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留住家书 重拾书信 传承家风

2018-01-30 13:46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李子木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87岁的韩素梅老人,一直珍藏着儿子念大学时写来的信。大学生与父母通信本不算特殊,但韩素梅的儿子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独特的时代背景让他的故事多了几分独特性。韩素梅多次致电《辽宁日报》,希望把这封信提供给“两地书”报道组,让今天的大学生看看40年前的大学生是怎样学习和思考的。

“《辽宁日报》‘两地书’大型策划陪伴读者重温家书情怀、品味家风故事,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怀旧,更在对当代人的激励和鞭策。”在今年1月18日召开的“两地书”研讨会上,著名文化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原书记罗杨深情地感慨,“书信之中蕴含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久远传承的文脉,书信中鲜活的心灵表白、朴素的家风对白、以人为本的深深情怀跃然纸上。”

从2016年12月9日在中国近代邮政发祥地营口正式起笔,《辽宁日报》以“家书”为载体,推出反映中华传统家书文化的大型新闻策划“两地书”。该策划历时近一年,用11个月、9期特刊、111块专版、总计60万字讲述同一种情怀——对家的眷恋,对国的热爱。

“我们力求借助家书这一传统的文化形式,发扬和打捞家文化,挖掘辽宁地域文化,更有力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辽宁日报社总编辑丁宗皓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87岁的韩素梅老人,一直珍藏着儿子念大学时写来的信。大学生与父母通信本不算特殊,但韩素梅的儿子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独特的时代背景让他的故事多了几分独特性。韩素梅多次致电《辽宁日报》,希望把这封信提供给“两地书”报道组,让今天的大学生看看40年前的大学生是怎样学习和思考的。

“《辽宁日报》‘两地书’大型策划陪伴读者重温家书情怀、品味家风故事,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怀旧,更在对当代人的激励和鞭策。”在今年1月18日召开的“两地书”研讨会上,著名文化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原书记罗杨深情地感慨,“书信之中蕴含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久远传承的文脉,书信中鲜活的心灵表白、朴素的家风对白、以人为本的深深情怀跃然纸上。”

从2016年12月9日在中国近代邮政发祥地营口正式起笔,《辽宁日报》以“家书”为载体,推出反映中华传统家书文化的大型新闻策划“两地书”。该策划历时近一年,用11个月、9期特刊、111块专版、总计60万字讲述同一种情怀——对家的眷恋,对国的热爱。

“我们力求借助家书这一传统的文化形式,发扬和打捞家文化,挖掘辽宁地域文化,更有力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辽宁日报社总编辑丁宗皓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

以“家书”为载体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为重拾书信,传承家书文化,《辽宁日报》特别推出了新闻策划“两地书”。“这项贯穿2017年全年的重大主题策划,其独特性在于:选取‘家书’作为载体,透过家书看家庭、讲家事、说亲情,力求更生动、更贴近、更深入地展现家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促进党风政风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突出作用。”辽宁日报社党委副书记田学礼表示。

《辽宁日报》与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合作,并面向社会征集家书,利用半年时间赴北京、天津、山东、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多个省份实地采访。据丁宗皓介绍,作为一个新闻策划,“两地书”没有停留在静态的书信展示和故事讲述层面,而是用讲座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与读者互动,发动公众广泛参与,“公众的广泛参与,既重拾了人们对书信这一传统的情感沟通方式的记忆,同时也调动起参与者的兴趣和热情。很多老人和中年人重新拿起笔,将平素羞于表达的情感写下来。很多习惯了用微博、微信沟通的年轻人对书信这种传统的通讯方式倍感新鲜”。

“透过‘两地书’,把深藏的家书‘打捞’出来,把家书背后的精彩故事挖掘出来,把家书中所包含的真善美的深厚情感展现出来,使那些曾经发生在先辈身上的鲜活历史复活,从中汲取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说。

内容更显厚度

视角更显宽度

家住沈阳市于洪区的高翔坤今年已经90多岁了,他几次给报道组打电话,希望捐赠与大学同学间的通信。“我从厦门大学毕业后,怀抱一腔热情来到沈阳,参加东北建设,一留就是半个多世纪呀。”这期间,高翔坤不断与大学同学通信,信中描述了不断变化的东北,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两地书”都会推出一期主题特刊。比如,在春节前夕的“望年”、“三八”妇女节的“致她”、“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当天推出的“九一八”以及国庆节前推出的“家国”等。

“家书是‘两地书’的载体,家书故事是‘两地书’的内容,但这一策划并非仅仅就家书谈家书,也不是就人物谈人物,而是将家书与人物置于宏大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展开叙述,因此,其内容更显厚度、视角更显宽度,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更显深度。”田学礼说。

比如,“望年”特刊中《那种追思之痛,永远无法抚平》透过叔侄间几封穿越海峡的通信,折射出两岸通邮的变迁和难以割舍的同胞之情,诠释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牵挂与乡愁;“致她”特刊中,《首席技术专家学习当姥姥》用上世纪80年代的母女通信,表现出两代女性不同的人生轨迹;“家国”特刊,则描绘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深沉的家国情怀……

此外,作为推进全员新媒体的一次重要实践,“两微一端”及辽报集团各子媒的新媒体平台均在“两地书”的报道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家书征集活动启动以来,报道组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强势传播力,以多种手段为特刊的采写积累素材,与此同时,还开发了视听产品《声·情》,由高校学子和年轻人做书信的朗读者,将泛黄的文字化成了生动的声音力量,得到了年轻群体的热烈响应。

重视家文化

唤起读者情感共鸣

记者了解到,为了将“两地书”做出品质,辽宁日报社全体编辑记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酝酿题目到制定方案,再到具体执行,辽报编委会一直亲自指挥,并对报道组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对于大型主题策划的编采和出版,不惜工本,给予全力保障。报道组的采访范围不局限在省内,而是奔赴全国。

这些投入和付出,是不断生产出高质量新闻作品的基石。从“两地书”的反响来看,《辽宁日报》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实现了唤起读者情感共鸣,让更多的人认识家书,重视家文化这一愿望。

“‘两地书’将历史与文字相结合,通过文字符号的回归,冲破宏大现代性话语叙事模式,从细节入手,感人至深、触动人心,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尽在情理之中。这是超越辽宁、超越报纸本身的一次重大策划。”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主任颜梅说。

“立意高远、影响深远,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认为,“两地书”大型新闻策划有三个特点: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发现新闻的价值、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体现历史文献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真善美的价值。

张丁认为,“两地书”这组策划是《辽宁日报》深厚文化情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反映,也是大局意识和文化自信的反映。

“这组策划是在反映社会现实,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现实相结合,就显得特别有意义。更为值得肯定的是,这组策划从报纸走向出版社、走向博物馆,将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做到了最大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田松表示。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