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论政务微博的议题建构特征与话语表达方式

2018-01-19 10:00 今传媒  作者:杨  丽,沈嘉达,黄  琪

摘 要:本文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你好,明天”栏目(2012-2016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文本”的视角来探讨其议题建构特征和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发现:四年来,“你好,明天”栏目体现出:关注民生百态,记录社会历史;传达中央政令,担任媒体领袖;发声转型中国,直面敏感批评;引导公民思考,传递积极正能量的议题建构特征和坚持权威的“官方舆论”立场;开放沟通、对话协商的思维方式;观点鲜明,敢于追问、质疑;情理交融,较为生动活泼的话语表达方式。

关键词:公共领域;话语权;人民日报;议题建构;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010-03

一、问题的提出

截至2017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网络媒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规模发展态势,深度嵌入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日益显现出强大的信息传递、沟通、共享、经济等功能与作用,为处在社会转型期发展中的中国公众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对话机制,已成为公众关注社会事务和表达意见的重要传播平台。

从公民社会的角度看,以微博为载体,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思想观点交流与传播,表达人们的利益诉求,是当下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和新格局,也是网络问政的重要实践平台,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意义。因此,面对这种新形势、媒介融合的新环境和“互联网+”的新政策,各大传统媒体,包括传统主流媒体,纷纷抢占微博平台,发布新闻服务社会的同时,不忘把握其引导舆论的“先天优势”,使其“中心话语权”不被弱化。

目前,超过90%的传统媒体都建立了专门的“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人才队伍。其中,《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是公共领域的一个亮点,为官方主流媒体融入微博树立了一个典范。

有研究者认为,“自下而上的网络传播的兴起在传统媒体呈现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形成了多元的意识形式,网络建构的冲突和质疑框架加大了中国社会的风险,也加大了舆论引导、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与构建社会共识的难度。[1]”然而,也有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空间“过度政治化”的判断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微博空间仍然更多地呈现出“公共空间”而非“娱乐化空间”的属性[2]。“不管将来媒介格局如何变化,国家办的主流媒体占据主流地位的状态恐怕不会有大的变化。无论是从国家长治久安,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讲,都需要主流媒体引导整个社会舆论。[3]”因此,在相当长的未来的网络化社会中,传统主流媒体仍会占据着相当大分量的话语权。

基于上述视角,本文以2012.7~2016.7的《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你好,明天”栏目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分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议题建构特征和话语表达方式,以其勾勒出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在新环境新态势下,明确可持续发展方向,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增强话语影响力,参与互联网治理,服务中国社会转型升级。

二、数据的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

(一)抽样与样本

作为中国第一大报的《人民日报》则能够充分代表我党的“上位”话语,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政策性和指导性;而且作为党中央和国家政府联系全国民众和各级党政组织的信息渠道,其话语还建构着公众的“下位”话语[4]。

截至到2016年7月31日23︰59分,《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以下简称“@人民日报”)共发布了63654条微博,粉丝4756万,在国内传统主流媒体的微博和社会公众中具有普遍的、巨大的、重要的影响力。

数据的搜集途径主要是从其“你好,明天”栏目(以下简称“@你好,明天”)的公开内容中获得。以“你好,明天”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集了2012年7月23日至2016年7月23日之间的所有数据,有效样本共1455条。

(二)关键变量与类目建构

根据前述之研究问题,研究变量为:“议题选择”“关涉主体”“表达方式”和“影响力”。

1.议题的选择和分布

本文将“@你好,明天”中评论的议题主要分为:“国际事务”“时政军事”“财政经济”“科技教育”“环境保护”“法治公平”“医疗健康”“文体娱乐”“社会民生”和“其他”十个方面。在1455篇样本中,“社会民生”类和“时政军事”类分别以390篇和340篇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

2.关涉主体的选择和分布

关涉主体指的是在“@你好,明天”中评述的行为主体。本文设计这一变量的类目如下:(1)政府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2)党和国家领导人;(3)政府工作人员(包括官员);(4)国际社会/组织;(5)中国共产党(包括党员);(6)中国社会(以整个国家/社会为主体);(7)企事业单位(包括媒体);(8)社会组织;(9)普通公民;(10)名人明星;(11)港澳台;(12)其他主体。每一个组织均包括其从业人员或相关人员;如果出现了多个评述主体,则选择占主导或核心地位的关涉主体。

其中,“政府部门”(共347篇,占总样本24.33%)和“普通公民”(共256篇,占总样本17.59%)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二位。

3.话语表达的方式和调性

调性指的是评述的感情色彩。本文根据“@你好,明天”内容的关联主体的行为,将其评述口吻基本分为如下三种:(1)正面/肯定/积极的,共639篇,占总样本的43.92%;(2)反面/否定/消极的,共427篇,占总样本的29.35%;(3)中性/无法判断的(无明显感情色彩或“两面说理”等),共389篇,占总样本的26.73%。

4.内容的影响力

(1)“传播度”,指微博阅读数。据“@人民日报”网页上显示,共计有10.2亿次阅读“@你好,明天”栏目;(2)“互动度”,指微博互动量,包括被转、被评论、被赞、讨论量等。据不完全统计,“@人民日报”每条微博的平均被转发量、被评论量、被赞量均在1000次以上,其中平均被赞量在4000次以上;(3)“服务度”,指微博发博总数、原创发博数等。从2012年7月23日,“@人民日报”上线后的第二天23︰56分开始设立“@你好,明天”,固定每日一更,截至到2016年7月23日23︰38分,在四周年里,共发布有效微博1455篇(仅有7天未更新),且均为“原创微博”。更新的时间相对比较稳定,主要集中在23︰30~00︰15之间,与其栏目主旨相符。

摘 要:本文以《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你好,明天”栏目(2012-2016年)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文本”的视角来探讨其议题建构特征和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发现:四年来,“你好,明天”栏目体现出:关注民生百态,记录社会历史;传达中央政令,担任媒体领袖;发声转型中国,直面敏感批评;引导公民思考,传递积极正能量的议题建构特征和坚持权威的“官方舆论”立场;开放沟通、对话协商的思维方式;观点鲜明,敢于追问、质疑;情理交融,较为生动活泼的话语表达方式。

关键词:公共领域;话语权;人民日报;议题建构;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010-03

一、问题的提出

截至2017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网络媒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规模发展态势,深度嵌入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日益显现出强大的信息传递、沟通、共享、经济等功能与作用,为处在社会转型期发展中的中国公众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对话机制,已成为公众关注社会事务和表达意见的重要传播平台。

从公民社会的角度看,以微博为载体,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思想观点交流与传播,表达人们的利益诉求,是当下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和新格局,也是网络问政的重要实践平台,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意义。因此,面对这种新形势、媒介融合的新环境和“互联网+”的新政策,各大传统媒体,包括传统主流媒体,纷纷抢占微博平台,发布新闻服务社会的同时,不忘把握其引导舆论的“先天优势”,使其“中心话语权”不被弱化。

目前,超过90%的传统媒体都建立了专门的“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人才队伍。其中,《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是公共领域的一个亮点,为官方主流媒体融入微博树立了一个典范。

有研究者认为,“自下而上的网络传播的兴起在传统媒体呈现的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形成了多元的意识形式,网络建构的冲突和质疑框架加大了中国社会的风险,也加大了舆论引导、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与构建社会共识的难度。[1]”然而,也有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空间“过度政治化”的判断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微博空间仍然更多地呈现出“公共空间”而非“娱乐化空间”的属性[2]。“不管将来媒介格局如何变化,国家办的主流媒体占据主流地位的状态恐怕不会有大的变化。无论是从国家长治久安,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讲,都需要主流媒体引导整个社会舆论。[3]”因此,在相当长的未来的网络化社会中,传统主流媒体仍会占据着相当大分量的话语权。

基于上述视角,本文以2012.7~2016.7的《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你好,明天”栏目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分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议题建构特征和话语表达方式,以其勾勒出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在新环境新态势下,明确可持续发展方向,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增强话语影响力,参与互联网治理,服务中国社会转型升级。

二、数据的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上述问题展开分析。

(一)抽样与样本

作为中国第一大报的《人民日报》则能够充分代表我党的“上位”话语,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政策性和指导性;而且作为党中央和国家政府联系全国民众和各级党政组织的信息渠道,其话语还建构着公众的“下位”话语[4]。

截至到2016年7月31日23︰59分,《人民日报》新浪微博(以下简称“@人民日报”)共发布了63654条微博,粉丝4756万,在国内传统主流媒体的微博和社会公众中具有普遍的、巨大的、重要的影响力。

数据的搜集途径主要是从其“你好,明天”栏目(以下简称“@你好,明天”)的公开内容中获得。以“你好,明天”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集了2012年7月23日至2016年7月23日之间的所有数据,有效样本共1455条。

(二)关键变量与类目建构

根据前述之研究问题,研究变量为:“议题选择”“关涉主体”“表达方式”和“影响力”。

1.议题的选择和分布

本文将“@你好,明天”中评论的议题主要分为:“国际事务”“时政军事”“财政经济”“科技教育”“环境保护”“法治公平”“医疗健康”“文体娱乐”“社会民生”和“其他”十个方面。在1455篇样本中,“社会民生”类和“时政军事”类分别以390篇和340篇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

2.关涉主体的选择和分布

关涉主体指的是在“@你好,明天”中评述的行为主体。本文设计这一变量的类目如下:(1)政府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2)党和国家领导人;(3)政府工作人员(包括官员);(4)国际社会/组织;(5)中国共产党(包括党员);(6)中国社会(以整个国家/社会为主体);(7)企事业单位(包括媒体);(8)社会组织;(9)普通公民;(10)名人明星;(11)港澳台;(12)其他主体。每一个组织均包括其从业人员或相关人员;如果出现了多个评述主体,则选择占主导或核心地位的关涉主体。

其中,“政府部门”(共347篇,占总样本24.33%)和“普通公民”(共256篇,占总样本17.59%)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二位。

3.话语表达的方式和调性

调性指的是评述的感情色彩。本文根据“@你好,明天”内容的关联主体的行为,将其评述口吻基本分为如下三种:(1)正面/肯定/积极的,共639篇,占总样本的43.92%;(2)反面/否定/消极的,共427篇,占总样本的29.35%;(3)中性/无法判断的(无明显感情色彩或“两面说理”等),共389篇,占总样本的26.73%。

4.内容的影响力

(1)“传播度”,指微博阅读数。据“@人民日报”网页上显示,共计有10.2亿次阅读“@你好,明天”栏目;(2)“互动度”,指微博互动量,包括被转、被评论、被赞、讨论量等。据不完全统计,“@人民日报”每条微博的平均被转发量、被评论量、被赞量均在1000次以上,其中平均被赞量在4000次以上;(3)“服务度”,指微博发博总数、原创发博数等。从2012年7月23日,“@人民日报”上线后的第二天23︰56分开始设立“@你好,明天”,固定每日一更,截至到2016年7月23日23︰38分,在四周年里,共发布有效微博1455篇(仅有7天未更新),且均为“原创微博”。更新的时间相对比较稳定,主要集中在23︰30~00︰15之间,与其栏目主旨相符。

 

三、研究的结论

(一)议题建构特征

1.关注民生百态,记录社会历史

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贫富差距明显、恶性事件频发、群体分化严重、信任危机扩大、贪污腐败横行等。这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特征,也是真实的中国社会。在时代发展的“转型期阵痛期”,中国在深化改革,社会需要的不是对抗,而是包容、信任、理解。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你好,明天”的议题分布的第一大部分就是“社会民生”,占到了整体的26.81%,公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基本集中在以下类型:衣食住行安全、收入、房价、教育、医保、留守儿童、扶人纠纷、养老等。

此外,从关涉的人物类型来看,“@你好,明天”更多地表达了大多数的“沉默”的普通人的诉求。不仅有曼德拉、邓小平、孔子、杨绛等名人领袖,更有呼格、黄洋、人大保安硕士、爱读书的拾荒老人、天使女孩、宁波中学生等普通公民。

2.传达中央政令,担任媒体领袖

“@你好,明天”的第二大议题就是“时政军事”,鲜明地体现了《人民日报》的“党委机关报”特征。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你好,明天”虽然是评论类栏目,但也全力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到微博和网络社区中,尤其是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令。作为普通公民,很多时候对政府部门的各项政策了解地并不清楚,很容易被误导,成为“网络暴民”。特别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在深化改革,很多新政新措,需要扩散到普通民众当中。这个时候,作为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自然不会放弃先天的优势,在网络平台上不遗余力地传达,主动地引导普通民众关注国家大事、时政动态,了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作为,有意识地担任“媒体领袖”的角色。

在“时政军事”的议题分布上,值得一提的是“反腐”和“党风政风建设”是两大重点领域,与当下的时政热点和民心关注相契合。

3.发声转型中国,直面敏感批评

在微博这个公开的意见表达平台上,“@你好,明天”敢于发声社会各界的利益诉求,直面各种社会敏感问题,批评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推动问题的解决,释放社会压力。

通过上文的分析发现,“@你好,明天”不仅没有回避各种社会敏感性的问题,相反直击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尤其是有争议的话题,顺应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宏观语境与主题,诸如社会冲突、法治公平、利益协商、价值认同、道德信仰重构等重大问题,并提出必要的解释和解决方案,体现了构建公众的“下位”话语特征。

在“@你好,明天”中,对出租车改革、医患关系、GDP与环境保护等敏感问题不吝发言,对反腐、教育公平、校园暴力等公共议题勇于指责,对粗暴执法、呼格案、聂树斌案等法治公平话题热心关注。

4.引导公民思考,传递积极正能量

“自媒体”时代,理论上人人都可以自由表达,“想唱就唱,唱得响亮”,然而,参与话语的民众,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做到彬彬有礼,且使发言充满理性之光。有学者认为,“人人都在微博吐槽,不辨是非,只追求狂欢与快感体验,让微博舆论空间没有形成理性的公共领域,反倒成了公众的痰盂场。[5]”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

社会转型期,各种协调利益、缓冲矛盾、异中求同、凝聚共识,都离不开有“公共精神”的理性公民。“@你好,明天”作为“@人民日报”的明星评论栏目,并非是“一言堂”“一边倒”,更不是“打压堵”,而是用理性的观点和抒情的口吻引导公民思考,让答案在“意见的公开市场”和“观点的自我修正”中脱颖而出,成就理性公民,而非“网络暴民”。在“@你好,明天”的1455篇微博中,有70%的内容是从正面积极肯定或提出有见解的科学的观点。

(二)话语表达方式

1.坚持权威的“官方舆论”立场

通过各项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你好,明天”沿袭了《人民日报》作为党委机关报的“官方舆论场”的中心立场,充分发挥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作用,传达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各项政策主张,尤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很好地体现了其“上位”话语。

“@你好,明天”是“@人民日报”的一个子栏目,“坚持体制内立场,在体制内解读民意,代体制立言”,一方面,坚持权威的“官方舆论”立场,力争扩大和增强母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有效利用微博的互动性、社交化优势,拓展官方话语权,建立正面的舆论机制。

2.开放沟通、对话协商的思维方式

微博作为公共平台,与“两微一端”中的“微信”和“客户端”一对一服务能力强的特点不同,它有极强的公开互动性,能够形成意见对冲机制和信息自我净化机制。并且,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恶性冲突事件多发易发,微博还可以充当“排气孔”角色,让人们及时、适当地把情绪、意见、压力等宣泄,从而减轻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因此,尽管“@人民日报”是中央级报纸的“龙头老大”,但并没有使用具有明显“官本位”特色的封闭式、自上而下式的行政命令式口吻,更多地使用了“我/我们”的第一人称、“你/你们”的第二人称和“你我”的合称,以此与普通公民直接对话而非对抗,实现平等交流。另外,还通过评论、微话题、私信、转发等各种方式,积极与网友互动,满足受众需求,增加粉丝黏性。

3.观点鲜明,敢于追问、质疑

观点鲜明、见解独特,是评论类节目的生命。通过四年来“@你好,明天”的内容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暴恐袭击、粗暴执法、国家主权、法治公平、雾霾PX、留守儿童、房叔房姐、贪污腐败等涉及国家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重大、突发、敏感问题,“@你好,明天”从来都是及时评述、观点鲜明、立场坚定、态度坚决而不失柔韧,引导社会舆论。在前文的数据分析中,“@你好,明天”经常从反面/否定/消极的角度,直击社会真相,一针见血、针砭时弊,并且多次使用反问句、疑问句和“真相”(85次)、“反思”(78次)警+醒(199次)等感情色彩强烈的字眼来阐述立场,敢于追问、质疑、批评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和言论。

如2013年7月13日的“@你好,明天”,以“湖南一名死刑犯”的遭遇,质疑司法机关,“如此行刑是否有违法理人道?”并呼吁,“请拿出直面问题的勇气”。像这样敢于触摸敏感、热点问题,发出冷静理性的反思之声比比皆是,令人读之精神振作。

4.情理交融,较为生动活泼

微博的不超过140个字符是区别于传统博客的明显特征,同时这种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深度表达的空间。如何在有限的140个字符里,进行不失深度的短评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种艺术。另外,不是说作为党委机关报的子栏目,“@你好,明天”就必须高高在上板起面孔来严肃说话,而且网络和报纸不同,人格化的交往特征比较明显,有很好的亲和力,能够有效拉近心理上和认知上的距离。

梅里亚姆在《政治权力》中将“政治”分为了“感性政治”和“理性政治”这两种类型[6]。“@你好,明天”在评述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既讲清道理又不让人反感的评述口吻,使用“感性”和“理性”交融,书面语和口语交织的方式,较为生动活泼。并且,40.62%的微博(591篇)以“安”或“晚安”结束,98.8%的微博(1437篇)使用风景静物图片,体现了其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林晖.重构解读框架:网络时代的主流媒体与中国社会共识[J].现代传播,2013(2):39-44.

[2] 郑雯,黄荣贵.微博异质性空间与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在线社群”——基于新浪微博用户群体的潜类分析[J].新闻大学,2015(3):101-108.

[3] 高长力,胡智锋.需求与引领:传媒生态与监管服务之变——2014年《现代传播》年度对话[J].现代传播,2014(1).

[4] 陈月明.使命与主体:《人民日报》社论(1949-2008)的话语呈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5] 余秀才,朱梦琪.微博、公共领域与后现代文化[J].现代传播,2015(2):135-138.

[6] 卢新宁,陆春玲.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任仲平”文章《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解析[J].新闻战线,2011(2):284.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