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国际>今日热点

九阴白骨爪英语咋说?“现象级金庸体”陷翻译难

2017-12-03 07:34 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2月3日报道英媒称,九阴白骨爪、懒驴打滚、降龙十八掌……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笔下的这些招数,用英文怎么说?或许可以去问瑞典的翻译姑娘郝玉青(音)——她给《射雕英雄传》贴上中国版《指环王》的标签,花5年时间为它的英译本在英国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时间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诞生》的翻译,又找到一位香港姑娘接着翻第二卷。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1月24日报道,从2018年起,伦敦的麦克莱霍斯出版社要陆续出版“射雕三部曲”英译本,每部4卷,共12卷。第一部《射雕英雄传》的第一卷《英雄诞生》2月面世。三部曲里的另二部是《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

“现象级金庸体”陷翻译难

报道称,金庸60多年前写的“现象级”畅销书很少有人翻译,在英语世界冷冷清清。金庸的著作难翻译是翻译界公认的,据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独特的“金庸体”语言半文半白间杂律诗,四字格和成语典故比比皆是,感觉像是传统话本小说,同时,大师作品里文化深奥,语言独特,意境难以捉摸,令许多人望而生畏。此外,碰金庸也是需要勇气的——金庸武侠小说自成门派,红楼梦研究发展成“红学”,金庸研究也几乎演变成“金学”。

因此,郝玉青的《射雕》英译项目消息传出后,许多中国读者担心那些五花八门的武功招数会把她和另一位翻译打趴下。

参考消息网12月3日报道英媒称,九阴白骨爪、懒驴打滚、降龙十八掌……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笔下的这些招数,用英文怎么说?或许可以去问瑞典的翻译姑娘郝玉青(音)——她给《射雕英雄传》贴上中国版《指环王》的标签,花5年时间为它的英译本在英国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时间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诞生》的翻译,又找到一位香港姑娘接着翻第二卷。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1月24日报道,从2018年起,伦敦的麦克莱霍斯出版社要陆续出版“射雕三部曲”英译本,每部4卷,共12卷。第一部《射雕英雄传》的第一卷《英雄诞生》2月面世。三部曲里的另二部是《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

“现象级金庸体”陷翻译难

报道称,金庸60多年前写的“现象级”畅销书很少有人翻译,在英语世界冷冷清清。金庸的著作难翻译是翻译界公认的,据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独特的“金庸体”语言半文半白间杂律诗,四字格和成语典故比比皆是,感觉像是传统话本小说,同时,大师作品里文化深奥,语言独特,意境难以捉摸,令许多人望而生畏。此外,碰金庸也是需要勇气的——金庸武侠小说自成门派,红楼梦研究发展成“红学”,金庸研究也几乎演变成“金学”。

因此,郝玉青的《射雕》英译项目消息传出后,许多中国读者担心那些五花八门的武功招数会把她和另一位翻译打趴下。

“我是无知者无畏,”郝玉青用十分流利的中文笑着承认,“刚开始不知道翻译金庸那么难,知道的时候已经没有退路了。”

郝玉青1985年出生于瑞典,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瑞典人,从小在双语环境里长大,后来在英国牛津大学和台湾学了中文,包括文言文,又在中国大陆生活工作了几年,做书籍版权代理,为电视台和广告公司当过顾问,之后举家回瑞典定居。她此前不是武侠小说迷,也不是“金庸粉”,学中文时朋友们敦促她一定要看金庸,翻着翻着加深了理解,之后越来越喜欢,就成了“金庸粉”。

“其实名称不难翻,”郝玉青表示,对她来说,难的是要那些招数在译本里“打”得流畅,没有违和感,读来不生涩,重点是情节、故事,翻译时忠实细节到什么程度,应该视情节而定。金庸的中文读者或许陶醉于他描述高手交锋场面的语言,在英语译本里或许达不到十全十美,只能抓重点,那就是故事情节。

“招数”翻译身临其境

报道称,翻译们都知道,要把动词译出原文的神韵来会令人抓狂。郝玉青透露了一点小秘密,说她在翻译时会自己在屋里比划这些招数,有了亲身体验,才确定该用“砍”还是“削”,“懒驴打滚”直译成 Lazy Donkey Roll,形象直观,而且直接把读者带入金庸的武侠世界。对于“九阴白骨爪”,金庸笔下最突出的展示是骷髅头盖骨上五个洞,正好插入五个手指,令人毛骨悚然。郝玉青用骷髅(skeleton)代替白骨(bone),把这恐怖招式译成 Nine(九) Yin(阴) Skeleton Claw(爪)。为流畅、易懂,不一定非死抠字眼,逐字硬译,一场恶斗的纸上描述最好一气呵成,栩栩如生。

此外,令人抓狂时刻也不少。比如,中国古时候一天按子丑寅卯……依次分12个时辰,那约好“亥时三刻”在哪儿碰头,翻译时可以用午夜替代吗?郝玉青为这个亥时三刻的时间转换,查书,发现唐宋年间时辰制度有一个变化,结果还得再查更多资料,就为了不弄错时辰。

郝玉青最喜欢的人物是江南七怪,“七怪”翻成 Seven Freaks。因为他们很滑稽,好笑,他们的互动和夸张,外表无法恭维,但仗义、善良。她说,在一年半翻译中跟这些人物朝夕相处,同喜怒共哀乐,“现在他们就像我的老朋友,就熟到那样。”

“读者应该感到在读金庸,而不是读郝玉青;重点是金庸,而不是郝玉青翻译金庸,”她说,许多人读金庸是在年轻时,继而成为粉丝,金庸在他们心目中占据了特殊地位,不容冒犯。所以,她始终保持谦恭敬畏之心。

文化并非东西方“障碍”

报道称,郭靖、黄蓉等一干英雄大侠问世60年,在华语天地风靡数十载,怎么现在才由一个80后瑞典姑娘提携着正式踏入英语读本圈?

据报道,郝玉青2012年开始为《射雕》英译本找西方出版社,要找面向大众市场的非学术专业出版社。她发现金庸在西方市场有潜力:书店里缺武侠小说,而网上众多非授权翻译又说明有市场需求,于是就决定了要做这个项目。选择面向大众市场、有全球商业营销的出版商,可以避免定价过高、目标市场过窄、跟通俗作品阅读大众脱节的问题。

报道称,金庸并非通俗武侠,他写人物,武功依附于人物和情节,故事嵌在历史动荡家国危亡朝廷腐败的大背景里,虚实交织,郝玉青认为“有质量,有地位”,是经典。同时,金庸会讲故事,故事有乐趣,“金学”专家从各个层面和角度分析过金庸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文化蕴涵和价值观,金庸小说迷各有各的迷恋点。

报道称,在把金庸武侠“东学西渐”这件事上,文化不是障碍。“中国版《指环王》”这个说法并不足以概括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它可以说明的至少有两点:第一,西方文学世界里有类似中国传统中“侠文化”的位置;第二,如果《指环王》能移植到华语世界,那么《射雕》也同样应该能移植到英语世界。

在历代翻译帮助下跨越了中西文化藩篱登上中文书架的西方英雄不少,比如西班牙骑士堂吉诃德、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电影《勇敢的心》)、英国的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还有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罗宾汉。金庸从1955年开始写武侠小说在报纸上连载,到1970年代停笔,一共写了15部,这些作品风靡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一次次被改变成电视剧和电影,除了授权正式译本,也有不少非正式译本在网络流传,韩国、越南、日本等地也曾连载、翻译金庸作品。

报道称,对于无法读原文领略“原汁原味”的西方读者,尤其是不怎么喜欢打打杀杀的人,金庸的江湖情仇故事还能有那么大魅力吗?这或许要等书出版上架后才能知道——好故事长脚,不胫而走。

郝玉青。(BBC)

金庸《射雕》三部曲英译版将出版,被誉为中国版《指环王》

将于2018年2月出版的英文版《射雕英雄传》第一卷《英雄诞生》(图片来自亚马逊网站)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美国Quartzy网站11月17日发表题为《中国的“指环王”三部曲终于要翻译成英文了》的文章。作者厄科·黄和伊莎贝拉·斯蒂格称,金庸小说《射雕》三部曲的英译版将分12卷陆续出版。由伦敦的麦克莱霍斯出版社签下的这套书,将于2018年2月出版第一卷,拟以“中国版指环王”的名号把“射雕”三部曲介绍给欧美读者。以下为文章摘要:

在中国作家金庸构想的古代世界里,身怀“轻功”的侠客们穿梭于林间,用“一阳指”来一招毙命。他们武功高强,忠勇双全,挑战专制君王和封建社会。

对许多武侠小说读者来说,这个世界并不陌生。在他们心中,笔名为金庸的路易斯·查(金庸原名为查良镛——本网注)是华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魅力非凡,不亚于英国作家J·R·R·托尔金的幻想世界。两位作家的作品在创意、广度和深度上不分伯仲。然而,由于语言的鸿沟,金庸在英语国家不太知名。现在,金庸最受欢迎的作品——《射雕》三部曲,在他93岁高龄之际,终于被翻译成了英文。这部小说首次出版可是在1957年。

2004年,金庸在成都(图片来自Quartzy网站)

金庸和托尔金作品主题相似:伸张正义,打造英雄。和托尔金幻想的霍比特人、精灵族和半兽人世界不同,金庸的世界源自中国历史,是一种历史情境“反转”小说,基于对史实的想象和再加工。“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射雕英雄传》背景设在公元1205年的南宋。北方女真人的金国和成吉思汗的蒙古持续进犯南宋汉人朝廷。故事围绕郭靖和杨康的父辈展开。俩人的父亲在艰难反抗金国的过程成为至交,并让郭靖和杨康成为拜把子兄弟。郭靖从小在成吉思汗的军队中长大,最终却选择抵抗蒙古人入侵。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金庸现象》的合作者刘建梅分析:“金庸大部分作品属于‘教育小说’,年轻的主角历经挫折和恋情的考验,逐渐成长为一位完美的英雄。他们不仅有能力惩恶扬善,拯救世界,还保有一些中国文化的特点,比如儒家、道家和佛家的世界观。

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东邪西毒》沿用了《射雕》三部曲的武侠世界

金庸小说人物有着繁复多彩的名字,比如“江南七怪”和“仙霞派”,他们在“江湖”中穿梭。中国读者熟悉的“江湖”一词,字面意思为“江和湖”,但其意蕴很难翻译成英文,因为它常用来表示和古代传统社会平行存在的社会环境,其法律和道德自成一派。“江湖”“和“武林”休戚相关,后者指代会武术的人组成的小社群。

金庸作品在华语世界非常流行,但是翻成英文实在太难了。

“金庸的语言非常丰富,为了营造类似于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文风,他运用了大量古汉语散文、诗歌;大量的成语还有方言俗语。”波士顿大学中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系的副教授彼得勒斯·刘介绍道。

金庸曾把自己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

英译版《射雕》三部曲将分12卷陆续推出。第一卷由郝玉青(即安娜·霍姆伍德——本网注)翻译,英文标题为《英雄诞生》。2012年,瑞典的郝玉青和金庸作品的英国代理人一起寻找出版商,准备以“中国版指环王”的名号把《射雕》三部曲推向欧美读者。来自伦敦的麦克莱霍斯出版社签下这套书,定于2018年2月出版。“翻译《英雄诞生》耗时约一年半,”郝玉青说。“下一卷已由另一位译者着手翻译。”

郝玉青还表示,很多中国粉丝十分关心她会如何翻译小说里错综复杂的武功名称、招数和动作。她经手的武功翻译包括“打狗棍法”、“九阴白骨爪”,以及“懒驴滚”——一种外柔内刚的武功。

如今,金庸写就的人物和武功驰名华语世界。他于1948年从上海调往香港工作,定居至今。

1959年的初版《射雕英雄传》第一卷(图片来自维基百科网站)

在香港的报社工作期间,他开始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并创办《明报》。该报业已成为香港本地大报。1981年,邓小平邀请金庸和他在内地的家人到北京,1984年,金庸小说开始在内地出版,并多次被香港无线电视台(TVB)拍成电视剧,这也极大地提高了金庸的知名度。

1994年,改编自小说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在TVB电视台播出。(图片来自Quartzy网站)

如今,金庸的影响力在意料不到的地方闪现。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开拓者、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是金庸和武侠文学的忠实粉丝。阿里巴巴的企业价值观也被冠以“六脉神剑”之名,语出《天龙八部》,员工也都要给自己起一个武侠人物的外号,马云的外号“风清扬”即借用金庸小说人物的名字。

1972年,金庸封笔,自此深居简出,但是他的武侠文学仍旧影响着全世界。

2017年播出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海报

港媒关注内地统一中餐等领域英文翻译:麻辣烫有了官方译名

参考消息网12月1日报道港媒称,内地英语翻译参差不齐,中译英的指示牌、餐牌不时闹出笑话。内地12月1日正式实施《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明确交通、旅游、文化、教育等13个领域的英文译写,提供常用的3500多条规范译文,包括麻辣烫、刀削面、豆腐等美食,部分译名引发网友热议。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11月30日报道,饮食方面,麻辣烫译为Spicy Hot Pot、拉面译作Lamian Noodles、刀削面是Daoxiao Noodles、豆腐是Doufu或Bean Curd、花椒是Sichuan Pepper。

旅游方面,农家乐为Agritainment、皮影是Shadow Puppets、景泰蓝是Cloisonne、唐三彩是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玉器Jade Ware。

有网民称,中国美食有了官方英文名,是走向全球的象征。亦有人对“豆腐竟然不是tofu”感到意外。此外,还有网民跪求“狮子头”、“麻辣香锅”、“鱼香茄子”等较难翻译的译名。

台媒:俄景点中文标志现“神翻译” 红场被译成“红肠”

参考消息网9月20日报道台媒称,大陆游客出境游前往俄罗斯人数快速成长,为了让陆客有更佳的旅游体验,俄罗斯各公共设施和景点的中文标志也越来越多,但错误也不少,例如莫斯科最有名的景点红场,就被翻译成“红肠”。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9月19日报道,为提供更多陆客在俄旅游的便利,在各地的中文解说牌有增无减。例如扎里亚季耶公园是莫斯科市中心新建成的一座大型休闲公园,紧邻克里姆林宫,沿莫斯科河而建,被称为是城市的“新地标”,公园里的标志牌上也印上了中文,但被细心的陆客发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神翻译”。

在扎里亚季耶公园的游客导览图上,红场被写成了“红肠”。仔细一看,中文的错误翻译还不只这一处,例如公园内的古迹“教会会馆”被译成“重男轻女的农庄”、自然保护中心则成了“受保护的大使馆”,让人不知所云。

看到这些“神翻译”,长期从事中俄交流工作的俄罗斯汉学家叶菲莫夫感到非常无奈。“公园方面应该是没有找翻译,而是直接到网上使用机器翻译。”他表示,在当地利用Google翻译,确实看到是这样的结果,虽然这并不算严重的问题,却有些可笑,而且犯这样的错误也确实不合适,因为新建一个漂亮的公园,而一些细节却没有处理好。

来到公园参观的陆客,对这些离谱的翻译感到有趣。多数陆客认为“能在国外看到中文就很亲切”,但也觉得“挺搞笑”,反而让旅游多了分乐趣。

事实上,在俄罗斯公共场所增加中文标志也是不久前才出现的新现象。近年来,赴俄罗斯的陆客数量不断攀升,为了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在一些大城市和旅游城市,机场、景点、酒店、商场都开始出现中文标志。

叶菲莫夫曾长期在大陆工作,一年多前回到莫斯科。他说,这样的变化在近一两年里非常明显。“以莫斯科为例,几乎所有的旅游场所都有中文标志,尽管翻译存在一些瑕疵,不过这确实给中国游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报道称,面对多有陆客反应“神翻译”,扎里亚季耶公园管理部门已开始着手请中文翻译来对所有的中文标志进行校对和修改。从另个角度看,当地对中文的重视,将使中文应用范围更广,无形中也增加了大陆的影响力。

小说《人民的名义》将被翻译成12种语言文字出版

新华社南京9月8日电(记者蒋芳)江苏籍作家周梅森的反腐题材小说《人民的名义》,海外版权已累计输出12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代表作。

2017年1月,周梅森潜心8年、六易其稿的小说《人民的名义》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得到了业界与读者的广泛认同,被誉为“一部揭示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态的现实主义力作”。据统计,本书自出版以来先后10印,以10天发行100万的速度,累计发行达156万册。

小说同名改编电视剧热播后,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引发了强烈反响,BBC、《纽约时报》等外媒均对作家周梅森与《人民的名义》进行了重点报道与积极评价,12家海外图书馆收藏了该作品。迄今,除了英语版权输出仍与英、美两家出版机构洽谈中,北京出版集团已先后与巴黎友丰出版社、西班牙大众出版社、日本科学文化出版社、韩国文学手册出版社、俄罗斯尚思国际出版社有限公司、黎巴嫩科学出版社、越南雅南文化出版社、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吉尔吉斯斯坦东方文学与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东方文学与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土耳其卡努特出版社、台湾远流出版社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机构签约,完成了法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俄语、阿拉伯语、越南语、马来文、吉尔吉斯斯坦语、哈萨克斯坦语、土耳其语、中文繁体等语种(文字)的版权输出合作,彰显了中国当代主流文学在海外影响力日益增强。

周梅森说:“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有一部分作家站在社会的前面。我尽我所能,希望可以记录一个伟大国家,一个伟大民族的艰难崛起的过程。”

麻婆豆腐夫妻肺片怎么翻译? 新译写规范这样说

Spicy Hot Pot “麻辣烫”这样翻译就对了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发布,成都美食有了正规英文名

“麻婆豆腐”翻译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夫妻肺片”被译为“丈夫和妻子的肺片”……此类让人捧腹的菜品翻译是不是有些“惨不忍睹”呢?不过,今后或许可以得到改观。

近日,国家标准委、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布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同时,还提供了常用的3500余条规范译文,涵盖交通、旅游、娱乐、教育、餐饮、住宿等13个领域。该标准将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规范“奇葩翻译”

英译“国标”来了

“候机楼”被翻译成“Hou Machine Building”,“请在一米线外等候”被翻译成“Please wait outside a noodle”,“老弱病残孕专座”被直译为“Seats for the old,the weak,the sick,the crippled,the pregnant”……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曾见过类似的“奇葩翻译”呢,不仅不雅,甚至还是错误的。近日,国家标准委、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布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以规范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不规范、不得体等问题。

这项涵盖了交通、旅游、娱乐、教育、餐饮、住宿、等13个领域,还提供了常用的3500余条规范译文。标准规定,公共服务领域应当针对实际需要使用英文,不应过度使用英文,译写时应当通俗易懂,便于理解,避免使用生僻的词语和表达方法,译写应用语文明,不得出现有损我国或他国形象或有伤民族感情的词汇,也不得使用带有歧视色彩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语法。

标准提出,一般不按原文字面直译,场所和机构名称一般采用“专名用汉语拼音拼写、通名用英文翻译”的方法。公共服务信息均使用英文翻译,同时根据功能设施信息、警示警告信息、限令禁止信息、指示指令信息、说明提示信息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译法。

记者从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了解到,目前,该项国家标准已经在川内进行了公告,将要求相关领域在进行英译时依照标准进行,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参考已经公布的这3500余条规范译文。暂无相关的地方性标准出台。

“麻辣烫”咋翻译?

规范条文译为“Spicy Hot Pot”

此次公布的标准中,特别罗列了餐饮项目。其中,在具体的翻译要求上,则提到,酒家、酒楼、酒店、饭庄、食府以及饮食店等提供同餐饮服务的服务机构,一般译作“Restaurant”,中文名称中含有“阁、轩、府、坊、村、廊”等的,是做专名的一部分,可用汉语拼音拼写,如:清和轩,可译为“Qinghexuan Restaurant”。

另外,中国特有的食品的名称,如饺子、包子、粽子、馒头、火烧、煎饼、肉夹馍、油条等,也可以用汉语拼音拼写。并在规范条文中提供了从各大菜系到冷热菜,再到相关的食物原材料以及生活中常见的部分菜品小吃的英译文本。在公布的规范译文中,麻辣烫的翻译为“Spicy Hot Pot”,砂锅为“Casseroles”,刀削面为“Daoxiao Noodles”,米线则为“Rice Noodles”,另外还有烧烤店,译为“Grill House ”或“Barbecue Restaurant”。除此,“豆腐”则可直接译为“Doufu”。

川菜大师:

翻译既要有“菜品文化”也要“看得懂”

“能够对餐饮的翻译给出标准是可以的,但是在具体的菜品上,特别像我们的川菜,在翻译上则不能仅仅是按照某一个标准来,而是既要考虑菜品的文化也要让人看得懂。”川菜大师彭子渝认为,中国的菜品种类纷繁,做法和内涵都各自不同,跟西方菜品相比要复杂的多,因此在翻译时,如何让内涵和简明易懂相结合是需要考虑的。

彭子渝介绍,几年前,相关部门就曾组织四川美食家协会和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编辑出版了《中国川菜》一书,用以推广川菜。书中重点介绍了180道经典四川菜点的制作方法,同时全书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进行排版。“当时对于菜名的翻译就下了很大功夫,并希望依此统一菜品的翻译形式。”

“当时菜名的翻译就是要既懂英文,又懂川菜文化和烹饪方法的人来进行,不然就传达不了菜品的内涵,如果有些难以直接用英文表达的就按照中国人的意思用汉语拼音。”彭子渝介绍,“翻译好后,还邀请了国外懂川菜的老外来看我们的翻译是不是能看得懂,因此,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靠着一个模式标准就能做到的。”

成都商报记者 杜玉全

-部分规范译文:

麻辣烫:Spicy Hot Pot

拉面:Lamian Noodles

刀削面:Daoxiao Noodles

米线:Rice Noodles

馄饨:Huntun 或 Wonton

烧烤店:Grill House 或Barbecue Restaurant

-模式1:

主料或面点类别+配料

1、泡菜鱼:

fish with pickled vegetables(直译就是:有泡过的腌制过的菜的鱼)

2、夫妻肺片:

Pork Lungs in Chili Sauce

-模式2:

味型+主料/配料或主料/配料+味型

1、鱼香肉丝:

Fish-flavored Shredded Pork

2、糖醋排骨:

Sweet and Sour Pork Spareribs

-模式3:烹饪方法+主料(+配料)

水煮肉片:

Boiled Sliced Pork in Chili Sauce

-模式4:地名+主料

1、川北凉粉:

Northern Sichuan Bean Jelly

2、富顺豆花:

Fushun Tofu Pudding

3、连山回锅肉:

lianshan Twice-cooked Pork

4、宜宾燃面:

Yibin Ranmian Noodles(直译:宜宾燃面面)

-模式5:

按既有译法(+注释)

1、担担面:

Dan Dan Noodles

2、锅盔:

Guokui (Sichuan Pastries)

3、麻婆豆腐:

Mapo Tofu(传统翻译法:Tofu made by woman with freckles)

4、宫保鸡丁:

Kung Pao Chicken

(责任编辑:崔競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