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扶贫

肖宏强:返乡创业富乡邻

2018-01-16 08:45 农民日报  作者:张培奇

在河南省正阳县大林镇淮河之畔,有一家军耕合作社光伏生态农场。农场的创办者,有着不同寻常的扶贫路和创业梦。

正阳县军耕合作社光伏生态农场是军转干部肖宏强退役自主择业后创办的。2011年他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大林镇江湾村流转了1600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拥有一个家庭农场,流转土地3000余亩,发展社员300余户,其中包含130家贫困户。目前,农场按规划发展有生产区、养殖区、果蔬采摘区、光伏牧场区等,年产值500多万元。

2016年,肖宏强积极探索“产业推动、项目增收、安排就业、贴息分红”的扶贫路子,成为江湾村助推贫困户脱贫的帮扶企业。合作社通过实施1000亩紫花苜蓿种植项目和先建后补养殖项目,共争取财政补贴120万元,完善了企业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3月,军耕合作社承担了县增收到户肉牛养殖项目,融入每户5100元的扶贫资金,以集中代养的方式发展肉牛养殖,按每户每年2000元的效益分红,承诺为入股贫困户连续发放3年分红。

“俺老两口在军耕农场务工很顺心,肖场长也没少关照俺!”今年63岁的大林村残疾贫困户阮祥虎开心地说,对在家门口的军耕农场务工增收很是满意。他和老伴自2015年来军耕农场务工,饲养管理一棚肉牛,常年吃住在农场,每年可有两万元的务工收入,已稳步脱贫。

在河南省正阳县大林镇淮河之畔,有一家军耕合作社光伏生态农场。农场的创办者,有着不同寻常的扶贫路和创业梦。

正阳县军耕合作社光伏生态农场是军转干部肖宏强退役自主择业后创办的。2011年他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大林镇江湾村流转了1600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拥有一个家庭农场,流转土地3000余亩,发展社员300余户,其中包含130家贫困户。目前,农场按规划发展有生产区、养殖区、果蔬采摘区、光伏牧场区等,年产值500多万元。

2016年,肖宏强积极探索“产业推动、项目增收、安排就业、贴息分红”的扶贫路子,成为江湾村助推贫困户脱贫的帮扶企业。合作社通过实施1000亩紫花苜蓿种植项目和先建后补养殖项目,共争取财政补贴120万元,完善了企业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3月,军耕合作社承担了县增收到户肉牛养殖项目,融入每户5100元的扶贫资金,以集中代养的方式发展肉牛养殖,按每户每年2000元的效益分红,承诺为入股贫困户连续发放3年分红。

“俺老两口在军耕农场务工很顺心,肖场长也没少关照俺!”今年63岁的大林村残疾贫困户阮祥虎开心地说,对在家门口的军耕农场务工增收很是满意。他和老伴自2015年来军耕农场务工,饲养管理一棚肉牛,常年吃住在农场,每年可有两万元的务工收入,已稳步脱贫。

目前,军耕合作社共帮带周边大林村、江湾村、沿淮村109户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实现增收脱贫,2016年底,每户2000元的首批效益分红款已发放到位。项目实施后,又安排39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合作社从事牧草生产加工、肉牛羊饲养等工作。

农业经营有风险,其产业帮扶难稳定,而光伏发电项目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发电设备可连续运行20年以上。2015年4月,肖宏强争取到县招商引资的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建成用地560亩的2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采取棚下种植、养殖,棚上发电,对耕地进行立体高效利用,使新能源与生态农业生产有机结合。电站已于2017年3月18日并网发电,年发电量达2000万度,按照每户每年3000元的政策扶贫受益,可帮带当地700多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另外棚下发展牧草养殖,按每亩养殖4只肉羊计算,可养殖2000只以上肉羊,又可帮带近100户贫困户脱贫。

(责任编辑:隋尚君(实习生))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