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新时代新媒介新青年

2017-12-18 07:10 中国青年报  作者:曹志伟(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陈一(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

青年要锻造自己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引领这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我们既要懂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虚拟现实的技术,更要有兼收并蓄,以我为主的心态和胸襟;既要参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更要致力于从“copy to China(复制到中国去)”到“copy from China(从中国复制而来)”的跨越。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十处提到“青年”,从新媒体的角度七次提到“网络”、四次提到“互联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怎样的新媒介环境与新媒介文化?青年在新时代如何锻造自己,又可以有哪些作为?我们认为,广大青年应主动体认新时代、融入新时代、投身新时代,勇立新媒介发展的潮头,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新媒介带来新的思维和观念

新媒介的发展促成了社会变迁,更带来了新思维和新观念,很多传统农耕文明的理念需要调整和完善。老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但是导航软件、电子支付、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出现,已经让我们走得更远,更舒适和更便捷。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话放在今天也需要添加新的意涵——既要“干”和“爱”,更要发现行业中的痛点和新的生长点,进而用新媒介和新技术改造它。

青年要锻造自己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引领这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我们既要懂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虚拟现实的技术,更要有兼收并蓄,以我为主的心态和胸襟;既要参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更要致力于从“copy to China(复制到中国去)”到“copy from China(从中国复制而来)”的跨越。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十处提到“青年”,从新媒体的角度七次提到“网络”、四次提到“互联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怎样的新媒介环境与新媒介文化?青年在新时代如何锻造自己,又可以有哪些作为?我们认为,广大青年应主动体认新时代、融入新时代、投身新时代,勇立新媒介发展的潮头,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新媒介带来新的思维和观念

新媒介的发展促成了社会变迁,更带来了新思维和新观念,很多传统农耕文明的理念需要调整和完善。老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但是导航软件、电子支付、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出现,已经让我们走得更远,更舒适和更便捷。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话放在今天也需要添加新的意涵——既要“干”和“爱”,更要发现行业中的痛点和新的生长点,进而用新媒介和新技术改造它。

随着美国版“共享单车”、印度版“支付宝”、新加坡版“饿了么”、泰国版“淘宝”、印尼版“今日头条”的出现,中国互联网企业和技术在全世界落地开花,我们已经从一个行业的追随者、陪跑者逐渐进入到领跑者的行列中。颠覆了一个又一个行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产品的人,绝大多数也正当青年。

网络再造了多个行业,接下来还会再造各类工作和职业的形态。历史上,发明显微镜的列文虎克是市政厅看门人,文学家卡夫卡的第一职业是保险公司职员,这样的例子以往被称为传奇。而在今天,更多的人通过新媒介书写了自己的故事:大学教师马云业余从网络黄页入手,创办了阿里巴巴;很多普通人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打理自己的网络社群;不少家庭主妇成为资深博主、当红网络写手;医生可以在电脑屏幕前为外地的病人看病甚至手术……

这些例子指向的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重构了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拓展了每个人施展抱负的领域。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而今,基于互联网的时空分配、资源分配,使得中国人朝着“人的自由发展”迈进了一大步。

与此同时,我们对新媒介也应有辩证思维。新媒介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前出现的一些产业急遽资本化、市场恶性竞争、内容过度娱乐、情绪简单粗暴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有清醒的认识。发展带来的问题只能由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青年面对新媒介要有全面的把握,对于其产品既不要趋之若鹜,也不要因噎废食;对某些新媒介现象既不要一味照单全收,也不要简单嗤之以鼻。我们应该利用新媒介挖掘自己的潜能,赋予自己新的动能,在伟大的时代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

新时代意味着新的使命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民族、国家、理想、本领、担当,是青年发展这一宏大主题下的多个面向,也是总书记对青年寄予期望的关键词。新时代召唤青年去辨析时代之魂、判断时代之变、洞察时代之需、引领时代之风,新时代意味着青年要有新的使命和担当。

使命和担当体现在青年的“四个自信”上。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另外三个“自信”的基础,“四个自信”的建立是青年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新时代、新媒介带来了中外文化前所未有的沟通与交融,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的新媒介文化必然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如何在新时代里、在新媒介上不断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正能量,体现青年的“四个自信”,就成为一把标尺。

使命和担当体现在青年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上。先要有“四个自信”,才会有自信地工作、自信地生活、自信地交流。青年要锻造自己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引领这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我们既要懂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虚拟现实的技术,更要有兼收并蓄,以我为主的心态和胸襟;既要参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更要致力于从“copy to China(复制到中国去)”到“copy from China(从中国复制而来)”的跨越。列宁说过,鹰有的时候飞得比鸡还低,但是鸡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近代以来经历了那么多磨难的中国,今天已经起飞,在加速和爬升的过程中依然需要青年埋头苦干,负重前行,不断突破,持续创新。

使命和担当体现在青年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贡献上。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写道,“作为横跨中亚陆上商路的东端终点,以及有史以来最大帝国的都城,长安挤满了来自亚洲各地的人。”千年之前的强盛与繁华,已经在这个时代重新徐徐展开,丝绸之路的经贸与人文,将进一步连接中国与世界。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也是民心相通。作为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的人群,青年应该主动对接、乘势而上、驾船出海、传播中国、沟通世界。琵琶和提琴,已经合奏出美妙的乐章;历史上同时代的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在当代的对话刚刚热络起来。我们要坚定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立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从而更好地面向未来。

新青年要重视每一次实践与出发

今天的中国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回望当年,鲁迅先生看到别国迅速发展的时候曾经感慨: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中国无关;上世纪30年代《东方》杂志邀请各界人士抒发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在国运不济的情况下,人们只能用“托梦”的方式,希冀国家未来的繁荣、富强,人人生活的和平、安宁。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因此,实践与奋斗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由之路,青年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教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一是要关注国家和民族的脉动,与时代同频共振。虽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题,但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所有的主题都指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复兴,千秋伟业,时不我待,刻不容缓。新时代新青年应当把自己的青春与最壮丽的事业紧紧结合在一起。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提出了“历史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每个青年都应与国家与民族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勾画出自己的平行四边形,最终成就自己,汇成历史。

二是要投身伟大变革、伟大实践,脚踏实地做事做文章。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会积淀多少真情。当代青年要强化实践意识和实践导向,平衡网络世界与生活世界,防止眼高手低、脱离实际;要弯下腰去,俯下身去,把沾泥土的故事、带露珠的素材、冒热气的现象、接地气的问题找出来、讲出来;要通过网上网下走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工作中的真呼声,生活中的真情况反映好、解决好;要通过我们的创意和贡献,提升周围人群和全体国民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永葆“年轻的心”。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安排。到那时,现在的青年能否对自己的后辈顺利交上“接力棒”,能否和他们分享“无悔的青春”,能否笑着说“归来仍是少年”?这一切都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不懈地付出。积跬步成千里,汇小流成江海。每个青年、每代青年的光阴故事,必将凝结成民族和国家在实现中国梦征途上的累累硕果。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