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环境传播视域下纪录片对生态文化的建构与传播

2018-01-11 16:30   作者:杨紫娟 李锐锐

摘要:纪录片作为纪实性艺术形式,对生态文化的构建与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纪录片通过视听语言书写自然影像,用人文情感激发受众共鸣,在宽阔视野下挖掘题材的多元内涵,实现对生态文化的传播。挖掘内涵丰富的中国生态文化,构建多元的生态文化传播平台,打造面向世界的生态文化纪录片品牌,对实现生态文化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环境传播;纪录片;生态文化

人类通过现代化发展实现了经济富裕、科技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保护自然生态,传播生态文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文化,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纪录片作为纪实性艺术形式,对生态文化的构建与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国家地理频道以及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科教频道等平台播出了许多关于自然神奇与魅力的高质量纪录片,用真实的影像、生动感人的故事、瑰丽壮观的画面传达了自然界丰富的内涵与神奇,吸引了受众对自然界的关注,传达了尊重和敬畏自然的文化理念,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氛围。

一、纪录片在生态文化构建中的作用

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的一种重要形态,担负着建构和传播生态文化的重大使命。我国生态题材的纪录片创作相继经历了引进、合作、模仿到原创的阶段,创作视角经历了从俯视自然到仰视自然,再发展到平视自然的过程。近年来,我国生态文化纪录片创作手法日益成熟,加之媒介形式丰富多样,国内创作出了很多高水平的甚至可以与国外获奖作品相媲美的生态文化纪录片作品,如2017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的《航拍中国》,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豆瓣评分也高达9.3分,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该记录片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中国东、南、西、北四个地域的自然生态、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环境,通过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向人们呈现了一个全新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和文明中国景象。不难看出,我国生态文化纪录片在拍摄手法、创作视角以及创作理念上有了很大不同,新技术的发展拓宽了纪录片的创作视域,除了对艺术作品视觉上的完美呈现之外,创作者还注重以宏观的创作视角,带领观众在高空俯瞰祖国的壮美河山。当波澜壮阔的大海、气势恢宏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映入眼帘时,观众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纪录片对自然生态的宏大叙事视野彰显了全人类面向的大国情怀。

纪录片真实记录的风格特点,以及其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影像符号,在传播生态题材内容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是生态文化建构与传播的重要艺术形式。在主题表现方面,纪录片注重选择有关自然界动植物、人与自然关系的题材,通过记录这些人们生活中普遍关注或者是容易忽视的绿色文化,传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思想。虽然中国生态题材的纪录片发展较晚,但仍创作了很多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纪录片作品,如央视纪录片《自然的力量》记录了藏羚羊、雪豹、野耗牛、亚洲象以及中国南海丰富的生态故事,而且在展现中国丰富生态的同时还宣传了环保意识。纪录片通过电视荧屏为观众呈现自然界的神奇景象,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唤醒了观众对环境的风险认知,从而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到生态保护的队伍中来。

摘要:纪录片作为纪实性艺术形式,对生态文化的构建与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纪录片通过视听语言书写自然影像,用人文情感激发受众共鸣,在宽阔视野下挖掘题材的多元内涵,实现对生态文化的传播。挖掘内涵丰富的中国生态文化,构建多元的生态文化传播平台,打造面向世界的生态文化纪录片品牌,对实现生态文化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环境传播;纪录片;生态文化

人类通过现代化发展实现了经济富裕、科技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保护自然生态,传播生态文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文化,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纪录片作为纪实性艺术形式,对生态文化的构建与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国家地理频道以及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科教频道等平台播出了许多关于自然神奇与魅力的高质量纪录片,用真实的影像、生动感人的故事、瑰丽壮观的画面传达了自然界丰富的内涵与神奇,吸引了受众对自然界的关注,传达了尊重和敬畏自然的文化理念,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氛围。

一、纪录片在生态文化构建中的作用

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的一种重要形态,担负着建构和传播生态文化的重大使命。我国生态题材的纪录片创作相继经历了引进、合作、模仿到原创的阶段,创作视角经历了从俯视自然到仰视自然,再发展到平视自然的过程。近年来,我国生态文化纪录片创作手法日益成熟,加之媒介形式丰富多样,国内创作出了很多高水平的甚至可以与国外获奖作品相媲美的生态文化纪录片作品,如2017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的《航拍中国》,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豆瓣评分也高达9.3分,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该记录片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中国东、南、西、北四个地域的自然生态、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环境,通过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向人们呈现了一个全新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和文明中国景象。不难看出,我国生态文化纪录片在拍摄手法、创作视角以及创作理念上有了很大不同,新技术的发展拓宽了纪录片的创作视域,除了对艺术作品视觉上的完美呈现之外,创作者还注重以宏观的创作视角,带领观众在高空俯瞰祖国的壮美河山。当波澜壮阔的大海、气势恢宏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映入眼帘时,观众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纪录片对自然生态的宏大叙事视野彰显了全人类面向的大国情怀。

纪录片真实记录的风格特点,以及其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影像符号,在传播生态题材内容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是生态文化建构与传播的重要艺术形式。在主题表现方面,纪录片注重选择有关自然界动植物、人与自然关系的题材,通过记录这些人们生活中普遍关注或者是容易忽视的绿色文化,传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思想。虽然中国生态题材的纪录片发展较晚,但仍创作了很多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纪录片作品,如央视纪录片《自然的力量》记录了藏羚羊、雪豹、野耗牛、亚洲象以及中国南海丰富的生态故事,而且在展现中国丰富生态的同时还宣传了环保意识。纪录片通过电视荧屏为观众呈现自然界的神奇景象,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唤醒了观众对环境的风险认知,从而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到生态保护的队伍中来。

二、纪录片对生态文化的意义建构

(一)建构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相互依存。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古人早就认识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相克相生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变化运动、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对自然及生命保持着敬畏之心。这种关系要求人们尊重自然,不破坏自然先天的法则,但也不能一味地顺应、屈服于自然,要达到人与自然相处的一种平衡状态;要求人们不能没有节制地向自然索取资源,要按照自然规律因时制宜,正确地对待物质欲望,树立一种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生态观。纪录片创作者应积极传播我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将之注入到作品中,与当下生态价值观紧密结合,同时融入现代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挖掘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内涵意义,结合当代生态发展现状及建设目标,创作出内涵丰富、具有感染力的纪录片作品。

(二)建构生态文化的人文情怀

纪录片创作者要想拍出一部经典佳作,不但要秉承真实性、客观性纪录原则,恰当地使用精湛高超的拍摄技巧,更重要的是,作品要能够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普世的情感价值以及深邃的人文理念,只有给自然影像作品注入人文品质及内涵,才能使作品“活”起来,变得有血有肉。央视首部4K高清大型纪录片《第三极》,是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巨作,讲述了青藏高原地区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为依赖的平衡关系,为我们展示了一幕幕震撼灵魂的动人画面:工布江达的森林废墟中,藏猕猴与消防员多布杰其乐融融地相处,林同的达娃阿妈收留受伤小鹤,安多地区的人们用彩色布条挑选放生羊以及象征传说的白色天梯被刻在岩壁上……无不反映出雪域人民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温暖与美好,展现出人与其他生物和谐共生的现实感动及灵魂升华。影片将深厚的人文关怀通过情节故事娓娓道来,生命之美与人性本善的感动直击观众内心,带给观众视听与心灵的震撼。融入人文情怀的生态题材纪录片能够引起受众对自然和生物的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实现纪录片创作的意图和价值追求。

(三)建构生态文化的多维视野

纪录片用开放的结构和叙事为观众带来多向度的意义解读和思考空间,建构多维视野观照下的生态文化内涵,是纪录片构建丰富生态文化意义的重要手段。生态文化是绿色的、和谐友好的,也是复杂、多元的。受地域、历史、宗教信仰等影响,各地域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化内涵,纪录片在创作中应当避免意义内涵的单一性和抽象性,在宏观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引领下,结合不同地域的生态文化内涵,用开放性的话语方式传播具有多维视野的生态文化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纳入“十三五”规划。生态文明理念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倡导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生为宗旨,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发展的各个方面,并始终以此为根本。纪录片创作者在时代发展要求和国家的方向指引下,精心创作了一系列生态题材纪录片,用具体可感的生活题材,真实、动态、可视的影像画面传播了不同地域多元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化意义。获得第19届金鹰奖最佳长篇纪录片奖的《平衡》,通过记录原西部野牦牛队、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及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保护的故事,真实、客观、触目惊心地再现了藏羚羊被疯狂捕杀的场面,主人公扎巴多杰在生活中面临诸多困境,当地各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矛盾和冲突,引发了受众对生态文化视域下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如何才能和谐统一的深刻反思。

三、纪录片对生态文化的传播

(一)用精妙的视听语言传播生态文化

纪录片用视听语言叙写生活,在表现生态题材内容时,用生动且富有美感的画面、独特美妙的声音展现所要传播的内容,在遵循纪实性原则基础上对传播内容进行具有审美的艺术处理,使纪录片在传播生态文化的同时,一方面以真实生活或自然景象为创作素材,实现了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实现了作品的观赏价值,增强了表现题材的现实感染力。生态题材纪录片表现的大多是无法与其进行交流的动植物和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这些表现对象不可能在镜头前主动展现自己,画面语言的多变性和丰富性受到一定限制,需要创作者在创作中保持足够的耐心,并充分运用自身审美能力和所掌握的拍摄技术技巧来对自然、景物、动物、事物进行记录、表现和内涵阐释。画面的构图、色彩的搭配、镜头的捕捉,是影像元素的符号整体进行语言叙述、内涵阐释、美学传达的关键要素。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差异和南北纬度差异较大,形成了“北雄南秀”的区域自然风光,这也为纪录片提供了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生动素材。纪录片《美丽中国》取材于真实的大自然风光,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珍贵且震撼心灵的画面,如扬子鳄孵化出壳、发出婴儿般的啼叫声,大足鼠耳蝠轻掠水面捕食小鱼,翩翩起舞的丹顶鹤,漂浮于海面柔软发光的水母群……画面丰富唯美,音乐恢宏大气,令观众仿佛置身于山河壮丽的自然风光之中,镜头画面的组接与呈现恰到好处,带来的信息量极大,可视性与观赏性很强。

(二)构建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传播平台

互联网时代,我国网民数量不断攀升,新媒体的用户规模日益庞大,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多元的传播平台,纪录片可以借助这一优势,积极拓展更为广阔的线上资源。如爱奇艺视频、优酷视频、腾讯视频以及B站等移动端就设置了纪录片频道,能够根据用户喜好精准推送纪录片内容,其便利性与互动性无可比拟。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空闲时间更加碎片化,而新媒体则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自由开放的观看环境,满足了用户的收看习惯和收视偏好。《我在故宫修文物》一开始是在央视记录频道播出的,但播出后并没有获得较大反响,反而是在B站播出后,才受到普遍关注与好评。显然,新技术的发展拓宽了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大量终端媒体的出现,能够使生态纪录作品的“长尾”重新发挥效用,为这些长尾小众产品提供更多的销售市场,而那些曾被大众流行挤压和忽略的“个性化”也终将被凸现出来。纪录片一向被认为是边缘且小众的文化产品,受众群体狭小阻碍纪录片有效传播推广,因此,要想突破这种长期桎梏,纪录片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多方合作,借助新技术,打造形式多样的传播平台来推动和发展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

(三)打造世界性的生态文化纪录片品牌

在我国,纪录片是一个相对小众,收视率相对较低的节目类型。尤其是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题材的纪录片,通常立意较高,知识性强,叙述语言规范、中规中矩,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需要有兴趣的观众在比较安静的状态下慢慢品味,表现生态题材的纪录片同样如此。生态文化纪录片传播的生态价值观念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生态环境保护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关乎人类命运及历史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文化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需要面向更为宽广的受众,在满足普通观众需要的同时,还要具有更宏观的叙事面向,突破传统、单一的受众思维,注重在国际化视野下拓展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将我国内蕴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化内涵传播出去。纪录片真实性的话语风格、生动可感的画面以及具有艺术审美的光影奇观,在跨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创作者应当积极拓宽创作视野,研究异域文化的价值内核、话语方式及特点,创新纪录片生产模式,打造更多世界面向的优秀作品,通过多元化传播平台的传播,实现我国生态文化更为广泛层面的意义认同。(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小平.环境传播:话语变迁、风险议题建构与路径选择[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2.郭弘.电视艺术与生态文化的契合:对纪录片中生态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7).

3.李韦儒.生态纪录片与生态中国形象的传播建构[J].电影文学,2017(5).

4.刘国栋,田昆,袁兴中.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实意义:以丽江古城水系为例[J].生态学报,2016(2).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