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创投

投资频频失利 京威股份借钱扩张难解渴

2017-12-11 08:3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12月7日,京威股份公告称,因非公开发行、中期票据等融资项目尚在审批中,中环投资向公司提供不超过20亿元的借款,支持公司新能源产业发展,无偿使用,专款专用,且无需提供任何担保物或其他担保及反担保,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

其中,中环投资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目前持有公司股份4.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

得到大股东无偿借款的京威股份似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但是记者发现,京威股份其实正面临着大困境。

为了提高盈利能力,京威股份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然而本身资金薄弱的京威股份不得不频频举债,怎奈“投资失利”,盈利、资金状况继续恶化。

  资金不足

2017年三季度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京威股份的现金余额为3.75亿元,仅占总资产(102.79亿元)的3.65%。

这似乎远远无法满足公司日益高涨的投资需求。

2016年8月,京威股份意图以非公开发行A股的方式来募集资金。公司拟向大股东中环投资进行股票增发,增发股本不超过3亿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该募集资金将用于在德国投资建设年产10万辆高端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基地。

然而,一年过去,非公开发行仍在审批中。

京威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一切以证监会的进度为准。

“没米下锅”的京威股份不得不走上借款的道路。

12月7日,京威股份公告称,因非公开发行、中期票据等融资项目尚在审批中,中环投资向公司提供不超过20亿元的借款,支持公司新能源产业发展,无偿使用,专款专用,且无需提供任何担保物或其他担保及反担保,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

其中,中环投资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目前持有公司股份4.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

得到大股东无偿借款的京威股份似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但是记者发现,京威股份其实正面临着大困境。

为了提高盈利能力,京威股份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然而本身资金薄弱的京威股份不得不频频举债,怎奈“投资失利”,盈利、资金状况继续恶化。

  资金不足

2017年三季度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京威股份的现金余额为3.75亿元,仅占总资产(102.79亿元)的3.65%。

这似乎远远无法满足公司日益高涨的投资需求。

2016年8月,京威股份意图以非公开发行A股的方式来募集资金。公司拟向大股东中环投资进行股票增发,增发股本不超过3亿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该募集资金将用于在德国投资建设年产10万辆高端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基地。

然而,一年过去,非公开发行仍在审批中。

京威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一切以证监会的进度为准。

“没米下锅”的京威股份不得不走上借款的道路。

京威股份公告显示,截至今年11月末,未审计的借款余额为42.87亿元,相较去年年底增加了11.87亿元,占上年末净资产的比例为24.51%。

公司表示,新增借款不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良影响,不会对公司整体偿债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但记者发现,京威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从2012年的7.7%剧增至2017年9月的50.73%。其中,流动负债占据近三分之一,现金流明显承压。

一位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产负债率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在降低,现金流不足时,资金链极易断裂。

对此,上述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虽然公司资产负债率增长明显,但是仍低于同行业。

  频频投资

京威股份为什么越来越缺钱?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不满足于汽车内饰系统制造,自2015年起,京威股份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2015年11月,京威股份认购长春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新能源”)20%股权。持股比例增加至35%后,公司的投资额调整为1.75亿元。

2015年12月,公司以5.52 亿元收购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五洲龙”)48%的股权,后又增资2.48亿元。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公司持股比例降至38.4%。

2016年6月,公司以10.5亿元购买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卡威”)35%的股权。

2017年7月,公司以1.15亿元购买苏州达思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思灵”)23%的股权。

此外,2017年2月,京威股份与正道集团、致云基金、宁波市奉化区政府签订协议,拟组建电池公司以生产钛酸锂电池,其中京威股份出资5.4亿元。

在市场看来,频频大手笔投资,京威股份投身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决心坚定,但同时也加大了资金压力。

从财务数据来看,京威股份在2015年的投资性现金流为17.22亿元,同比猛增近350%,2016年、2017年前三季度的投资性现金流分别为19.81亿元、13.77亿元。

截至今年9月底,京威股份的现金余额为3.75亿元,仅占总资产(102.79亿元)的3.65%。

  投资频频失利

在汽车内饰业务的盈利能力逐渐下滑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投资更是为京威股份烧了一把火,公司的净利率从2012年的24.47%直线下降至2017前三季度的6.02%。

2017年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1-9月,京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9.68亿元,同比增长15.8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亿元,同比下降11.67%。

京威股份的经营现状每况愈下,一大原因是被上述新能源公司拖了后腿。

2016年年报显示,长春新能源、深圳五洲龙、江苏卡威的净利润分别为0.23亿元、-1.98亿元、-1亿元。

目前来看,约20亿元的投资并未给京威股份带来任何正面作用。

“这些公司已经处于好转状态中。”上述证券部相关人士对记者解释。

今年9月底,京威股份宣布与正道集团、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进行合作,将在宁波市奉化区投资建设一个年产30万台的清洁能源整车生产基地,该项目规划总投资约170亿元。

三方出资金额分别为20亿元、20亿元、10亿元,占股分别为40%、40%、20%。

对于此次合作,一位汽车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京威股份和正道集团曾组建公司来生产钛酸锂电池,未来或将钛酸锂电池用于清洁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虽然钛酸锂电池的安全性更高、寿命更长,但是受限于体积和储能方面的缺点,钛酸锂电池并不能广泛地应用于交通市场,国内新能源汽车普遍使用三元锂电池。

而在汽车分析师钟师看来,对于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来说,资金是最主要的优势,其他在于行业资源整合能力。

自身资金实力并不雄厚,显然是京威股份的一个致命弱点。

为了投资新能源汽车,京威股份不得不借钱,借钱投资后产生亏损,继续加大了资金压力和盈利压力。对于京威股份来说,这一“恶性循环”似乎无药可解。

(责任编辑:陈键)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