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秘闻旧档

硬币60岁“生日”:为何全球人都好扔硬币祈福?

2017-11-30 17:26 北京日报  作者:郭梅子

沈阳造币博物馆正式开馆,上图中的大洋机,是清末至民国初期的硬币压印设备。

在圣萨尔瓦多,传统的舞者用硬币作为服装饰物。

今年12月1日是我国硬币发行60岁“生日”。随着近几年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的推广,面值偏低的硬币逐渐淡出流通市场,但硬币发展这60年也见证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1.硬币的鼻祖是海贝

如果要用“金属铸造的货币”来定义硬币,那么,硬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

贝币曾是我国最早的原始货币,是钱币的鼻祖。随着商品交换的不断增加,真贝供不应求,到了商朝后期,青铜冶炼技术逐步成熟,用青铜铸造的仿铜贝出现,这是我国金属铸币的开始,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硬币。在河南安阳和山西保德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都出土过3000年前的铜贝。其贝面凸起,还模铸一道贝齿,由于没有文字,古钱币学家称为“无文铜贝”。

到春秋战国时,北方地区的金属贝还有“金贝”“银贝”“鎏金铜贝”等,铜铸币的产生,使古代货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在西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古希腊吕底亚人善于经商,是世界上最早的小店铺经营者。由于商业需要,也恰好流经此地的河流中盛产一种金银合金,最早的金属硬币——有固定形状、图案和重量的金属块于公元前七世纪就在该地区产生,这被认为是西方金属铸币的开始。吕底亚古国建都于萨迪斯,据说那里曾建立过造币厂。在吕底亚被波斯人征服后,吕底亚人和移民到这一带的希腊人仍然继续制造金币和银币,并流传到爱琴海和希腊等地。

由各种铜合金、白银等材质制作的金属币,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损、流通寿命长等优点。

如新中国首次发行的硬币,就是由铝镍合金打造而成,很多人都亲切地称之为钢镚儿、大镚儿、镚子等。

殊不知,小小一枚硬币,要经历模具设计与制作以及制造生产两大环节十多道工序才能“诞生”。

拿我国1元的硬币来说,在制造环节,“镍包钢”的坯饼经过压印机后,压印上花纹图案,“美容”之后经过传送带进入在线机检设备进行产品质量判定,包括图案是否清晰饱满、正背模是否对正等,不合格的产品会被剔除,合格的进入自动封包线进行包卷、塑封、装箱打包。

而硬币设计、模具制作是造币前的必备环节。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余敏,是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1元牡丹硬币原模的雕刻者。他曾回忆道,当时首次采用“镍包钢”这种新材料时,根据设计图稿做成的立体浮雕在油土模、石膏模上要经过反复修改,从开始到最后完成大概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其中,最难把握浮雕的高度,只能控制在1毫米的10%。

2.硬币用场各国大不同

小面额货币硬币化,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

在全球不少国家,硬币与纸币发行分别由两个机构执行。如美国的硬币,是由财政部负责铸造,所有铸造成本由财政部承担;加拿大的硬币则由独立的硬币铸造局来负责铸造。这样可以有独立预算来支持铸币成本,使硬币铸造、流通配套设施得到很好维护,进而实现完全根据社会使用需求来进行硬币供给。

相关资料显示,美国人均拥有硬币数量高达800枚以上;日本人均有700枚左右;而我国人均拥有硬币量不足80枚。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力推小面额货币硬币化,决定今后1元以内的货币要以硬币为主。中国《金融时报》曾就我国如何借鉴国外央行对硬币发行、流通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做过详细报道。

硬币在各国的用场也大不同。

在英国伦敦坐公共汽车必须得准备好硬币,如果你拿出纸币,没准会遭到全车人的白眼。

日本人非常习惯使用硬币,大多数人使用的钱包都有零钱袋。在日本有些小商品的价格很低,用低额硬币可以购买,比如孩子们的零食有5日元的、10日元的。而且5日元在日本有特殊的意义,其日文发音和“缘分”的“缘”相同,所以很多人去寺庙许愿投币的时候都投5日元。

澳大利亚人多多少少会在裤兜里揣几个硬币,这与币值系统有关。在澳大利亚,最低面值的纸币是5块钱,而5块钱以下都是硬币,包括2块钱、1块钱、5毛钱和1毛钱,在澳大利亚消费时通常10块钱以下会使用现钞,而在10块钱以上大家更喜欢刷卡。

泰国硬币分为六种,最常用的是10铢和1铢。由于币种繁多,每次出门只要花钱就会找回一堆硬币。时间一长,许多人家里硬币成堆,又懒得扛出门花,成了不折不扣的“鸡肋”。

在我国,硬币流通状况存在“南北差异”。比如,一些南方城市如江浙沪一带、河北、江西、沈阳、深圳等地习惯使用硬币;而北京、天津、广州、福建、山西、海南、新疆等地,硬币则“不太受待见”。

沈阳造币博物馆正式开馆,上图中的大洋机,是清末至民国初期的硬币压印设备。

在圣萨尔瓦多,传统的舞者用硬币作为服装饰物。

今年12月1日是我国硬币发行60岁“生日”。随着近几年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的推广,面值偏低的硬币逐渐淡出流通市场,但硬币发展这60年也见证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1.硬币的鼻祖是海贝

如果要用“金属铸造的货币”来定义硬币,那么,硬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

贝币曾是我国最早的原始货币,是钱币的鼻祖。随着商品交换的不断增加,真贝供不应求,到了商朝后期,青铜冶炼技术逐步成熟,用青铜铸造的仿铜贝出现,这是我国金属铸币的开始,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硬币。在河南安阳和山西保德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都出土过3000年前的铜贝。其贝面凸起,还模铸一道贝齿,由于没有文字,古钱币学家称为“无文铜贝”。

到春秋战国时,北方地区的金属贝还有“金贝”“银贝”“鎏金铜贝”等,铜铸币的产生,使古代货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在西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古希腊吕底亚人善于经商,是世界上最早的小店铺经营者。由于商业需要,也恰好流经此地的河流中盛产一种金银合金,最早的金属硬币——有固定形状、图案和重量的金属块于公元前七世纪就在该地区产生,这被认为是西方金属铸币的开始。吕底亚古国建都于萨迪斯,据说那里曾建立过造币厂。在吕底亚被波斯人征服后,吕底亚人和移民到这一带的希腊人仍然继续制造金币和银币,并流传到爱琴海和希腊等地。

由各种铜合金、白银等材质制作的金属币,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损、流通寿命长等优点。

如新中国首次发行的硬币,就是由铝镍合金打造而成,很多人都亲切地称之为钢镚儿、大镚儿、镚子等。

殊不知,小小一枚硬币,要经历模具设计与制作以及制造生产两大环节十多道工序才能“诞生”。

拿我国1元的硬币来说,在制造环节,“镍包钢”的坯饼经过压印机后,压印上花纹图案,“美容”之后经过传送带进入在线机检设备进行产品质量判定,包括图案是否清晰饱满、正背模是否对正等,不合格的产品会被剔除,合格的进入自动封包线进行包卷、塑封、装箱打包。

而硬币设计、模具制作是造币前的必备环节。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余敏,是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1元牡丹硬币原模的雕刻者。他曾回忆道,当时首次采用“镍包钢”这种新材料时,根据设计图稿做成的立体浮雕在油土模、石膏模上要经过反复修改,从开始到最后完成大概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其中,最难把握浮雕的高度,只能控制在1毫米的10%。

2.硬币用场各国大不同

小面额货币硬币化,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

在全球不少国家,硬币与纸币发行分别由两个机构执行。如美国的硬币,是由财政部负责铸造,所有铸造成本由财政部承担;加拿大的硬币则由独立的硬币铸造局来负责铸造。这样可以有独立预算来支持铸币成本,使硬币铸造、流通配套设施得到很好维护,进而实现完全根据社会使用需求来进行硬币供给。

相关资料显示,美国人均拥有硬币数量高达800枚以上;日本人均有700枚左右;而我国人均拥有硬币量不足80枚。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力推小面额货币硬币化,决定今后1元以内的货币要以硬币为主。中国《金融时报》曾就我国如何借鉴国外央行对硬币发行、流通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做过详细报道。

硬币在各国的用场也大不同。

在英国伦敦坐公共汽车必须得准备好硬币,如果你拿出纸币,没准会遭到全车人的白眼。

日本人非常习惯使用硬币,大多数人使用的钱包都有零钱袋。在日本有些小商品的价格很低,用低额硬币可以购买,比如孩子们的零食有5日元的、10日元的。而且5日元在日本有特殊的意义,其日文发音和“缘分”的“缘”相同,所以很多人去寺庙许愿投币的时候都投5日元。

澳大利亚人多多少少会在裤兜里揣几个硬币,这与币值系统有关。在澳大利亚,最低面值的纸币是5块钱,而5块钱以下都是硬币,包括2块钱、1块钱、5毛钱和1毛钱,在澳大利亚消费时通常10块钱以下会使用现钞,而在10块钱以上大家更喜欢刷卡。

泰国硬币分为六种,最常用的是10铢和1铢。由于币种繁多,每次出门只要花钱就会找回一堆硬币。时间一长,许多人家里硬币成堆,又懒得扛出门花,成了不折不扣的“鸡肋”。

在我国,硬币流通状况存在“南北差异”。比如,一些南方城市如江浙沪一带、河北、江西、沈阳、深圳等地习惯使用硬币;而北京、天津、广州、福建、山西、海南、新疆等地,硬币则“不太受待见”。

 

3.全球人都好扔硬币祈福

扔硬币祈福,究竟是从何时何地相传下来的习俗难以考证,但直至今日仍是全世界人民都喜欢的“许愿”方式之一。

扔硬币这个习俗,在国外也已流传多年。甚至还有人提出,扔硬币的传统或许起源于古欧洲对饮用水的向往。古代中国人选择用牲畜祭祀,而古欧洲人则是在他们的水源附近建造神像,因为当时找到可饮用水源并非易事,因此很多欧洲部落都认为,有清水的区域是神的恩赐,他们希望神能保佑赖以生存的水源不枯竭。于是,人们在井边或喷泉处抛一枚硬币,送出祈祷——这就是早期版本的许愿。

在英国诺森伯兰郡的一处水井里,工作人员就曾发现过1.6万枚不同时代的罗马帝国硬币,据说是当地人用来祈求泉水女神的护佑。

说到扔硬币许愿,必须要说到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特莱维喷泉。该喷泉建成于1762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喷泉之一,又称“少女喷泉”。它还有一个更为著名的名字——“许愿池”。虽然罗马有很多历史更悠久的喷泉,但始终以许愿池知名度最高,最得游客欢心。使其成为世界人民的祈福圣地,主要得益于两部电影——《罗马之恋》和《罗马假日》,电影的热映让这座喷泉火遍了全世界。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仅2016年抛入池中的硬币就有140万欧元,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意大利有关机构定期收集“许愿币”,用于维修喷泉或者捐给慈善事业。

投硬币祈福大多是为了讨个好彩头。然而,扔过硬币后,能否真的实现心中所愿呢?一些“奇葩”的投币祈福,也屡遭诟病。

前不久,一位八旬老太往飞机发动机里扔了一把硬币,致使飞机延误。而原因让人哭笑不得:为了祈求飞行平安……

泰国海边小镇一座水池被游客们当作许愿池投入了大量硬币,一只在池中生活了多年的绿海龟,默默地吞食了游客们投入池中的“许愿币”,生生将其腹部的侧壳挤裂。在被送往兽医院接受救治后,兽医生们才发现这只海龟竟然吞下了915枚硬币,虽然通过手术取出了硬币,但最终这只海龟因为严重的肠胃问题而死去。

4.淡出后仍然是“宠儿”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以及近年来移动支付的发展,一些国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硬币逐渐淡出流通市场的现状。

美国运输安全局的数据显示,过机场安检时,不少人会把兜里的零钱硬币遗忘或留在安检筐里,不再要回。全美机场仅2015年一年就累计收到超过76万美元的硬币,将近500万元人民币;而过去8年里共计430万美元就这样被人随手丢入安检筐中。

硬币虽然渐渐淡出市场,但在很多领域仍然是“宠儿”。

除了投资价值外,硬币本身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也难怪,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风俗,硬币就是用“本土”符号铸刻成的微型浮雕,各国都是集中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优秀的工匠来制造。

近200年来,世界上约有1200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行过硬币,至今仍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各类硬币,数量浩如烟海。仔细端详各种硬币,除了常见的圆形,还有三角形、方形等,上面的图案无论是国王、总统、民族英雄、科学家、艺术家,还是国徽、动植物、风景名胜,都蕴藏着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艺术、风俗等各种信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每个硬币文字、图案的背后,可能还附带千千万万个故事,使收藏者不知不觉步入世界知识的殿堂。

此外,硬币本身面值不高,“不值钱”的特性在世界各地还衍生出五花八门的作用。

在英国,小小的硬币更是孩子们心目中最渴望的“赞”。原来,传说孩子换牙期间,晚上睡觉前把掉下的乳牙塞到枕下,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在枕头下能发现一枚闪亮的一英镑硬币,这是“牙齿精灵”带走乳牙后留下的。拿走牙齿和留下钱币的当然不是什么精灵,而是家长。但有时家长们也不会马上留下硬币,只留下一封“牙齿精灵”写的信,建议孩子要立即认真刷牙,否则就得不到硬币,很多孩子自此爱上了刷牙。

硬币还可能成为一种别出心裁的装饰材料。一对英国父子为了让新建车库的地面显得特别,决定用面值2便士的硬币铺装地面。铺满5米见方的车库地面大约需要3.37万枚硬币,总面值674英镑。铺装时,他们也不是简单地把硬币一个个粘上,而是给一部分做抛光处理,把它们放在可乐中浸泡,然后用水冲洗后擦干,用这些锃亮的硬币和其他发乌的硬币组合成呈现出明暗对比效果的几何图案。

(责任编辑:张淑燕)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