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细读古老家训 汲取博大的中华文化精华

2017-12-18 13:35 人民网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中,历来十分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尤其是那些清官廉吏、文人学士,大多不但注重自身的品格修养,而且注重对本族、本家的晚辈们的教诲,其中一些教诲还被书写成优美精炼的家训,甚至雕刻于石碑、木匾之上,在本族、本家后人中代代流传,成为涵养优良家风的重要精神因素。

近日到一位朋友家中做客,只见墙壁上悬挂着一幅红木雕刻的《林氏祖训》,细读之下感到深有意味、颇受启发,其中一段文字写道:“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毋富而骄,毋贫而滥。毋信妇言伤骨肉,毋言人过长薄风。毋忌嫉贤能,伤人害物。毋出入公府,营私召怨。毋奸盗谲诈,饮博斗讼。毋满盈不戒,细微不谨。毋坏名丧节,灾己辱先”。

这位朋友名叫林国水,与上述《林氏祖训》的作者林俊同为莆田林氏族人。据林国水先生介绍,林俊是明朝时期的兵部尚书,《明史》称其“抗辞敢谏,以礼进退,始终一节”,给予很高评价。从祖训内容来看,林俊确属深谋远虑的贤达之人,不仅自身为官清廉、敢于担当,而且勤于家教,把自己对为人处世的认识和要求凝聚成朗朗上口的家训供族人、家人遵行,以免后生晚辈飞扬跋扈、穷奢极欲而身败名裂,毁坏家族声誉。

《林氏祖训》虽然形成于三四百年前的明朝,然而其中许多告诫之词对于今天的人们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像“毋出入公府,营私召怨。毋奸盗谲诈,饮博斗讼”的内容,依然值得各级官员亲属奉为圭臬。从一些落马官员的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官员纵容子女亲属出入官场,恣意插手案件和工程、谋取一己之私利,“营私召怨”,引发舆论不满,成为最终违法犯罪、身陷囹圄的一个重要诱因。

事实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不仅仅体现于四书五经、庙堂典籍,就像《林氏祖训》一样,百姓之家所珍藏的众多家训同样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优秀文化,值得有识之士认真搜集、整理,挖掘其中蕴含的瑰宝,使其传播开去并发扬光大,推动形成和谐秩序和优良家风。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人士能像林国水先生一样,“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热心于研究传统文化,共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伟大复兴。(胡 勇)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中,历来十分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尤其是那些清官廉吏、文人学士,大多不但注重自身的品格修养,而且注重对本族、本家的晚辈们的教诲,其中一些教诲还被书写成优美精炼的家训,甚至雕刻于石碑、木匾之上,在本族、本家后人中代代流传,成为涵养优良家风的重要精神因素。

近日到一位朋友家中做客,只见墙壁上悬挂着一幅红木雕刻的《林氏祖训》,细读之下感到深有意味、颇受启发,其中一段文字写道:“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毋富而骄,毋贫而滥。毋信妇言伤骨肉,毋言人过长薄风。毋忌嫉贤能,伤人害物。毋出入公府,营私召怨。毋奸盗谲诈,饮博斗讼。毋满盈不戒,细微不谨。毋坏名丧节,灾己辱先”。

这位朋友名叫林国水,与上述《林氏祖训》的作者林俊同为莆田林氏族人。据林国水先生介绍,林俊是明朝时期的兵部尚书,《明史》称其“抗辞敢谏,以礼进退,始终一节”,给予很高评价。从祖训内容来看,林俊确属深谋远虑的贤达之人,不仅自身为官清廉、敢于担当,而且勤于家教,把自己对为人处世的认识和要求凝聚成朗朗上口的家训供族人、家人遵行,以免后生晚辈飞扬跋扈、穷奢极欲而身败名裂,毁坏家族声誉。

《林氏祖训》虽然形成于三四百年前的明朝,然而其中许多告诫之词对于今天的人们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像“毋出入公府,营私召怨。毋奸盗谲诈,饮博斗讼”的内容,依然值得各级官员亲属奉为圭臬。从一些落马官员的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官员纵容子女亲属出入官场,恣意插手案件和工程、谋取一己之私利,“营私召怨”,引发舆论不满,成为最终违法犯罪、身陷囹圄的一个重要诱因。

事实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不仅仅体现于四书五经、庙堂典籍,就像《林氏祖训》一样,百姓之家所珍藏的众多家训同样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优秀文化,值得有识之士认真搜集、整理,挖掘其中蕴含的瑰宝,使其传播开去并发扬光大,推动形成和谐秩序和优良家风。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人士能像林国水先生一样,“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热心于研究传统文化,共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伟大复兴。(胡 勇)

(责任编辑:乔立远)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