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文化>推荐

他们成就了《前任三》的惊人票房

2018-01-15 10:27 人民网-环球时报  作者:李司坤

复盘元旦贺岁档的国内电影票房,我们注意到《前任三》无疑成了这个档期内最大的一匹票房黑马,截至1月14日,《前任三》票房已突破17亿,力压场面宏大、制作华丽的古装大片《妖猫传》,也超越了上映前近一年就已展开密集宣发,主打大众文艺情怀的《芳华》,在大片云集、群雄割据的环境下杀出一条血路,成为贺岁档新片的票房冠军。这一现象值得引起关注,通过将这一票房数据进行细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

根据猫眼电影1月14日的票房数据,在《前任三》的观影人群中,来自一线城市的人群占比为12.3%,而三、四线城市观影人群合计占比达到了48%。如果将这一数据与《妖猫传》作比对,《前任三》的用户画像特征则更加明晰:《妖猫传》的观影人群中,一线城市占比达13.8%,三、四线城市占比则为43.9%。考虑到《妖猫传》截至目前累计票房仅为不及《前任三》零头的5.25亿,可以说,是大量来自三四线城市的青年观影者,通过用脚投票,撑起了《前任三》的票房基本盘。

▲票房数据显示,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撑起了《前任三》票房的半壁江山。(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14日数据)

怎么评价此次《前任三》背后的票房现象?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文艺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孙佳山认为,这一现象显示以三、四线城市及广大县级市青年人为代表的“小镇青年”已成为我国电影市场不容忽视的主要增量,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商业类型片体系,为各个层次的观影人群提供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电影产品,我国的电影市场才会有新的空间和可能。

复盘元旦贺岁档的国内电影票房,我们注意到《前任三》无疑成了这个档期内最大的一匹票房黑马,截至1月14日,《前任三》票房已突破17亿,力压场面宏大、制作华丽的古装大片《妖猫传》,也超越了上映前近一年就已展开密集宣发,主打大众文艺情怀的《芳华》,在大片云集、群雄割据的环境下杀出一条血路,成为贺岁档新片的票房冠军。这一现象值得引起关注,通过将这一票房数据进行细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

根据猫眼电影1月14日的票房数据,在《前任三》的观影人群中,来自一线城市的人群占比为12.3%,而三、四线城市观影人群合计占比达到了48%。如果将这一数据与《妖猫传》作比对,《前任三》的用户画像特征则更加明晰:《妖猫传》的观影人群中,一线城市占比达13.8%,三、四线城市占比则为43.9%。考虑到《妖猫传》截至目前累计票房仅为不及《前任三》零头的5.25亿,可以说,是大量来自三四线城市的青年观影者,通过用脚投票,撑起了《前任三》的票房基本盘。

▲票房数据显示,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撑起了《前任三》票房的半壁江山。(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14日数据)

怎么评价此次《前任三》背后的票房现象?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文艺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孙佳山认为,这一现象显示以三、四线城市及广大县级市青年人为代表的“小镇青年”已成为我国电影市场不容忽视的主要增量,只有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商业类型片体系,为各个层次的观影人群提供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电影产品,我国的电影市场才会有新的空间和可能。

“小镇青年”是理解中国电影最核心的关键词

《环球时报》:如何评价此次《前任三》成为元旦贺岁档的票房黑马?该片为何在三四线城市的人群中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孙佳山:《前任三》作为一部商业类型片,其基本定位就是面向我国电影市场的新的增量群体的,这个增量,既不是新兴中产阶级,也不是迷影文化的影迷,因为迷影文化的影迷和新兴中产阶级,一般都有高收入、高学历和体面的社会身份。现阶段我国电影市场真正的增量主体就是被比喻为“小镇青年”的人群。每年年末都是大家所有焦虑集中发作的一个小高潮,这种带点感伤情绪的爱情轻喜剧,对于小镇青年主体来说,有着相当的文化通约性。因此《前任三》能在贺岁档成为票房黑马是不意外的。

每年年末都是大家所有焦虑集中发作的一个小高潮,《前任三》这种带点感伤情绪的爱情轻喜剧,对于“小镇青年”主体来说,有着相当的文化通约性。

《环球时报》:什么是“小镇青年”?怎么评价这个群体对中国电影的作用?

孙佳山:被比喻为“小镇青年”的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县级市的年轻电影观众,确实构成了中国电影的票房新增量,它既是票房的增量,也是文化产业的增量,甚至也是国民经济的增量,这个增量结构是稳定的。在今天,“小镇青年”几乎成为理解中国电影的最核心关键词之一。从单部影片的角度看,在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狂飙突进的过程中,单部影片能否过10亿的主要因素,就在于能否适应小镇青年的需求和节奏。

从中国电影票房的总体角度看,近几年,中国电影票房的迅猛增速,为全球贡献了接近75%的票房增量。而在上述过程中,“小镇青年”被视为中国电影未来几年能否完成在世界电影市场“坐二望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小镇青年”,不仅不是外在于中国电影的特殊群体,反而恰恰是中国电影产业化的结果。

完善的类型片体系才是中国式大片的土壤

《环球时报》:有人认为,“小镇青年”的品味养活了“烂片”,怎么评价这句话?

孙佳山:“小镇青年”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原罪,中国各地的文化消费情况就是不均衡的。你要快手的观众和《王者荣耀》的玩家进入到高雅艺术中,拿艺术电影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这是不客观的。

好莱坞电影生长的土壤,恰恰是完善的类型片体系,艺术电影并不是好莱坞大片或任何中国式大片的土壤。正是依托于类型化的商业电影体系,包括建立在各种鸡零狗碎的小类型的完善的基础之上,才会生长出好莱坞式的视觉奇观大片。

在这里面中国电影有一个根本的错位,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不管是从93、94年还是从02、03年的时间节点算起,不管是“十部大片”的引进还是院线制改革,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试图把此前模仿欧洲的艺术电影的创作月实践,“平滑”地切换到模仿好莱坞的商业化大片,这是最大的错位。

只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主流瞧不上、艺术电影看不起的类型片领域成长起来之后,才会有完善的商业类型片的土壤,中国式大片才能够在其中产生,中国的艺术电影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不是目前这种鸡飞蛋打、鸡零狗碎的套路。

《环球时报》:我国的当下的类型片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孙佳山:2017年一整年,和引进的外国商业类型片,不管是年初的《摔跤吧!爸爸》还是年末的《天才枪手》相比,我们在商业类型片上是高度缺失的。包括青春片,国产青春片除了堕胎就是进看守所,基本上没什么正经事儿,就是拍作弊,我国也拍不出《天才枪手》那个节奏感。而体育类型电影除了《女篮五号》之外,直到现在我们都叫不出一部靠谱的体育电影。

如若在未来十年左右我国文化产业整体上扬的战略窗口期内,不能解决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小镇青年”问题,不能为更多阶层、区域、城乡的“小镇青年”提供更多具有现代文化工业基本品质的影片,中国电影的发展前景将很难乐观。根据2001年的WTO协议,2017年之后中美双方早晚都将启动新一轮电影进口配额谈判,进口影片尤其是好莱坞影片的配额势必至少将进一步大幅调整。如果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外国电影真能摸准了中国“小镇青年”的偏好和节奏,那么中国的“小镇青年”将很有可能成为好莱坞电影的新增量,这对中国电影意味着什么,恐怕不言而喻。

▲2017年年初的《摔跤吧!爸爸》和年末的《天才枪手》都映衬出我国电影在商业类型片上的高度缺失

要为不同受众提供不同类型的商业电影

《环球时报》:我国的电影工业怎么才能开发好“小镇青年”这个群体?

孙佳山:通过《前任三》成为票房黑马这一现象可以看到,如何面对包括“小镇青年”在内的差异性受众才是真正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院线制、商业化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之后,需要重新调整顶层设计的一个缩影。

电影票房过百亿将是个节点。只有票房到了这个量级之后,改革才真正成为问题,中国电影才真正进入到了改革初衷所设定的区域里。既然要进行商业化、院线制改革,那么电影作为文化产品,就要实现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受众,提供不同类型的商业化产出,满足大家的各个层次的精神需求。

对于我国电影市场来说,今后需要真正开始去深耕,要逐个类型、逐个领域地去解决。只有这样中国电影市场的真正繁荣才有可能,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光讲大道理,中国式大片、艺术片弄一堆,结果眼高手低到连《摔跤吧!爸爸》、《天才枪手》这种“蛋炒饭”式的商业类型片都做不出来,这才是问题所在。

(责任编辑:王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