低对手,不得限制、排斥促销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组织的促销活动等。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陈洪宛表示,在“双11”前后,将发布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发布《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双11”预警报告》和《“双11”网络促销活动期间消费信用评估报告》。另外,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有关部门共享的黑名单信息中,经分析比对,共梳理出电子商务黑名单企业6440家,其中首批500家已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布。

此外,由工商总局、发改委、邮政局等多部门组成的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将在“双11”前实地调研指导京东商城、亚马逊、当当网、聚美优品、1号店、携程网、苏宁易购、途牛网、阿里巴巴、网易考拉、网易严选、唯品会等平台(网站),了解“双十一”企业开展网络集中促销活动和风险防范措施准备情况,针对问题进行行政指导,对企业加强自治提出要求。

(综合人民网、法制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沈阳日报、信息时报等)

(责任编辑:姜越)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