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复盘2018春节档:票房创纪录 观众眼光更该点赞

2018-03-03 06:31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文艺九局

到正月十五,2018年的春节档可以说是正式结束了。

在这个充满了大起大落的春节档里,没有人敢提前下判断。如今尘埃落定,终于可以为这个春节档做一总结。

惊喜是必然的。据统计,春节档七天总票房破57亿元,同比增长66.94%,观影总人次1.44亿,同比增长58.9%,都是创纪录的成绩。但是几部大片之间的成败风云,比大盘无疑更有看头。

这个春节档,数得上的电影,除了大年三十提前抢跑、最后却以7亿票房成为陪跑的《西游记女儿国》之外,真正缔造了史上最火春节档的,是三部超20亿票房的大片:《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三部风格各异的电影,在票房走势上也出现三种不同的势头,个中原委,非常值得玩味。

首先是红遍全国的《红海行动》。

1

战争片。主旋律。“儿童不宜”的血腥。《红海行动》的每一个标签,都和“春节档”显得如此不搭。没有强势流量明星参演,和同档期电影相比堪称“小透明”的孱弱宣发,加上《战狼2》热潮之后,许多人认为国内市场对主旋律商业片正处在疲劳期,《红海行动》定档春节档,和各种喜剧合家欢“刚正面”,被一些网民称为“自杀式定档”。

首映日大年初一,猫眼电影数据显示,《红海行动》仅获得11.4%的排片和10.1%的日票房占比,在《捉妖记2》欢庆破五亿票房和中国影史单日最高票房的时候,《红海行动》的1.28亿票房就像一只丑小鸭。

然而,从大年初二起,当所有贺岁档电影都按照往年惯例,走进票房下降通道时,《红海行动》却逆市狂涨。而且一涨涨到了大年初六、单日2.5亿票房。

文艺九局

到正月十五,2018年的春节档可以说是正式结束了。

在这个充满了大起大落的春节档里,没有人敢提前下判断。如今尘埃落定,终于可以为这个春节档做一总结。

惊喜是必然的。据统计,春节档七天总票房破57亿元,同比增长66.94%,观影总人次1.44亿,同比增长58.9%,都是创纪录的成绩。但是几部大片之间的成败风云,比大盘无疑更有看头。

这个春节档,数得上的电影,除了大年三十提前抢跑、最后却以7亿票房成为陪跑的《西游记女儿国》之外,真正缔造了史上最火春节档的,是三部超20亿票房的大片:《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三部风格各异的电影,在票房走势上也出现三种不同的势头,个中原委,非常值得玩味。

首先是红遍全国的《红海行动》。

1

战争片。主旋律。“儿童不宜”的血腥。《红海行动》的每一个标签,都和“春节档”显得如此不搭。没有强势流量明星参演,和同档期电影相比堪称“小透明”的孱弱宣发,加上《战狼2》热潮之后,许多人认为国内市场对主旋律商业片正处在疲劳期,《红海行动》定档春节档,和各种喜剧合家欢“刚正面”,被一些网民称为“自杀式定档”。

首映日大年初一,猫眼电影数据显示,《红海行动》仅获得11.4%的排片和10.1%的日票房占比,在《捉妖记2》欢庆破五亿票房和中国影史单日最高票房的时候,《红海行动》的1.28亿票房就像一只丑小鸭。

然而,从大年初二起,当所有贺岁档电影都按照往年惯例,走进票房下降通道时,《红海行动》却逆市狂涨。而且一涨涨到了大年初六、单日2.5亿票房。

这意味着,在整个春节假期里,《红海行动》的票房始终在上涨。这在历年贺岁档里,绝无仅有。

2

年初二开始,各媒体也纷纷注意到这部黑马影片,在舆论场的推波助澜之下,《红海行动》完成了从“热播片”到“话题片”“现象级”的转变。至此,票房增长已不能用常规的市场惯例来预测了。上班之后,同事间的口碑相传激发了又一波观影高潮,票房日占比再破40%,统治“后春节档期”,25亿票房依然后势强劲。

观众的口碑成了《红海行动》逆袭的关键。猫眼9.5、豆瓣8.5的打分笑傲整个春节档,特别是在偏爱文艺片、小众片的豆瓣,《红海行动》的8.5分堪称战争片、动作片的头一档,与公认的影史经典《黑鹰坠落》《谍影重重》《终结者2》等平分秋色。真材实料的军事场面,毫不造作的故事情节,真实、干练、火爆、惨烈,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主旋律电影观影体验。而观众也用汹涌的票房回报了这部心血之作。

然后是春节档的“中坚力量”:《唐人街探案2》。

3

《唐人街探案2》算是一个春节档喜剧的标准模板:一个口碑良好的前作,几个耳熟能详的明星,一个不过不失的剧本,删去些沉重负面的,加上些喜庆欢乐的。登登广告,发发软文,放放预告片,再去热门综艺和地方台春晚露露脸,都是打造春节档电影的、教科书般的正常操作。春节档,前半场票房不敌《捉妖记2》,但也不差,连续5天破3亿;后半场口碑不如《红海行动》,可也不差,猫眼9.2豆瓣7.1,属于良品一档。而这一前一后的不过不失,反倒“闷声发大财”,悄咪咪卷走28.6亿票房,低调荣登春节档第一名。

4

客观讲,《唐人街探案2》的艺术成色不如前作,在前作口碑最佳的悬疑部分,功力不进反退。但明眼人不难看出,这并非力有不逮,而是刻意迎合春节档期基调的结果。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在商业上是成功的:不仅成功扩大了影片的受众群,在艺术性上的妥协也保持在“看了不吃亏”的红线之内,自然吸金多多、财源滚滚。

《唐人街探案2》代表了春节档喜剧片最为成熟稳健的运作方式。事实上,如果说票房登顶的《唐人街探案2》是春节档的最终赢家,那么获胜的关键恰恰不在“棒”,而在“稳”。不犯错,回报观众最基本的期待,这也未尝不是一条能够学得来的成功之路。

最后要说说《捉妖记2》。

5

作为曾经登顶国内影史票房榜的《捉妖记》的续作,《捉妖记2》可以说是含着金镶玉汤匙出生的。但老实讲,《捉妖记2》是这个春节档到来前,最不让我“消停”的一部:

它的宣传攻势,太“满”了。

用“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来形容《捉妖记2》的宣发,毫不为过。上网,蹦出《捉妖记2》的贴片广告;看新闻,满眼是《捉妖记2》海报片花主题曲的营销事件;吃个麦当劳,胡巴合作汉堡赫然在菜单之上;就连央视春晚的舞蹈里,也有胡巴布偶摇摇晃晃的身影。《捉妖记2》甚至创造了国产贺岁片到农村“刷墙”宣发的历史,堪称超越电影本身的视觉奇观:

6

然而,纵然宣发铺天盖地,营销内容却显得尤为空洞单薄:除了“胡巴要来啦,胡巴好萌呀”之外,电影本身有啥可期待的?并不知道。

这波宣发堪称一语成谶。

汹涌的宣传攻势下,《捉妖记2》未映先火,预售破3亿,首日票房破5亿,破中国影史单日票房纪录,为此猫眼电影一度给出了43亿的票房预估。但首映日之后,这股“火”却一泻千里:票房陡崖式下跌,猫眼评分8.1大幅低于《唐人街探案2》和《红海行动》,豆瓣5.2分跌破及格线。大量的网友评论电影低幼、空洞,甚至连好评也只能说说“胡巴很萌,孩子很喜欢”。在梦幻开局之后,以21亿票房居三强末席,数字固然不小,但如果算上一众明星片酬、所谓顶级特效的制作价格、去农村刷墙的宣发成本,这个成绩恐怕并不能让人满意。

7

《捉妖记2》可以说把电影之外的功夫做到了极致,3亿预售5亿首日票房,代表的是宣发对票房影响力的上限。最终不尽人意的成绩,仅仅因为:电影本身,太单薄了。重金炮制的“明星+广告”续命金丹,这次只够提上一口气。

说到这里,我们基本可以理出一个脉络:靠口碑逆袭的《红海行动》,因口碑“减速”的《捉妖记2》,四平八稳的《唐人街探案2》,虽然开局形式各有不同,但最终的票房成绩却与口碑“正相关”。宣传、包装、营销的威力依然在,但电影品质真正成为了决定性的力量,“一边挨骂一边大卖”的光景不再。

观众眼里的好电影,会有更好的票房。看起来很理所当然的事,却是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兜兜转转才终于找回的“初心”。

回首近年来的电影市场发展,票房腾飞的背后,是各种各样的争议声:天价片酬、演技问题、跟风抄袭、水军泛滥、过度营销、票房欺诈……每一条都指向一个论点:电影商业上的成败,并不取决于电影本身的品质。比起扎扎实实拍出一部好电影,赚钱另有捷径。市场爆发式增长时,泥沙俱下似乎无可避免,但电影市场的“价值回归”何时到来,却没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

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速放缓,有人惊呼拐点到来。但从今天来看,那更像是爆发之后的调整期。如果说2017年重新开始加速的票房增幅,还存在“百年不遇”《战狼2》的偶然因素;那么今年这个破纪录的春节档,则可以带来实打实的欣喜:票房总量上涨,固然是好消息;但以口碑为导向的、更加良性的票房结构,或许预示着更加关键的转变。

重视影片自身品质、不轻易为“外物”所动的观众,将会成为开启电影市场良性循环的新“奇点”。

好电影值得高票房。因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也没什么长篇大论好讲。最后我只说一句话:

这个春节档的观众很棒,请继续加油。(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艺九局工作室 马涌)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