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党报记者讲故事需把握三条原则

2018-01-25 13:50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胡光华

党报记者如何把故事讲好,报道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这是当前党报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长期在党报驻地机构工作,对此做了一点探讨,认为必须遵循把准总基调、探索好方式、丰富新手法三条原则,才能达到此种目的。

把准讲故事的总基调:

围绕中心着眼大局挖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这就为党媒提出了时代要求,指明了方向。党报新闻工作者应始终围绕中心、着眼大局,深挖细找身边的新故事、好故事。这是讲故事的总基调,也是提升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需要,是党报职责和使命所在。笔者认为,只有吃透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才能始终摸准时代的脉搏,聆听时代的声音,感悟时代的风采,才能挖掘身边的时代好故事。这样鲜活的故事,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报道效果。

尤其作为党报驻地记者,要自觉对标“基本方略”,努力发现“基层实践”,往往能够找到“上接天线、下连地气”的好故事、新故事。近期笔者在农村采访,就挖到了农民治理母亲河、河长制护好水生态两个好故事,分别采写了《“牛奶河”的变迁》《一河清水出竹乡》,在《江西日报》刊发,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两个故事,生动地体现了当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可喜成果。

党报记者如何把故事讲好,报道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这是当前党报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长期在党报驻地机构工作,对此做了一点探讨,认为必须遵循把准总基调、探索好方式、丰富新手法三条原则,才能达到此种目的。

把准讲故事的总基调:

围绕中心着眼大局挖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这就为党媒提出了时代要求,指明了方向。党报新闻工作者应始终围绕中心、着眼大局,深挖细找身边的新故事、好故事。这是讲故事的总基调,也是提升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需要,是党报职责和使命所在。笔者认为,只有吃透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才能始终摸准时代的脉搏,聆听时代的声音,感悟时代的风采,才能挖掘身边的时代好故事。这样鲜活的故事,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报道效果。

尤其作为党报驻地记者,要自觉对标“基本方略”,努力发现“基层实践”,往往能够找到“上接天线、下连地气”的好故事、新故事。近期笔者在农村采访,就挖到了农民治理母亲河、河长制护好水生态两个好故事,分别采写了《“牛奶河”的变迁》《一河清水出竹乡》,在《江西日报》刊发,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两个故事,生动地体现了当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可喜成果。

探索讲故事的好方式:

紧扣融合战略创新传播手段

故事讲得好不好,在于故事主题能否引起读者共鸣,更在于讲故事的方式能否为受众所接受和喜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当前,传统媒体正走向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受众获取资讯方式的变化,党报在“传统阵地”想把故事讲好,越来越难。只有顺应信息时代、全媒时代的变化,开辟全新的传播路径,才能全方位地把故事讲深讲透,赢得受众面积最大化,讲出传播效应最大化。

紧扣媒体融合发展战略丰富和创新传播手段,首先要从战略层面着手,搭建融媒体矩阵,构筑原创空间。如《江西日报》除报纸阵地之外,还构建了江西日报、时政头条、重磅财经、文化赣鄱等微信矩阵,江西日报手机网更是实现了党报资讯从PC端到移动端的飞跃。其次要从战术层面着手,推动报社各生产要素围绕媒体融合战略打造原创新闻,挖掘生动故事。

近年来,人民日报社在探索讲故事的方式上做足了功夫,其媒体融合一直走在前列。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在2016年10月启动了“融媒体工作室”计划,形成了麻辣财经、学习大国、新地平线、半亩方塘、一本政经等10多个工作室,推出了一系列文字、音视频、图解、H5等各类融媒体作品,备受读者好评。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融媒体工作室建立在《人民日报》传统纸媒的条件和媒体融合战略体系下,坚持以内容为核心,站在受众需求变化发展的立场,拓展媒体融合品牌、创新新闻生产方式的探索,值得思考和学习。

丰富讲故事的新手法:

从需求侧着眼在供给侧发力

如何抓准受众的需求,提供给他们感兴趣“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是媒体尤其是党报需要加强的地方。笔者认为,党报要从需求侧着眼,从供给侧发力,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产品,才能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而做到这些,必须丰富讲故事的手法。

从采访端来说,要深挖细节,这是把故事讲好的基础。细节就是故事的来源,细节也是故事的主体,细节才能揭示故事的内涵。因此,党报记者要去挖掘翔实的细节,寻找生动的故事,从一个个充满矛盾、充满“斗争”的细节里,展示新时代的巨大变化,展示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感人事迹。

从写作端来说,要创新运用多种讲故事的手法,以适应受众的阅读兴趣,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比如从词句韵律、文学语言、修辞手法等方面寻求突破。《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发的通讯《贵州“解”贫》,娴熟运用词句韵律,文章大量的短句、短段,阅读时产生强烈韵律,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人民日报》刊登的报告文学《驯虫记》,上万字均是短句短段,读来欲罢不能。此外,文学语言的运用,也能让新闻故事讲出韵味和美感。《人民日报》记者采写的《芝麻开门》,成功地将小说语言运用到新闻作品中来,写出了农村电商发展的蓬勃之势。当然,讲好故事,还需要编辑端与采写端相互协作、同频共振,这样才能确保故事的原汁原味。

文无定法,新闻生产也无止境。作为党报新闻工作者,唯有积极拥抱新时代,才能迸发讲故事的激情,并在创新求变中丰富自己的新闻手法,讲述更多精彩的时代故事。

(作者单位:江西日报社)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