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尝盛宴品年味 声屏世界春意浓卫视春晚各具风味

2018-02-28 13:27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杜泽壮

团圆饭

卫视春晚各具风味

□杜泽壮

新春佳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民族节日,借助电视媒体的传播,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观看春节晚会已成为春节期间国民关注最密集、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项自发性集体活动。每年这场持续近一周的百姓文化盛宴,都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落下帷幕,国内传媒行业大数据监测与专业研究机构泽传媒携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所共同发布的“2018省级卫视春晚移动传播榜”也随之出炉。

总体而言,2018年播出的各台春节晚会品类丰富、形式多样、盛况空前,新时代的家国情怀成为几乎全部春晚共同的主话题,从国家的富强繁荣,到地域的发展安泰,再到小家的和睦团圆,2018年省级卫视春晚都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体味温情。

“2018省级卫视春晚移动传播榜”榜单由全网收视指数、春晚社交指数、核心微信号传播指数、新时代传播热度指数、网媒关注指数5项二级指标构成,权重依次为40%、30%、15%、10%、5%。截至大年初六12时,在“2018省级卫视春晚移动传播总榜”中,《2018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86.76最终夺冠,《2018江苏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以85.71居于亚军,《春满东方·2018东方卫视春节晚会》以85.33位列第三,《2018年辽宁卫视春晚》《2018年湖南卫视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分列第四、第五。

在二级分项方面,全网收视指数中,《2018年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2018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春满东方·2018东方卫视春节晚会》排名前三;春晚社交指数中,《2018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山东卫视狗年春晚》《2018年湖南卫视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表现最佳;核心微信号传播指数前三名分别是《2018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8江苏卫视春节联欢晚会》《春满东方·2018东方卫视春节晚会》;新时代传播热度指数中,《2018年丝路春晚》《2018江苏卫视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吉林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名列前茅;网媒关注指数中,《2018年浙江卫视春晚》《2018年山东卫视狗年春晚》《2018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位列前三。

团圆饭

卫视春晚各具风味

□杜泽壮

新春佳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民族节日,借助电视媒体的传播,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观看春节晚会已成为春节期间国民关注最密集、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项自发性集体活动。每年这场持续近一周的百姓文化盛宴,都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落下帷幕,国内传媒行业大数据监测与专业研究机构泽传媒携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所共同发布的“2018省级卫视春晚移动传播榜”也随之出炉。

总体而言,2018年播出的各台春节晚会品类丰富、形式多样、盛况空前,新时代的家国情怀成为几乎全部春晚共同的主话题,从国家的富强繁荣,到地域的发展安泰,再到小家的和睦团圆,2018年省级卫视春晚都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体味温情。

“2018省级卫视春晚移动传播榜”榜单由全网收视指数、春晚社交指数、核心微信号传播指数、新时代传播热度指数、网媒关注指数5项二级指标构成,权重依次为40%、30%、15%、10%、5%。截至大年初六12时,在“2018省级卫视春晚移动传播总榜”中,《2018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86.76最终夺冠,《2018江苏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以85.71居于亚军,《春满东方·2018东方卫视春节晚会》以85.33位列第三,《2018年辽宁卫视春晚》《2018年湖南卫视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分列第四、第五。

在二级分项方面,全网收视指数中,《2018年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2018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春满东方·2018东方卫视春节晚会》排名前三;春晚社交指数中,《2018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山东卫视狗年春晚》《2018年湖南卫视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表现最佳;核心微信号传播指数前三名分别是《2018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8江苏卫视春节联欢晚会》《春满东方·2018东方卫视春节晚会》;新时代传播热度指数中,《2018年丝路春晚》《2018江苏卫视春节联欢晚会》《2018年吉林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名列前茅;网媒关注指数中,《2018年浙江卫视春晚》《2018年山东卫视狗年春晚》《2018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位列前三。

从春节期间泽传媒对国内主流视频网站的数据监测来看,腾讯视频春晚传播贡献流量最高,为11亿次,接下来是爱奇艺贡献流量6.37亿次,优酷贡献流量3.08亿次,芒果TV的流量为0.86亿次。就春晚单项节目视频播放情况而言,北京卫视春晚小品《特别惊喜》仅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便突破4500万,歌舞《深情相拥》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逼近3000万;湖南小年夜春晚歌舞《新春旺18》《年夜饭》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均超2000万。

今年,最具“跨界”混搭风情的要数北京、东方两家卫视的晚会。不仅如此,北京卫视春晚的古都古韵风貌与新时代首都文明的交融呈现,令人眼前一亮;东方卫视春晚从“圆”出发,360度环屏呈现当代海派风情,同时注重扩大家风家训文化在新时代中国年中的声量,为民族的文化自信连连打call。

2018年省级卫视春晚激战的另一大特点是南部省台力量的强势逆袭。江苏卫视春晚除每年必备的怀旧大餐外,今年格外注重综艺IP力量的发展,并在晚会中以大笔墨突显;时隔20年后再战春晚江湖的浙江卫视春晚发挥创新优势,联动电影IP,突破性尝试别样贺岁品牌,共同呈现“欢乐、团圆、陪伴、和谐”的新时代家国文化主题。

东北风仍然是北方春晚的优势力量。始终坚守地域文化特色的辽宁卫视春晚,今年更是用原创文艺作品,让“家文化”的情感表达自然流露且无处不在。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吉林卫视春晚的移动传播数据创历史新高,原创语言类节目同样取得了口碑和点击量的双丰收。

《2018年丝路春晚》在新一年的历练中更精准地找到了自身的定位,既能用主题晚会的风情,立足多元民族的特色,又成功击中大众的审美,移动传播指数最终位列第八,成为畅想“一带一路”新发展的缤纷盛宴。

通过泽传媒大数据监测可以看出,2018年各台春晚普遍获得了观众认可、业内点赞以及数据的丰收。

(作者系泽传媒首席执行官)

地方菜

福建广播 共烹佳肴

□本报记者 张福财

为在这个特别的春节里给全省人民奉上一道特别的大菜,从大年除夕开始到元宵,福建新闻广播携手全省68家市县电台,联合推出狗年春节特别策划——《愿一切美好如你所盼》。

福建新闻广播总监赵林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这档特别的节目以“福味年俗”“美好期盼”“大美福建”“锦绣人文”等板块为主体内容,以新闻与文艺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展示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福建各地民俗年俗的独特风采和文化传承,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梦想,从而充分反映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节目中“福味年俗”板块,以“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独具闽台特色、精彩丰富的各地年俗为题材,如“好吃”的太平燕、佛跳墙、萝卜糕,“好玩”的闹花灯、板凳龙、闽南祈龟,“好听”的高甲戏、闽剧、南音、莆仙戏……这些充满福味的年俗,通过全省各地记者的生动讲述,配以动听的音乐,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让听众了解福建各地独具特色的过年风情。

“美好期盼”板块,则由全省的广播记者采访各地基层百姓,让他们说出对美好生活的心愿和期盼,晒出自己的幸福感、获得感。这其中采访对象既有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也有戍边值守的边防干警、消防战士;既有普通的社区干部,也有在闽就读的港澳台学生……他们用朴实的话语表达的心愿和期盼,勾画出的是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更是中国美好的未来!

“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曾几何时,福建的美被诗意地描述着;而今,时光易逝,初心不减,福建山水的生态之美在这个特别的新春再度被挖掘,在电波中诗意地呈现着,只为让听众能真正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充分展现出大美福建、清新福建、魅力福建。节目中,无论是“一杯入口,望见故乡”的茉莉花茶,还是热情四溢、温暖如春的福州汤文化,无不让人听之心生向往。

在“锦绣人文”这一板块中,福建新闻广播精心编排许多与“年”有关的福建美食、工艺等非遗项目的匠人故事。通过一个个精致优美的专题,展现福建的传统文化,展现具有浓厚福建地域特色的传统技艺,用声音的魅力展现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神韵,带领听友一起“听见匠心”。如福州名菜“佛跳墙”这期,以声音纪录片的形式,充分运用音效、音乐、同期声、解说等多种表现手法,从食材获取到烹饪过程,再到菜品由来,一个个关于美食和传承的故事带领听众了解福州人年夜饭桌上少不了的这道菜肴,绘声绘色,娓娓动听。又如泉州花灯、屏南“铁枝”技艺两期,将福建各地元宵节习俗热闹展现,更述说着岁月流变中人们不变的乡土情结。

赵林说,今年推出的这档《愿一切美好如你所盼》节目在播出上也做了精心的安排。为方便听众收听,同时也为发挥这档节目的传播效果,节目除在福建省新闻广播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外,还在全省68家市县电台的黄金时间段播出。在今年的春节,八闽大地到处都萦绕着《愿一切美好如你所盼》的声音。

听众周维东说,今年春节福建新闻广播这档节目,收听特别有感觉,打开收音机听到这个节目,就像在春节里享受到了一道韵味香醇的新春美味。希望明年春节还能听到这档年味十足的广播。

佐味菜

谈判桌上的追梦人生

□黄海涛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孜孜追求、不懈奋斗的梦。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民族情感与人生情怀相连,国家梦想与个体理想相融,共同交织成一部激荡人心、振奋国人的梦想奋斗史。湖南卫视正在播出的电视剧《谈判官》便是这样一部心系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将家族梦想融入民族梦想,弘扬奋斗的主旋律现实主义力作。该剧立足中国大发展,通过聚焦谢氏集团继承人归国创业,涌动出乡愁般的浓浓中华情,更以谈判专家的职业故事为线索,探讨“谈判亦谈心”的人生话题,给了广大追梦人一股正能量的灵魂回响。

梦想决定着人们奋发努力的方向。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谈判官》中,谢氏集团历经三代华人的拼搏努力,已在美国开枝散叶,发展百年,实属不易。但他们依然心系祖国,内心涌动着血浓于水的中华赤子情。谢氏集团的根在中国,回到祖国发展成了谢氏家族的最大心愿。正如剧中谢晓飞所说,当今中国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十八藏的未来在祖国,终将回到中国发展。某种意义上,这不仅是企业战略重心和市场的转移,背后其实是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和全球华人之于祖国叶落归根的现实写照。无论走得多久、离得多远,乡愁永远是海外游子共同的情感,回归祖国、回家是中国梦下,华人世界“叶对根的思念”。

梦的内容反映追求,体现的是抱负。《谈判官》中,谢晓飞作为谢氏集团的继承人,也作为新一代华人青年,有着年轻人的朝气和敏锐,更打破了人们对“富二代”的世俗印象,不等不靠,敢于劈波斩浪,追求理想,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谢晓飞骨子里传承了老一辈华人敢想敢干的中国精神,同时又兼具国际化视野和市场眼光,呈现出新时代下的新思维和新作为。事实上,谢晓飞身先士卒,致力于将家族事业回归祖国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梦追求中,中国发生巨变的缩影。随着中国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科技工作者和商业精英想要回到祖国发展,“回国热”“归国潮”已成为一种现实。剧中以十八藏为核心,打造原生态、人情味十足的旅游度假村更难能可贵。与其说十八藏文化是一种创业模式,不如说是新一代年轻人,尤其是华人青年回归中华文脉,通过创新手法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中国梦同样需要奋斗。《谈判官》中,有两条奋斗主线,以童薇为代表的职业谈判专家和以谢晓飞为代表的商界青年为观众奉献了一部迎难而上、追寻梦想的“青春之歌”。谈判行业在国外已很普遍,但在国内却鲜为人知,且人才极为稀缺。杨幂饰演的童薇是独当一面的谈判专家,对待工作她认真严谨,不仅追求“赢得结果”,更在意“赢得漂亮”,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女性的自强风采和职业魅力,更向观众说明了“梦想是靠奋斗实现的”,朝着目标勇敢前行,一切皆有可能。剧中有这样一个例子:童薇谈判组里的琪琪是别人眼里的菜鸟新人,白纸一张。可就是这一张白纸,却用她的聪慧和真诚画出了最好的画——击败谈判“老江湖”,成功妥善安置收养流浪猫的老奶奶,为谈判组拿下了拆迁地。

同样,黄子韬饰演的谢晓飞也有他的奋斗故事。剧中,谢晓飞摆脱“脸谱化”人设,有血有肉有个性,层次分明,真实呈现了一个“商二代”的责任与纠结。尽管他有缺点,桀骜不驯,个性叛逆,是令父亲头疼的“叛逆小子”,但在家族视线之外,他却有他最真实、最动人的人性之美:勇敢善良、聪慧、乐于助人,更有担当。剧中,这样的细节和桥段有很多:赢了拳赛,却将奖金赠给对手去给妹妹治病;让出自己的头等舱给生病的老人休息;看到病床上母亲病重的样子,他心疼流泪;将晕倒的老人送去医院,一度被当成肇事者,遭到误解。就是这样一个内心柔软、呼唤流浪猫回家找妈妈的“大男孩”,让观众看到了他倔强外表无法掩饰的真性情。这份真情也正是他回国创业,即便身陷落魄困境也仍然顽强奋斗的力量源泉。仁者无敌,事业和人生自然也就会圆满。

《谈判官》聚焦谈判行业的“智勇交锋”,也道出了追梦过程中的“谈判人生”,从而拓展了“谈判”的广度与内涵,延伸到家庭、亲情、爱情、成长,乃至人类自我和解上。《谈判官》以“谈判不是针锋相对,是心与心的沟通”为主题,为残酷的谈判增添了情感的温暖。同时,也将落脚点放在“谈判谈情亦谈心”上,解析了都市男女的“谈判难题”。剧中,面对童薇、商碧晨,是执着自己的初心,还是接受身边的真情,秦天宇面临的是爱与被爱的谈判故事;夏杉杉与赵晨曦作为都市精英女性,是时下众多年轻女性的缩影,在事业与爱情的抉择中,两人的反差表现亦是自我与自我的谈判故事。此外,谢晓飞与谢晓天的兄弟误解,谢天佑对两兄弟外冷内热的严父式教育,都展现了亲情与成长的谈判;而谢氏家族从漂泊海外闯出一番天地,到思乡情切、叶落归根的发展轨迹,则是落脚于乡愁对“游子”的牵绊。

剧中,童薇说:“谈判专家最可贵的品质是真诚。”真诚是谈判胜负的关键,是事业成功的秘钥,亦是情感交融、实现梦想的灯塔。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国梦。在这条追梦路上,愿我们真诚以待,奋斗前行,“谈判人生”圆满幸福。

年夜饭

见证团圆时刻

□本报记者 田野

甘肃交通广播记者周伟妮(右)在“黄继光连”采访。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一群人,为大家而舍小家,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年夜饭,更是作为春节最具仪式感的环节,千家万户在年终岁末都会为除夕夜的阖家团圆精心操办。也许这样的情景对于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的军人来说,更多的是内心的失落与对家人的愧疚。

甘肃交通广播是甘肃省收听率、占有率第一的广播类媒体。在春节期间策划了《甘肃军嫂年货记》这样一档节目,主要是因为特级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此前评选出了首届10位标兵,其中3位都来自甘肃。同时,为了传承红色基因,“黄继光连”专门策划了“我为家乡争光”的主题宣传活动,并且邀请10位标兵所在家乡的新闻媒体赴部队进行采访。小年刚过,甘肃交通广播派出的“90后”记者周伟妮和同事踏上了从甘肃兰州开往湖北武汉的列车,记录下当代军人与家人聚少离多的这一缩影。

1989年出生的王财,老家在甘肃武威,2008年入伍,自参军后就很少回家过年,2014年结婚至今,从未在家陪妻儿吃过一顿年夜饭。今年春节前,经过批准后,王财的妻子带着他们两岁半的儿子从甘肃老家来到湖北武汉的军营陪丈夫过年,一家三口终于在部队团圆,也圆了全家一起吃顿年夜饭的梦。

“当时采访了好多的军人,王财便是其中的一位。即使在和平年代,他们几乎每天还要经受高强度的训练,5000米的高空跳伞、400米障碍……和王财一家在一起,听他们说孩子只要看到穿迷彩服的人都会叫爸爸时,我感觉挺心酸的。”周伟妮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当她看到王财跑前跑后张罗的时候,“这种画面感其实蛮好的,很贴心。这也许就是最朴实的丈夫守家国,妻子守小家吧!”

“嫁给当兵的有一点苦,有一点累,甚至有的时候心里有些不舒服吧!有了孩子后,像孩子生病之类的,他都没有办法帮我,啥都是我一个人做。”王财的妻子李女士满眼泪花地说,以前王财不在跟前,孩子也长时间见不到他,现在终于有机会一起吃顿年夜饭了,所以这次打算多做点他爱吃的菜。

李女士告诉周伟妮,因为王财在这边待得时间长了,喜欢吃湖北这边的腊肉、腊肠,李女士就想试一下。年夜饭的饭桌上,虽不是那么丰盛,可既有湖北的味道,也有李女士为王财专门做的武威家乡菜。

陪妻子买菜对王财来说,也许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儿。李女士说,王财好像也没有怎么陪她买过菜,也就偶尔有那么一两次,加起来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这次一家三口去超市置办年货,只要妻子打算买的,他就赶紧跑前跑后地取袋子、拿菜筐。正因妻子为家庭的辛苦付出,妻子在他眼中显得更加美丽。“平时遇到什么事儿,她就在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抱怨一下,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自己一个人扛过来了,家里有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想办法解决,所以我觉得她心美人也美。”王财说。

周伟妮告诉记者,策划这个节目的目的就是想借着连队“红色基因代代传”和“我为家乡争光”的宣传主题,让甘肃乃至全国的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用最真实的采访报道还原和平年代军人以及军人家庭生活的不易。

“我觉得有些感受是无法用话语表达的,用语言表述显得很苍白,就像这两天看《红海行动》的那种感受,说不出来。对我而言,对他们就是发自肺腑的感激、感动、感恩和由衷的敬佩。”周伟妮说,这次采访使她触动很深,深知有这样一群人牺牲自己陪伴父母、妻子的时间,默默地为大家舍小家,守卫着我们的国家。

家乡菜

“老广”美食慰乡愁

□本报记者 杨雯

都说“食在广东”,老广对美食的热爱和研究闻名全国。经过一年的拍摄制作,广东卫视美食人文纪录片《老广的味道》第三季于2月17日至22日(大年初二到大年初七)每晚9点10分在广东卫视播出,全方位体现老广“叹美食”“叹世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展现岭南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将家乡的味道、故土情节传播到海内外。

之所以选择在春节这一阖家团圆的时刻播出,是因为春节也是乡愁最为浓烈的时刻。“乡愁就是一个故土情节,是需要有载体的。”节目总导演李伊平表示,《老广的味道》第三季中呈现了错落有致的邻居、一望无际的大海、喧嚣杂乱的市场、热气腾腾的夜市,还有一年一度的祠堂庙会,加上最诱人的当地美食。“我想这些原生态的载体形成了故乡的味道,就是最浓的乡愁,这也是我们都市人的精神寄托。”

三年形成的大IP

从2016年开播以来,《老广的味道》已经成为广东卫视最具影响力的IP之一,广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据广东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林建平介绍,仅2017年,《老广的味道》就应观众的要求,在广东卫视重播了15次,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重播3次,在购买了节目版权的江苏、重庆、辽宁、东南等卫视平台以及腾讯视频等互联网平台上,节目也取得了不俗的收视和点击量,节目版权还远销到欧洲、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海外电视台进行播放。

《老广的味道》第一季从“鲜、偏、时、精、造”五个维度讲述了多个美味故事,第二季以“一心、两仪、三餐、四季、五味、六合、七绝”七大篇章揭开老广的美食奥义,第三季则跨越“山海、东西、主辅、生熟、古今、雅俗”,从两极差异到彼此融合共处,诉说老广美食的无限可能,道尽广东食者对家乡美味的坚守与传承。

“这一季节目将镜头聚焦回乡涉农创业的年轻人,他们告别打拼多年的大城市,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进行农产品创业,在访祖寻根、重温家乡美味的同时寻找商机。”李伊平说,与前两季,尤其是与第一季节目不同,第三季明显“年轻化”。“第一季节目中的手艺人很多都六七十岁了,他们坚守了一辈子,正为没有人来承接他们的手艺而烦恼,但是这一季有不少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很多‘90后’,像有想凭一己之力复兴水稻的耕作者,也有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从广州辞职的羊倌,还有子承父业回到恩平的种植户……这些年轻人从来不谈匠人精神,但是他们却对一件事情孜孜以求,他们不是没有选择其他行业的机会,但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择一事终一生,这就是这一季镜头下的主人公。”

拍摄的是美食,更是生活

谈起做《老广的味道》的初心,李伊平表示,“非常简单,就是做最接地气的美食纪录片。”可是要如何才能接地气呢?这一点,从食物的选择上就开始了。

“我们广州人不说吃,说‘食’,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良,我们定义这个‘良’的东西就是接地气的东西。”李伊平说,“我记得环保界有一个食在当地的相关指标,也就是说,食物的生长地到餐桌的距离是越短越好的,本土的食材、原产地的味道才是最纯正的味道,所以我们一直希望大家能够爱上当地、当季的食材,这也是《老广的味道》的价值观。”

为了展现当地美食,摄制团队深入广东美食腹地,寻根溯源,挖掘原汁原味的美食美景,“把味道的每一个纬度都发掘出来,让味道变得立体,让画面变得可感。”李伊平表示,所谓“明写食物,虚写人”,除了发现食物,更重要的是让观众看见美食,看见老广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这部纪录片有一个特点,我们开场一分钟要么是食材的一些特写,要么是劳作的场景,一定是非常生活化的。”

在《老广的味道》中,镜头里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是草根百姓,他们有趣、率真、接地气,而且在镜头下非常自然,能拍出这样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跟编导团队的努力分不开。“我们的编导都是眼睛毒、心里善,基本上跟主人公们情感相连,比如因为一场台风把农作物刮没了,我们会跟他们一起感慨,如果地里收成良好,我们跟他们一起喜悦。”李伊平笑道,虽然老广们面对采访时,口才实在“令人着急”,但是通过生活化、市井化的展现,哪怕是内敛的人也不失鲜活、明快、感性、平和。

虽然已经播出三季,但是李伊平并没有“题材枯竭”的感受,在她看来,农业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新农人在不断涌现,新理念也在源源不断地诞生。

把特产“推出去”

《老广的味道》除了在收视上保持了较高水准外,更在互联网、电商等领域引发关注。作为广东卫视的精品IP,节目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推广坚守手艺制作的美食匠人,倡导良心农产品。

林建平介绍,2016年广东广播电视台与聚划算、云图电商联手举办《发现广东·老广味道——电商扶贫在行动》聚划算专场特别活动,以创新的“媒体+电商”深度融合营销模式,帮扶农户拓宽广东农特产品销路,在落实精准扶贫的工作中创造了佳绩。随着第三季节目的播出,《老广的味道》在“上选商城”开设同名店铺,发展“纪录片+电商+电视购物节目”的系统化运营新模式。

李伊平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尝试更多的线上线下运营模式和互动方式,让观众在观赏节目的同时,能品尝到更多广东本土独特地方美食,为大家带来更好的体验,让远行在外的人也能品尝到‘家’的味道。”

定制菜

丰富“老”友文化餐桌

□本报记者 张席贵

从一个摄像、两个编导就可独立上阵的《人间晚晴》,到现在配以前期深度策划、实景搭台、真人上台的《你好老朋友》,一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年公益栏目,今年春节期间在吉林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全新亮相,并且一经播出,便受到了老人的欢迎,实现了完美的“蝶变”。

在春节期间“火”起来

由于在春节前刚刚录制了4期节目,《你好老朋友》栏目的策划赵威略微舒了一口气。2月22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赵威对前去采访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无论是老栏目还是新栏目,都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

“我们特别选择在春节期间播出,是因为春节期间看电视的人多,想利用这个机会,让这个节目火起来。”《你好老朋友》栏目制片人谢薇介绍,《你好老朋友》由吉林电视台与吉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吉林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合办。栏目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等制作成本,均属目前吉林省此类节目之首。“听听老人言,欢乐在眼前”“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节目中的故事讲述、观点争鸣、才艺展示、嘉宾访谈等环节设计合理,舞台制景大气时尚,后期制作细致精良。录制期间,嘉宾及观众都被全新的栏目行进方式所吸引和折服。

2月10日,《你好老朋友》第1期《欢欢喜喜过大年》节目中,邀请了一些老年人讲述东北过年的习俗和各自的趣事;2月17日,第2期《我的感动是恋爱》节目中,长春老年大学的郭长虹讲述了自己的相亲故事;2月24日,第3期《再回首 忆芳华》是根据电影《芳华》而特别制作的,编导孙铁映找的嘉宾全是曾经在部队文工团工作过的老同志,节目在电影《芳华》的片尾曲《绒花》的歌声中拉开了序幕。

从过去的1周1期15分钟,到现在的1周1期30分钟,《你好老朋友》每周六17时13分首播,每周日8时29分复播,可谓占据了“黄金时间”。

最冷的冬天,最高的热情

“我们栏目团队现在有12个人,每期平均要协调上百个老年人,录制的时候就更忙了,要准备服装、道具,还要接待,为老人们准备盒饭等。”谢薇向记者介绍,虽然很辛苦,但是也有让他们特别感动的时候,比如有一次录制,通钢艺术团的100多名老人,凌晨4点就从通化出发,7点赶到了长春,他们还自掏腰包,花2000多元钱租了大客车。

又比如,长春市的一个老年艺术团,在来录制节目前还问能不能给报销一下市内打车费。可是等节目一录完,他们高兴地对栏目组的工作人员说,“你们的节目太让老人感动了,以后最好还能叫上我们,什么时候都不用报销路费了。”

再比如,春节前录制那次,正赶上长春这个冬天最冷的3天,演播室打开所有的取暖设备,也只有11摄氏度,老人们穿着短袖上衣,却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这让栏目组同志非常感动。

“我们与合办方有决心凝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将《你好老朋友》栏目制作成老人喜爱、同行称道、领导骄傲的精品电视节目。”谢薇向记者介绍,吉林目前有600多万老年人,他们特别需要一道精美的视觉大餐,所以在今后的节目中,将请更多的老年人走进演播室,让他们体验到人在电视前,电视里有自己的感觉,从而带动更多的老年人走进《你好老朋友》。

老年节目踏上新征程

“截至2016年年底,吉林省的老龄人口比例已达到了19%,7%就属于老龄化社会了,11%是重度老龄化社会,吉林的状况是严重老龄化。”赵威向记者介绍,办好一档老年栏目,对于吉林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吉林电视台投入资金,专门为吉林的老年人开办的栏目《人间晚晴》成为了电视上的一抹亮色,这也是《你好老朋友》的“前身”。2006年,电视台进行了频道制改革,公益栏目的运营遇到了较大困难,因为收入相对较低,《人间晚晴》暂时停办了。

2009年,时任吉林省老龄办主要领导询问了《人间晚晴》制作的情况。当他们得知暂停的原因是由于经费紧张,不得已而为之时,便立即与吉林省民政厅、吉林电视台沟通协调,并在经费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至此,停办了近4年的《人间晚晴》,于2010年又复播了。

吉林电视台台长谢荣提出,电视栏目要适应时代发展,要适应业态变化。2017年春节刚过,栏目组主创人员就分赴国内兄弟电视台学习、取经,开阔视野、解放思想,之后形成了详细并具有可行性的“改版方案”,后经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研讨会,以及吉林电视台和各涉老部门相关领导的反复研磨,最终决定于2018年春节,将《人间晚晴》正式更名为《你好老朋友》,与广大电视观众见面。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