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当代记者冯雪松新闻理想刍议

2018-01-09 09:48   作者: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樊金钢    黑龙江大学 叶燕琪

来源:新闻传播

摘 要:冯雪松凭借着新闻敏感性和高度的责任感,将1930年代活跃一时的战地记者方大曾作为其生命里永远的选题,历时18年的追踪采访、探究和呈现过程昭示出他崇高的新闻理想。冯雪松身上所集聚的新闻理想对当下新闻从业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具体表现为应该培养职业敏感性,加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融合,坚持新闻工作人民性的思想特征。

关键词:方大曾;冯雪松;追踪采访;新闻理想

一 、“新闻理想”释义

新闻理想一直是新闻界所追求的目标和热议的话题,而对于到底何谓新闻理想,不同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阐释。童兵认为新闻理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从业宗旨,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需求为新闻使命,以客观、真实、公正为职业规范,挑好党的耳目喉舌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两副重担”①。郑保卫认为,“新闻理想也谓新闻职业理想,即人们对新闻职业的想象和希望,以及对新闻职业成就的向往和追求。”②郑晋鸣所理解的新闻理想是“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文本方式去追求第一时间报道事实,去追求报道事实的权利。通过这种追求来逐渐影响我们所能影响到的人或事,乃至社会环境。”③以往学界对新闻理想所给出的意义阐释可以说是不尽相同,多表现出对其意义空间轮廓的粗线条型的勾勒,这种境况恰恰昭示出新闻理想概念的多意性和多元性,而不是狭义的一承不变的定论。所以,不同的学者和新闻从业者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立人格个性的新闻理想,都可以基于自己对新闻理想的个性化认知而提出具有独特性的概念阐释。

针对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就当代记者冯雪松坚持18年追踪与挖掘战地记者方大曾的事迹来看,我们认为新闻理想的意义阐释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守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底线,真实客观地报道;二是保持新闻从业者的人格独立,对所报道的事件具有个性化的自我认知;三是利用舆论工具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社会结构在舆论的监督下实现良性发展。

来源:新闻传播

摘 要:冯雪松凭借着新闻敏感性和高度的责任感,将1930年代活跃一时的战地记者方大曾作为其生命里永远的选题,历时18年的追踪采访、探究和呈现过程昭示出他崇高的新闻理想。冯雪松身上所集聚的新闻理想对当下新闻从业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具体表现为应该培养职业敏感性,加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融合,坚持新闻工作人民性的思想特征。

关键词:方大曾;冯雪松;追踪采访;新闻理想

一 、“新闻理想”释义

新闻理想一直是新闻界所追求的目标和热议的话题,而对于到底何谓新闻理想,不同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阐释。童兵认为新闻理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从业宗旨,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需求为新闻使命,以客观、真实、公正为职业规范,挑好党的耳目喉舌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两副重担”①。郑保卫认为,“新闻理想也谓新闻职业理想,即人们对新闻职业的想象和希望,以及对新闻职业成就的向往和追求。”②郑晋鸣所理解的新闻理想是“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文本方式去追求第一时间报道事实,去追求报道事实的权利。通过这种追求来逐渐影响我们所能影响到的人或事,乃至社会环境。”③以往学界对新闻理想所给出的意义阐释可以说是不尽相同,多表现出对其意义空间轮廓的粗线条型的勾勒,这种境况恰恰昭示出新闻理想概念的多意性和多元性,而不是狭义的一承不变的定论。所以,不同的学者和新闻从业者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立人格个性的新闻理想,都可以基于自己对新闻理想的个性化认知而提出具有独特性的概念阐释。

针对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就当代记者冯雪松坚持18年追踪与挖掘战地记者方大曾的事迹来看,我们认为新闻理想的意义阐释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守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底线,真实客观地报道;二是保持新闻从业者的人格独立,对所报道的事件具有个性化的自我认知;三是利用舆论工具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社会结构在舆论的监督下实现良性发展。

二、冯雪松新闻理想的坚守

冯雪松是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和纪录片导演,也是18年如一日寻找1930年代失踪战地记者方大曾的传媒人。凭借新闻从业者高度的新闻敏感、责任感和崇高的新闻理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冯雪松与方大曾结缘,这让方大曾成为他永远的选题。之后,冯雪松通过“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和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等,将方大曾的真实事迹予以客观的呈现。

(一)“方大曾,永远的选题”

方大曾是我国战地记者的先驱,“卢沟桥事件”现场报道的第一人,其时在新闻界颇负盛名,代表性新闻作品有《保定以南》、《保定以北》和《前线忆北平》等。令人惋惜的是,1937年9月18日他完稿的《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从蠡县寄出,这也可以说是他身前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份珍贵的战地通讯,他失踪时年仅二十五岁。

1999年初,冯雪松偶然收到一份关于要求推广方大曾的信件,凭借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敏感,他决心追踪方大曾的事迹并做出深入的研究,从此便与方大曾紧密联系到了一起。冯雪松谈到对于方大曾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时,真诚地称其为“方大曾,永远的选题”④,这句誓言般和理想性的话恰恰流露出他作为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理想的恪守。目前冯雪松已经对方大曾的追踪和研究有着很多建设性成果,但是他仍然毅然决然地继续将方大曾作为自己永远的研究对象,而不是止步不前。

(二)“方大曾:消失与重现”

方大曾在战火纷飞的1930年代杳无音讯,关于他的事迹自此便被纷乱的历史所掩埋,但是其人其事都具有重要的新闻史学价值,若能将他尽可能地呈现给大众,这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冯雪松在坚持不懈的追寻和探索中,不断地将所获得的关于方大曾的真实事迹向社会公开,以弥补人们对于这位中国战地记者的认知空白。

冯雪松主要通过纪录片的拍摄、“方大曾事迹公益校园行”、著书和建立纪念室,将方大曾的事迹呈现出来。冯雪松在确定方大曾这一选题之后,开始了以《寻找方大曾》为主题的纪录片拍摄,于2000年前后共推出两部纪录片。2013年,受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之邀,冯雪松著书《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于2014年出版,其价值得到方汉奇先生的高度肯定。2015年6月,冯雪松应邀出席《大公报》召开的“一份报纸的抗战”论坛,在会场与陈昌凤相识,其“方大曾事迹公益校园行”的想法得到陈的肯定和支持。于是,为期两年的“方大曾事迹公益校园行”在全国20所大学校园展开,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冯雪松借去保定参加活动的机会,向保定市市长请求在保定为方大曾建设纪念室,这得到了市长马誉峰的支持,于是方大曾纪念室最终顺利落成。

三、冯雪松新闻理想的启示

第一,培养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敏感。

冯雪松凭借高度的职业敏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及时捕捉到了方大曾这一“永远的选题”,意识到它所蕴藏的社会史价值和新闻史价值。如果他在初次触碰到方大曾时,没有这种敏感性,很可能方大曾的事迹还要被历史尘封很久。我们今天的新闻从业者理应向冯雪松学习,绝不可以把新闻工作仅仅作为机械性的劳作,应该带着饱满的情感去采集和加工新闻材料。新闻事实是客观的存在,不过新闻工作者是有情感温度的。

第二,加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融合。

一名优秀的新闻从业者必须兼顾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两方面知识,冯雪松就是这样的人。在拍摄《寻找方大曾》纪录片之后,冯雪松跟方汉奇先生联系,其追踪和研究得到了方的认可。从新闻史学的理论高度来考察和肯定冯雪松所获得的成果,其结果是令人振奋的,弥补了新闻史学方面的不足。纵观当下新闻工作者与学者之间的不同,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实践层面的匠心,还应该在理论性层面做出突破。

第三,坚持新闻工作人民性的思想特征。

“寻找方大曾”不仅仅是在学术层面上进行的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更是在弥补一段不能忘怀的家国记忆。2015年3月份“两会”期间,海霞带着《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在会上向中宣部和中国计协提议纪念方大曾。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来看,“寻找方大曾”无疑是新闻工作者坚持新闻人民性的思想特征。方大曾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选择放弃舒适的生活,投入到枪林弹雨的占地通讯报道工作中,最终消失在那个年代,终于被历史尘封,他身上所集聚的为人民工作的胸怀当然得到人民的肯定。方大曾和冯雪松这两代记者之间灵魂的交流、默契,同样得到人民的赞誉,值得当下新闻工作者学习。

应该说,冯雪松寻找方大曾的十八年岁月,是不同时代新闻人精神传承的具体体现,是新闻理想的又一次展现。这十八年里,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程度在加强,新闻传播业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像方大曾一样勇敢、向冯雪松一样执着的新闻理想是不会改变的。战争时代需要方大曾,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冯雪松!

注释:

① 童兵. 理想·理念·规范 — —寄语新闻传播学专业新同学[J]. 新闻记者,2014(9):3-8.

② 郑保卫. 理想·理念·理性 — —兼论新闻工作者的荣辱观[J]. 当代传播,2007(1):27-30.

③ 郑晋鸣. 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理想[J]. 新闻战线,2016,05:32-34.

④ 冯雪松. 方大曾,永远的选题[J]. 青年记者,2015,22:1.

(责任编辑:燕帅)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