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2017传媒评价体系研讨会 业内专家热议传播力建设

2018-01-16 13:35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李雪昆

纸媒影响力评价不能完全交给网络。资料图片

目前我们的传媒改革进入深水区,应该说,外部环境依然严峻。随着资源优化配置,媒体去产能化步伐的加快,停刊、休刊、重组、合并日渐成为一种常态。重塑媒体发展的新格局需要从内部运作机制改革、平台拓展、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等多方面解决不适应自身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

应扬长避短不应取长补短

“在新媒体竞争的时代,我们应该重视报纸的优势和长处,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中国记者》杂志值班主编陈国权的观点十分鲜明。

一段时间以来,主流媒体常常秉持的理念是取长补短,但为了学新媒体的快,有时影响了报纸品质,为了学新媒体的丰富,厚报的海量内容反倒淡化了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

其实,在大家内容都不够丰富的时候,综合的、丰富的、多样的媒介形态能够获得人们的青睐。而在当下,媒体竞争充分的时代,再奉行短板理论是不是已经与时代相脱节了?对此,陈国权表示肯定。他强调,当下,我们更应该奉行长板理论,充分发挥长处,把自身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出来。

而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当前报业的价值又在哪儿呢?与会者达成共识——“不仅仅在于接收信息的价值,更在于表达的价值”。

与会者强调,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接收信息,更在于传播需求。比如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对于很多人来说,其价值难道仅仅是从上面获取信息吗?其实,更多的价值在于表达需求,满足了用户传播的需求。

这也让我们想到,国内很多报社开展的“小记者活动”,满足的正是表达的需求,展示学生作品,形成了一张报纸三代看的景象。满足表达的需求,让人人都有机会出现在报纸上,应该说,这是报纸在新时期价值的重塑。

纸媒影响力评价不能完全交给网络。资料图片

目前我们的传媒改革进入深水区,应该说,外部环境依然严峻。随着资源优化配置,媒体去产能化步伐的加快,停刊、休刊、重组、合并日渐成为一种常态。重塑媒体发展的新格局需要从内部运作机制改革、平台拓展、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等多方面解决不适应自身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

应扬长避短不应取长补短

“在新媒体竞争的时代,我们应该重视报纸的优势和长处,扬长避短,而不是取长补短。”《中国记者》杂志值班主编陈国权的观点十分鲜明。

一段时间以来,主流媒体常常秉持的理念是取长补短,但为了学新媒体的快,有时影响了报纸品质,为了学新媒体的丰富,厚报的海量内容反倒淡化了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

其实,在大家内容都不够丰富的时候,综合的、丰富的、多样的媒介形态能够获得人们的青睐。而在当下,媒体竞争充分的时代,再奉行短板理论是不是已经与时代相脱节了?对此,陈国权表示肯定。他强调,当下,我们更应该奉行长板理论,充分发挥长处,把自身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出来。

而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当前报业的价值又在哪儿呢?与会者达成共识——“不仅仅在于接收信息的价值,更在于表达的价值”。

与会者强调,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接收信息,更在于传播需求。比如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对于很多人来说,其价值难道仅仅是从上面获取信息吗?其实,更多的价值在于表达需求,满足了用户传播的需求。

这也让我们想到,国内很多报社开展的“小记者活动”,满足的正是表达的需求,展示学生作品,形成了一张报纸三代看的景象。满足表达的需求,让人人都有机会出现在报纸上,应该说,这是报纸在新时期价值的重塑。

“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报纸当前的价值逻辑,以前的价值逻辑是把报纸给很多人看,然后把注意力卖给广告商,现在的价值逻辑变了,我们的价值就是让有表达需求的人看。”《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副总编辑卢荡说道。

要明确价值不要盲目跟从

面对都市报为何受冲击最大的话题,与会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都市报的媒介功能被替代。关键时候不作声,而一些所谓的深度报道就是到网络上进行扒稿,炒新媒体剩饭。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很多都市报以转载量、点赞量、点击量作为考核记者的标准,报纸影响力评价完全交给了网络,这是不可取的。

陈国权认为,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提高“四力”才是目的,媒体融合仅仅是方法和手段之一,在这一点上不能本末倒置。

“报业应该成为专业的媒体机构,不能自媒体说什么,报业也说什么,新媒体环境下,报纸等主流媒体需要先成为与自媒体等‘业余选手’不同的高端媒介。”陈国权认为,一些媒体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业余选手”,表现在于跟着网上热点起哄,表达方式全面学习网站。总之,网络上自媒体什么内容好我们就用什么,自媒体选用一些新鲜性新闻,传统主流媒体也搞新鲜性新闻,拉低了自己的价值。毕竟,与自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专业性更强,高端媒介的气质也应更突出。

高端媒介的特征又有哪些呢?在与会者讨论中,《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发现,一方面,高端媒介应该有特殊职能,用特殊职能满足特殊需求,定位于特殊情况,不要试图满足大众,定位于“小记者”、摄影人群等这些特殊群体。另一方面,是独特价值,这个独特价值无法被别的媒介所轻易替代,这才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当然,高端品质还应表现为内容品质高、站位高,无论以什么形式呈现,都应该精耕细作,而非粗制滥造。

全媒体靠团队不是个人

“没有任何人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很好。”这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的看法。同样,没有任何一个记者能够成为熟练掌握所有媒介技术的能手。在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看来,全媒体人才是一个团队,不是一个个人。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各有所长,都有专业水准,重要的是每个人,尤其团队的组织者、指挥者一定要有全媒型思维,要有团队整合与协作下的一专多能,不同新闻媒介和传播手段的运用选择能力,知道传播规律,还要拥有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模式。

针对基于编辑、运营一体化理念培育新媒体人才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詹新惠表示,首先要树立编辑、运营一体化的理念,吸引用户、留住用户是根本。其次要提升用户体验,要易读和悦读,还要学习运营的手段,主流媒体更需要深度运营。而新媒体人才培养更是个长期问题,要根据编辑、运营一体化的理念进行细化、分层培养。像《纽约时报》专门有用户的互动小组,专门研究用户各个时间段使用情况,然后在推特、脸书上推内容,这都是有理有据的。目前国内很多媒体很多时候都是随性而发,这自然很难留住用户。

“借着近年媒体融合的东风、春风或者是压力,倒逼自己,倒逼内部结构的变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了新的发展动力。”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网络传媒集团副总经理田建光表示,因为融合发展,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非报产业收入2017年为65%,报业只占35%,今年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原因就在于把整个团队打散成小团队、项目组,加大非报业务投入。

广州日报社新媒体技术部副主任李晓华也谈道,《广州日报》此前通过成立工作室拓展媒体品牌,但是后来发现这种做法并不适合自身发展。“我们现在发展的方向是,所有融媒体工作室都带着项目成立,有成立基础才能成立融媒体工作室。目前,我们在教育、医疗、政府服务方面都成立了工作室,也都有相应的目标。”李晓华补充道。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