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Web3.0时代人工智能与社交软件结合方式

2017-12-12 09:59 今传媒  作者:邢征宇

摘 要:我们见证了Web1.0门户媒体时代,经历了Web2.0社交媒体时代,目前Web3.0时代随着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正逐渐地成型,智能场景时代成为趋势。Web3.0让人惊艳的便是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虽然互联网对人工智能尚且处于利用弱人工智能的阶段,但这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Web3.0时代一定要富有前瞻性地做出变革策划,紧紧跟随科技和时代的发展才能在整个社会的转型中做到不落伍。本文便通过对未来web3.0时代和人工智能的展望大胆猜想新型社交软件(名称为IU)在Web3.0时代的变革与创新运用。

关键词:Web3.0;人工智能;新型社交软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128-02

一、目前网络环境的分析与未来展望——Web2.0与Web3.0的交接

Web3.0目前是一种未来网络环境的代名词,在业界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与共识。但对此环境定义的缺失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其特征,预测其发展趋势。

Web2.0是尚未完善的网络环境。蒂姆·奥雷利提出Web2.0的概念,认为Web2.0下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又是网络内容的制造者。随之而来的便是UGC在网络中所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各平台中出现越来越多由用户个人或小型组织的作品、网络直播成为了个人展示自己才华与生活的平台……

Web2.0中各平台对于手中庞大的用户量的应用仍十分简单。以腾讯为例,用户作为一个或几个庞大群体为腾讯带来通讯、新闻、游戏、音乐等方面的盈利,一直享受着用户量所带来的增值效果。但在将用户聚合的过程中,用户与另一用户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传播过程中所能利用的盈利模式尚且停留在广告与交易手续费等简单利用。

如何激发用户之间的深层次需求,利用好用户发布并分享的内容的重担便落在了Web3.0身上。技术专家NovaSpivack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以十年为一个周期。在互联网的头十年,发展重心放在了互联网的后端即基础架构上。编程人员开发出我们用来生成网页的协议和代码语言;在第二个十年,重心转移到了前端,Web2.0时代就此拉开帷幕。现在,人们使用网页作为创建其他应用的平台。他们还开发聚合应用,并且尝试让互联网体验更具互动性的诸多方法。目前我们正处于Web 2.0周期的末端;下一个周期将是Web 3.0,重心会重新转移到后端。编程人员会完善互联网的基础架构,以支持Web3.0浏览器的高级功能。一旦这个阶段告一段落,我们将迈入Web 4.0时代。重心又将回到前端,我们会看到成千上万的新程序使用Web3.0作为基础。

Web3.0究竟有什么能力去扛起这个重任呢?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Web3.0时代每个人都拥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数据库和一个公共数据库,囊括着一个人可以得到的所有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存储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大的硬盘将会出现。同时硬盘将会智能化,可以对话并交流,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去检索自己想要的信息。其次,Web3.0时代是一种虚拟与现实融合、个人与大众、过去和将来、横向和纵向的融合。这都毫无疑问依托于网络的更深层次更加细致的构建以及体感辅助设备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形成更加个性化的信息网络。再次,Web3.0势必和人工智能(AI)相结合,在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三个方面形成新的网络体系。人们处于网络中必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

因此,网络连接的不再是人和人,而是进行直接信息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在人与人的一些交流中,比如商业交流、咨询服务等需要大量信息支撑的繁琐环节也可以在人工智能中轻易解决。这便给社交软件带来了新的传播模式,引领着自从QQ、微信、Facebook、twitter创立以来新的社交革命。

摘 要:我们见证了Web1.0门户媒体时代,经历了Web2.0社交媒体时代,目前Web3.0时代随着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正逐渐地成型,智能场景时代成为趋势。Web3.0让人惊艳的便是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虽然互联网对人工智能尚且处于利用弱人工智能的阶段,但这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Web3.0时代一定要富有前瞻性地做出变革策划,紧紧跟随科技和时代的发展才能在整个社会的转型中做到不落伍。本文便通过对未来web3.0时代和人工智能的展望大胆猜想新型社交软件(名称为IU)在Web3.0时代的变革与创新运用。

关键词:Web3.0;人工智能;新型社交软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128-02

一、目前网络环境的分析与未来展望——Web2.0与Web3.0的交接

Web3.0目前是一种未来网络环境的代名词,在业界中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与共识。但对此环境定义的缺失并不妨碍我们认识其特征,预测其发展趋势。

Web2.0是尚未完善的网络环境。蒂姆·奥雷利提出Web2.0的概念,认为Web2.0下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又是网络内容的制造者。随之而来的便是UGC在网络中所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各平台中出现越来越多由用户个人或小型组织的作品、网络直播成为了个人展示自己才华与生活的平台……

Web2.0中各平台对于手中庞大的用户量的应用仍十分简单。以腾讯为例,用户作为一个或几个庞大群体为腾讯带来通讯、新闻、游戏、音乐等方面的盈利,一直享受着用户量所带来的增值效果。但在将用户聚合的过程中,用户与另一用户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传播过程中所能利用的盈利模式尚且停留在广告与交易手续费等简单利用。

如何激发用户之间的深层次需求,利用好用户发布并分享的内容的重担便落在了Web3.0身上。技术专家NovaSpivack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以十年为一个周期。在互联网的头十年,发展重心放在了互联网的后端即基础架构上。编程人员开发出我们用来生成网页的协议和代码语言;在第二个十年,重心转移到了前端,Web2.0时代就此拉开帷幕。现在,人们使用网页作为创建其他应用的平台。他们还开发聚合应用,并且尝试让互联网体验更具互动性的诸多方法。目前我们正处于Web 2.0周期的末端;下一个周期将是Web 3.0,重心会重新转移到后端。编程人员会完善互联网的基础架构,以支持Web3.0浏览器的高级功能。一旦这个阶段告一段落,我们将迈入Web 4.0时代。重心又将回到前端,我们会看到成千上万的新程序使用Web3.0作为基础。

Web3.0究竟有什么能力去扛起这个重任呢?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Web3.0时代每个人都拥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数据库和一个公共数据库,囊括着一个人可以得到的所有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存储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大的硬盘将会出现。同时硬盘将会智能化,可以对话并交流,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去检索自己想要的信息。其次,Web3.0时代是一种虚拟与现实融合、个人与大众、过去和将来、横向和纵向的融合。这都毫无疑问依托于网络的更深层次更加细致的构建以及体感辅助设备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形成更加个性化的信息网络。再次,Web3.0势必和人工智能(AI)相结合,在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三个方面形成新的网络体系。人们处于网络中必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

因此,网络连接的不再是人和人,而是进行直接信息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在人与人的一些交流中,比如商业交流、咨询服务等需要大量信息支撑的繁琐环节也可以在人工智能中轻易解决。这便给社交软件带来了新的传播模式,引领着自从QQ、微信、Facebook、twitter创立以来新的社交革命。

 

二、人工智能与IU 的技术结合

I Found U(简称IU)是笔者设想基于未来Web3.0网络环境与人工智能加持下的一款社交软件。

人工智能有着巨大的潜力,是我国互联网产业的一个新的突破与增长点。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就等于握紧了新时代的钥匙。我国的腾讯企业已经设立了AI Lab,专门用于研究新型人工智能,目前的研究方向集中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部分;百度则全力一搏,更不惜将自己的命运赌在人工智能,并已经取得了诸多人工智能应用成果,比如AI驾驶汽车,小度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而阿里更是在大数据上钻研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社交软件的结合可以从其三种模式入手。人工智能目前分为三种模式,以运算和存储能力为依托的运算智能(用户数据),以延伸人类感官的感知技术为依托的感知智能,让机器能够进行类人化的理解与思考为目标的认知智能。这三类人工智能与IU有着很高的契合度。

运算智能在IU中的运用:通过用户选择信息录入 ,而后系统对用户数据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每个用户的信息都会被存储于系统之中,基于这些数据对象,iu系统设计独特的计算公式,对信息之中具有契合的两个用户进行匹配,实现虚拟化的计算结果。比如同样爱好电影的人群中,根据用户对电影类型的偏好,特定的影片喜好倾向相符合的人可以被匹配的概率更高,再根据两个人在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的匹配程度,从而找出最具有匹配度的两个人。每一个用户相对于其他用户都是一个主体在对其他用户进行筛选。用户之间通过交流互动的频率作为计算数据计算出好友度,从而不断进阶提升好友关系以及解锁功能。而用户如果与原匹配对象解除关系,重新进行匹配,系统则会通过储存的用户信息直接进行计算分析,不再需要用户二次录入,但用户修改过数据,则会重新计算其匹配对象。

感知智能在IU中的运用:IU注重于提升每一对朋友的社交体验,将积极引进配套最新最先进的体感设备,利用VR、AR技术使两人在虚拟世界里进行游戏、社交、聊天活动。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作为获取信息的一种新途径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获取的信息中增加了位置维度,这给人们的出行、购物、社交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LBS也能够在社交软件中发挥一定作用,也便于运营者收集用户资料。而虚拟现实作为近年来极为火热的科技话题, 给人们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官享受,“虚拟现实+”运用于APP中能够作为现实与虚拟的结合给用户带来更贴近真实的感受与更丰富的体验

认知智能在IU中的运用:认知智能目前处于对可行性进行激烈的争论阶段,人们对于认知智能的期望有着三个方面:一是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输入的信息,并得出结论。二是赋予人工智能学习能力,让人工智能在不断地学习新场景的决策。三是让人工智能独立创作。如果能够克服伦理、技术上的难题,认知智能便是最强大的智能它可以以一种超越人类的认知能力去管理一个社交软件,用一种上帝视角去评判每一个环节,让用户在软件中获得超真实的社交感觉并沉浸其中。

 

三、人际传播交往模式与IU的模式结合

IU这款软件主要对人际传播进行深层次挖掘,模仿现实世界交友规则,并为用户提供社交的便利。二者结合扬长避短,为用户带来一种线上社交的革新。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提出六度空间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数不会超过六位。根据六度空间理论,每一个个体的交友圈可不断扩大,形成巨大的交友网。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交平台依据六度空间理论建立和兴起,打破时空的界限,通过“可能认识的好友”发展好友圈,进而培养用户。IU社交软件在六度空间的基础上,把“可能认识的好友”改为“兴趣爱好相似的好友”,在打破时空界限的同时,保留一份安全与神秘。

IU社交软件融合大众传播,利用IU平台进行传播交流,收集用户的信息爱好等个人资料并分析。另一方面,保留人际传播特征,不将个人信息公开化,只有互为好友的双方知道个人爱好。

IU是一个人际交往平台,用户在这里面向的没有广告群体、没有爱好群体,而是面对着另一个鲜活具有个性的人。在同一时间,IU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匹配一个好友,进行一对一的人际传播。同时利用先进人工智能对各种情感的判断,来对其关系做出升温还是降温的决定。关系热便可以解锁高级的聊天方式——语音及视频;关系冷便由系统判定解除关系,开始新的匹配。这种做法会尽量地凭借现实中的原则。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有“失真”现象,一对一的人际传播活动信息反馈一般比较及时而真实。IU用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仅通过IU社交软件这一媒介进行传播,减少了其他媒介的介入,降低了信息失真的风险。同时,IU根据兴趣爱好匹配好友,两者在信息交流方面的误解少,同感多。因此,IU平台发挥了人际传播的互动优势。

人际传播中传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一种“平行传播”,所以人际传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平等性。在IU平台上,用户都是以交友的平等身份进行信息的传播,并没有意见领袖和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充分体现了人际传播的亲和力。

IU有助于培养出用户更为紧密的社交关系,而这种紧密的社交关系可以使得用户自发地去为其关系消费。这便为用户聚合的商业模式找到了理论上的出路。

在Web3.0时代,人际传播逐渐发展出全球化趋势、多元化和便捷化趋势、虚拟化和现实性相结合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人际传播已不仅仅局限于街坊邻里。只要有一台电脑,人际传播可通过互联网连接大洋彼岸。IU社交平台在全球化趋势下,不拘泥于身边的好友,而是希望拥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挚友。

传统人际传播主要依靠口语和文字,网络人际传播除了口语和文字,各种表情包和图片层出不穷,俨然成为了传播者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用网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传播者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发送信息。作为新型社交软件,IU的基本人际传播模式也必须做到传播途径多元化和传播方式便捷化。

IU平台上用户在一个系统虚拟环境中传播交流,虚拟生活化场景。近来网络人际传播安全隐患加重,完全虚拟化的人际传播可能会危害用户安全,所以,IU平台倡导虚拟化与安全性相结合。在虚拟空间中,必须进行实名注册,并只有双方互为好友时才能知道对方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李庆林,蔡昕.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区别与融合[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 石磊.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互动——论人际传播在大众传媒中的运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0).

[3] 林昇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