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财经>财经要闻

政府主导各方联动 山西要啃下农信社改制化险“硬骨头”

2017-12-15 17:40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本报记者 许志平 通讯员 陈隽恩

今年7月1日,山西省朔州市街头出现了一支奇特的宣传队伍——100多人穿着明黄色的马甲,背后写着“依法收贷”四个大字,中间有人举着“欠贷还钱,天经地义”的横幅,没举横幅的人边走边给行人递送依法收贷的宣传材料。

这支队伍的成员全部是朔州市朔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员工,领头的是联社理事长杨慧新。面对记者,杨慧新说:“我们这么做是为了响应山西省联社号召,开展不良贷款清收风暴行动。自7月份起,以后每月的前7天都要集中进行专题清收行动。目的就是要持续营造声势,不断向不良贷款户施压,直至收回不良贷款。”

杨慧新介绍说,除了上街宣传,他们还成立了8个实战清收大队、16个清收小组,走村入户,开展清收不良贷款行动。

“没办法,都是让形势给逼迫的。”杨慧新说。杨慧新所说的“形势”,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省政府、省联社清收不良贷款的“高压”政策,二是农信社改善自身经营状况的内在要求。

记者了解到,类似朔城区联社这样的清收不良贷款活动,已在山西全省110家农信机构同步展开。

认识到位 改制化险迫在眉睫

9月27日,山西省政府召开全省协调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化险工作会议,省长楼阳生在会上明确表态:坚决啃下农信社改制化险这块“硬骨头”。

本报记者 许志平 通讯员 陈隽恩

今年7月1日,山西省朔州市街头出现了一支奇特的宣传队伍——100多人穿着明黄色的马甲,背后写着“依法收贷”四个大字,中间有人举着“欠贷还钱,天经地义”的横幅,没举横幅的人边走边给行人递送依法收贷的宣传材料。

这支队伍的成员全部是朔州市朔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员工,领头的是联社理事长杨慧新。面对记者,杨慧新说:“我们这么做是为了响应山西省联社号召,开展不良贷款清收风暴行动。自7月份起,以后每月的前7天都要集中进行专题清收行动。目的就是要持续营造声势,不断向不良贷款户施压,直至收回不良贷款。”

杨慧新介绍说,除了上街宣传,他们还成立了8个实战清收大队、16个清收小组,走村入户,开展清收不良贷款行动。

“没办法,都是让形势给逼迫的。”杨慧新说。杨慧新所说的“形势”,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省政府、省联社清收不良贷款的“高压”政策,二是农信社改善自身经营状况的内在要求。

记者了解到,类似朔城区联社这样的清收不良贷款活动,已在山西全省110家农信机构同步展开。

认识到位 改制化险迫在眉睫

9月27日,山西省政府召开全省协调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化险工作会议,省长楼阳生在会上明确表态:坚决啃下农信社改制化险这块“硬骨头”。

会后,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崔联会激动地说:“农信社改制化险已经不单单是农信社自身的事,现在政府在主导、监管在强推、各方在联动,农信社改制化险的攻坚战已经打响。”

近些年来,山西农信社系统在为全省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受诸多因素影响,也累积了不小的风险,一直是该省金融领域的主要风险源,风险处置面临不少困难。

实际上,山西省农信社积累不良资产风险的现象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在去年年底的一次会议上,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表示,在经济增速下行期间,农合机构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管控压力增大,各地农合机构应及时转变盈利模式。

面对困境,山西省农信联社一方面带领110家机构苦练内功,化解处置各种风险;一方面奔走呼号,请求各方支持,做了大量工作。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也对农信社风险防范工作保持密切关注,并向山西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多份报告和建议。

多方面信息和政策建议引起了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意识到农信社问题解决不好,将对全省“三农”工作特别是脱贫攻坚产生不利影响。于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摆上了山西省委省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省县级农信机构已有56家成功改制农商行,占机构总数的51%,经营利润却占总利润的73%。这说明,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是消除农村信用社风险隐患的治本之策。

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市县两级政府、监管、行管、机构以及社会各界意识到,农村信用社改制化险工作刻不容缓,是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是一块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没有商量余地,不能打折扣。

规划大胆 目标宏伟任务艰巨

今年年初,中国银监会要求各省加快处置、化解高风险农合机构的工作进度。山西省高风险机构多,按常规办法,多年累积的风险要在短时间化解难上加难。怎么办?

山西银监局、省联社几经磋商,形成共识——如果不抓住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控金融风险、全力推动金融改革的历史机遇,全省农信社的风险只会积重难返。如果迎难而上,下定决心,层层传导压力,在全社会营造防范风险的意识和氛围,不仅有利于化解当前风险和困难,也将为今后清收不良贷款、保障农信社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于是,在广泛调研、精心测算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山西银监局和省联社共同作出了从2017年至2019年化解处置高风险机构的三年规划:2017年完成23家,2018年完成23家,2019年完成2家,同时,确保已达标升级的机构不反弹。为了“压茬”推进银行化改革工作,省联社还要求,2021年前110家机构全部实现银行化。

整个规划统称“改制化险规划”,提供了改制、化险和转型三条路径:具备改制条件的一步到位银行化;不具备条件的苦练内功,清降不良,增盈创利,实现达标升级;已经改制为农商行的机构要着力打造小而美银行。

“改制化险规划”报到省政府后,很快得到批准和认可。山西银监局局长张安顺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表面上看似乎不可能完成的规划,困难重重,但是只要下定决心,上下戮力,倾力推动,一定会出现良好转机。

强力推动 自逼加压层层传导

10月26日,山西省农信社改制化险工作约谈会在省联社一环紧扣一环展开。农信系统改制化险工作推进较慢的9个地市和21个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被省联社和山西银监局“请回”,集体约见谈话。内容涉及对工作推进较慢的剖析、下一步迎头赶上的举措和年内按期完成任务的承诺。约谈释放出“目标不能降,任务必须完”的信号,让人们感受到了从中央到省级强力推进农信社改制化险工作的决心。

面对监管、行管部门的不断提请,省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不断加大部署力度。在今年4月14日召开的市长双月例会上,明确要求市县两级政府把帮助农信社清收不良贷款作为政府履职的重要任务,特别对涉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以及公职人员的不良贷款户提出了“要票子就摘帽子”的强硬措施。9月27日,召开全省协调推进农信社改制化险工作会,做得好的地市负责人上台做经验交流,做得差的地市负责人也上台,做检讨表态。楼阳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明确市县两级政府承担农信社改制化险工作的主体责任,省市县各有关部门都有帮助农信社改制化险的责任,要求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为全省“三农”经济腾飞和精准扶贫释放能量。

会后,人们评价说,这次工作会规格之高、措施之实、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为了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省政府还责成督查室启动督查机制跟踪督查。

作为监管和行管的主体,人民银行、银监局和省联社加强联动,人民银行持续对农信社风险进行检测,多次同省联社商讨防范化解风险之策。银监局与省联社联合去湖南、浙江、河南等先进省份考察取经,联合制定改制化险规划,联合召开改制化险工作推进会,联合举办改制化险培训班,联合约谈推进工作较慢的机构。

市县两级政府响应上级号召,有的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推进工作组,有的将帮助农信社改制化险列入政府常务考核体系。

聚焦重点 多方发力寻求突破

杨慧新在全省率先组织员工上街游行,宣传“欠贷还钱,天经地义”,向不良贷款户施压、催债,效果明显,累计清收不良贷款3.64亿元。这也使她一度成为农信系统微信朋友圈的“网红”。

实际上,朔州行动只是山西省农信掀起“清收不良贷款风暴行动”的一个缩影。

对于清降不良贷款,省联社年初在制定对市县两级机构的综合考评办法时就做了大幅度倾斜,并专门就与各级政府积极对接以及大力推进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进行全面安排,要求市县两级机构要切实履行不良贷款清收处置主体责任,组织专门力量对不良贷款逐笔逐户进行摸排,分门别类建立贷款台账、制定清降对策,竭尽所能大力清收处置。对需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帮助清收处置的不良贷款,尤其是前20户大额不良贷款,责成各县级农村信用社要逐类逐笔列出清收名册,呈报当地政府。

兴县联社成立了专业清非大队,向不良贷款开刀。国家公职人员郝计伟2000年在兴县魏家滩信用社贷款1万元,一直拖欠不还。今年8月1日,其在清收压力下主动上门还贷。截至目前,兴县农信联社共清收国家公职人员贷款6笔,金额40余万元。

岚县联社清贷中心队长刘建平因为清收拖欠贷款得罪贷款户,曾被贷款户家属拦车殴打,依然坚持初心不改,争取到岚县法院支持,47名欠贷户被司法拘留,收回不良贷款935万元。刘建平也被社会上戏称为“信用社刑警队长”。

全省各地争先恐后、你追我赶,都取得了相应成绩。前三季度,全省农信社不良贷款整体实现“双降”。

山西省委省政府在担当农信社改制化险主推手的同时,克服财力困难,从今年起一直到2021年,连续5年每年拿出约两亿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帮助农信社改制化险。市县两级政府及财政、税务、国土、房管、不动产登记等有关部门,优化简化办证程序,加快农村信用社土地和房产确权办证,尽可能给予税费减免或由财政列支等优惠政策。各级银监部门积极营造宽松监管氛围,用足用活监管优惠政策,适当提高参与高风险农村信用社改制企业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投资入股比例上限,优先支持参与高风险农村信用社改制的农村商业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优先股和设立分支机构,对农村信用社改制相关准入事项提前介入指导、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审核进度。市县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针对农信社呈报的改制化险工作一揽子问题清单,积极寻求解决路径和措施。

除不良贷款外,通过银行化改革手段化险的机构还面临另一难题,即股金募集。在社会资本投资农商行改制意愿降温的同时,一些资本大鳄趁机将触角伸向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此,山西省各级领导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寻找专注于“三农”、追求长远、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优质股东。

数据说话 艰辛付出终得回报

以今年前三季度数据为证:一是经营规模稳步扩张。山西省农信社资产较年初净增746.75亿元,总额达到10619.23亿元。二是主要业务稳健增长。各项存款较年初净增953.41亿元,余额达到7283.69亿元,高居省内同业第一;各项贷款较年初增加411.64亿元,余额达到4138.81亿元,高居省内同业第一。三是经营效益同比提升。实现各项收入392.42亿元,同比增收8.45亿元;利润总额67.43亿元,同比增加5.31亿元。四是监管指标持续向好。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1.37个百分点,余额较年初净压8.62亿元,较同期多压64.54亿元,实现余额和占比双下降;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上升0.4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较年初提高8.18个百分点。五是改制化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48家高风险机构不良贷款较年初减少10.53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3.58个百分点,其中,4家已经脱离高风险,7家监管指标明显改善,18家有所改善,19家未有劣变,整体呈现好转态势;机构银行化改革工作批准筹建10家,完成筹建初审5家,启动清产核资6家,计划启动改制12家。

(责任编辑:王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