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健康

六种情况不宜推拿

2018-02-27 08:56 人民网-生命时报  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医师 叶 勇

中医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受伤的部位、特定的腧穴,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推拿疗法因适应症广、疗效显著、舒适度高、安全简便而备受人们的推崇,成为人体保健与养生的好帮手。要达到理想的防病、治病效果,除了要有一定的推拿技巧,还应因人、因病施治,注意禁忌症与适应症,才能真正做到“让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的至高境界。

中医的治疗原则强调“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推拿属中医外治法范畴,尤其强调“因人制宜”。可以说,受试者的体格差异、精神状态、疾病类别,决定了施术者的推拿方式、力度大小、操作时间。以下六种情况则不宜推拿。

1.过饱、过饿、过累或长期睡眠不佳。吃得过饱,胃肠道血流供应增多,此时推拿会导致大量血液集中体表,使胃肠供血不足,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建议饭后1小时再推拿。在过饿、过累或睡眠品质不佳的情况下,都可能会因为血糖过低、全身气血供应状态差,在推拿过程中出现类似晕针的“晕推”状况。

2.脱臼、骨折、急性扭伤期。脱臼、骨折,骨结构不在生理位置时,推拿可能会加重骨关节的错位,甚至引起或加重骨裂对周围神经、血管、脏器的损伤,加重病情;在扭伤的急性期,扭伤周围软组织处于水肿状态,此时推拿反而会加重软组织肿痛。

中医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受伤的部位、特定的腧穴,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推拿疗法因适应症广、疗效显著、舒适度高、安全简便而备受人们的推崇,成为人体保健与养生的好帮手。要达到理想的防病、治病效果,除了要有一定的推拿技巧,还应因人、因病施治,注意禁忌症与适应症,才能真正做到“让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的至高境界。

中医的治疗原则强调“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推拿属中医外治法范畴,尤其强调“因人制宜”。可以说,受试者的体格差异、精神状态、疾病类别,决定了施术者的推拿方式、力度大小、操作时间。以下六种情况则不宜推拿。

1.过饱、过饿、过累或长期睡眠不佳。吃得过饱,胃肠道血流供应增多,此时推拿会导致大量血液集中体表,使胃肠供血不足,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建议饭后1小时再推拿。在过饿、过累或睡眠品质不佳的情况下,都可能会因为血糖过低、全身气血供应状态差,在推拿过程中出现类似晕针的“晕推”状况。

2.脱臼、骨折、急性扭伤期。脱臼、骨折,骨结构不在生理位置时,推拿可能会加重骨关节的错位,甚至引起或加重骨裂对周围神经、血管、脏器的损伤,加重病情;在扭伤的急性期,扭伤周围软组织处于水肿状态,此时推拿反而会加重软组织肿痛。

3.皮肤外伤。皮肤发炎、烫伤、外伤等情况下,推拿反而会加重伤势,使发炎情况更恶化,还可能会因为细菌感染,进一步造成蜂窝性组织炎。另外,若有疱疹等皮肤疾病,也有可能因为推拿扩大感染部位,因此,并不建议推拿。

4.生理期或怀孕期间。女性经期或怀孕期间,通常不推荐对腰部、骨盆部位进行推拿操作,以免刺激子宫,影响正常月经生理过程或对孕妇、胎儿造成影响。

5.术后。术后受试者除体虚外,其开刀伤口亦未完全愈合,全身气血不足以被推拿调动,此时充足的休息优于推拿。

6.慢性病患者,尤其肿瘤病人。患有慢性病的人不宜推拿,如心脑血管疾病,其血管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或是钙化问题,不专业的推拿可能会造成硬化斑块脱落,随血液进入颅内,堵塞颅内血管,引发中风;肿瘤病人,一般体虚无力,病人的身体状况可能没办法负担推拿的力量,因此,建议用针灸搭配服药,改善体弱、气虚等问题后,再尝试推拿辅助治疗。

推拿的保健功效很好,但不建议天天进行。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和、全身气血通畅是人体最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不需要任何治疗,只需要随着时间、季节变迁,通过推拿做相应的调养,保持即可。

推拿的力度也不是越大越好。专业推拿大夫须考虑人体软组织的力学与生理特性,使手法作用于人体之后,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刺激和感应,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经络的调整作用,又能避免对人体组织产生明显损伤。反之,一味的猛力会形成恶性刺激,极易造成组织损伤,带来痛苦。▲

(责任编辑:许心怡)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