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一带一路全媒体平台

网住乡愁

2018-01-15 17:50 人民网  作者:张培昂

贫穷不可怕,贫穷而没有出路才可怕。

下面这三个故事,讲的是来自安徽、贵州、重庆的三位农民,他们跨越三代,但都在为摆脱贫穷,而挣扎和突围。

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变化的一个缩影。

第一回:张大伯养鸡愁销路

年已花甲的农民张建和,一辈子的梦想都是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这些年来,他携家带口背井离乡,在山林中养鸡谋生。

他的养鸡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近郊,从市区开车过去半个多小时。2016年,他倾尽家财,一砖一瓦地建造了这样一个远离人居的养殖基地。

他养的皖南土鸡,是中国十大名鸡之一,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它们散养于山野,喜食谷物,肉质紧实细密,清炖即可炖出风味浓郁的土鸡汤。

然而,2017年初,一场禽流感席卷安徽,鸡卖不出去,鸡蛋价格猛跌,仅三个月,就亏损了6万多。张建和咬着牙,举债数万元,再次购进鸡苗,想靠着年底市场的好行情,打一场翻身战。

辛苦一年,年关已至,市场紧俏,养殖大户们都大批量出售土鸡,鸡贩子把鸡价一压再压。

如果把鸡卖给鸡贩子,不仅借的债还不上,自己这一年的辛劳更是白费了。张建和老两口一边要照顾满山的土鸡,一边又要去寻找价格合适的买主,实在分身乏术。眼看着土鸡产蛋期就要结束,每天每只鸡需要三到四毛钱的口粮,一天就要亏损2000元。听着鸡鸣声此起彼伏,老两口越来越愁。

皖南山里的冬日,寒风阴冷,张建和须发花白,身穿一件脏兮兮的破了很多洞的大衣,站在院子里把一桶一桶的玉米和碎稻谷往地上倒,土鸡纷纷围过来抢食。

贫穷不可怕,贫穷而没有出路才可怕。

下面这三个故事,讲的是来自安徽、贵州、重庆的三位农民,他们跨越三代,但都在为摆脱贫穷,而挣扎和突围。

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变化的一个缩影。

第一回:张大伯养鸡愁销路

年已花甲的农民张建和,一辈子的梦想都是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这些年来,他携家带口背井离乡,在山林中养鸡谋生。

他的养鸡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近郊,从市区开车过去半个多小时。2016年,他倾尽家财,一砖一瓦地建造了这样一个远离人居的养殖基地。

他养的皖南土鸡,是中国十大名鸡之一,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它们散养于山野,喜食谷物,肉质紧实细密,清炖即可炖出风味浓郁的土鸡汤。

然而,2017年初,一场禽流感席卷安徽,鸡卖不出去,鸡蛋价格猛跌,仅三个月,就亏损了6万多。张建和咬着牙,举债数万元,再次购进鸡苗,想靠着年底市场的好行情,打一场翻身战。

辛苦一年,年关已至,市场紧俏,养殖大户们都大批量出售土鸡,鸡贩子把鸡价一压再压。

如果把鸡卖给鸡贩子,不仅借的债还不上,自己这一年的辛劳更是白费了。张建和老两口一边要照顾满山的土鸡,一边又要去寻找价格合适的买主,实在分身乏术。眼看着土鸡产蛋期就要结束,每天每只鸡需要三到四毛钱的口粮,一天就要亏损2000元。听着鸡鸣声此起彼伏,老两口越来越愁。

皖南山里的冬日,寒风阴冷,张建和须发花白,身穿一件脏兮兮的破了很多洞的大衣,站在院子里把一桶一桶的玉米和碎稻谷往地上倒,土鸡纷纷围过来抢食。

这些年来,张建和辗转在皖南山区,每个地方待个三五年,孩子就跟着自己在各个地方辗转,也因此耽误了学业。现在孩子大了,只能在池州市里打个普通零工,每月的工资也仅够自己生活。

养好鸡,挣到钱,帮孩子买个房子,让他过上安定的生活,让孩子这辈子不要再像自己一样。这是张建和老两口最大的心愿。

第二回:有牛哥辞官种大米

“胭脂紫米”是一个古老的稻谷品种,在中国多次农业普查中,被认为已经绝迹。

它色泽紫黑,异香浓郁,饭如胭脂,与白米混合煮熟之后,呈胭脂色,富含花青素,抗氧化、润肤、养颜,保健功能胜过食用功能。

它生长于黔东南等地的高山梯田,这里保留着传统农耕习俗,是诸多农业物种的最后栖息地。

年轻一代的苗族乡民不愿意守着青山绿水过清贫日子,走出大山打工挣钱,田地荒废日多。祖先几千年驯化传承下来的农业物种品种,不断失耕,濒临绝迹。

这一状况令人痛心。

有牛哥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是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人。

他的真名叫杨正熙,是洋洞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农家娃。毕业后回乡工作,担任过县林业局副局长、乡镇镇长、镇党委书记。

混了半辈子“官场”,也成了小小一方父母官,但在2012年秋,他在众人的惊诧之中换了人生轨道,辞去了乡党委书记一职。

起因是某一天他听说一个当地特有的水稻品种又绝迹了。但其实这更像一个导火索,在这个节点引爆了他对自己生养之地的复杂情愫。

好不容易从土地里走出来了,他还要把腿扎回土里。

辞去职务后,杨正熙一头扎进农业物种收集与保育工作。他走遍了黎平400多个村寨,采集到种子500多份,90余个品种。

2014年4月5日,杨正熙得知,已被国家列为绝迹物种的“胭脂紫米”,在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一个叫掌盆的地方,在村民杨秀川家独家传种几十年。他马上赶到掌盆,从即将被送去碾米的农家布袋里,抢救到最后一簸“胭脂紫米”。如果晚到一个时辰,“胭脂紫米”这一珍稀物种就会真正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只有藏种于民,才能让濒危种子“活化”。杨正熙开始在“生态”上动脑筋。他牵头成立了贵州有牛复古农业专业合作社,播种传统老品种,打造了苗乡濒危大米品种品牌——守农有牛米。

杨正熙的“有牛哥”称谓,就来自于此。

2017年3月,贵州省黎平县洋洞村1397户5326人全部加入合作社,每一户社员负责种几种老品种,每个老品种交给多户社员种。

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种百样种子,产百家米,成为古老物种的保种人。

第三回:二娃子回乡卖腊肉

重庆奉节,山恋叠嶂。这里留下过“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千古绝唱,也流转着“巫山云雨”的瑰丽神话。

“二娃子”吴超宾,是奉节县竹园镇义和村人。这个村子,因为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目前已经被政府异地安置到平原地带,只留下十几户故土难舍的老人。这是后话。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二娃子当年初中毕业,就到当地的超市打打零工挣钱了。八年前,他被同学叫着到义乌打工。

义乌号称电子商务的小杭州。二娃子在一家电商公司做起了打包工。老板看他人实在又聪明,让他跟着学客服、美工、运营,没几个月,他就把开淘宝店的十八般手艺学了个遍。

长了本事的二娃子睡不着了。他有了“野心”,想回乡在淘宝上卖家乡土特产——腊肉,帮自己家和父老乡亲脱贫。

“野心”的背后是心酸。

二娃子的邻居,有个叫罗令的男孩,村里人都喊他令娃子,学习成绩很好,是村里唯一一个高中毕业顺利考上大学的山里娃。但令娃子家平时吃饭都困难,没有钱上大学。

那些年,为了供儿子上学,令娃子的父亲每天早上4点多都要起床,用背篓背点家里的腊肉、萝卜干、咸菜等到镇上去卖,一块五角钱的公交车他都舍不得坐,而是背着背篓走十几里的山路。

山里的镇上,土特产也不好卖。都不富有,谁又舍得花钱买这些土特产回家呢?剩下的是多数,令娃子的父亲还得背回家。一天下来,他饭也不舍得在外面吃,也就是卖十几块钱,一个月卖不到500元。

二娃子带着攒的钱回到家,淘宝店一开起来,他第一个就来到令娃子家,高价收购他家的腊肉、萝卜干、土豆片等土特产,买下了他家三头猪做的全部腊肉。

2015年,令娃子已经大学毕业,留在了重庆上班。而二娃子一直与他家深度合作,收购他家的腊肉,让令娃子家一个月收入超过了3000块。

2016年10月,奉节第一家标准化腊肉厂建成投产,成千上万户本地农家成了二娃子的合伙人。

奉节腊肉,给乡亲们带来了过上好日子的盼头。

这是闲鱼小二元菲给我讲的几位农民的故事。在他们张罗的扶贫年货节寻找帮扶农家的过程中,发现了这几个故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背井离乡养土鸡的老年大伯,辞官抢救古老稻种的中年乡官,回乡开淘宝店卖腊肉的新网民,他们叫什么,他们是谁,其实不重要。

我们的背后,有千千万万个他们。

他们为摆脱贫困,沿着土地突围,有挣扎和心酸,有回归和希望。

(责任编辑:史雅乔)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