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成风化人”的辩证关系研究与传播学思考

2017-12-13 13:22   作者:李渊

来源:《新闻爱好者》

【摘要】在现实的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中,如何准确地把握“成风”与“化人”的辩证关系,需要从世界观角度审视、从方法论角度入手,找到两者事物之间以及事物的两面性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内在逻辑,以遵循规律、合乎逻辑的渠道和方式,实现“成风”更好地“化人”的目标。从传播学的视阈出发,研究“成风化人”的辩证关系,实现“成风化人”的落细、落小、落地、落实,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时代重任和责任担当。

【关键词】成风化人;关系研究;传播学研究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用“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48个字,对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旗帜鲜明的职责要求和使命阐述。[1]其中“成风化人”作为一个成语,是第一次出现。四个常用字、一对动宾结构,这样的提法和表述让人耳目一新,引人深思。

一、“成风化人”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性

唐代的白居易站在历史与未来的宽广视野下,在一千多年前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既是集纳往昔的古训,又是面向未知的睿智,是历代智者贤者富于文化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意味着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观照,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来源:《新闻爱好者》

【摘要】在现实的新闻舆论工作实践中,如何准确地把握“成风”与“化人”的辩证关系,需要从世界观角度审视、从方法论角度入手,找到两者事物之间以及事物的两面性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内在逻辑,以遵循规律、合乎逻辑的渠道和方式,实现“成风”更好地“化人”的目标。从传播学的视阈出发,研究“成风化人”的辩证关系,实现“成风化人”的落细、落小、落地、落实,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时代重任和责任担当。

【关键词】成风化人;关系研究;传播学研究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用“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48个字,对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旗帜鲜明的职责要求和使命阐述。[1]其中“成风化人”作为一个成语,是第一次出现。四个常用字、一对动宾结构,这样的提法和表述让人耳目一新,引人深思。

一、“成风化人”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性

唐代的白居易站在历史与未来的宽广视野下,在一千多年前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既是集纳往昔的古训,又是面向未知的睿智,是历代智者贤者富于文化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意味着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观照,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从文化的角度探究,“成风”一词最早见于韩愈的《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一文中,意思是为形成潮流、成为风气,也可以解释为倡导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化人”一词则出现得更早,初见于《列子•周穆王》一文,本义是指修道人、仙人,引申为一个人将另外的人感化或者让人信服。

时序流转,文有新意。在现实生活中,“成风”与“化人”的词义也发生着新的变化和提升。在当今社会,成风,就是倡导树立一种社会风气。化人,就是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成风化人”的总体意思就是通过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来影响带动、教育感化社会大众。推而广之,“成风”的“风”是正气清风,是时代之风、社会之风,包含着明显的时代精神和人文蕴意。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化人”作用,简而言之,就是让人在如沐春风中得到成长和熏陶。

处于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今时代,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特性、特点特色正在形成,对新闻舆论和思想意识提出了最新鲜、最美好的要求和期望。“成风化人”一经提出就引发社会反响,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点赞,原因在于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创新和蕴藏的丰富时代内涵。“成风化人”作为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要求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多的是一种殷切嘱托、一种深情厚望。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必须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是在宣传思想工作和新闻传播活动中致力于实现的一种高远境界和切实目标。

二、“成风”与“化人”的辩证关系分析

任何事物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内因”的主动,也有“外因”的驱动。内因是根本性、决定性因素,外因是推动性、重要性条件。就“成风”与“化人”的辩证关系而言,“成风”在前,“化人”于后;“成风”是“化人”的基础性条件,“化人”是“成风”的成果性目标。在“成风”的阶段和“化人”的过程中,必然是用人们普遍认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舆论、引领思想,形成积极健康、向上鼓劲的社会风气,有效利用新闻的信息传递、人文教化等功能,达到教育人民、鼓舞人心的目的,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思想力量。

正确认识“成风”与“化人”的辩证关系,需要我们从世界观角度审视、从方法论角度践行,找到两者事物之间以及事物的两面性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以遵循规律、合乎逻辑的渠道和方式,实现“成风”更好地“化人”的目标。让“成风”与“化人”在互为独立又相互融合的条件下浑然一体,各有千秋。

哲学的基本观点要求我们应当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双方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曾经生动指出,报刊“通过油墨向我们的心灵说话”。唐宋以来,“文以载道”的理念逐步完善成为彰显教化作用的理论指导。这些都表明,历经古今中外岁月和时间的沉淀,“成风化人”与“文以载道”两者一脉相承,相互辉映,在言说道理、传递精神、引领思想、弘扬风气等方面共同产生着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

“成风化人”,决定性因素在“风”。无论时间空间如何变化,培育什么样的社会生态与形成什么样的社会风气相互关联。良好的社会风气是人们正确价值观和精神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处于深刻和复杂转型期的当今中国,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基调。新闻舆论工作作为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的重要力量,应该在传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利用传播渠道,引导人们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培养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营造清新宜人的社会风气。

“成风化人”,根本性路径在“化”。“化”的作用在于潜移默化,先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社会风气,再通过社会风气熏陶个人,让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对于新闻舆论工作而言,导向是灵魂,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导向是旗帜,方向正确,才能旗帜鲜明、旗开得胜。新闻舆论工作要时时讲导向、处处讲导向,以传播内容承载职责使命,让频道频率、版面页面、屏幕荧幕充满正能量,在信息的传播、传递、传送、传导过程中找准社会思想认识的共同点、公众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各方利益关系的交会点、推动化解矛盾的切入点,才能在“化”的途径上实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中间贯穿满满的正能量。

“成风化人”,关键性目标在“人”。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劳动者)是最活跃的能动的要素,人的思想到位了,能力自然会发挥到最大。新闻舆论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成风化人”就是要赢得更多人的认同、占领更大的舆论阵地。当前,从传播手段到受众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的身份阅历不同、职位年龄不同,对新闻报道的需求也会有明显差异。要在差异中找相同,围绕新闻舆论工作的时、度、效,提升人们的精、气、神,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在人的思想中谈境界,把说事与说理结合起来,感染受众,感动公众,在润物无声中成风化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发展之计在于新。“成风化人”秉承历史的荣耀和现实的光芒,于“成风”中引领社会新风尚,弘扬时代正能量,鸣奏发展主旋律;在“化人”中强调新闻舆论的启迪功能、教化作用,让有温度、有深度、有锐度的作品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

三、现代传播学视阈下“成风化人”的功能性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作为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传播学,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路径、传播效果上都在发生变化。新闻舆论实践工作中,推进媒体融合,实现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指导和舆论的有效引领,已经成为媒体适应不断变化的舆论格局,延伸影响力、延长价值链、延展公信力的重要方式。

由于传播的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期盼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往往有很大的偏差。而且,这种偏差带来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会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从传播学的视阈来看,“成风化人”在新闻舆论工作中也需要具象、具体的功能性呈现。

(一)环境监测功能

环境的概念既包括自然生态,也适用于社会生态。“成风化人”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真正使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成为时代最强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增强新闻宣传工作黏合的程度、更新的速度,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生动和谐的主流舆论。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一科学论断,总结出了人类社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体现在“成风化人”的环境监测功能上,就是要把民心所向、民心所想转换成为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寻求党心民心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彰显出“共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让“成风化人”适应和推动时代的发展。

(二)社会协调功能

“成风化人”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过程,发挥社会协调功能,前提是要加强对社会舆情的调研分析,关注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群众关切的主要话题,要从统一思想、平衡心理、理顺情绪、缓解矛盾的目标和效果出发,站在人民的观点和立场,表达人民的思想和感情,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愿望,真实地陈述客观事实,坦坦荡荡做好社会舆论的“知情人”,踏踏实实做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认认真真做好推动社会进步的“发言人”,积极有效地发挥好协调功能。

历史由每一个时代的“你我他”组成,而社会则由同一个时期的“你我他”汇集而成,有着个体的独立性和群体的社会性。既有分工,更有合作,亦是长久形成的彼此相依的一种存在状态。“成风化人”不仅要对每一个个体产生影响,也要对单一群体施以带动,更要对普遍性群体带来触动。在人类社会螺旋式上升发展和抛物线结构前进的趋势下,协调社会的外在情绪和内在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创新引领功能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禀赋。在实现“成风化人”这一美好愿景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目的和效果的最大化,就需要在形式上进行科学、持续的创新,在方法上进行务实、灵动的探索,努力做到姿态上向下、思想上向上、艺术上向好。

发挥“化人”效果,就要在新闻传播和舆论中,以全过程的创新引领舆论、引导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实现“成风”功能的生活化,使蕴藏在普通民众中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创新实践充分开展,把舆论引导的意识形态、新闻宣传的思想观点、节目报道的具体案例,融合于真实生动、鲜活感动,接地气、有生气、带露珠、冒热气的故事性叙述之中、新闻性呈现之间。在对内宣传上,让人民群众在贴近现实生活的新时代故事中,深切感受到先进人物与典型事迹的可亲可近、可学可做,让榜样之“风”、典型之“范”,在创新的形式下释放出更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对外宣传方面,则要联通世界,让世界人民在中国故事中认识中国的进步及发展,认知中华文明、中国发展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和作用,画出更大的同心圆、凝聚更强的向心力,用新思维新理念新载体实现新闻传播活动的世界性,让全世界听到真实的中国声音,看到生动的中国形象。

(四)文化滋养功能

“成风化人”的效果在人,实施也在人,这就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感动着人民的感动,痛苦着人民的痛苦,幸福着人民的幸福,以与人民感同身受的情怀,关注人民的疾苦,反映人民的心声,把笔触和镜头对准普通民众,用感人至深的故事、激荡人心的情怀、心怀人民的境界,似碧海清波般使人神清气爽,形成良好的文化涵养和心灵滋养,让文化的力量见效于当今时代,相传于世世代代,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动各种文化的发展,真正使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文化成为时代最强音。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成风化人”说到底还是做育人的工作、做人心的培养,在全社会寻求思想认同的“最大公约数”,从而集万众之心为一心,聚分散之力为合力,引领风向、形成风潮,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风化人”就是要形成良好的作风家风。人行走于天地之间,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当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自身形象,进而在家庭中培育和弘扬良好的家风,涵养出一个个家庭的文明礼仪,让每个人在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奋发自强的日常生活中加强道德修养,在潜移默化中走好人生每一步。

“成风化人”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民风社风。在全社会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风气,让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包容;让各民族之间和睦友好、团结奋进。让人们的心理诉求、精神需求和信念要求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满足和实现。

“成风化人”就是要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党风连接政风,带动民风。要通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奉公,遵章合规、敬业奉献,在引领、融入、涵养、践行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让正气清风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

“成风化人”既是宏伟的目标,也是现实的行动,更是执着的追求。努力向“成风化人”的至高境界迈进,是新闻舆论工作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文化日益多元的情况下必须扛起的职责和使命。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千方百计调动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牢思想和精神的“四梁八柱”,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最大程度地凝聚人心,形成磅礴力量。(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总编室)

参考文献:

[1]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EB/OL].http://new.xinhuanet.com/2016-02/241c-11181484

57.htm.

[2]李正良.传播学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夏似飞.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之四[N].湖南日报,2016-03-24.

[4]夏德元.“互联网+”内容供给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问题再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7(3).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