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史海钩沉

一根线一座城:梁思成赞美的北京中轴线踏上申遗之路

2018-01-30 11:03 光明日报  作者:张景华

图为北京中轴线远眺。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这样赞美北京的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始建于元大都、距今已有750余年历史的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中轴线的保护和申遗,对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意义重大。

目前北京市已基本确定了中轴线申遗的时间节点,到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

北京中轴线申遗和保护工作,在日前召开的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受到了委员们的高度关注,多名委员为中轴线申遗保护建言献策。

1.保护中轴线是首都的历史责任

北京中轴线既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在传统城市空间和功能组织秩序上起了统领的作用。

作为北京老城保护的“一号工程”,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2017年,就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和构成要素,北京市文物部门牵头组建项目组,多次进行专题研讨,明确了北京中轴线的构成要素,包括自南向北纵贯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等14处遗产点,以及连接这些遗产点的历史道路和道路两侧约51.4平方公里的缓冲区。

图为北京中轴线远眺。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这样赞美北京的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始建于元大都、距今已有750余年历史的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中轴线的保护和申遗,对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意义重大。

目前北京市已基本确定了中轴线申遗的时间节点,到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

北京中轴线申遗和保护工作,在日前召开的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受到了委员们的高度关注,多名委员为中轴线申遗保护建言献策。

1.保护中轴线是首都的历史责任

北京中轴线既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在传统城市空间和功能组织秩序上起了统领的作用。

作为北京老城保护的“一号工程”,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2017年,就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和构成要素,北京市文物部门牵头组建项目组,多次进行专题研讨,明确了北京中轴线的构成要素,包括自南向北纵贯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等14处遗产点,以及连接这些遗产点的历史道路和道路两侧约51.4平方公里的缓冲区。

2009年,北京首次提出了中轴线申遗。次年,国家文物局将北京中轴线申遗列入备选名单。2011年6月,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正式启动,同时北京市还启动了中轴线文物保护工程,对永定门城楼、地安门雁翅楼、左安门角楼等一批重要文物进行了重新修缮,对钟鼓楼、地安门、什刹海、大栅栏等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整治,这些地区正在逐渐恢复原有的历史风貌。

在2016年的北京市两会上,“推动中轴线申遗”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年来,北京市主要领导多次调研中轴线的保护和申遗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指出,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历史责任。

2.复建完整永定门,还中轴线完整南大门

随着社会发展,中轴线这条北京的“脊梁”,如今面临着窘境:或被拆除,或被占用,或被改装,中轴线的魅力被现代社会的繁华淹没了。

2017年,北京市政协以保护北京中轴线为专题,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提交了《关于保护北京中轴线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保护中轴线需要“三个恢复”:恢复中轴线文物建筑的完整性,恢复中轴线的历史景观空间,恢复中轴线的历史环境。

目前中轴线本体并不完整,作为中轴线南端起点的永定门,北段的地安门已被拆除。2004年,在专家的呼吁下,北京市复建了永定门的主体建筑——城楼。在2018年的北京市“两会”上,多名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全面复建永定门,恢复中轴线建筑的完整性。

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张庆认为,历史上永定门城楼是一组建筑,除城楼外,还包括箭楼、瓮城、城墙、护城河以及永定门内东西两侧的胡同。目前永定门只复建了一个城楼,格局还是残缺的。建议补建永定门的箭楼和瓮城,还北京中轴线一个完整的南起点,最大限度还原它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建议打开永定门城门,使其内外贯通,恢复永定门作为中轴线南始点的重要意义。

3.把中轴线放在老城保护维度中

以中轴线申遗为目标,加强对北京老城文化遗产的保护非常重要。但多名委员也表示,这项工作问题多、难度大、挑战性强,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

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认为,中轴线申遗,不能仅把眼光放在中轴线本体上,中轴线东西两侧,有很多对称的建筑物、标志物和建筑群,如东单西单、东四西四、东直门西直门、左安门右安门等,都是诠释中轴线完整性的物化表现。

对于中轴线上不复存在的建筑物,朱岩石建议,要有“舍”与“得”的态度,不要轻易复建、复原。“国际上对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很高。”要画龙点睛式地复建,要将其与真实文物区别开来。虽然中轴线上有一些标志性建筑缺失,但贯穿中轴线南北两侧有很多古建筑群,可以通过挖掘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来烘托缺失的建筑物。

政协委员、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战明建议,加快中轴线申遗,除了要深入挖掘沿线历史文化遗产、整治历史风貌、使文物建筑得以修缮外,还要借助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促提升的良机,将那些破坏中轴线历史景观和环境的建筑,拆迁腾退一批,经过修缮整治,恢复一些老街道、老胡同、老院落的历史风貌。

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秘书长蒋耘晨表示,要恢复中轴线的历史环境,需要整治与中轴线古建筑群不协调的地段环境。如恢复地安门传统商业街,腾退、拆除、降低破坏景观的现代建筑,使中轴线沿线的建筑风格一致。

4.保护真正的老文物

由于中轴线沿线存在“人口多、房屋危、设施差、修复难”等问题,在传统街区的改造与修复当中,有委员建议,一定要尊重历史和中华传统建筑文化规制,保护真正的老文物。

目前,北京市文物部门已联合清华大学等单位修编了《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北京中轴线保护规划》等,划定了文物保护范围、中轴界面控制区、建设控制地带、外围风貌缓冲区等四个层次的遗产保护区划,并针对各区域提出了中轴线保护和综合整治策略:遗产区聚焦文物腾退;缓冲区聚焦风貌整治,重点整治对中轴线视廊、对景观造成破坏的不协调建筑,确保到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

为尽早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北京市文物部门已制定了2018年中轴线综合整治重点任务,涉及文物腾退11项,力争完成太庙、社稷坛、天坛、景山、北海内住户的腾退工作;启动中央单位、驻京部队产权和私产的先农坛庆成宫、皇史宬、贤良祠、会贤堂内住户的腾退工作,推进故宫西华门“屏风楼”、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内的单位与住户的腾退工作。

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宋慰祖认为,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对其进行保护势在必行。他建议,要充分挖掘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注重历史文件、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的介绍与宣传,让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闻名世界,重塑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

(责任编辑:张淑燕)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