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一带一路全媒体平台

跨国并购与“创新黑洞”(经济透视)

2018-02-13 10:28 人民日报  作者:魏  亮

全球并购活动已连续4年超过3万亿美元,延续了一场空前的并购盛筵。尽管联合国贸发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跨国并购交易额较2016年收缩23%,但仍位列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前三甲。美国金融数据公司迪罗基称,“今年1月全球并购交易额总计2730亿美元,成为自2000年网络股泡沫巅峰以来并购最忙碌的月份”。

发达国家长期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全球流动性泡沫,是近年公司并购火爆的温床。虽然美联储已经加息缩表,但欧盟、日本等经济体货币政策依旧宽松。加之量宽效应的滞后性,实体经济领域的钱多到花不完,跨国并购自然也就没有休止。

“钱多手痒”不是唯一原因。紧盯眼前利益者有之,徐图长远者亦不在少数。这几年,跨国并购热点总是围绕TMT(科技、媒体、电信)和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等少数领域展开。这一现象也许与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有很大关系。显而易见,TMT与可能到来的科技革命、传播革命紧密相连;能源化工与技术创新、产业革命密切相关;生物医药关乎人类长寿、活得更好这一永恒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行业汇聚了全球顶尖专利技术和人才,着眼于在这些行业并购的企业,其实并不在乎短期能否获利,而是大有先下手为强之意。佐证有二:一是一些与科技毫不相干的公司开始并购科技企业;二是国际投资、跨国并购下降,但全球范围内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方兴未艾。德勤、贝克·麦坚时等知名中介机构的调查均显示,吸引人才、提升创新能力是低利率、现金储备盈余之外,驱动企业并购的重要因素。考虑到今年美国税改短期刺激效应以及欧洲经济回暖等因素,全球并购高热直到全球流动性真正收紧之前,都难以“退烧”,甚至可能因美国财税政策变化而高位反弹。

全球并购活动已连续4年超过3万亿美元,延续了一场空前的并购盛筵。尽管联合国贸发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跨国并购交易额较2016年收缩23%,但仍位列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前三甲。美国金融数据公司迪罗基称,“今年1月全球并购交易额总计2730亿美元,成为自2000年网络股泡沫巅峰以来并购最忙碌的月份”。

发达国家长期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全球流动性泡沫,是近年公司并购火爆的温床。虽然美联储已经加息缩表,但欧盟、日本等经济体货币政策依旧宽松。加之量宽效应的滞后性,实体经济领域的钱多到花不完,跨国并购自然也就没有休止。

“钱多手痒”不是唯一原因。紧盯眼前利益者有之,徐图长远者亦不在少数。这几年,跨国并购热点总是围绕TMT(科技、媒体、电信)和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等少数领域展开。这一现象也许与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有很大关系。显而易见,TMT与可能到来的科技革命、传播革命紧密相连;能源化工与技术创新、产业革命密切相关;生物医药关乎人类长寿、活得更好这一永恒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行业汇聚了全球顶尖专利技术和人才,着眼于在这些行业并购的企业,其实并不在乎短期能否获利,而是大有先下手为强之意。佐证有二:一是一些与科技毫不相干的公司开始并购科技企业;二是国际投资、跨国并购下降,但全球范围内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方兴未艾。德勤、贝克·麦坚时等知名中介机构的调查均显示,吸引人才、提升创新能力是低利率、现金储备盈余之外,驱动企业并购的重要因素。考虑到今年美国税改短期刺激效应以及欧洲经济回暖等因素,全球并购高热直到全球流动性真正收紧之前,都难以“退烧”,甚至可能因美国财税政策变化而高位反弹。

跨国并购交易火爆,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复苏甚至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即将到来的前兆,但其负面作用也甚为堪忧——垄断阻碍创新。这几年,行业巨头尤其是科技巨头,吞噬具有增长潜力的初创公司的现象愈演愈烈。虽说垄断阻碍创新在学界仍存较大争议,但如果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短期内不会全面到来的话,大公司或许会更倾向于雪藏其所并购的技术,确保坐收渔利,而非将那些专利和创新成果付诸应用。大公司间的合并也表现出这一倾向。若任由其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那些代表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和领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创新黑洞”,也就是说,近乎所有具备一定价值的初创公司都会被收购,这可能导致一种最坏的结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与我们渐行渐远。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13日 22 版)

(责任编辑:杜燕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