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科技>科普中国

防霾口罩购买、佩戴、更换有讲究 变黑也能防霾

2018-02-18 08:19   

近日,京津冀地区雾霾来袭,很多人出行时便会选择佩戴防霾口罩

,这时就有人产生疑惑:佩戴普通口罩不行吗?据《北京晨报》报道,普通口罩可以阻挡空气中的大颗粒,但难以阻挡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而一般的医用口罩虽然可以阻挡PM4以上的颗粒,但也无法阻止PM2.5颗粒。防霾口罩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PM2.5

,因此在雾霾天气中出行还是要佩戴防霾口罩

。然而,佩戴防霾口罩也有讲究,下面就让我们从购买、佩戴、更换三个方面来看看如何正确使用、佩戴防霾口罩。

北京市民在雾霾中行走。(李泊静/中国新闻网

我国已经规定了民用防护口罩的标准,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根据该标准,口罩的防护级别由低到高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分别对应不同的空气质量情况。例如,A级对应“严重污染”,在PM2.5浓度达500微克每立方米时使用;D级对应“中度及以下污染”,适用于PM2.5浓度小于等于150微克每立方米的情况。

此外,购买防霾口罩时不可只看外观,关键要看材料。《山西晚报》介绍,PM2.5口罩的防护能力受罩体材料的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以针织品为罩体材料的口罩,其过滤效率和防护效果指标均难以达到实际要求,建议消费者尽量购买无纺布或硅胶材质的口罩。

正确佩戴防霾口罩才能发挥其防霾作用,那么,如何正确佩戴防霾口罩呢?河北省疾控中心环卫所所长刘毅刚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上;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绕在耳朵上;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佩戴口罩后,应避免触摸口罩,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手。同时,在每次佩戴口罩后,必须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即用双手捂住口罩呼气,若感觉有气体从鼻夹处漏出,应重新调整鼻夹,若感觉气体从口罩两侧漏出,需要进一步调整头带、耳带位置,如果在调整之后仍不能密合,则需要更换口罩型号。

近日,京津冀地区雾霾来袭,很多人出行时便会选择佩戴防霾口罩

,这时就有人产生疑惑:佩戴普通口罩不行吗?据《北京晨报》报道,普通口罩可以阻挡空气中的大颗粒,但难以阻挡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而一般的医用口罩虽然可以阻挡PM4以上的颗粒,但也无法阻止PM2.5颗粒。防霾口罩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PM2.5

,因此在雾霾天气中出行还是要佩戴防霾口罩

。然而,佩戴防霾口罩也有讲究,下面就让我们从购买、佩戴、更换三个方面来看看如何正确使用、佩戴防霾口罩。

北京市民在雾霾中行走。(李泊静/中国新闻网

我国已经规定了民用防护口罩的标准,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根据该标准,口罩的防护级别由低到高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分别对应不同的空气质量情况。例如,A级对应“严重污染”,在PM2.5浓度达500微克每立方米时使用;D级对应“中度及以下污染”,适用于PM2.5浓度小于等于150微克每立方米的情况。

此外,购买防霾口罩时不可只看外观,关键要看材料。《山西晚报》介绍,PM2.5口罩的防护能力受罩体材料的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以针织品为罩体材料的口罩,其过滤效率和防护效果指标均难以达到实际要求,建议消费者尽量购买无纺布或硅胶材质的口罩。

正确佩戴防霾口罩才能发挥其防霾作用,那么,如何正确佩戴防霾口罩呢?河北省疾控中心环卫所所长刘毅刚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上;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绕在耳朵上;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佩戴口罩后,应避免触摸口罩,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手。同时,在每次佩戴口罩后,必须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即用双手捂住口罩呼气,若感觉有气体从鼻夹处漏出,应重新调整鼻夹,若感觉气体从口罩两侧漏出,需要进一步调整头带、耳带位置,如果在调整之后仍不能密合,则需要更换口罩型号。

不少人认为防霾口罩变黑后就失去了防霾的作用,事实上,防霾口罩变黑并不意味着失效。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勇在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表示,市面上常见的防护口罩一般由三层构成,口罩最外面的一层是超细纤维,并不能阻挡住太细小的颗粒,而是起到一个塑形的作用;中间的一层最为致密,可以阻挡、吸附绝大部分的PM2.5颗粒;第三层和皮肤接触。此外,使用过的口罩刚摘下来时通常会有些潮,存放时应保持干燥和卫生,避免口罩受到污染或被挤压变形,可以把摘下来的口罩存放在一个干净的纸口袋里。重复使用口罩时也应注意卫生,摘下和重新佩戴的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口罩内侧表面。考虑到种种因素,防霾口罩戴三天可考虑更换。(李蒙蒙)

本文由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卜勇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健康、环保、水利、节能、气象、人工智能、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等。

(责任编辑:张希)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