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文化>推荐

【家风家教故事】颍考叔母子情深

2018-02-24 14:59 首都文化智库  

编者按:

春节期间,一个名为《牵妈妈的手》的微视频刷屏网络。视频中,习近平牵着妈妈齐心的手陪她散步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十八大以来,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齐家”而后“治国”,习近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表率。

中国人素来拥有较强的家庭观念,古往今来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为传统文化增添了一股股亮色。首都文创院一直致力于家教家风历史文化的传承研究,并不断为传统家庭文化观念的现实转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现为大家分享一则关于家教家风的小故事,望能够给读者些许现实的启发。

颍考叔母子情深

两千多年前,在当时郑国的颍谷一带,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登封县附近,有一位被称为颍考叔的地方官。他一直在颍谷一带做官,所以他的名字中便有了“颍”字,这在当时很常见。

身为地方官,颍考叔在勤政爱民的同时,也十分关心郑国的大事。有一次,当时,郑国的国君——是郑庄公,他的弟弟出生的时候是顺产,郑庄公出生却不是,让他的母亲受了很大苦。于是,他的母亲常常偏袒自己的小儿子。不久之后,郑庄公与自己的母亲发生了矛盾。庄公他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再也不想跟母亲见面了,可是说完又后悔了,只是出于面子上的考虑,不方便随便收回已经说出的话。

编者按:

春节期间,一个名为《牵妈妈的手》的微视频刷屏网络。视频中,习近平牵着妈妈齐心的手陪她散步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十八大以来,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齐家”而后“治国”,习近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表率。

中国人素来拥有较强的家庭观念,古往今来产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为传统文化增添了一股股亮色。首都文创院一直致力于家教家风历史文化的传承研究,并不断为传统家庭文化观念的现实转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现为大家分享一则关于家教家风的小故事,望能够给读者些许现实的启发。

颍考叔母子情深

两千多年前,在当时郑国的颍谷一带,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登封县附近,有一位被称为颍考叔的地方官。他一直在颍谷一带做官,所以他的名字中便有了“颍”字,这在当时很常见。

身为地方官,颍考叔在勤政爱民的同时,也十分关心郑国的大事。有一次,当时,郑国的国君——是郑庄公,他的弟弟出生的时候是顺产,郑庄公出生却不是,让他的母亲受了很大苦。于是,他的母亲常常偏袒自己的小儿子。不久之后,郑庄公与自己的母亲发生了矛盾。庄公他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再也不想跟母亲见面了,可是说完又后悔了,只是出于面子上的考虑,不方便随便收回已经说出的话。

颍考叔听说了这件事,便以汇报工作的名义见到了郑庄公。庄公请他吃饭,颍考叔特地将最好吃、最珍贵的食物收起来一部分。庄公看到这一幕,产生了疑惑。颍考叔说:“我的母亲在家里,平时我都会把各种最好吃的东西给她。不过,母亲毕竟还没吃过一国之君赐予的食物,这次想带一点给她,尽一点心意。”

听到这些话,庄公深受触动,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便说:“你看,你还能将好吃的留给母亲一些,我也想这么做啊。可是,我却见不到母亲的面。”颍考叔故作惊讶,表示不解缘由。庄公随即讲出了自己和母亲发生矛盾的事情经过,并且表示,这样做已经十分后悔了。

颍考叔赶紧劝慰郑庄公,并且借着这样的机会,安排郑庄公和他的母亲在一处有泉水的隧洞内见了面。在古代,人死后要埋入地下,所以地下深处的黄色泉水也代指死后的世界。在颍考叔生活的时代,这种用法还不普遍,黄泉有时候也单纯表示地下深处的泉水,并不代指死后的世界。颍考叔的做法既没有让一国之君违背自己的誓言,也帮助他与母亲和好如初。

掘地见母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童年才能长大,童年时需要人照顾,经过壮年之后,也都会慢慢变老,身体也逐渐衰弱,又开始变得需要人照顾。所以,关心自己的父母,也关心整个社会中每个人的父母,让所有人的日渐年老的父母都得到应有的照顾,这是古人的理想。

颍考叔不仅关爱自己的母亲,也能帮助郑庄公解决消除了因为一时的话语不当,而造成的母子矛盾,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史书在讲到这一段故事时,称赞颍考叔是“纯孝之人”。纯粹的孝是发自内心,表现在细节上,而不是刻意追求惊天动地的举动或者形式化的内容。颍考叔正是这样。

将好吃的东西留给年老的母亲,这是颍考叔关爱母亲的一个细节。在我们当代的生活中,随着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年轻一代人生活在更优裕的经济环境下,物质条件常常比老一代更好了。在这种情况下,后辈子女应该尽力帮助日渐年老的父母,让他们在吃穿住用方面也享受到更便利的经济条件,从生活细节上拥有更加舒适的晚年。只有形成了这样的风气,一个个家庭中的老人才能获得好的生活,而正处在年轻时代的人在未来也才会不被时代抛弃,同样获得幸福的晚年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首都文化智库”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余璐)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